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长度是否相 等
南北方向 半圆 相等
东西方向 圆形 不相等
2、下列地形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A )
A、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D、安第斯山脉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区域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马孙平原 撒哈拉沙漠 地中海沿岸
欧洲西部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炎热干燥 夏:炎热干燥 冬:温和多雨 终年温和湿润
a b
甲图(西半球)
乙图(东半球)
1、被亚洲、北美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

2、被亚洲、非洲、南极洲、ຫໍສະໝຸດ 洋洲包围的大洋是()
5、读下列四个大洲轮廓图,位于最南端的大洲是( )
1、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洲的分界线( B )
A、欧洲与亚洲
B、亚洲与非洲
C、北美洲与南美洲 D、亚洲与北美洲
2、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太平 )洋和( 印度 )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南方地区 夏:高温多雨 冬:低温少雨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E、亚热带季风气候 F、极地气候
a.地中海沿岸地区
b.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低 温少雨 c.巴西北部亚马孙平原
d.英国的气候就是典型的 这种气候 e.南极洲、格陵兰岛地区
f.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你在国外的朋友告诉你,他住的地方夏天
比较凉爽,冬天不冷,全年降水较多,比较湿
润,你认为他住的地方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二、本单元在七年级上册的地位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的总的编排 思路是由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到全球的生活环境(第二 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再到自己的家 园(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四 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最后到生活 环境的变迁(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即由小家→大家→国家→变化。范围由小 到大,由大到小;由空间到时间;由静到 动。
初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与社会》培训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先有课程标准再有教材。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
3、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境况、基于问题的教学内 容呈现方式 4、教学活动丰富多样 5、多元评价体系
1、 先有课程标准再有教材 新课程在编排教材时,先制订一个课程标 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编排教材,教材只 是一个为达到课程标准而服务的工具。教 材可以有很多,甚至可以自己编写,但课 程标准只有一个,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 教教科书。 2、 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如基础性、 普及性、发展性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一)课程标准 1---1 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知道他们的主 要特点和功能。 1---2 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二)教学要求 1.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线和 纬线、经度和纬度地特点。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区地地理位置。
(三)教学分析 [课时按排] 1课时 本探究活动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地 球仪”重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根 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地球仪,进而认 识地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 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 成几个小组,每组发一个地球仪,也可用一 个气球,让学生按照地球仪自己做一个地球 仪,这样会促使学生更仔细的观察地球仪。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课件-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课件-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 位,日本和德国正在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2分)
(4)我国应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持走什么道路?(2分)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2分)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应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持走什么道路?(2分)
在复杂多变的关系中,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C.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中考真题】(12分) 材料一 当今世界,国家间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 国也在不断扩展,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 此影响,休戚相关。 (1)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我国应该分别怎 么做。(6分)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⑤传播中华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08】(中考真题)(团结协作 互利共赢) 2021年2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波黑、
请说说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发展中国家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中国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四、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 世界
读出各点的地理位置
20°
0°

20°
60°

40°
20°
0° 20°40°60°80°

20°
0°
80° 40°20° 0° 20° 40°

80°
小结:
特点比较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半圆 等长
圆圈 不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西经20度,东经160度 赤道(0度纬线)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º
东经(E) 西经(W)
纬度
赤道 (0º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 作90º
南纬(S) 北纬(N)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500米以上(海拔高) 山脉起伏,坡度陡峻
500米以下(海拔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200米以下海拔低(海拔低)
500米以上(海拔高) 没有标准
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海拔高,起伏不大, 边缘陡峭
四周高,中间低 (群山环抱)
2.亚洲的地形
亚洲地形的特点,即以山地、高原 为主,且山地和高原集中在亚洲中
第二单元复习
世界的陆地、海洋、地形和水文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大洲和大洋 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④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 洲 太
太①
大非 洲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课件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课件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
返回
4.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的较量。
5.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 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 流。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努力扩大利益的交 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各国人民要相互信任、守 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2)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代潮流
返回
和平与发展 (1)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维护 (2)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 世界 原因 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 和平 因素依然存在
返回
世界多极化 当今世界国际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竞争的实质 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面对复杂多变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 的国际形势,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做着不
我国的态度 懈的努力
返回
和平与发展 ★当今的时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代主题和时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思维导图]
返回
[核心观点]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商品贸易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 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 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②消极影响:使风 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化 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word复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word复习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复习提纲
1、 海陆面积分布状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状况; 最大的岛屿、半岛;马来群岛;海峡;分界线;
3、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淡水资源;渔盐之利;能量之源;开辟海上交通航线;填海造陆; 4、五种地形的名称及特点,能根据图片判断具体的地形类型。

