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概述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一神话的产生及其价值神话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蒙昧时期。

在那个时期,人类的意识开始发展,但思维能力极为简单,面对林林总总的天地万物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人们感到神奇莫测,不能理解。

诸如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日月运行、风云雷电等等问题和现象,都使人们迷惑惊异。

自然界的无穷威力甚至使人们恐惧不已。

于是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出现了冥冥之中有着支配自然力量的模糊观念。

人们凭借自身狭隘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幻想,创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按照人们幼稚的思考,造作出神的故事,以解释自然现象,征服和支配自然力。

这些故事在古代人民的口头代代流传,后世称之为神话。

神话不仅以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及历史发展进程,而且展现了远古人民的心灵世界,为探索远古时代的历史奥秘透露了许多可贵的信息,也为了解远古人民的意识、情感、精神、意志和性格提供了不少形象的资料,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

不仅如此,古代神话还以自身的瑰丽壮伟给人们以美妙的艺术享受,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同时,古代神话还是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营养,无愧为文学艺术的肥沃土壤。

二中国古代主要神话中国神话的产生固然很早,但用文字记录下来则较晚,而且没有系统地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只在《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神话片断,虽不够系统、完整,内容却很有特点。

按其内容划分,现存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和传奇神话。

对于宇宙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探索与解释,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内容。

天地是如何开辟的?万物是怎样生成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总之,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最原始、最基本也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意识发展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始人类首先要思考的,难怪它要成为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了。

创世神话的创作者尽管对这些问题不可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但那些充满幻想的描述却极富魅力。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

中国古代神话论文一神话的产生及其价值神话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蒙昧时期。

在那个时期,人类的意识开始发展,但思维能力极为简单,面对林林总总的天地万物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人们感到神奇莫测,不能理解。

诸如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日月运行、风云雷电等等问题和现象,都使人们迷惑惊异。

自然界的无穷威力甚至使人们恐惧不已。

于是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出现了冥冥之中有着支配自然力量的模糊观念。

人们凭借自身狭隘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幻想,创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按照人们幼稚的思考,造作出神的故事,以解释自然现象,征服和支配自然力。

这些故事在古代人民的口头代代流传,后世称之为神话。

神话不仅以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及历史发展进程,而且展现了远古人民的心灵世界,为探索远古时代的历史奥秘透露了许多可贵的信息,也为了解远古人民的意识、情感、精神、意志和性格提供了不少形象的资料,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

不仅如此,古代神话还以自身的瑰丽壮伟给人们以美妙的艺术享受,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同时,古代神话还是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营养,无愧为文学艺术的肥沃土壤。

二中国古代主要神话中国神话的产生固然很早,但用文字记录下来则较晚,而且没有系统地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只在《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神话片断,虽不够系统、完整,内容却很有特点。

按其内容划分,现存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和传奇神话。

对于宇宙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探索与解释,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内容。

天地是如何开辟的?万物是怎样生成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总之,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最原始、最基本也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意识发展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始人类首先要思考的,难怪它要成为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了。

创世神话的创作者尽管对这些问题不可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但那些充满幻想的描述却极富魅力。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与神话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与神话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与神话论文素材古代中国是一个讲究传统价值观的社会,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就是这个时代独特文化的产物。

这些故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人民对历史、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与解释。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神话,并分析其背后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

1.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传说中,女娲是人类先祖之一,她用五色石补天,创造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制造火。

这个故事传达了中国古代人对于起源的探索与想象,同时也强调了女性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民间故事《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著名的爱情故事,讲述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人间困难与仙界挑战。

这个故事中揭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诚,同时也展现了善恶的对抗和妖魔的人性化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人性与义理的思索。

3.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众所周知,《嫦娥奔月》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传说。

故事中,嫦娥为了保护人类不被邪恶势力伤害,决定成仙,并奔月成为仙女。

这个故事描绘了女性的牺牲精神和勇敢,同时也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

4. 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一则唐代著名的民间故事。

故事中,孟姜女为了找回丈夫的尸骨,在长城上长时间的哭泣。

这个故事寄寓了家国情怀和忠诚,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婚姻、亲情和道义的重视。

5. 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一个关于治水英雄大禹的传说。

故事中,大禹历经九年的艰苦努力治理大洪水,保护人民免受水患的侵袭。

这个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勤奋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自然灾害的精神。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与神话的一部分素材,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这些民间传说和神话不仅是远古时代人民的文化遗产,更是今天我们思考和探索人性、社会和世界的重要资料。

