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 抓住细节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3、突出特征:要抓住所描写的人、 景、物的最突出的特征,写出他们所 不同于其他人、景、物的独特之处。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 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 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 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 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 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 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 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 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 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 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 暴雨 景物) 《骆驼祥子》
探究
认真朗读选段,谈谈选段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作者抓 住了什么细节进行描写?作者 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刻画?作 者抓住了几个方面具体描写? 运用了什么修辞?用词上有何 特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 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 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 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 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 要好得远。
《我的老师》
朱光亚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 核武器。”(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前半句,淡定,谦逊,轻描淡写。 后半句,雄壮,豪迈,奇峰突起。。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抓住细节”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细节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抓住”的含义:这里的“抓住”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并突出那些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或营造氛围的细节。
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并捕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
“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构成文章的基础。
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
同时,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何“抓住细节”:首先,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那些具有表现力的细节。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确保所选的细节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最后,学生还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细节,使其更加鲜活、立体。
二、习作指导1. 观察生活:细节来源于生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
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细致观察等方法,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2. 筛选细节:在众多细节中,选择与主题相关、最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避免堆砌细节,使文章冗长杂乱。
3. 描写细致: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将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过于笼统或模糊的描述。
4. 突出重点:在描写细节时,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重点细节的详细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融入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细节描写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让细节不仅具有客观性,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6.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细节进行描写,如可以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使细节更加丰富和立体。
“抓住细节”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之“抓住细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成功的“细节描写”遵循的原则:真实、典型、生动。
3尝试“细节描写”片段式练习,每生能写一个即可。
4学会在写作实践中使用“细节描写”,不求多,只求精。
教学重难点:如何根据作文需要,实行“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
或者出示精彩描写,猜读人物形象。
结合照片。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回忆鲁迅先生》粗略写:鲁迅先生很是率性,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他就不停地笑。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的又不好,不过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回忆鲁迅先生》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绉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分析:这里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写出小弗朗士内心的诧异与吃惊,并且衬托出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为高潮做铺垫。
——《最后一课》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最后一课》分析:这是对小学生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写出了同学们的专心,突出他们对法国文字的热爱和对国家的热爱。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分析这是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小弗朗士对普鲁士兵的憎恨与讽刺表达了小弗朗士强烈的爱国情怀。
——《最后一课》1、细节描写:①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②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着一个“大”字。
好处: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七年级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7篇】

七年级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7篇】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篇1】伟大词人辛弃疾曾感叹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我,现在就已觉识尽了愁滋味。
自从上了初中,学习,就成了我犯愁的第一对象。
不知怎么回事,感觉学习一些数理化的内容就会觉得力不从心,遇到一些要动脑筋的题目就要犯愁。
以前学不好的科目照样差下去,学得好的科目也大不如从前。
以前,学习对我来说应该时间挺轻松的事,可是现在,却成了一种负担,不论我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只能在十几名徘徊。
一次不懂,两次不懂,累积起来,不懂的越来越多,所以特别恐惧科学、数学的考试。
生怕一考试,脑袋蒙了,又考砸。
不仅怕小考,大考更是让我胆战心惊,所以,这学习,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啊。
我和我弟弟的关系,可以说一直都不太好。
在家里,我喜欢静一点,而我弟弟却跟我完全相反,整天蹦蹦跳跳,大喊大叫的,弄得我心烦意乱,所以只要我一回家,两个人一见面,就少不了吵架。
有时候呢,拌拌嘴就算了,我看他是弟弟,也知道让让他;但是我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加上自己忍耐有限度,所以有时候也会吵大,甚至几天几夜都不会说话,连吃饭都要等对方吃完了再吃。
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可是好强心又让我没有勇气去主动道歉。
同个妈生的,他的脾气跟我也差不多,誓死都不认错。
所以,一直僵持到现在。
这姐弟关系,让我愁啊!让我发愁的事也不止这些,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啊!所以说,我这小少年,识尽了愁滋味。
写作要抓住细节作文【篇2】走在小路上,我看见语文是前面的路标;飞在白云间,我看见语文是云底的鸿雁;荡在碧水里,我看见语文是醉柳的倒影;行在黑夜中,我看见语文是模糊的足音。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
抓住细节作文指导

添加“心理描写”
•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 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 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 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 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 蛋!”(71)
