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要知识表格

合集下载

心理学量表

心理学量表

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成套量表(The New Psychometric Test Battery Used In The Bristol Memory Disorders Clinic-Chinese Revision,BMDC-NPDB-CR)一、简介《0123456 最新神经心理量表》全称《布里斯托尔记忆障碍研究中心最新神经心理成套量表》(The New Psychometric Test Battery Used In The Bristol Memory Disorders Clinic-Chinese Revision,BMDC-NPDB-CR),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记忆障碍研究中心提供,本课题组进行翻译及修订。

该量表选取《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等多种神经心理量表中信度、效度较好的测验项目,可以对多种认知功能进行测量,应用手册规定了标准的指导语,同时配有根据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校正计分系统。

中文版基本保持了原版项目,仅删除了不符合汉语言特点及我国国情的词语流畅性测验(要求被试说出尽可能多的以某一字母开头的单词,如F,A,S,等)。

二、评定项目BMDC-NPDB-CR主要用于老年及老年前期认知功能评价,共包括六部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WAIS-R(数字广度、相似性、完成图画);记忆(即刻和延迟回忆故事、词语学习测试,视觉认知);视空间能力(立方分析);语言和中枢功能(接受力、阅读、表达、Weigl颜色形状分类测验);速度(数字抄写转换)。

BMDC-NPDB-CR特点:1)量表包括多种认知功能的评价;全面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需对注意、语言、记忆、视空间功能及抽象认识等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测定。

BMDC-NPDB-CR测试涉及定向力(时间、地点)、即刻记忆和延迟回忆(单词和故事)、计算力、注意力、语言(视物命名、阅读、表达、执行、书写及结构性运用)、学习能力、视空间功能、视觉辨识能力、对组成要素的认知能力、视觉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联想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测试视觉E运动觉的精细动作、持久能力和操作速度等,系统而全面。

心理学基础知识框架表格

心理学基础知识框架表格
认识过程 心理 过程
心 理 现 象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 性
个性
个性心理 特征
自我意识
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 感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感受性变化规律:适应、对比、相互作用、实践发展、后像 视知觉、听知觉等 知觉 知觉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深度知觉) 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 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再现) 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想象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幻想(理想、空想) 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注意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重组 思维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思维 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概括水平:动作概括、具体形象概括、抽象概括 内部言语(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游戏言语、问题言语) 言语 外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情绪 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特征 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主要心理成分 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意志努力 品质 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 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物质兴趣、精神兴趣 兴趣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能力特征:与活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完成一项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能力 活动需要多种能力配合 认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能力、才能、天才 胆汁质

艾宾浩斯记忆表格打印60天计划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艾宾浩斯记忆表格打印60天计划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艾宾浩斯记忆表格打印60天计划表-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艾宾浩斯记忆表格打印60天计划表艾宾浩斯记忆表格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并加以复习和巩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如何使用艾宾浩斯记忆表格来制定一个60天的计划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学习。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艾宾浩斯记忆表格的原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指人们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忘记这个知识点的速度。

根据这个曲线,我们可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复习某个知识点,以便将其记忆巩固。

艾宾浩斯记忆表格通过将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复习,使我们能够在遗忘之前进行复习,从而加深记忆。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制定60天的艾宾浩斯记忆表格计划表。

首先,选择你想要学习和记忆的内容,可以是课程中的知识点、外语单词、历史事件等等。

然后,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成若干组,例如,第一组包括前三天需要复习的内容,第二组包括需要复习的内容,然后逐渐增加时间间隔,直到第六十天。

制定计划表时,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在每天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复习。

可以利用早晨的清醒时间进行新的知识点的学习,然后在晚上进行复习巩固。

可以设置每天的复习时间,例如,每天早晨学习新内容30分钟,晚上花10分钟进行复习。

在制定计划表时,要注意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将复习的时间间隔安排得合理。

刚学习完某个知识点时,可以在第二天进行复习,然后在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等间隔进行复习。

