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共用牙膏易传染疾病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及对其预防

龙源期刊网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及对其预防
作者:
来源:《老友》2009年第05期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多数研究认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是唯一传染源,人-人之间是唯一的传播途径。
最可能的途径为粪-口或口-口,以及胃(胃镜):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
△存活在胃液中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胃-食管反流入口腔,滞留在牙齿上,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呕吐物也可以是传播的载体。
△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是家庭内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
家庭中的密切接触(如夫妻间的亲吻)和共同的生活习惯(如吃饭不分餐、共用牙具)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聚集的可能原因。
△近年来,通过胃镜造成的医源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饮生水,家庭内实行分餐,对餐具进行彻底清洁和严格消毒,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不共用牙具,不到没有严格消毒措施的医疗诊所看牙、做胃镜。
(摘自《中老年保健》)。
艾滋病防控避免与感染者共享个人物品

艾滋病防控避免与感染者共享个人物品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随着HIV感染者数量的增加,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与艾滋病感染者共享个人物品,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婴传播。
因此,与感染者共享个人物品有可能直接接触到受感染的体液,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物品,我们应该避免与感染者共享。
一、牙刷和牙膏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
共用牙刷和牙膏时,有可能存在长时间接触到感染者唾液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个人牙刷和牙膏时,请勿与感染者共享。
二、剃须刀使用感染者使用过的剃须刀也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
剃须刀表面可能存在微小的伤口或者血迹,这些都可能携带病毒。
因此,避免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射器和毒品用具注射器和毒品用具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与感染者共享这些物品会直接接触到血液,增加感染风险。
此外,共用注射器还可能带来其他疾病的传播,如乙型肝炎等。
因此,使用注射器和毒品用具时,一定要避免与感染者共享。
四、衣物和床上用品尽管艾滋病病毒在干燥的条件下无法存活很长时间,但如果感染者的体液(如血迹等)存在于衣物或床上用品上,有可能通过伤口、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身体。
因此,避免与感染者共享衣物和床上用品是必要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艾滋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特别是与感染者共享个人物品的问题。
避免与感染者共享牙刷、牙膏、剃须刀、注射器、毒品用具、衣物和床上用品等物品,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大家还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牙膏致癌

牙膏这些清洁用品含有化学物质三氯生,而三氯生与含氯自来水接触后会产生三氯甲烷,人长期接触三氯甲烷可能致癌。
记者采访中发现,黑人超白含氟牙膏、白猫洗洁精(除菌配方)、雕牌全效洗洁精等清洁用品也含有三氯生。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此表示:“我国禁止化妆品中使用三氯生成分,但目前对牙膏产品中三氯生成份还没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及检验标准。
”美国的研究发现,三氯生(也称玉洁新、特可新,英文名TRICLOSAN)与经过氯消毒的水接触后,会产生三氯甲烷气体。
人如长期接触三氯甲烷,可通过皮肤吸入,会导致抑郁、肝病,甚至是癌症。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维珍尼亚科技大学教授表示,这是首次发现使用抗菌的清洁用品可产生一定量的三氯甲烷。
据英国《标准晚报》报道,此次受影响的高露洁产品有:高露洁全效清爽彩条牙膏、高露洁全效牙膏。
英国已经有商店将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下架。
市民大都尚不知情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昨晚走访了家乐福、沃尔玛、乐购等多家大型超市。
超市营业员和消费者对此事均表示惊讶。
“这不可能吧!苏丹红刚刚走,牙膏怎么又涉嫌含有致癌物质了!”在家乐福北站超市牙膏销售区,一位女消费者很吃惊。
还有很多消费者对牙膏可能致癌持怀疑态度。
销售牙膏的女营业员则表示,还没有接到供货商和相关部门下达的禁售通知。
我国不限制牙膏使用三氯生对于牙膏涉嫌致癌一事,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注意到此事,将会密切关注事件进展。
据英国贸易工业部表示,根据欧盟去年通过的法律,三氯生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我国也有相关规定,禁止化妆品中使用三氯生成分,但目前对牙膏产品中三氯生成份还没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及检验标准。
”我国专家质疑“牙膏致癌”昨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专家表示,低剂量三氯甲烷对身体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数据,但其他研究已经证实,即使长期接触也尚不至于致癌。
北京一些食品卫生专家也认为,外国专家的实验室研究结果不能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直接画等号,否则就不科学、不严谨。
多款牙膏陷致癌风波

