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失衡综合征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PPT课件

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
蒋汐
2014.05.07Fra bibliotek.1
定义:
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出现的以暂时性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症候群。
大多数在透析结束后12-24h恢复正常。
.
2
表现:
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 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重者常伴有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
❖在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
❖轻度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静脉补充高渗糖水、生理盐水,重度应立
即终止透析,据情抢救。
.
6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避免紧张。 ❖ 病情观察,如有呕吐,立即将其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导
致窒息。
❖ 对于经常发生者,可3次/周,每次4h。控制血流量,由小到大,在上 机时BF为100-150ml/min,1h后调整到200ml/min。
.
4
易发因素:
❖ 刚开始血透或透析间隔时间较长的患者。 ❖ 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高者。 ❖ 长期透析患者。 ❖ 蛋白质摄入过多者。 ❖ 透析不充分者。 ❖ 使用大面积高效透析器及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高负压
透 析时。
.
5
防治措施:
❖早期血液透析
是防治的关键
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合理设置超率量
缩短透析间隔时间
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 昏迷。
.
3
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溶质浓度(主要为尿素) 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之,使血 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量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 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蒋汐
2014.05.07Fra bibliotek.1
定义:
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出现的以暂时性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症候群。
大多数在透析结束后12-24h恢复正常。
.
2
表现:
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 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重者常伴有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
❖在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
❖轻度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静脉补充高渗糖水、生理盐水,重度应立
即终止透析,据情抢救。
.
6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避免紧张。 ❖ 病情观察,如有呕吐,立即将其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导
致窒息。
❖ 对于经常发生者,可3次/周,每次4h。控制血流量,由小到大,在上 机时BF为100-150ml/min,1h后调整到200ml/min。
.
4
易发因素:
❖ 刚开始血透或透析间隔时间较长的患者。 ❖ 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高者。 ❖ 长期透析患者。 ❖ 蛋白质摄入过多者。 ❖ 透析不充分者。 ❖ 使用大面积高效透析器及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高负压
透 析时。
.
5
防治措施:
❖早期血液透析
是防治的关键
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合理设置超率量
缩短透析间隔时间
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 昏迷。
.
3
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溶质浓度(主要为尿素) 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之,使血 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量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 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准备含钙和镁的替代治疗药物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透析过程的 关键指标 紧密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和疼痛表 现
护理措施
保持透析装置和管道的清洁和 无菌
注意病人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 水平
护理措施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辅助治 疗
危机处理与急 救
危机处理与急救
如何识别并处理透析失衡综合 征引发的急性危机
总结
提高护理质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病人的 护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护理前准备 护理措施 危机处理与急救 护理后评估与记录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 该综合征的症状与原因
引言
护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护理前准备
护理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治疗计划 确保透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 备必要的工具
护理前准备
如何进行紧急补充电解质和药 物治疗
危机处理与急救
与医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紧急联 系方式
护理后评估与 记录
护理后评估与记录
定期评估患者的透析效果和护 理效果 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变化
护理后评估与记录
提供给医疗团队参考和调整治 疗计划的依据
总结
