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陈乐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一、引言智能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传统的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设备互联互通、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变电站。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任务。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详细阐述。
二、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⒈传统变电站的局限性传统变电站存在着设备信息孤立、运维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变电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⒉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提出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能变电站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通过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实现变电站的可靠运行。
⒊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程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网络互联阶段、数据采集与分析阶段、自主决策与控制阶段。
目前,智能变电站已经进入智能运营与维护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变电站到智能变电站的转型。
三、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点⒈互联互通智能变电站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
这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更加高效可靠,并且便于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和运维。
⒉自动化运维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巡检、故障诊断和维护。
这大大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提高了运维效率。
⒊智能化管理智能变电站依靠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变电站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调度。
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四、智能变电站的应用现状⒈国内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情况我国电力行业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区相继建设了多个智能变电站。
目前,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应用逐渐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⒉国际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情况国际上,智能变电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作者:伊林烽潘小乐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10期摘要智能变电站能够将发电和用电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进而构成智能电网,推动电网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压;智能电网变电站属于电力生产消费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着负荷与电源,拥有电压调节、电压等级交换、潮流控制以及电能分配等相关功能。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变电站技术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当前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属于国家在经济以及能源方面的主要发展战略。
就智能变电站而言,其属于立足于具有数字化特点的变电站技术,不断优化软件以及系统,进而对电网进行智能调节以及在线决策,能够在数据收集、分析、上传以及事故处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现状现阶段,国外在智能变电站建设方面已经十分的成熟,Siemens以及ABB等企业,均对变电站智能化一次、二次设备进行了研究,即便如此依然只可在某些环节之中应用,达到系统规划和投产的目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就ABB企业研发的GIS设备而言,能够实现二次设备就地化,同时将互感器与断路器整合在了一起,实现了测控以及保护功能。
并且,ABB、ALSTOM、Siemens还进行了间隔层设备互操作试验,最终证明互操作性能够让工作难度得到有效的降低[1]。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变电站技术实现了全面的增强。
以继电保护装置为例,从继电器式发展成现在的微机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在智能变电站方面的投入高达537.6亿元,改造投入93.8亿元。
同时,在智能电网建设计划方面,共计投入1.6万亿元,立足于智能变电20%的份额进行归纳,总投入在3200亿元,进而体现出了国家对智能变电的重视。
在顺利完成的“十二五”规划之后,国家电网公司指出,我国第二阶段的智能电网建设预估会新建和改造8500座智能变电站。
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探讨

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智能电网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和优化的特点,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智能变电站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高度调节协作,各部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一种节能环保集约并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变电站。
而智能变电站是连接我国智能电网发电、变电、配电、输电、用电和调度这六个环节中关键的一步,是实现能源转换的重要平台之一,而集成装置又是使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简化配置和优化线路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终端集成技术引言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分别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过程网络的重要设备和组成结构的内容而存在,其综合负责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过程层采样值以及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报文的实际发送和接收过程,对于智能变电站内部结构的完整性、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型、智能变电站自身性能的扩展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服务对象都是用于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将其应用集成技术制定相应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也是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内容。
1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概述1.1合并单元的定义伴随着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转变的同时就产生了合并单元装置,从某种角度来说,合并单元属于一个物理单元,简称MU,合并单元装置它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一个十分核心的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它本身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2合并单元的作用(1)合并单元装置能够合并处理电压互感器和电子式电流通过采集器输出的数字量,然后将这些合并处理过的数字量提供给类似于继电保护装置或者测控装置之类的装置使用。
(2)合并单元装置能够进行约束转换。
这一作用是指能够将电流采集器和电压采集器上面的FT3通信规约数据转换成标准的IEC61850-9-2规约,这样可以提供很多便利,比如方便不同的厂家的二次设备都能够和它通信。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李乐萍苏志然吴文兵徐跃东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山东聊城252000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并将其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减少智能变电站的成本投入,能够有效的程中的施工成本、等等都有着非常有效的节约意义,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对其建设过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促对于我进意义。
1.3增加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空间端集成装置研究成功并且应用于智能变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省相关设备在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占用空能够有效的节间,的节省意义,对智能变电站的使用空间也有着积极关控制和操纵工作。
