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汉字的魅力》课程一、课程背景和目标•课程背景:–《汉字的魅力》是一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汉字的演变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知。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培养学生对汉字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写汉字技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汉字的构造和特点;3.汉字的鉴赏和写作;4.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小组合作、个人写作等活动;–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观相关展览和实地考察,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Step 1: 引入 (5分钟)–通过一张有趣的汉字演变图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Step 2: 认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5分钟)1.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基本概念。

2.介绍甲骨文、篆书、隶书等不同时期的汉字样式。

3.分发相关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Step 3: 探索汉字的构造和特点 (20分钟)1.分组讨论汉字构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2.播放相关视频,展示汉字的组成和演变过程。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尝试拆解和构造汉字。

•Step 4: 汉字的鉴赏和写作 (25分钟)1.展示一批不同风格的汉字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评论。

2.分组进行汉字写作比赛,要求合理运用已学的汉字构造和特点。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给予评价和建议。

•Step 5: 认识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5分钟)1.运用多媒体资料,介绍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和体会。

•Step 6: 总结和延伸 (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书籍、展览或其他资源进行拓展。

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进一步提高初中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认知水平。

2.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3. 进一步激发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激发初中生规范书写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天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你了解我国的汉字吗?今天,就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话说汉字的魅力吧﹗二.汉字的魅力我来谈﹙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互相交流,选派人员代表本小组在全班交流﹚1. 魅力一:汉字的历史悠久学生从汉字的起源谈起,介绍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小结:汉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2. 魅力二:汉字的形体美多媒体展示书法家的作品,学生欣赏。

展示优秀作业,学生点评。

学生1:周泽宇的字大小均匀,间架结构得体。

学生2:李珊文的字每一笔都写得很认真,书写工整。

学生3:鲁兆楠的字刚劲有力。

教师小结: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光辉,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

一个汉字几分力量。

3. 魅力三:汉字的意义深远学生1:春节贴“福”字,大门上贴“福”字,象征着纳福,严肃庄重。

室内贴“福”字,倒过来象征着来年有好福气,生活幸福,社会安定和谐,国泰民安。

学生2:“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

教师小结:一个汉字多种智慧。

4. 魅力四:汉字的应用广泛学生1:汉字的设计已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学生2:我们的交流离不开汉字。

学生3:艺术字已应用到装饰品中。

……教师小结:汉字与我们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三.汉字书写我来谈师讲:汉字散发着自身的魅力,我们中学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汉字,运用汉字呢?学生1:我保证以后的作业我都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

学生2:我要写一手漂亮的字。

学生3:利用假期练习钢笔字,毛笔字。

学生4:规范书写贵在坚持。

……四.布置作业完成作文:我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教师寄语:同学们,最美的文化符号莫过于汉字,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以坚持规范书写为荣,规范写好汉字,正确运用汉字。

八年级美术上册《汉字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上册《汉字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2.汉字基本笔画与结构: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特点,示范书写规范,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技巧。
3.汉字艺术表现手法:介绍水墨画、版画、剪纸等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并结合实际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手法在汉字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4.创作方法与步骤:讲解汉字艺术创作的步骤,如构思、草图、制作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八年级美术上册《汉字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其艺术价值,认识到汉字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2.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特点,掌握书写规范,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3.学会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如水墨画、版画、剪纸等,展现汉字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汉字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书写基础,但汉字的艺术魅力及其在美术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有一定了解,但在汉字艺术创作方面,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
2.兴趣与动机:学生对美术创作充满兴趣,但对于汉字艺术可能存在陌生感,需要激发他们探索汉字艺术魅力的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汉字进行艺术创作讨论。
2.学生讨论内容:
a.汉字的选择: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讨论其寓意和艺术价值。
b.创作手法:根据所选汉字特点,讨论采用何种美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c.创作步骤:明确创作步骤,制定实施计划。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疑问。
5.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潜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潜能。

汉字的魅力教案(5篇范例)

汉字的魅力教案(5篇范例)

汉字的魅力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汉字的魅力教案《汉字的魅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

2、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3、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汉字的魅力所在2、学习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目标自学式问题研讨式诵读感悟式学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字词积累: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一般是第一语言,即一个人最初学会的语言。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枯燥:没有趣味。