多款牙膏陷致癌风波说起“三氯生”这个化学名称,你肯定一头雾水。
但近日,它却让高露洁、佳洁士等著名牙膏品牌卷入一场致癌风波。
“三氯生”是一种在牙膏、洗手液、肥皂、漱口水等日化品中广泛使用的抗菌剂。
其中,牙膏是三氯生的添加“大户”。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有的牙膏中含有一种叫三氯生的物质,遇到自来水中的氯,就会产生一种叫氯仿的致癌物。
美国《纽约时报》称,“三氯生”被怀疑可能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并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正在重新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
随后,国内多家媒体也以“牙膏竟含致癌物”等标题进行报道,让高露洁等牙膏品牌深陷“信任危机”,老百姓敏感的神经被再次拨动。
高露洁疑含致癌物实际上,早在2005年,国外就已出现关于三氯生的争论之声。
三氯生是一种常用的抗菌剂,最早用于病人术后擦洗以防止细菌感染。
美国塔夫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斯图尔特·利维长期对日用品中三氯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001年,他和同事的研究显示,75%的受试者尿液样品中有残留的三氯生。
他指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用产品加入了三氯生等抗菌(口腔科大夫郑重提醒:此文章只可用于大众获取口腔方面的知识及交流,不能用于自我诊断剂,科学家们担心这样会造成抗生素的交叉耐药性,比起它的好处,三氯生的危害性显然更大。
”不过,美国清洗协会则完全站到为三氯生辩护的立场,他们认为,三氯生不管是在医疗场所、工作空间还是普通家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早在2005年,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就曾被指含有三氯生。
此次再被关注,足以显示三氯生对健康有很大影响。
日前,“高露洁—棕榄公司”对外事务部李一新表示,高露洁全效抗菌牙膏曾经在中国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已于今年年初在中国停止生产。
目前“高露洁—棕榄公司”在中国的产品均不含三氯生成分。
李一新也强调,高露洁全效抗菌牙膏是安全的,有超过一万多名患者参与的70多项临床研究充分证明了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牙膏中常见微生物及其风险控制

ru ) e s
补充 , 如新 增 了霉 菌和 酵母 菌 一 项 。新 国标 的 颁 布
不仅对牙膏的卫生规 范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也对企
业微 生物 风 险 的控 制 与管 理 能 力 提 出 了新 的 考 验 。 在此 , 简单 阐述 一些 相 关 的微 生 物控 制指 标知 识 , 以 及微 生物 风 险的控 制 。
第二十卷第五册
21 0 0年 1 0月
口 腔 护 理 用 品 工 业
ORAL CARE NDUS I TRY 2 3
牙 膏 中常见 微 生 物及 其风 险控 制
谢 长英 王思光 沈 颖
( 联合利华 ( 中国) 有限公司 上海 20 5 ) 0 0 1
摘
要: 本文 旨在通过对 牙膏中常见微 生物控 制指 标的 了解 , 牙膏配方的角度和 从
体系不恰当, 则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在产品中生长 ,
对 消 费者健 康造 成 成胁 。 目前 国家对 日化 产 品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的规 定 为不 得检 出 。 1 3 3 粪 大 肠菌 群 ( acl oi r .. F ea C lom) f
霉菌 和酵母 菌 为真 菌 的两个 大类 。霉菌 和酵母
落 总数 的规定 为不 得超 过 5 0 f/ 。 0 c g u 1 2 霉 菌 ( ud 和酵母 茵( es) . Mo l) Y at
存 在 于消 费者使 用 产 品 的过 程 中 , 费 者对 产 品 的 消 长期使 用 可能 反复 对 产 品引 入 污 染 , 产 品 的 防腐 若
病从口入的防疫小知识

病从口入的防疫小知识病从口入的防疫小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疾病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话题,尤其是当传染病肆虐时更是如此。
而多数传染病之所以能够蔓延,是因为病菌进入了人体内。
而大多数时候,病菌是从我们的口腔进入的。
为此,我们需要关注口腔卫生,切实掌握病从口入的防疫小知识,以免生疫病的危险。
一、饮食卫生首先,我们需要从饮食上注意卫生。
饮食是我们口腔中最常接触到的物质之一,如果不注意卫生,病菌就会通过食物或者饮料进入身体。
我们需要保持餐具的清洁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意乱吃食物,不要与病人共用餐具。
二、口腔卫生其次,要注意口腔卫生。
口腔是我们呼吸和进食的通道,它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细菌或者病菌的侵袭。
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刷牙、口腔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等。
我们每天需要刷牙两次,刷牙时最好使用牙刷和牙膏,不要共用牙刷和牙膏。
另外,漱口水也是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的,可以选择含酒精的漱口水来杀灭口腔中的病菌。
三、呼吸道卫生除了口腔卫生,我们还需要注意呼吸道卫生。
病菌除了通过食物和饮料进入身体外,它们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呼吸道卫生,包括多通风、经常清洁工作场所、避免过度接触病人等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避免戴不合适的口罩,口罩要紧贴面部,不能有空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过滤空气。
四、长期慢性病人的卫生保健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长期慢性病人的卫生保健。
慢性病人的免疫力较弱,他们容易受到病菌的骚扰和感染。
如果病菌进入了他们的口腔,就会严重危及他们的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慢性病人的口腔卫生,尽可能保证他们的卫生保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总之,病从口入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口腔卫生,保证身体的健康。
虽然病毒和细菌对我们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但只要做好防范,我们就可以远离疾病的危险。
幽门螺旋杆菌最好的治疗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最好的治疗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最好的治疗方法目前指南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法,包括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14天。
1.铋剂: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主要包括枸橼酸铋钾或者胶体果胶铋。
2.PPI: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可选择的药物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等。
3.抗生素:一般选用两种抗生素,抗生素的组成方案有7种,即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或四环素中的一种,四环素与甲硝唑或呋喃唑酮中的一种。
第一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医生可在剩余的治疗方案中选择另一种进行补救治疗。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者,治疗前可做药敏试验来选择敏感抗生素。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通过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一般可根除,只有难治性溃疡、特殊部位的胃溃疡、大量或反复出血、高度疑似恶性肿瘤或已发展为肿瘤的少数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除上述治疗外,患者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鼓励吃饭细嚼慢咽。
有消化性溃疡者,溃疡活动期间建议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饮浓茶、咖啡、酒以及刺激性饮料,戒烟。
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吗?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对生长条件十分苛刻的细菌,相比其他细菌,它的发现历史比较短,20世纪80年代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而这种细菌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存在胃部的微生物。
正常情况下,人类胃部在胃酸及胃壁等组织的保护下,外界微生物很难侵入,而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穿过保护层,寄生在胃部,并构建一定的碱性环境中和胃酸,从而在胃部长久生存。
很多人会想,既然这种细菌都生存在胃部了,那肯定不会传染吧?实际上,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具有传染性,传染性还很强。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口口传播。
1.共餐时不使用公筷。
这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聚餐时很少有人使用公筷,一盘菜由不同的筷子夹来夹去。
口腔保健知识科普