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写出论文人物特点最明显或者最崇拜最喜欢的人

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写出论文人物特点最明显或者最崇拜最喜欢的人

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写出论文人物特点最明显或者最
崇拜最喜欢的人
我的偶像是孙悟空。

他的本领很大,不仅会七十二变、火眼金睛,还有一根如意金箍棒。

因为大闹天宫,后来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500年。

然后被唐僧收为大徒弟,孙悟空还认识了白龙马,二师兄猪八戒,三师弟沙和尚。

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西去时,打死了许多妖怪。

打死妖怪时,都非常精彩。

尤其是真假美猴王的地方,我看的津津有味。

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把孙悟空赶走时,我感动的都快哭了。

因为我看到孙悟空怕自己走了之后没有人保护唐僧,哭着求师傅不要赶他走。

可唐僧却听信了妖怪的馋言铁了心赶他走,但他还拜了师傅几下,是个重情重意的的人。

最后,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完真经,成为了斗战胜佛。

关于九歌神话故事的论文

关于九歌神话故事的论文

关于九歌神话故事的论文九歌,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

它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诗歌和神秘力量的故事。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九歌神话故事的背景、主要角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第一部分:背景九歌神话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被广泛流传。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和神明共存。

在这个世界中,有一把琴叫做古琴,被认为是传承神力的源泉。

而九首歌曲则是九把琴弹奏出的乐曲,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主要角色1. 女娲:女娲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是天空和地球的女神。

她拥有神秘的力量,她的音乐被视为九把琴弹奏九首歌曲的灵感源泉之一。

她懂得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她对世界的理解和情感。

2. 白马:白马是一个聪明而善良的神明,他以乐器制作为生。

白马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制作出精美的乐器,并帮助女娲弹奏九首歌曲。

他在故事中象征着智慧和勤奋。

3. 宫女:宫女是女娲的亲信和助手,她献身于保护女娲并帮助她实现她的愿望。

她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是九歌神话故事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第三部分:智慧和哲理九歌神话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对于人类的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刻的启示。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爱情的力量:九歌神话故事中,女娲和白马的爱情展示了爱情的力量和伟大。

他们的音乐是他们情感的表达,也是他们才华和智慧的体现。

这激励着人们用爱去创造和表达自己。

2. 音乐的力量:九歌神话故事中,音乐被描绘为连接人类和神明的桥梁。

人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和思想,改变世界,感受宇宙的力量。

这提醒我们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灵和环境。

3. 勇气与奉献:九歌神话故事中的宫女是一个勇敢而无私的人物。

她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女娲,并帮助她实现她的目标。

这展示了奉献精神和牺牲自我的重要性,启示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为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而奋斗。

结论九歌神话故事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传说,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通过讲述琴、音乐和爱情的故事,它提醒着人们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用音乐和爱创造和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中国神话概述论文

中国神话概述论文

中国神话概述[摘要]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基因,以独特而极具魅力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本然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伦理诉求。

作为精神原生态的中国古神话是先民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最初认识,《山海经》渗透了原始先民对周围世界的创造力量的信念。

伦理世界是由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构成的实体性的世界。

中国式“伦理世界”的自然样态最初体现为古神话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中国古神话透过传说故事等精神现象形态,创造出一个世界和心灵的综合统一体;进行着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的矛盾运动;实现着伦理世界的预定和谐。

[关键词]《山海经》;古神话;伦理精神;道德哲学古神话作为人类生命源头与一切文化动力,主要是描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万物有灵论及上古宗教。

神话中的主角是神或半人神,样貌、能力和功绩多异于常人,同时神话叙述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时空或事件。

中国古神话通过“与神对话”的习俗,开启了中华文明的伦理精神,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伦理信念。

笔者尝试沉潜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底部,对上古神话资料和神话人物进行仔细的梳理、探究。

全文透过中国古神话中的精神现象,将神话思维升腾到道德哲学高空,主要研究中国上古神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伦理世界”样态与伦理精神。

一、中国古神话的存在样态原始社会前期的神话,多把动物植物以及自然力自然现象看做是活物。

《山海经》原为说图文字,是中国古神话的主要典籍,例如有王亥以及四方、四方风、四方神人名等内容。

该典籍中具有伦理的精神倾向或者伦理的精神原素。

古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初庇荫之地,以复杂多样的精神样态存在。

对事实的陈述是真正的自然科学,而对意识的陈述是真正的精神科学。

由精神所创造的古神话就是一个真实而对象化的混沌世界。

马克思曾经评价希腊神话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在中国,保存神话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是《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涉及地理、物产、祭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刑法”类之首。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的作文范文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的作文范文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的作文范文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国古代是一个民族文化璀璨灿烂的时期,其中,神话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给中国古代的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神话故事融入着古代人们对自然、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思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进步和演变。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几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精彩内容。