能更加便利智能变电站二者2智能变电站分拆单元智能内置装置的技术问题终端集成装置的思路主要有两种,当前阶段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是较为简单的组合方式,第一种元以及智能装置装设在同一机箱内,其直接将合并单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过程网络的重要设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分别作为智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但其对备和共同组成结构的内容而存有,一种则就是考虑到两者共同的工作性能、;而另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转过程中过程层其综合负责管理二重装置、采用建议等等,将二者的系统装结取样值以及通用型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报置构成有效率的资源整合与内置,将其应用领域内置文的实际传送和发送过程,技术时至全然构成一个代莱有效率装置,表示东站内部结构的完整性、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型、智能变电站运转过对于智能变电之为分拆单元智能终端内置装置。
义上来说,严苛意身性能的扩展性有著非常关键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自第一种内置装置的设计技术只前在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进程中,当是将二者的生存空间展开一定的放大以后置放在同一环境内,元以及智能终端这两种分别存有的单一制将分拆单及智能终端展开了物理意义上的内置只是将分拆单元以;而设备和结构内容采用适当的内置方式去第二种方法则就是在考虑到两者性能阻碍综合设计成代莱分拆单元智能终端内置的情况下对其性能、结构等等统统推行了装置的呼声已经越来越低,甚至已经顺利完成初步的内置装置设计结果。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时间性能测试问题分析 陈乐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时间性能测试问题分析陈乐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为系统提供原始数据信息,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然而合并单元格的引入不利于传输层面的稳定,容易造成通讯延迟以及时间准确度差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详细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时间性能测试问题,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性能测试;合并单元;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在于对原来的通讯层面进行改造,在一次、二次设备保护方面则没有特殊明显的变化。
通讯网络方面的改造以合并单元设备为主要介入点,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网络以SMV9-2格式将数据信息发布出去并且在CT/PT电子式的基础上获取数据,使系统内的不同设备都能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
在智能变电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的过程中,电力通讯模块中合并单元的重要作用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然而这种数据信息传递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需尽快解决的安全隐患。
由于用户无法通过有效的技术与手段来准确把握数据准确度,无法对合并单元格性能进行准确的衡量,尤其是数据信息的准确度与时间性能均无法得到准确的检测。
其中时间性能是对数据通讯状态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数据信息准确度能够对电网稳定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评价。
本文重点讨论时间性能测试方面的问题。
时间性能通常为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性能,即通讯的延迟特性与时间的准确度。
1.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概述合并单元是一种新型智能化设备,是过程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计量装置、测控装置以及保护装置提供原始数据,对于变电站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稳定运行,电力服务单位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合并单元数据信息延迟以及时间同步准确度两方面的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只有在分析结果达到一定的准确性水平,才能够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与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2T02:40:33.980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8期作者:罗志达[导读] 智能变电站作为连接发电和用电的枢纽,是智能电网的基础,罗志达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 518000摘要:智能变电站作为连接发电和用电的枢纽,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有利于推动智能电网创新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发展重点1智能变电站技术现状分析1.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目前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ABB、西门子等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变电站的智能化一、二次设备,取得了较先进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仅限于某些环节应用,尚未实现系统规划和投产。
ABB公司研发的GIS设备实现了二次设备就地化,将智能断路器、互感器等进行了集成处理,具备简易保护与测控功能。
由ABBALSTON和SIEMENS公司进行的间隔层设备互操作试验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互操作性以及对工作难度进行简化的可行性。
1.2国内研究现状对智能电网开展体系性的研究工作在我国起步略晚,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来推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我国对IEC61850系列标准进行翻译,发布和出版了IEC61850系列标准集成系统,期望实现智能变电站硬件集约、功能整合、通用互换和性能可控的应用目标,并能支持IED型式多来源、可选择、易组合、易互换等。
根据IEC61850标准,从功能上来看,可将智能变电站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与过程层,并通过网络系统实现3个层次之间的连接。
给出了近年来我国修建的标志性智能变电站。
综上所述,虽然国外智能电网概念提出的时间早、智能变电站发展快,欧美国家的大型电气设备公司也已在智能变电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我国已将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了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已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多座变电站智能化,取得了“世界首座电压等级最高智能变电站”、“首座城市无人值守变电站”、“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等成果,且目前仍在加大对智能变电站的研究与投运力度,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现状及发展方向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的提出,智能电网掀起了电网发展的新篇章。
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相关设备的应用不断发展增多,然而,合并单元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多,一直以来都影响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因此,对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并单元;应用现状;发展方向1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应用1.1 合并单元的产生和定义随着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化变电站的方向发展,一、二次设备的重新定位,首先是高速数据接口取代了传统的AD变换,其次是一次设备的执行器取代了保护装置发布命令,传统的开关量输出DO、输入DI都移入智能化开关,合并单元随之产生。
合并单元是一个物理单元,在过程层的设备是非常关键的,二次转换器的电流或电压数据经过合并单元进行时间相关组合。
合并单元的输入信号与传统的输入模拟信号不同,而是由数字信号组成,其中包括来自变电站的同步信号、采集器的采样值、电源状态信息等,使用高速光纤接口接入合并单元。
输入信号在合并单元被进一步处理,与此同时,合并单元通过光纤向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输出经过处理过的采样合并数据。
1.2 合并单元的作用合并单元的接口功能可以分为两种功能,一种是和传统的电子式互感器配合实现接口功能,另一种是和保护测控设备配合实现接口功能。
合并单元自身带有转换器,本身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不需要额外增加转换器,减少了成本,其次,合并单元的每个转换器都能够连接数据流,不会相互干扰影响,通过合并单元再把数据传送给相应的保护和测控装置,实现保护和测量以及控制的要求,但前提是,合并单元要和相应的电子式互感器相配合,这就是合并单元和电子式互感器配合实现的接口功能,合并单元通过与电子式互感器的配合实现数据的采集,实现接口功能,然后把数据处理之后出输给相应的保护测控装置,实现接口功能,合并单元的接口功能主要是起到了数据的采集、转换和发送的功能,通过互感器采集,自身转换之后把数据传递给控制设备,这些数据包括命令、指令、状态等。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力系统作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石,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变革与创新。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和现状备受关注。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