绚(xuàn)丽:有文采的、美丽的。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娴(xián)熟:熟练。

深谙乶:非常熟悉。

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习以为常:认为很平常。

毫不为怪:一点也不奇怪。

脍(kuài)炙(zhì)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悲痛欲绝:悲痛到了极点。

亵(xiè)渎:轻慢,不尊敬。

二、关于作者: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10月出生于江苏北部的运河畔古城淮安。

7岁随家迁到杭州,在西子湖畔读小学,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避难到上海,在这个中国现代最大城市和文化中心读完中学和大学,有机会读了许多现代文学作品,并开始课余习作。

1945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

1947年大学毕业。

在长时期从事报纸刊物编辑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

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已出版散文随笔、传记文学、诗歌、儿童文学作品集四十余种。

其中儿童诗《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刘文学》,散文集《秋水》,纪实散文集《花朝》,先后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新时期优秀散文奖和纪实文学奖。

主编过《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八卷)、《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年-1976年卷•散文集》等选集。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吗?生答: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汉字的魅力》教案

《汉字的魅力》教案

《汉字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汉字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汉字的基本结构,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规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结构。

2. 示范法:示范汉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汉字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汉字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3. 汉字书写工具(如毛笔、墨、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汉字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讲解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汉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的美。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汉字书写,提高汉字素养。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汉字书写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汉字书写规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相长。

八、教学拓展1. 组织汉字书写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

初三语文《汉字的魅力》设计

初三语文《汉字的魅力》设计

初三语文《汉字的魅力》设计
教者刘正辉教课目的 1、认识汉字的魅力所在,加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2、认识汉字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的构字特色。

3、理讲解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课要点1、汉字的魅力所在2、感悟文中表现的激烈的感情色彩教学难点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及其特色。

教法设计目标自学式问题商讨式朗读感悟式第一课时教课目的整体
感知课文,认识汉字的魅力所在,领会文中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恒量一个民族历史的标记是什么?那就是汉字。

板书汉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长的绚烂的历史文化,而记录并推进这
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汉字。

据考古探测了汉字距今有 6000 年左右的历史,能够判定古汉字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文字之一。

此刻全世界在使用汉字作沟通工具的有近15 亿人,可见汉字在流传人类文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有其独到的魅力。

板书魅力那么汉字的魅力主要表此刻哪几方面呢?今日我们一同来
学习淮安楚州人袁鹰板书袁鹰写的《汉字的魅力》这篇文章。

二、出示目标,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投影请同学们看幕布,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目标。

三、第一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自己去认识汉字的魅力所在,感觉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感情。

阅读时请思虑以下几个问题。

投影 1、认识汉字的构字特色。

2、作者文中洋溢着如何的感情?
3、 <="-宋体 ;---。

汉字的魅力 教案

汉字的魅力教案教案标题:汉字的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认识汉字的独特之处。

2. 学习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并能正确书写和识读。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隶书等。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学习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包括横、竖、撇、捺等。

3. 汉字的书写和识读: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正确书写和识读常用汉字。

4. 汉字的魅力:通过故事、诗词、成语等,展示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汉字,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b.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a. 书写练习:让学生根据示范,自己书写一些常用汉字,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b. 识读练习:给学生出示一些常用汉字,让他们识读并解释汉字的意义。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a. 汉字故事分享:讲解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b. 创作汉字诗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些简单的汉字诗词。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示范汉字的书写和识读。

2. 汉字练习纸:用于学生书写练习。

3. 汉字故事书籍或资料:用于讲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教学评估:1. 学生书写练习:检查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学生识读练习:评估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读能力。

3. 学生创作汉字诗词:评估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汉字的魅力课程设计

汉字的魅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基本结构,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

2. 学生能够认识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10个生字,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和组词。

3. 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并运用到日常学习中。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做到规范、工整、美观。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上网搜索等方式,自主学习和拓展汉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汉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

3. 学生通过汉字学习,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结合汉字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简史;- 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笔顺。

2. 汉字的基本知识:- 学习10个生字及其基本含义和组词;- 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范。

3. 汉字的应用与实践:- 汉字书写练习:规范、工整、美观;- 汉字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 利用字典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汉字。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三章“汉字的演变与应用”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1课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第2课时:汉字的基本知识;第3课时:汉字的应用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汉字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增强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征。

