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高一写作素材积累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高一写作素材积累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高一写作素材积累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是一种需要灵感和素材支持的艺术,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关键时期。

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成为广大高一学生关注的焦点。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积累写作素材,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写作任务。

一、阅读扩展知识面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基础。

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增加对不同主题的了解,并扩展知识面。

读各类书籍、报刊杂志、文章等,可以使我们的知识面更加广泛,不仅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还可了解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观点,这将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关注身边的人与事身边的人与事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观察身边的人,从他们的行为、语言和情感中获取灵感,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

同时,关注身边的事情,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获取灵感,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

通过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动机,这将为写作提供独特的素材。

三、记录思考与感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独特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还是对于某一事件的感悟,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将这些思考与感悟记录下来,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库,随时取用。

通过记录思考与感悟,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加深情、独特。

四、积极参与并体验生活积极参与并体验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各种经历,我们可以获取自己亲身经历所带来的思考和感悟,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中。

例如,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参观展览、旅行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

五、思考与观察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热门的写作素材。

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观察可以使我们对社会现象、社会矛盾等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注社会热点,跟踪社会动态,积极思考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将会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六、广泛交流与讨论与他人的广泛交流和讨论可以开拓思维,拓宽视野。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这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高三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高三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高三写作素材积累方法写作是高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而写作的素材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因此,如何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成为高三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写作素材积累方法,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写作水平。

一、阅读广泛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最基本方法。

通过阅读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学生们可以积累词汇、句式和思想。

首先,建议学生们多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修养,还能够了解到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学生们也应该多读一些时事类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以了解当代社会问题和热点话题。

最后,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文集或者写作指导书籍,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二、观察生活观察生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学生们应该时刻保持一个观察的眼光,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比如,学生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同学,在他们身上寻找灵感。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观察自然界的美丽景色、社会动态等等。

通过观察生活,学生们可以发现一些真实而独特的写作素材,使文章更加有趣和有说服力。

三、记录思考记录思考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手段。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图片、草图等形式表达。

学生们可以通过写日记、写游记、写读书笔记等来训练自己的记录思考能力。

在记录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回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心情,可以总结自己在某个事件或者经历中的体会和感悟。

这样的记录不仅可以供自己后期参考,还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使用。

四、参与互动参与互动是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学生们可以与同学、老师或者其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和辩论,从中获取新的观点和思考。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参加一些写作培训班或者写作社团,与其他写作爱好者一起分享和学习。

通过互动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五、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可以通过浏览搜索引擎、关注微信公众号、加入写作论坛等方式获取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

作文素材积累

作文素材积累

作文素材积累作文,是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文体。

而作文素材的积累,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那么,如何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作文素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

我们可以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受身边的人和事,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自然景色,感受自然的美好,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观察身边同学或老师之间的交流,写下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自己的感受和反思。

这样的素材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能够让作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其次,作文素材可以从阅读中获取。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

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文学作品,从中获取各种人物形象、情节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素材;也可以阅读各种资讯类文章,从中获取各种社会现象、热点事件、人物故事等方面的素材。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

另外,作文素材还可以从学习中获取。

学习是学生们的主要任务,也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知识中获取素材,比如历史故事、科学发现、文化传统等;也可以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获取素材,比如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体验生活等。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取系统、深入的作文素材,为作文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

最后,作文素材的积累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整理。

我们可以将获取的素材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比如,可以建立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等各种分类,将获取的素材进行归档保存。

这样,当我们写作文时,就可以方便地从素材库中获取所需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观察、阅读、学习和整理。

只有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我们才能在作文中有更多的选择,写出更加生动、丰富、有深度的作品。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作文写作的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本作文素材超全整理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本作文素材超全整理

作文素材(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看似平淡的场景,却饱含了作者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是的,生活因有真爱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感恩。

“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我们应该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反对者、感恩陌生人,感恩集体、感恩国家、感恩人类、感恩自然,感恩挫折、感恩磨难、感恩逆境、感恩失败。

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

这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4)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

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

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会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人生境界.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学识与胸怀;读书与爱国;学识的魅力;谈自身修养.(5)忘记与铭记——《短新闻两篇》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

高一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高一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高一写作素材积累方法写作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语文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写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要写出优秀的作文,一个必要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

那么,如何积累高质量的写作素材呢?本文将为你介绍几种有效的积累方法。

一、广泛阅读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基础。

通过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技文章等,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留意并收集一些有趣的观点、精彩的描写和动人的情感,将其记录下来,以备日后使用。