添加“场景描写”
• 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 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 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今 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 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 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 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 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 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 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180)
2:秋天的校园让人伤感。树叶儿全变黄了, 不断地飘落下来。校园道上满是枯叶残片,走 在上面伴着吱吱的压碎声,使人心生凉意。一 阵风吹过,地上的残叶随风飞舞,让人心眼迷 离。一会儿,校园里又飘起了绵绵细雨,我心 里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 (一)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却一 声轻过一声,一声慢过一声,走到宿舍门前停了 下来.她模糊的轮廓在黑暗中呈现出来,轻轻拉 过门,正准备关上却又停了下来,向里望了望, 月色中,我又看到明亮清澈的光亮从她的眸子里 奔泻而出,一道一道,照亮了宿舍的每个角 落.那光亮穿透茫茫夜色,轻柔地似月光般洒落 进来,心底有什么坚硬的东西"咔"地断裂,化 成一滩水,渗入泥土,无迹可寻,玻璃般晶莹剔 透地令人心颤.泪止住了,是被那光亮截住了, 暗涌成涓涓细流,无法奔腾.她的身影清晰起来, 接着,重又转过身,合上门,"吱-"轻柔得几 乎是本无法察觉的,是她用轻柔的手,合上了这 扇安然的门.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 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PPT《抓住细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作文指导

常见的人物细节描写方法有:
一、描写外貌,抓住特征,以形传神 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俗话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外貌, 它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物的内心状态。因为不同的出身、经 历、素养、社会环境、生存状态等“生活密码”都会在相貌、姿 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征,所以描写人 物时,一定要细致地观察,抓住真实、典型的细节特征来刻画人 物形象。
课题三: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裁了生命中的故事。 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 审题 题目的中心词是“故事”,即之前真实或虚构的事;修饰、限
制的词是“照片里的”,即定格在照片这个特定场景形成时发生的。 可以写公众人物的照片、记录历史重要时刻的照片、新闻媒体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作文指导
第三 《抓住细节》
单元
写作导航
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环境等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 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 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 社会主题。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 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的 最重要的方法。
中的照片等,从报刊或网络上搜集与照片相关的资料,完善写作内 容,写出和照片有关的故事。
可以写自己的照片,与人分享照片里的故事,更有真情实感。
综述本次作文的要求就是: 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写定格在照片这个特定场景 形成时发生的真实且有意义的事情。
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_写作指导

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教学目标: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引导学生回味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听到的感动的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2.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动情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动情点,通过细节书写“感动”,体验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世上有许多东西,在与别人分享的时候,总是越分越少,而有些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学生交流“两个人分享一个快乐是两个快乐,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是半个痛苦”)像这样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东西会越分越多!二、回味爱:1. 感受爱:爱和快乐同在,最快乐的事就是感受爱和被爱。
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让你感受到爱的温暖?(学生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我们一起呼唤出心中的这个人(学生呼唤)每天我们都在爱的温暖中快乐地生活着,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后,却忽略了这些爱我们的人,忽视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所以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回味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事,一起(生齐读:捕捉细节,感悟真情)。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很多,可是因为学生整天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对“感动”已经很漠然,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话题,从而积极地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情感储备”,调动小班化学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写什么”打下基础。
】过渡:听过《母亲》这首歌吗?让我们看着歌词静静地欣赏(播放《母亲》mtva)。
师:听着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么?看看歌词,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母亲为我们拿书包,打花伞,给我们包饺子,擦眼泪……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包含着浓浓的母爱。
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亲人,想想他们为我们做过了哪些事?学生交流小结:这些都是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现在,我们细细品味之后,心中就会溢满了温暖和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细节描写注意事项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这里的“真实”是指艺术的真实,虽然有时不是生活 中的真实再现,但也要符合生活逻辑。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 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 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在即,我凭着清亮 的嗓音“杀”入决赛。可是,看到其他同学自
❶以樱花盛开渲染气 氛,采用倒叙的顺序, 引出下文的回忆。
豪地炫耀演出服时,我自卑地低下了头,妈妈
刚用工资还了贷款,剩下的钱还要拿来给奶奶
治病,我怎么好意思向她开口呢?
范文点评
饭桌上,当我支支吾吾地向父母提出 我想要买演出服的事时,客厅里骤然安静 下来,空气似乎凝固了。妈妈艰难地挤出 一丝笑容:“妈妈再想想办法。” ❷ 爸爸 瓮声瓮气地嘟囔:“是歌咏比赛,又不是时 装比赛。”妈妈笑着对爸爸说:“我们再 想想办法,不要难为孩子。”
细心观察、细心体验的结果
整体感知
示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 九,但微颔之。
表情:睨之;动作:但微颔之,表现了卖油翁轻视、不以为意的态 度和心理。
明确: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神态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 “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文题展示
1.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 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 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 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合作探究
仔细读题,从 题干可以看出,这 是一个半命题作 文,首先要补全题 目,然后重点围绕 “难忘”来写。
片段一: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的目光一起投向教室门口,只见一位身穿黄花裙
子的女老师走进教室。
片段二: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口。须臾,一个方头大耳、
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 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 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 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的有多差?