总结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病人的护 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团队合作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症状特点:介绍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如头痛、 呕吐、抽搐等。
体征检查:讲解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的体征检查方法,如神 经系统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等 。
症状与诊断
诊断标准:列举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的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等。
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介绍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如适当调 整透析方案和监测血清电解质 等。
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的科普 知识PPT课件
目录 绪论 症状与诊断 预防与治疗 并发症与预后 结论
论
绪论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简介:介 绍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种 由血液透析引起的病症。
病因:说明小儿透析失衡综合 征的发生原因,包括电解质紊 乱和骨代谢异常等。
绪论
发病机制:阐述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的 发病机制,包括离子交换、酸碱平衡和 骨骼钙磷代谢等方面。
并发症与预后
预后影响因素:讲解可能影响小儿透析 失衡综合征预后的因素,如病情严重程 度和治疗及时性等。
结论
结论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科普知 识总结:总结小儿透析失衡综 合征的重要内容,强调预防和 治疗的重要性。
提示:提醒用户在了解小儿透 析失衡综合征科普知识的同时 ,应咨询医生以获取个体化的 诊疗建议。
根本治疗:阐述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的根本治疗方法,如调 整酸碱平衡和补充钙磷等。
预防与治疗
辅助治疗:说明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的 辅助治疗手段,如对症支持治疗和补充 维生素等。
并发症与预 后
并发症与预后
并发症:介绍小儿透析失衡综 合征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颅 内出血和脑病等。 预后评估:说明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的预后评估指标,如病 情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等。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科普讲座PPT课件

小儿透析失衡 综合征科普讲
座PPT课件
目录 简介 失衡综合征的危害及处理 失衡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结论
简介
简介
什么是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 - 失衡综合征是一种在小儿
透析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 发病原因与透析液中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的改变相关
简介
失衡综合征的症状和表现 - 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改
变等 - 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脑水肿等
危及生命的情况
失衡综合征 的危害及处理
失衡综合征的危害及处理
失衡综合征会对患儿的生活质 量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及早发现和处理失衡综合征非 常重要
失衡综合征的危害及处理
处理措施包括: - 补充透析液中缺失的电解质和调整
酸碱平衡 - 控制症状,如进行镇静、抗癫痫治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 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及早预防和处理失衡综合征非常重要, 需要综合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儿的症状和电解质,及时调 整治疗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 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疗等
失衡综合征 的预防措施
失衡综预防合失征衡综的合预征的防发措生,施可以
采取以下措施: - 透析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全
面评估,发现潜在风险因素 - 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包
括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 - 监测患儿的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增强患儿的营养支持,提
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结论
结论
座PPT课件
目录 简介 失衡综合征的危害及处理 失衡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结论
简介
简介
什么是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 - 失衡综合征是一种在小儿
透析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 发病原因与透析液中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的改变相关
简介
失衡综合征的症状和表现 - 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改
变等 - 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脑水肿等
危及生命的情况
失衡综合征 的危害及处理
失衡综合征的危害及处理
失衡综合征会对患儿的生活质 量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及早发现和处理失衡综合征非 常重要
失衡综合征的危害及处理
处理措施包括: - 补充透析液中缺失的电解质和调整
酸碱平衡 - 控制症状,如进行镇静、抗癫痫治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 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及早预防和处理失衡综合征非常重要, 需要综合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儿的症状和电解质,及时调 整治疗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 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疗等
失衡综合征 的预防措施
失衡综预防合失征衡综的合预征的防发措生,施可以
采取以下措施: - 透析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全