二、观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物、事件和事物,获取到大量的创作灵感。

当我们走在街上时,可以留意人们的言谈举止,观察建筑物的风格和色彩;在家里,我们可以观察家人的行为举止,体会他们的情感和思绪。

这些细微的观察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题材和内容。

三、记录思想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许多有趣的思想和灵感,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过于匆忙而遗忘掉它们。

因此,我们需要养成记录思想的习惯。

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或者使用手机的备忘录功能,将自己的点子和灵感记录下来。

这样不仅可以保留下来,还可以在需要时候方便地查阅,用于写作。

四、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科学实验等,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不同的情境和经历,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主题和素材。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了解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使我们的写作更加丰富多样。

五、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培养创作思维和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主动思考一些社会问题、科技发展、文化变迁等,思考问题的原因、现状和解决方法。

通过积极思考,我们可以掌握更加深刻的观点和见解,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总之,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而不断的过程。

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方法写作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而积累丰富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中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

一、读书积累广泛阅读对于积累写作素材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各类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书籍等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读书的同时,可以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所见所感、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以备将来的写作使用。

此外,也可以通过参与书籍俱乐部、文学社团等活动来与他人分享读书心得,获取更多的思路和观点。

二、观察生活生活是一个丰富的素材来源,因此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一切。

可以在日记中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包括身边的人物、事件、细节和感受。

观察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社会、文化等方面,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可以通过拍摄照片、画画、写画面描述等方式去观察和表达。

三、写作讨论在写作讨论中,你可以与同学、老师或者其他写作爱好者一起分享和交流。

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观点和写作技巧,扩大自己的写作视野。

可以定期举办写作讨论会,进行作品展示和点评,从中吸收经验和灵感。

写作讨论可以为你的写作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观点,使作品更加丰满和多元。

四、记录思绪有时候,写作的灵感并不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出现,这时候我们需要随时记录下来,以备以后使用。

可以随身携带一本小笔记本或者使用手机的备忘录功能,及时记录下闪过的灵感、概念或者段落,不让它们白白流失。

当我们需要写作的时候,可以翻看这些记录,找到合适的素材来进行创作。

五、网络资源网络是一个获取素材的好地方,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观点。

可以浏览各类网站、博客、论坛、社交媒体等,寻找合适的主题和话题。

可以关注一些文化类、科技类、教育类媒体和作者,定期阅读他们的文章,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写作风格。

同时,要注意评估和筛选信息的可靠性,避免引入错误或不负责任的观点。

六、写作练习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

可以定期完成各类写作题目,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作文素材高中

作文素材高中

作文素材高中
高中作文素材。

高中时期,作文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素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因此,我们应该如
何积累高中作文素材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积累素材。

阅读是获取素材的最主
要途径。

可以选择文学作品、历史书籍、科普读物等不同类型的书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集各种各样的素材,比如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科学知识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素材来源。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积累素材。

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
人和事,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素材。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自然界的
景色、人们的行为举止、社会现象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
素材来源。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来积累素材。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
们会不断地思考和总结,这些思考和总结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素
材来源。

比如,我们可以写一些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心情随笔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

总的来说,积累高中作文素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思考、总结。

只有不断地积累,我们才能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更多的素材可供选择,从而写出更加丰富、深刻的作品。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高中阶段认真积累作文素材,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作文高中素材积累

语文作文高中素材积累

语文作文高中素材积累语文作文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素材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高中生而言,拥有丰富的素材积累不仅可以扩展思维、独立思考,还可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下面是一些语文作文高中素材积累的实用方法和途径。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积累语文素材的基础。

高中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进行总结和积累。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

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新闻或者关注社交媒体等方式,密切关注社会热点事件。

了解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争议和进展,可以使他们对社会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思考角度和观点,并将其运用到作文中。

国内外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是作文素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高中生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一些国内外名人名言,加以思考和分析。

名人名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可以用来支撑和升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日常生活体验高中生的生活是一个充满体验和感悟的阶段。

他们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小故事转化成作文素材。

这些体验可以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例如对友情、爱情、亲情、成长等方面的感悟,都可以作为素材进行积累。

视野拓展和思维开阔提高自己的写作素材还需要保持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思维。

高中生可以通过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开展实地考察或参加各种活动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同时,多与人交流、互相分享,接触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也能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

个人经历与思考个人经历和思考是最独特的素材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思考方式,高中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悟和见解,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独特的作文素材。

这种素材会更加真实、贴近生活,给读者带来共鸣和思考。

总之,语文作文高中素材积累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素材的缺乏,想表达观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实,写作的素材就如一颗颗贝壳,在沙滩上闪闪发光,只看有心人是否捡起它,成为自己写作中最亮丽的点缀。