5.义齿。
在全口义齿佩戴者中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检出呈明显增高。
6.腮腺疾病。
某些使唾液分泌减少的疾病,如肿瘤放疗后、化脓性腮腺炎、复发性腮腺炎等都可形成口臭。
口臭原因
2、口气重怎么办?
自测口气的方法:将左右两手掌合拢并收成封闭的碗状,包住嘴部 及鼻头处,然后向聚拢的双掌中呼一口气后紧接着用鼻吸气,就可 闻到自己口中的气味如何了。
2.龋齿。
龋坏严重,食物长期嵌入洞内与细菌代谢产物等混合存在会产生臭味。
3.口腔念珠菌病。
病变区聚集念珠菌菌落、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食物碎屑、脱落细胞等因感染产生口
口腔问题
4.口腔干燥症。
唾液在口腔中可润滑粘膜、清除微生物,维持口内中性环境,随着年龄增长或疾病因素,唾液 流速下降,在细菌分解产物过程中改变pH值,造成碱性环境,使革兰氏阴性菌增加,分解蛋白 质,释放、挥发性硫化物,产生臭味。 口腔溃疡、口腔癌等病。继发感染易出现口臭。
优质牙刷总体外观:刷头短而窄,刷柄扁而直,刷 面平而齐。板状大头牙刷价格再廉不要使,市场上 的一些板状牙刷,也就是刷头大而宽,刷毛满而密, 毛束间距很小的那种,一般价格比较便宜。
牙刷寿命
2、牙刷的使用寿命
2 牙刷的寿命一般取决于其使用方式。但是,不管牙刷的质量好坏、使用方式如何,都应该定 期更换牙刷。一般建议1—2个月(最多不超过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此外,家庭成员的多把牙刷最好不要放置在一起,而应多牙缸放置,这样更有利于传染性疾病 的预防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xx
来源:《xx与生活》2013年第01期
最近周先生一家四口相继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的情况,经检查,传染源是一支家人共用的牙膏。
专家提醒,很多家庭有共用牙膏的习惯,易发生一人患牙病全家遭传染的情况。
“共用牙膏的习惯不好。
”重庆市口腔科医院牙周黏膜科主任向学熔介绍,龋齿、牙龈红肿等很多口腔问题都是因为链球茵等细菌感染所致,人如果感冒了,也会在口腔里存有病毒或细菌。
如果共用牙膏,这种细菌或病毒就会在使用者之间相互交叉传染。
另外,每个人的口腔问题都有所不同,比如龋齿、牙周病、过敏等,这些都需要不同的牙膏来护理。
怎样使用牙膏才能让口腔更健康呢?
医生建议:
1.最好每个人都使用自己的牙膏,并要选择小管的,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概率。
2.由于每个人的口腔状况不一样,牙膏的选择也应具有针对性。
医生表示,除了儿童使用专用牙膏外,不同牙齿状况的人也应使用不同的牙膏,比如患有牙周炎或牙龈炎的人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牙膏或含抗炎成分的牙膏。
如果牙齿有龋齿,可选购一些含氟牙膏,以免牙齿发生腐蚀病变,在牙面上形成龋洞。
如果有口腔溃疡、牙齿发黑、牙痛、口臭等情况,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3.牙膏应经常更换品牌。
向学熔主任建议:家庭成员应单独使用牙膏,而且最好两三个月换一次牙膏品牌或不同功效的牙膏。
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可能会使一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从而使牙膏失去作用。
经常更换牙膏种类,能维护正常的口腔菌群,有利于牙齿健康。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