面评估,发现潜在风险因素 - 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包
括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 - 监测患儿的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增强患儿的营养支持,提
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结论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研究表明,透析失衡的分子基础可能与 脑组织中水通道和尿素载体改变有关
预防措施
调整干体重,对有些经济困难病人强烈要求多超滤 的病人,我们应当说服病人,听从医生的医属,将 干体重调整在适当范围。两次透析期体重增加在 (1~2)kg以内,能有效防止透析中液体急剧 变动而发生失衡综合征。 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 免血中毒素增长过多、过快。 首次透析者,血液速度避免过快,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3小时,对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较 高者,增加透析频率。 对于高度浮肿的患者,也可采用增加透析频率。
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和体液潴留过多,在首次透析 或透析诱导期,血浆中的毒素(尿素、肌酐等)水平 下降过快,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脑脊液的尿素浓度下 降缓慢,血脑之间产生尿素浓度梯度,从而产生渗透 压梯度,使水进入脑脊液中,即尿素的反向渗透效应, 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
血液与脑脊液之间的pH失衡
尿毒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透析后血液中pH、 HCO3、PaO2均升高,说明血透能很快纠正酸中毒, 由于CO2通过血脑屏障弥散较快,而HCO-3通过较 迟缓,造成脑脊液中pH的改善较迟,使脑细胞酸中毒 持续存在,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另外,尿毒症时血pH 值下降,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低,容易解离,经过 透析,血液中的酸中毒得到纠正,血红蛋白对氧的亲 和力增加,更容易引起脑缺氧。
透析失衡程度评估
轻度为出现头痛、乏力、倦怠、烦躁、恶心、 呕吐、血压升高、视力模糊和睡眠障碍; 中度为肌肉间歇性痉挛、定向障碍、扑翼样 震颤、嗜睡、心律失常、精神异常和惊厥; 重度失衡表现为癫痫样发作、木僵、昏迷甚 至死亡。
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PAPPIUS 等提出的“尿素反向效应”
正确超滤对防止失衡有着密切关系。要求每次 透析超滤时,应精确、平稳,不可过多过快,首次 透析超滤不得大于4kg,如患者急需清除过多水 分以改善心、肺功能时,可采用单纯超滤1~2h, 然后再透析2~3h或根据病情采用序贯超滤的 透析方法。
要严格执行透析诱导原则 为防止血浆中溶质浓度下降过快,首 次透析时应使用低效率透析器,血流量宜小。透析诱导期每2d 一次,每次2h,逐渐增加血流量,缓慢增加超滤量,连续透析3次后 方可进入规律维持性透析。 要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宣教及管理 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许多尿 毒症患者难以坚持规律、充分透析,以至体内毒素在下一次透析 前处于较高水平,增加了发生DDS的风险,因此要对患者强调规 律、充分透析的重要性。 在透析间隔期,要嘱患者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使患者两次透析 期间体重增加控制在1kg~2kg以内,要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以免血中毒素增长过多、过快。 要严密观察病情 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护士完成 的,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为此护士加强巡视与监测,及早发现异 常征象并及时处理,对减轻患者症状十分重要。
对首次透析或透析早期以及不能按时透析的患者,在透析的同时, 采用缓慢静脉滴注5%葡萄糖10ml加地塞米松5mg,可提高血 浆渗透压,防止脑水肿,减少失衡综合征发生,必要时肌注或静注 安定5~10mg。 为了防止体液和溶质快速清除造成失衡,首次透析尿素氮下降水 平应限制在30%左右为宜;透析时间不应超过3h,透析频度可增 加; 透析30~60min时适当降低血流量,血流量最高不超过 200mlmin。 对急性透析患者,不宜选用大面积高效能透析器。一般透析器在 血流量200ml/min时,体外尿素氮清除率为140~175ml/min, 透析膜面积为0.9~1.0m2。
透析失衡综合征ຫໍສະໝຸດ 陈伟栋 透析失衡综合征 (dialysis diseqilibrium syn-drome,DDS) 是由于快速血液透析 诱导的血脑屏障两侧渗透压的改变,以脑水 肿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 一种临床综合征。
由 KENNEDY等于 1962 年首先描述。是 指由于透析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导致的一系列 神经症状,其诊断有赖于排除其他可能原因 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可调钠透析 可调钠透析(PHD)可保持病人血容量的相对稳 定,减少透析中失衡综合征及低血压的发生。 PHD是指透析液钠浓度从透析开始到结束呈 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高低反复变化,而透 析结束后钠浓度恢复到正常的透析方法。
血透病人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抑郁和焦虑为最普遍的 心理并发症。多数诱导期透析病人,对血液透析治疗缺乏认识 和了解,思想负担较重。对此,我们在行透析前耐心细致地做 好卫生宣教工作,详细讲解透析治疗的方法、过程、目的及注 意事项,使病人对DDS有较全面的认识,缓解紧张情绪,积极 配合治疗。 为了防止体液和溶质清除过快,减轻脑水肿:①上机前明确了解 病人在血透间期体重增长情况,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过多或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则缩短每次透析时间,增加透析次 数以及在透析时减慢血流速度,避免体液水平和血浆渗透压变 化过快。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30分钟监测血压变化,经常 询问病人的感觉,有血压升高趋势时及时用药;出现恶心、呕吐、 头痛失衡征象时,酌情用甘露醇减轻脑水肿或给予地西泮 10mg肌内注射。
易发生于首次透析、诱导透析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间隔太长及透析不充分、使用高效透析器患者, 常出现在每次透析结束前或之后不久,发生率 3.4 %~20.0%。 是在透析开始后1h至透析后半期或结束后数小时 内出现的一过性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持续数小时至24h后消失。 临床上大多数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嗜睡或烦躁不安、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严重者则 抽搐、精神异常、昏睡、甚至昏迷和死亡。 脑电图所见为一过性的脑电波强度异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