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有意识的积累,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文思泉涌,亮点多多。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操作,我琢磨了几点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立足课堂,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首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

我们绝大部学生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如何让用的时候不少,很少去考虑。

所以,从进入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课内素材积累本。

其实,语文课本是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三年高中语文课程下来,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统计,共有140多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共有500多篇。

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我们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到课下注释、单元主题,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

如何让这些浩瀚海洋中的贝壳成为自己的点缀,我们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有意识的训练过程。

(一)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主题,一材多用。

一篇课文,它所传达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如果遇到相关主题的作文就可以有效利用了。

比如学完《跨过百年的美丽》后,我就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可以诠释出哪些道理?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大家得出以下想法:①居里夫人不看重外表的美,更看重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她成功的关键。

②居里夫人能够抵抗为外界的诱惑,内心坚定,这也是科学研究者最宝贵的品质。

③容颜的美丽只是暂时的,居里夫人的美可以跨越百年千年,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和留下精神财富。

④容颜、个体甚至物质终将过去,唯其精神才能永恒,永远不会过去。

这样总结一番,学生知道在诸如此类主题下: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内心坚定、抵制诱惑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外表总是一时的,内在美才能永放光彩;物质是短暂的、易逝的,精神才能永恒。

我们都可以使用到居里夫人的材料。

再如学习《秋水》时,笔者以为这篇文章较为浅近,学生理解上的障碍不大,不如稍深入了解一下庄子的思想,作为一次作文素材的积累。

于是我补充了关于庄子的几篇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庄子的思想和为人:超然于物外,逍遥自得的思想境界。

那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庄子一般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庄子一般,宁曳尾于涂中也不愿做供起来的神龟,不愿去追求功名利禄;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如庄子那般云淡风轻,坦然面对。

可喜的是,三年下来,学生的素材积累本丰富了不少,从中我们知道,多角度地深入挖掘文本,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又可以有效的积累素材,充分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积累素材的意识和方法,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二)以点带面,积累专题素材我们教材的编排是依据内容划分单元的,实际上一个作家或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作品可以做一个纵向或横向的整理,既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又可以作为专题素材的积累。

比如在学习高三第五、六单元的内容时,针对高三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将《<论语>七则》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及《<孟子>二章》放在一起学习,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儒家的思想,理解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理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在遇到修养自身或有关道德修养和浩然正气的主题时都可以运用到这些素材。

不仅如此,还趁热打铁让学生积累孔子和孟子的名言,这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再如我们高中阶段学过苏轼的不少作品,有文《石钟山记》《前赤壁赋》、词《水调歌头》,还有他的弟弟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苏轼的经典小事例、人生大事件、苏轼的诗词名句以及苏洵、苏辙的有关事例。

立足课堂,高效利用教材积累素材,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深入挖掘了文本主题,帮助学生形成了深入主题和纵向横向分析的思路方法,又有效地积累了素材。

应该说教材里的这些耀眼的贝壳非常值得我们捡起,放进我们的素材篮里。

二、观察生活,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哲理,如果能够做一个有心人,随手拾起散落在我们周围的“贝壳”,既可以作为我们的作文素材,又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但只是在嘴上说要学生做“有心人,没有实际的指导和操作性,这就是空谈。

我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个这样的做法:每节课增加一个课前五分钟演讲。

演讲的内容进行规定:必须是针对时事热点问题或者历史上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演讲当场老师就进行点评并给出等第,点评的过程一方面梳理学生提到的事件,一方面对他的观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审美。

这个演讲要完成,学生必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或历史事件,再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发生互动,这将让他们对这些素材的印象更深刻。

正如之前一名学生的演讲中提到:有媒体报道,在如今的“终南山”还居住了5000多名隐士,他们过着与现代文明、与世隔绝的生活。

有同学就在下面喊道:“他们是在炒作,想走终南山捷径,趁机出名”。

我意识到这些想法很危险,甚至很有代表性: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不再相信任何干净纯净的东西。

我觉得有必要适时引导,我问同学们,对于这些隐士大家是羡慕还是敬佩,还是不以为然?大家都说如果是真的,还是很敬佩。

为什么不相信是真的呢?因为难得,因为自己做不到。

所以我在这时趁机引导,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主观的认为别人也不会做,别人也做不到。

没有人要求我们一定要高尚,但是我们不要轻易怀疑他人能做到,要相信这个世界终有看淡名利的人,终有高风亮节的人,终有舍身取义的人。

我们可以敬佩,可以仰视,但不要动不动就质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趁机回顾了王维的《终南山》,理解了“终南捷径”这个成语,也懂得了去敬佩和仰视高尚。