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的魅力所在,感悟文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教学难点:说明汉字中的文学色彩,写一篇书法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汉字历史知识、欣赏图片等。

学生:毛笔、宣纸、墨汁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明”字的演变过程。

2、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欣赏。

二、整体感知:
1、汉字有哪些特点?
2、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揣摩品析:
1、书中为了说明汉字的魅力,主要用到了哪些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出示汉字范例图片,进行赏析。

3、学生练习毛笔字,体会其在汉字的魅力。

(1)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交流。

(2)班上展示,教师评点。

四、拓展和探究:
1、除书中讲到的汉字的魅力外,你还知道汉字的哪些魅力?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在班上交流,教师多媒体展示汉字的魅力:
(1)书法作品;(2)对联;(3)含意深刻的组合字(招财进宝);(4)字谜。

2、讨论:为了让汉字永葆魅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3、作以汉字为主题的课外探究。

【教学案】(八下)17、《汉字的魅力》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八()班 姓名________课题:《汉字的魅力》 一、示标学习目标:1、了解汉字的魅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的构字特征。

3、理解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学习重难点:1、汉字的魅力所在 2、感悟文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3、理清作者的思路二次备课案二、导学(一)情景体验:汉字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 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日”字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字却又闪着清丽的 光辉。

“轻”字使人有漂浮感, “重”字一望而沉坠。

“笑”字令人欢快, “哭”字 一看就像流泪。

“冷”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 “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 宁静的院落。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 1.生初读课文,了解作者行文思路。

2.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对祖国语言的感情。

4.试就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赏析。

三、反馈授课时间月日星期八()班 姓名________1、汉字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2.语句品味: ①“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 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技 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走过几十年岁月的每一段征程。

” a 两个“依靠”强调了汉字的性和性。

b 两个“海洋”比喻, “风帆”比喻。

②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 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a.本句中,作者将汉字比喻为“瑰宝” 、 “良师益友” 、 “精神家园” ,你是怎样 理解的?b.“几千年” 、 “终身”说明了什么?③.文中作者为什么把汉字比作“一团火”、“一盏灯”、“一声乡音”?四、巩固找找看:哪些汉字有独特之处?再次体会汉字的魅力五、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魅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增强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征。

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1、汉字的魅力所在
2、感悟文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教学难点: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21世纪教育
文本解读
本文作者运用散文的笔调,设置了鲜明生动的标题,用形象的事例开头,运用极富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将汉字集形体、声音、辞义于一体的特点及其由此而产生的魅力引人入胜地介绍给读者。

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

全文共9段,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举例说明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从而赞美汉字的魅力。

第1段由3句话组成。

第1句用近似讲故事的方式举例,即一个身居日本的三岁的孩子认汉字,从而引出所要谈的话题。

第2句用对话的口吻,赞扬异国他乡的小孩子对汉字“清楚的反应和感受”。

第3句写出原因,作者用比较法说明外国文字是不可能给孩子以“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反过来说,只有中国文字(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

所以,作者在第2段顺理成章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第二部分(第3-4段):汉字的魅力会吸引海外同胞的孩子学好汉字。

第3段,作者希望年轻的海外同胞利用汉字的魅力带着孩子走进汉字的大花园。

作者采用设问句,引起海外年轻同胞对学汉字的思考,然后用第二人称,采用与他们谈心的方式,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学好汉字。

21教育
第4段,写依靠汉字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说明汉字内在的魅力。

第三部分(5-9段):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瑰宝、终身的良师益友,具有极强的精神魅力。

第5段首先用“瑰宝”“良师益友”“精神家园”比喻中文汉字,“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终身的良师益友”是从民族和个人的角度说明其重要作用。

“几千年”“终身”都表明时间之长。

说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因为我们依靠汉字,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为我们民族交流思想、经济、科技、文化,为社会的发展,为传承几千年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没有汉字,就没有华夏民族的延续和发展。

正因为它跟古老文化、文明传统紧密相连,所以它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是“精神家园”。

说它是“良师益友”是因为它可以不断地帮助你学习、积累、升华,开启智力,甚至提高生命的品位。

以下作者用了两个比较来说明汉字的“不可能改变”“无可替代”。

一是把身外之物与汉字作比较。

身外物是“多次变异”:因过时而淘汰,因破损而废弃,因革新而换代,而汉字则“永远不可能改变”;二是把它与汉语拼音比,汉语拼音没有也不可能有汉字的魅力(这个魅力指下文所说的“产生联想”)。