一、嫦娥奔月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炙烤大地,人民们生活在饥馑和灾难之中。

后来,英勇的射手后羿登上了东海龙王的巨龟,向天空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因为这一壮举,后羿成为了人民的英雄。

然而,这一切并未让他满足,他渴望成为不朽的神。

他听从了妻子嫦娥的建议,前往仙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后羿成功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药,但在备受煎熬的决定上,他选择了将药物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因为未能抵挡住诱惑,嫦娥误食了药物,飘升到了月亮,成为了后世中的月宫仙子。

嫦娥的壮举感动了天帝,使得后羿也获得了神仙的身份。

从那以后,人们每逢中秋节都会向嫦娥仙子祈福,并且吃着圆圆的月饼,寄托对后羿夫妻的美好祝愿。

二、白蛇传白蛇娘娘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个美丽善良的白蛇精。

这个故事里有一个爱情的悲剧。

相传在古代杭州的西湖边上,有一条白蛇仙子自山江湖水中变成了人形,取名白素贞。

白素贞遇到了一个名叫许仙的年轻书生,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然而,因为白蛇是天地有灵的精灵,而许仙只是凡人,人们的偏见和对白蛇乱象的害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最终,法海大力施法,将素贞封入雷峰塔下。

许仙守着白塔苦读十年,学成道德、神秘、法力高强。

终于,他施法破掉封印,救出了白素贞。

最后两人修炼成真仙,过上了幸福美满的仙人生活。

中国的神话故事无论是融入了自然的力量还是揭示人生的哲理,在艺术上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它们洋溢着神秘的色彩,时刻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这些古代神话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中国神话范文大全

浅谈中国神话范文大全

浅谈中国神话范文大全第一篇:浅谈中国神话浅谈中国神话内容提要:本文先概述下中国神话,给出了它的定义,然后再寻求它的来源,探寻它的发展,再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做了简单解析,最后在对比分析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

关键词:中国神话定义、产生、发展,神话人物,女娲、盘古,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中国神话概述提起中国神话,不自觉地,我最先想到的是我看到过的很多有关中国神话的电视剧,再后来想到的是一些动画片。

什么《精卫填海》啊,《欢天喜地七仙女》什么的,还有《西游记》、《哪咤》等等。

确实,这些影视作品确实让古老的中国神话变得耳闻目阅起来,虽然大多有或多或少的改编,而且有的改编的还十分离谱。

当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而且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能流传下去已属不易,不能像端午节那样被人家申请了去。

本来神话传说就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的,而口耳相传本来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百度了下神话传说,说中国神话是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根据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的分类,可分为“神话、传说、仙话”三种,而在晋代起,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志怪小说、神魔小说”的类别。

茅盾先生也曾下过一个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却确信以为是真的”。

简单说来,就是一种艺术性的幻想故事吧。

这么想的话,我不禁要问,幻想出来的神话传说也要有一定基本依据吧,我们的老祖宗肯定也不能凭空就想出这样的神话传说吧。

中国神话的产生与发展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神话概述[摘要]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基因,以独特而极具魅力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本然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伦理诉求。

作为精神原生态的中国古神话是先民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最初认识,《山海经》渗透了原始先民对周围世界的创造力量的信念。

伦理世界是由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构成的实体性的世界。

中国式“伦理世界”的自然样态最初体现为古神话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中国古神话透过传说故事等精神现象形态,创造出一个世界和心灵的综合统一体;进行着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的矛盾运动;实现着伦理世界的预定和谐。

[关键词]《山海经》;古神话;伦理精神;道德哲学古神话作为人类生命源头与一切文化动力,主要是描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万物有灵论及上古宗教。

神话中的主角是神或半人神,样貌、能力和功绩多异于常人,同时神话叙述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时空或事件。

中国古神话通过“与神对话”的习俗,开启了中华文明的伦理精神,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伦理信念。

笔者尝试沉潜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底部,对上古神话资料和神话人物进行仔细的梳理、探究。

全文透过中国古神话中的精神现象,将神话思维升腾到道德哲学高空,主要研究中国上古神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伦理世界”样态与伦理精神。

一、中国古神话的存在样态原始社会前期的神话,多把动物植物以及自然力自然现象看做是活物。

《山海经》原为说图文字,是中国古神话的主要典籍,例如有王亥以及四方、四方风、四方神人名等内容。

该典籍中具有伦理的精神倾向或者伦理的精神原素。

古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初庇荫之地,以复杂多样的精神样态存在。

对事实的陈述是真正的自然科学,而对意识的陈述是真正的精神科学。

由精神所创造的古神话就是一个真实而对象化的混沌世界。

马克思曾经评价希腊神话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在中国,保存神话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是《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涉及地理、物产、祭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刑法”类之首。