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生活反思和素材积累。

三、开展训练,有主题的搜集素材进入到高三,同学们的学习日益紧张起来,课堂的容量明显加大,节奏也加快,而此时零散的素材积累正如沙滩上一路走一路捡起的彩贝壳已有了一定的量,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收集整理,串起来,串成一串串美丽的贝壳风铃。

于是针对高三的这一特殊时期,我制定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素材归类整理。

1前期:有针对性的积累。

每周由我给出一定范围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这一主题下的相关素材。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根据主题搜集,就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审读,进行筛选。

所以在一个主题范围内,还是有学生选择的素材并不是很切合,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指出和引导,并且通过再整理让他们去思考——什么样的素材才是写作的好材料呢?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搜集,学生对各个主题的素材是有所积累的,并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什么样的素材才是写作的好材料:1. 最能为主旨服务的材料。

如果不注意对材料的取舍,偏爱喜欢的材料,不管能否为主旨服务,执意写进文中,结果必然是:一切有利于主旨的材料,越是写的精彩,越会冲淡主旨。

2. 真实具体的材料。

我们学生喜欢写自己身边就是自己同学的例子,认为这是最真实,但考试中不能直接写姓名,所以就用××代替。

这却是对真实具体的误解,真实意味着不能捏造,但不代表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可以用作材料;具体意味着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3. 典型、有意义的材料。

这也是对上一点的延续,选材要选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

常见的典型、有意义的材料有:名人事迹、名人名言、寓言成语故事。

4. 有时代气息的材料。

很多老生常谈的材料虽然很切合主题,但已经缺乏新意,缺乏时代气息,让文章看不出来是什么时候写的,这无疑也是失败的。

接下来附上的是我这八周作文素材积累的主题:第一周:搜集并整理关于“立志、信念、尊严、荣辱、苦乐”的写作材料。

第二周:搜集并整理关于“谦逊、诚实、守信”的写作材料。

第三周:搜集并整理关于“自信、奋斗、机遇”的写作材料。

第四周:搜集并整理关于“好学、惜时、勤奋、刻苦”的写作材料。

第五周:搜集并整理关于“思考、效率、创新”的写作材料。

第六周:搜集并整理关于“自尊、自立、友谊”的写作材料。

第七周:搜集并整理关于“习惯、兴趣、追求、事业”的写作材料。

第八周:搜集并整理关于“廉洁、守正、爱民”的写作材料。

2中期:每周给出相关主题的素材,请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提了出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

这个过程的素材主要是一些现实热点问题,基本上是同一问题下的素材集合,有主旨相近的材料,也有主旨相异甚至相背的事件或现象,这个程既存在对材料的审读,又存在观点的提炼,还可以进行思维创新训练,同时还可以继续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从前期的自我搜集到这一阶段的同一热点下的归类阅读,是一种认识提升,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提升。

3后期:运用储备的素材进行相关的语段训练。

在前面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素材,古代的、当代的、课内的、课外的,可谓“胸中有货”,而如何将这些原料或辅料进行恰当的组织运用,也是我们要做到的,不然就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所以我每周进行一个话题训练,及时点评反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有所用,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总结——材料到底如何用?1. 整合材料。

围绕同一主旨,从不同的人与事中选取类似或相互补充的材料,来表现或证明我们的认识与观点。

这是最常见的,因为不同事件中的人与事的共性,能够以充分的理由,有力支持我们的看法。

2. 运用个性化素材。

抓住最熟悉、喜爱的一个人、一本书或一件事,从现象到本质,或由经历到原因,对材料进行深度开掘,从中发现材料新意。

对材料开掘的深度,常常可以体现认识的深度和文章的新意。

3. 学会引用。

引用的好处是:恰当使用,能展示文学积淀,是文章色彩浓厚。

4. 学写概括性描述的语段。

有些材料,人们已熟知,无需详尽阐述,但为了使文章厚实,需要从点面结合角度,增加文章的力度。

对大量面上的事例就可以进行概括性描述。

5. 在阐释过程中引材料。

不能孤立的举例子,应在说理过程中对材料信手拈来,是至于说水乳交融。

这个过程做下来,看上去耗时不短,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素材,又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

既让学生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有培养了学生的积累素材的意识。

从这里我看到,“积累素材”不再是一句高屋建瓴的空谈,而是有章可循的实践过程。

也许只是些粗浅的想法,希望不会贻笑大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