步步追问,使概括的信息变得具体可感,一个个生 动地画面都会呈现出来。
4、联想放大法。
文学离不开想象、联想,想象、联想可以把细节放大,使 细节更有表现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老王》中“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 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爬出 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 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冠军,捧着奖状,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微笑和自信才是演出者最美的演 出服。
范文点评
名师点评
文首采用倒叙的手法,巧设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 兴趣;中间插入梦境,再设波澜。文章开头“我”想要演 出服装,支支吾吾;文章结尾“我”穿着校服上场,微笑自 信。前后对比,情节突变,不仅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也有 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 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
细节描写往往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能准确刻画人 物形象。细节描写很重要。初中阶段主要是写好写人记事的 记叙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抓住细节
写作目标
回忆那一刻的 细节或场面,再现 当时的情景,尽量 写得具体,还要写 出当时的感觉。
仔细 审题
选材 依据
修改
写法 提示
①横线上填入的词 语,应指发生在短 暂时间内的令你难 忘的事情,如“冲 过终点线”“走上 领奖台”……
范文点评 成功的那一刻
校园的樱花盛开了,又渐渐飘落。那飘零 的花瓣,一如我重叠的心事。❶
刻画。
整体感知
2.细节描写的类型 人物细节描写:外貌(肖像、服饰)、语言、动 作、神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静物 的分类
生活细节描写: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整体感知
3.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细节描写,能够传神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 之感。 ②细节描写,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 丰满,栩栩如生。 ③细节描写,能够充实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④细节描写,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❷一个“挤”字,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妈妈非常为 难又不想让“我”失望 的矛盾心理。
范文点评
爸爸的话犹如一把利刃插进我的心头,我艰
难地咽下一口饭,便转身走进了卧室,泪水像决
了堤的洪水一般肆无忌惮地流下…… ❸品学兼 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
优的我平时如一只骄傲的天鹅,可贫穷却折断了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我”听了父母的
❹两个“要”字,写 出了“我”对父母 挣钱不易的体会,也 是“我”心理转变 的原因。
范文点评
七天后,我穿着一身旧校服和一双洗得发白的运动鞋站在舞 台上,面对评委和观众惊讶的目光,我勇敢地昂起头来,我知道,自 信是打败一切的力量。我微笑着说:“我明白大家惊讶的原因,但 我只想用微笑告诉大家,我不会因为贫穷而自卑,我要用歌声证明 我有资格站在这个舞台上!”说完后,我开始唱了起来:“在山谷 里默默开放的野百合也有春天……”歌声悠扬,现场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
4.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①聚焦观察法。
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视、听、嗅、触、味),从肖像、动作、 神态、语言等方面深挖细掘,细腻描摹,写准写活人、景、 物的形、声、色等要素,也会让细节生动传神。
整体感知 4.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①聚焦观察法。 如《散步》中,作者写母亲: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 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的翅膀,只余下满地碎羽。
话后心里的难过、自
我浅浅地睡着了,进入了梦乡。梦里,我穿上 卑和痛苦。
了漂亮的演出服,高傲得像孔雀公主……
范文点评
第二天,妈妈带着我去买衣服,那些款式新 颖的衣服让我目不暇接,我看中了一件漂亮的 连衣裙,但价格却让我望而生畏——200元。妈 妈不停地跟售货员讨价还价。我的心里一阵酸 楚:200元,妈妈要做多少手工活?爸爸要出几次 车? ❹而我却要用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满足自 己的虚荣心!我上前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钱,拉 着她跑出了商场。我大胆地迎上妈妈惊愕的目 光,微笑着对妈妈说:“演出服我自己准备。”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 人物,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重难点) 3.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 而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素养)
整感知
写作指导
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
——马及时《王几何》
整体感知
②多向分解法。 写作中,要抓住人物特定场景下的动作、神态,分解、放 慢、放大,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在动作的连续切换中,展现人 物的音容笑貌,这样写出的情景才会细腻动人。
横向联系:写出动作发出者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内 做出的动作
如:“爸爸吸烟”的动作
纵向联系:写出动作发出者做出的一连串的动作, 这些动作有先后顺序,是在不同时间内做出的动作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过程 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
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整体感知
③追问还原法。
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脸很瘦,穿的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