《山海经》被后人称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是先民的先验意识和灵感体验的汇集。

对应自然原生态,我们可称古神话为精神原生态,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认识外界事物的精神状态。

这种内在而尚未外显的精神通过古神话成为一种具体存在的实体。

1.中国古神话的历史类型中国古神话起源于秦汉之前,是中国精神的发端。

在形式上,古神话走过了一条由简到繁,再由繁至简;由实而虚,再由虚复实,最后系统化的螺旋发展的漫长路程。

在发展规律上,古神话主要反映初民的生存意识和形成这一意识的自然情状。

随着神话的不断流变,有原生神话和次生神话的区分,茅盾(玄珠)先生在《楚辞与中国神话》一文中写到:“原始人民……以自己的生活状况、宇宙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等等,作为骨架,而以丰富的想象为衣,就创造了他们的神话和传说。

”茅盾、袁珂0等人所界定的神话概念主要是指原生神话,是古典主义的,狭义的神话。

首先我们考证一下神话的起源,不同学者对其起源和流变有不同的说法,大致归于以下几种:第一:神话杂说。

神话是古代民间互相传述的故事,在经过历代的添加和改造,故事内容变得更丰富,也可能变得面目全非;第二:传说的延续。

神话记载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的主观看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第三:神圣的神话。

神话发展自一个人们知识水平较低的原始社会,所以对大自然的事物作出神圣的叙述。

第四:神话是人类历史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原因和背景。

神话的内容虽然荒诞不经,却有其迫切的现实原因。

第四种观点笔者比较赞同。

顾颉刚与茅盾先生对此都有明确的认识。

如“鲧禹治水”的神话实际上是人们想认识和战胜洪水威胁的产物,“可是他们的时代还没有科学知识,不足以资解释,于是就作了神话式的回答,而有鲧和禹的故事”;“商周间南方的新民族有平水的需要,酝酿为禹的神话”。

此外,对于神话的具体考证,自然联想到传说与仙话。

传说就是一些口耳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会随着人口的迁移,在相隔数百里的地方,有着同样人物的传说,却又因地方的不同而有所偏差,传说中的主角是人,样貌、能力和功绩虽被夸张描述,但并非不可接受,内容也较贴近现实世界;仙话是神话的变种,大约起源自战国时代之后,随着道教的兴盛而出现,主要是宣扬神仙思想和道家文化,描述仙人的生活、成仙的经历等。

历代以来的道士把他们的信仰和想象加入在神话当中,民间普遍也把三者混为一谈。

举例说明:在神话中,盘古用斧头劈开鸡卵分辟天地,最后他的身体也化作世间万物;但在仙话中,盘古变做一个叫“元始天尊”的仙人,他邀游天地之间并与一位叫“太元玉女”的仙女结合,生了一个叫“玉皇”的儿子。

中国的创世神话结合了儒家文学、道家文学和民间信仰而成一体。

中国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是经验。

这些经验信息是人类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展示给人类并被人类识别或接受的经验信息。

我们先民对这些经验的记录和混沌世界的记忆形成神话。

这些神话可以称之为“精神现象”,譬如女娲有造人和补天两大功业;盘古化生化育万物;精卫填海和后羿射日除害体现奉献精神和英雄气概;《山海经》中《大荒北经》和《海外北经》记述的迫日的夸父也是神性英雄;虽遭失败却不甘心失败的断头英雄“刑天”展现了一种反抗神的意愿而奋斗不懈的精神。

通过对外界的感知和想象,并且是一种“由内而外”、“以己度人”的精神运动方式。

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先民们,通过“与神对话”,也即与天对话,以自己的经验解释、裁判天地万物,用自己的观念,情感去理解别人,并坚持自我与普遍实体的统一。

穷本溯源,探究中国古神话起源的视角可以从神话所属的文化形式进行思考。

据此,有许多分歧和争论。

无论是把它归为艺术还是文学,都将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古神话精神现象的共同之处是对所属原始时代精神的折射,背后潜在的是“真实的精神”,即伦理,这才是古神话的真正本质所在。

2.作为“伦理”存在的中国古神话茅盾在论述神话的特点时强调:“凡一民族的原始时代的生活状况、宇宙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以及最早的历史,都混合地离奇地表现在这个民族的神话和传说里……故就文学的立点而言,神话实在即是原始人民的文学。