F
E
D
B
I
A
C J
H
I
G
K
5、几种有特色的气候类型:
1)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西海岸,典型的岛国英国)
3)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宁波:亚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6、三大人种类型、划分的依据、人种分布的特点
国家和地区的区别;领土的范围:领陆、领海、领水、领空。

7、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大洋州、欧洲、北美洲、日本)
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8、经线及经度;(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纬线及纬度;(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东西半球的划分(160E ,20W);
经纬网确定地点(图示)。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复习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复习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共享发 中国以⑳ “一带一路” 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
展机遇 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㉑ 发展机遇 ,共享㉒ 发展成果
·4 ·
知识纲要
少年的 担当
多彩世界中的我
走向世界 我为世界添光彩: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
大舞台 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① 智慧和力量
少年强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② 息息相关 ,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③ 紧密相连
响力和感召力,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①②符合题意;我
国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减贫责任,并非全部责任,③错误;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④错误。故选A。
·21 ·
例题 2 (2021·北部湾经济区)“刘三姐”是广西亮丽的文化名片。广西彩调歌舞
剧《刘三姐》多次赴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演出,对增进双
·18 ·
★★★知识点7 各国应如何面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 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 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了中国力量 ③体现了我国以一己之力承担全球全部减贫责任 ④彰显了中国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相关知识。题干主要描述了我国减贫
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减贫目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亚马孙流域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炎热干燥, 很少下雨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冬冷夏热,全年降 水较少 冬暖夏凉,全年降水 较多且较均匀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终年严寒,冰雪覆盖
二、知识细化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大陆
半 岛 岛屿
群岛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说说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
欧洲 亚洲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南极洲
关于复习,你得到哪些启发?
学习上收获了哪些方法?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1、在地图上找出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2、结合书本31页图2-25,地形对人口分布有什么影响? 除此之外地形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它们可能是世界上哪些地方的自然景观?
- 新世纪教育网版 它们可能是什么气候条件或者地形条件下的景观?说明理由
权所有
一、知识网络化
大洲和大洋
人类的栖息地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四大洋 的名称 位置及 其分界 线 海洋对 人类的 重要意 义
世界 识别大陆、 七大洲 识别洋、 海陆 岛屿、半 的名称、 海、海 分布 岛、大洲 位置及 峡和运 特点 河 其分界 线
120 ° 150 ° 180 °
45 ° 30 ° 15 ° 0° 30 ° 60 ° 0° 15 ° 30 ° (30 °E 15 °S) -
60 °
45 ° 3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复习课
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作者姓名:
一、课程标准
备注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课标解读:运用视频、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大洲大洋、地形、
气候、等自然环境概况。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人种、国家等人文环境概况并能进行描述。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生活描述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2、能选择恰当的地图,说出几种地形的主要特点,知道世界典型地形单元的名称及位置。

3、利用地图,认识地球上不同区域气候的千差万别,并能描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
其特点。

4、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5、能通过地图,文字等资料,描述人种的特征及分布,国家与地区的差别及国家的分类。

6、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7、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解决实际需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并能描述世界地形特点及分布,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
图,解决实际需要。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解
决实际需要。

五、教法学法
教法:“读图+点拨”的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七、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