当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先进的通信、控制和监测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变电站,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智能变电站逐渐从概念走向了实际应用。
早期的变电站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相对简单,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也较为有限。
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对供电质量的高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站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硬件方面,新型的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等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自动化功能。
智能变压器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对油温、油位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自动调节。
智能断路器则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判断和开断,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
在软件方面,智能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也日益完善。
这些系统能够对变电站内的各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采集大量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运行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避免故障的发生。
同时,智能变电站还实现了与上级调度系统的高效通信,能够快速响应调度指令,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
如今,智能变电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大批先进的智能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变电站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和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运行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陈乐
发表时间:2017-12-28T21:30:34.3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陈乐[导读] 摘要:在我国电力能源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合并单元的相关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切换与并且功能、点对点采样模式、时钟同步、独立式合并单元等角度对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合并单元未来的发展前景。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 610000
摘要:在我国电力能源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合并单元的相关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切换与并且功能、点对点采样模式、时钟同步、独立式合并单元等角度对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合并单元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合并单元;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自动化变电站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智能变电站中IEC 61850的普及,分层分布式设计思路与无缝通信设计思想已经占据主流地位,经过数字化改造的过程层信息共享模式在应用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变电站中十分重要的技术装备,该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比如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电流互感器,由于该元件以Rogowski空心线圈为基础,原理简单,工程实用化水平高。
电子式互感器对于数字化信号有着比较强的兼容性,能够以光纤为媒介,将采样信息输出外界其他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接口则需要由面向间隔的电子设备提供,比如合并单元产品。
一、合并单元的标准发展
(一)IEC 60044-8标准
合并单元概念最早出现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在该标准体系的描述下,合并单元指的是电子互感器二次转换下的电压数据与电流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而形成的物理单元,同时对应用规范层、链路层与物理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铜线与光纤是输出接口的主要介质。
传输速率为2.5Mbit/s,采用曼彻斯物编码方式,FT3帧格式传输,通过帧信息可以判断出采集值是否有效并且分析出电压电流采样信息,同时也能够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同步数据信息。
另外,电流互感器标准首次提出了秒脉冲同步与插值法两种同步方法,这两种方法也是实现智能变电站应用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也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与实践。
(二)IEC 61850-9标准
IEC 61850在变电站间隔层与站控层的基础上还定义的过程层概念,过程层指的是一次设备的数字接口。
IEC 61850-9同时也对采样信息的通信服务与数字接口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其中IEC 60044-8与IEC 61850-9-1之间是向下兼容的关系,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也融入了IEC 60044-8标准下的合并单元概念。
在报文格式、同步方式以及精度定义等方面,均与IEC 60044-8相互兼容。
(三)IEC 61869-9标准
IEC 61869-9是IEC60044的替代标准,是针对于仪用互感器而提出的全新标准。
相比于传统的IEC60044标准来说,该标准能够对独立式合并单元进行专门的规范,其通信方式不再为FT3,编码方式也不再是曼彻斯特编码,而是对IEC61850-9-2的通信服务方式与信息建模进行了水平引用,并以此为基础,详细规范了测试方法、对外接口、合并单元同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2.技术应用现状
2.1独立工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能将多路数字采集量“合并”在一起,以电子式到感器为载体投入应用。
在智能变电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旧型呈的变电站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电子式互感器投入使用的初级阶段,对于常规互感器数字采集功能所提出的要求比较高,进而形成了模拟量采样式的合并单元,能够直接接模拟量信号。
常规互感器与模拟量采样式合并单元在形式上完全独立,为了进一步规范合并单元的具体应用技术,需要各行各业均发生了对于模拟量采样式合并单元的有关的标准。
3.下一步发展方向
3.1新同步技术的研究
对时系统实现方式与合并单元同步方式对于采集同步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无法有效解决时钟同步问题,则无法使智能变电站完全摆脱点对点模式,采样值组网模式在应用方面的优势也就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3.2对数字计量的支持
相比于传统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所处的计量环境有着比明显的变化,在A/D采样前移的技术条件下,插值算法、滤零飘和采样频率对于最终的计算精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智能变电站广泛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独立合并单元模式还是电子形式互感器,只能在考核计量的情况下使用数字采样,在计费应用场景下,仍然需要采用传统电表方式与传统互感器。
3.3集成其他设备功能
集成其他设备的功能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变电站智能化最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合并单元趋向于以保护功能集成与模块形式的发展方向,合并单元是一次设备中十分重要的模块之一,能够就地实现控制、保护、监督以及测量等方面的功能。
结束语:
加强对于新同步方式的研究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在不断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于外同步源的依赖。
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仍然处于试验与研究阶段,在工程应用方面的经验仍然有待进一步积累。
参考文献:
[1]吴爱军.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13):85-86+88.
[2]朱贺,丁泉,程成,赵晓东.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应用现状与展望[J].电工电气,2015,06(1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