”神话具有多功能的特点,是原始人的文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历史和科学。

而对比希腊神话的哲理性,中国神话更具有伦理性。

精神是单一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伦理只有作为精神才是真实的。

“伦理只不过是各个个体的本质在个体各自独立的现实里的绝对的精神统一,是一个自身普遍的自我意识。

”神话典型代表人物女娲和盘古本身就是伦理实体的存在和伦理精神的体现。

中国古神话所体现的是先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它就是那个时代的哲学,也是那个时代的科学。

作为伦理存在的古神话根源于它是原始时代的哲学,并主要体现为伦理性。

举其要而言,作为伦理存在的古神话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对世界和人性的概括,为后来科学研究和哲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土壤,并提供给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想象力,这是人进行思维和研究的逻辑起点。

中国古神话通过起初的传说和故事,形成一种“与神对话”的民间习俗,这是伦理的雏形,并具有普及性。

先民们对所生活的世界是充满好奇,从善良的内心出发,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开天辟地,体恤万物。

儒家和道家的观点由此衍生,所以它是那个时代的哲学,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一切事与物。

中国古神话上升到理性的高空或者形而上学的层面,将会实现中西哲学真正的统一,正如黑格尔所描述的“伦理世界”,是一个无限和整体的世界。

中国古神话中最主要的角色是女娲和盘古。

关于女娲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列子和楚辞的天问中,她可能在公元前350年或更早以前就已经存在;在传说中,她的形象是半人半蛇,和伏羲同为人类的始祖,《淮南子·览冥篇》记载,在共工致使天塌陷的时候,女娲曾炼五色石补天,也是女性开辟神的神话的证明。

目前关于盘古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出自于三国时徐整的三五历记;传说中,他用一把利斧破开天地,在他死后用自己的身体变化出世间万物。

也有人认为盘古可能就是伏羲或是道教中的鸿沟老祖与元始天尊。

女娲和盘古代表了男人和女人,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形成一个天然的伦理世界。

“伦理世界”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在黑格尔看来,“精神”由个体意识向社会意识、主观意识向客观意识转化的重要标志,是出现“实体”和对实体的意识,由此形成“伦理世界”。

作为伦理世界的中国古神话,正是处于一种混沌未分的伦理实体中,并具体化和观念化为女娲和盘古等个体所渗透的伦理原素和体现的伦理规律,构成完整而无限的伦理世界。

作为普遍本质的伦理实体“天”是主要标志,虽然并不完全是黑格尔所说的家庭或民族伦理实体,但就整体性而言:古神话时代是一个实体性时代,每一成员都处于伦理共同体(即氏族公社或部落)当中,作为普遍性而存在、行动。

二、伦理精神的原素与伦理规律中国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原始信仰与生活状况的反映,是先民对世界的真实的认识,真实的精神。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将真实的精神界定为“伦理”。

故称中国古神话时代为伦理时代,正如黑格尔所说伦理世界的自然状态,精神的第一世界。

“是由它的分散着的特定存在以及对它自身的个别确定性构成起来的广阔王国。

”《山海经》是中国包含神话材料最多,精神价值最高的古籍。

从中我们深刻领略到古神话时期先民们的自然状态,将自己的生命分散为无限繁多的形态,却没有该形态的类型。

黑格尔认为,“实体就是还没有意识到其自身的那种自在而又自为地存在着的精神本质”,中国古神话中的众人,如上帝、天、女娲、盘古和玉皇大帝,只是作为伦理实体才是真实的存在,自在自为地实现着精神本质,为世间众生带来福祉。

精神是行动的理性,是现实意识。

中国古神话最初开端就是阐释自己与这个世界普遍统一性,自己化育为天地万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是由精神的方式为世界的开端,为世界的可能寻找理由。

“精神达到它的真理性:它即是精神,它即是现实的、伦理的本质。

”精神在认其为真时,转化为伦理。

精神成为这个民族和这个个体的伦理生活。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人十人。

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她死后,一条肠子化生出十个神了,既能化万物,神人自不在话下。

自古相传,“女娲蛇躯”(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这是原始先民将本氏族或部落酋长神化的结果。

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贤知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引妲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这些神话故事把女娲塑造成一个能够修补天地,为民造福的神人。

据此一例,我们可以知道神话之所以不可以再造,就在于神的规律的先验性和人的规律的本然性,通过对“天”的由来揭示生活世界的可能性。

中国古神话中的伦理原素最关键而又最明显的标志是祟尚德性,通过善恶报应的故事来道出“伦理”扬善除恶的价值意义,在上古时期实现“伦理本然的自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