汉字是独特的,它集象形、声音、意义于一体,因此,它的魅力也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

作者仍然以“明”字为例,“míng”就无论如何不会产生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的联想。

两个比较对比十分鲜明。

21cnjy
第6段以旅居海外同胞的真切体会来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

文末的三段作者引用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赞美祖国语言的散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很有说服力。

全文从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于一体和字形上使人产生联想想象谈起,赞美汉字的魅力,尤其是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魅力,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汉字无穷无尽魅力的赞美,同时含蓄地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1世纪教育21·cn·jy·com
设计意图:
这篇文艺性说明文,是散文家儿童文学家袁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写的,它用生动的笔调介绍了汉字的特点,说明汉字的魅力,希望海外同胞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作为散文家的袁鹰,他面对的是一些已经脱离了
汉语环境的华人,如果用一些平实的语调介绍汉字的知识,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作者运用一些散文的写法,一是形象生动的事例,二是极富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三是引用大文豪的话,这样读者不仅获得了有关汉字的知识,还在情感与作者起了共鸣,从而产生想学汉字、爱汉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但今天,作为我们这些初中生的读者,虽然他们不缺对汉字的认识,不过这种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觉得和其它语言文字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情感上不能产生认同,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我注意引导学生透过汉字形义去看文化、民族及其精神,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

因此,引导学生以汉字为契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是我教学的主线。

首先导入部分里我设置了二个小栏。

用一个小动画演示“明”字的构造,形象生动的演示既展示了汉字的形义的魅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一个就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欣赏。

北京奥运会会徽世界各国对它的认同度比较高,加上08奥运刚过,学生还沉浸在巨大的民族喜悦中,会徽中“京”字还记忆犹新。

这是对汉字魅力的最直观最形象的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其次在学生对初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汉字的魅力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汉字魅力的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这样一环,“除文中讲到的汉字的魅力外,你还知道汉字的哪些魅力”这既是对课内知识的拓展,又是对学生知识的加深。

此外,我还补充一些有关汉字魅力新的内容:书法作品、对联、含意深刻的组合字(招财进宝)、字谜欣赏。

这些极富有中国特色的符号,是其它语言文字不具备的魅力,学生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认识极大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最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谈谈怎样让汉字永葆青春。

这个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深化,汉字要永葆青春,既要继承,也要与时俱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日益加大,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学习汉语新的热潮,各地纷纷建起的孔子学院便是名证。

但另一方面,汉字的规范化程度也受到了影响。

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的社会用字混乱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汉语拼音化的争论还困扰着人们。

作为中学生应树立汉字规范意识,认真写好字,写规范的汉字。

2·1·c·n·j·y 对汉字情感的的认同,是我把握的第二根线,如果把本文的感情割裂开来,只是大讲特讲有关说明文的知识,那味同嚼蜡。

本文散文化的倾向明显。

为了对本文情感的把握,本人设计了揣摩品析环节。

品析举例子的作用,品味引用屠格涅夫话的作用,品读优美的句子,学生在读中就能品出作者的情感,就能品出作者对汉字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1世纪教育
1、多媒体播放“明”字的演变过程。

2、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欣赏。

二、整体感知[:21世纪教育]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文本的主要信息。

1、汉字有哪些特点?21世纪教育
2、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揣摩品析:
1、本文为了说明汉字的魅力,主要用到了哪些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品析句子,体会科学小品语言的特点。

例句: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孤独以至恐惧。

21世纪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一些能表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来体会。

最后师归纳,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文,但作者却用到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汉字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学生大声地齐读最后一段,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1)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交流。

(2)班上展示,教师评点。

(3)让学生把“俄罗斯语言”几个字改为“汉语”,全班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注意重音和感情。

四、拓展和探究
1、除文中讲到的汉字的魅力外,你还知道汉字的哪些魅力?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在班上交流,教师多媒体展示汉字的魅力:
(1)书法作品,(2)对联,(3)含意深刻的组合字(招财进宝)(4)字谜
2、讨论:为了让汉字永葆魅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3、作以汉字为主题的课外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