这样,可以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使记忆更加深刻和牢固。

最后,在执行计划表时,要保持坚持和持续。

如定下计划表后要按时进行学习和复习,不要因为一时的懒惰或其他原因而中断计划。

只有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复习,才能有效地使用艾宾浩斯记忆表格。

通过制定一个60天的艾宾浩斯记忆表格计划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和优化学习和记忆过程。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和长期记忆的稳定性。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2心理现象结构表心理学流派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3一般学习理论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4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5归属与爱,◆(马斯洛:缺失需要(生理,安全,尊重);:永远得不成长需要(求知,审美,自我实现)到满足的需要)早期的迁移理论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6学习迁移类型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7学习动机理论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中的六因素和三纬度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8学习的分类学习策略的分类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9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0知识学习的类型心理发展八阶段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1青少年高速发展时期: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2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四阶段(自我中心,权威,可逆性,公正);2. 10岁是关键期;3.道德教育目标:达到自律道德: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智力维力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3空间,音乐,-7智力:言语、逻辑-数学,视觉运动,人际,自知影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4 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人才观和成长观“卡特尔卡特尔:因素分析的方法,根源特质,种人格因素调量表”(人格特质)16气质a. 胆质汁:直率、热情,情绪易冲动,为人直爽坦诚,工作主动,行为果断。

但自制力较差,容易感情用事,行为具有攻击性,又可称为“好斗型”。

李逵、鲁智深、张飞。

b. 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善于交际,情感易外露。

王熙凤.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4c. 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迟缓,沉默寡言,善于忍耐,不尚空谈,理性。

林冲、薛宝钗d. 抑郁质:孤僻好静,行为迟缓,多愁善感,富于想象,工作认真,不轻易许诺。

林黛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与气质类型对照表“强”:神经活动的强度,是否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

“平衡”: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

“灵活”: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反射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5注意感觉的相互作用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6知觉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7记忆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8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9思维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20技能心智技能形成理论(加里培林):动作定向→物质或物质化→出声的外部语言→无声的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21意志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1.观察→储备表象目的性教育 1.2.2.提问题→多思考组织实践3.学习知识→基础个别指导 3.4.4.学科教育→目的性自我锻炼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幻想5.良好性格的培养1.三观教育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2.及时强化积极行为3.(辩科学思维方法榜样的示范作用 1.4.证唯物主义)集体的教育力量5. 2.启发式→积极性&主因材施教6.自我教育能力动性3.言语交流→表达势4.验→定经反复学习动机的激发→积极作用“求同思1.创设问题→好奇心维”2.目标&作业难度际实 5. 实决解→践3.表达期望&及时反馈问题表扬&外部奖赏 4.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221.材料间的相似性 5.竞争教育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动机的培养3.原有知识经验的概 &满足需要1.了解括程度(前提)动就(成2.立志教育4.学习的定势&态度机)5.认知结构特点自我效能感3.6.学习策略归因观4.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2.教材呈现方式节情绪3.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基础知识&适宜的情绪状态:自1.基本技能5.教法→学法我调节6.丰富情绪体验:过渡改进对学生的评价2. 性情景正确看待问题:多角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度→积极面1.问题情境 4.“疏”情绪调节方法: 2.定势(心理准备)与 5.实际锻炼功能固着(某物体某功能)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learn(发启型原 3.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23from others) 2.教授&训练方法3. 4.已有知识经验提供多次练习机会4. 情绪与动机培养思考问题习惯5.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解读问题的能力培养 1.↑学生知识储备创造性的培养1.环境:心理环境+选择余地2.个性塑造:好奇心+消除恐慌+鼓励(独立创新)+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课程:头脑风暴+直觉思维(跳跃)+发散自我设计+假设&推测+思维.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24零碎知识点“高原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发展心理学婴儿到中年完整表格

发展心理学婴儿到中年完整表格

具体运算阶段(7-11、12) 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的局限,获 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 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 有可逆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 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的阶段。 童年期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 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智力获得达到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 阶段 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想实行、灵活性和变通性 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言语
语音:简单发音、连续音节、学话 萌芽三个阶段 语义 语法:1.5-2.5 岁是关键期。 婴儿语言学习是先天后天共同作用 的结果 模仿,条件反射 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相似性物体 再认知觉阶段-新异性事物探索阶 段 微笑:自发-无选择-有选择 哭:自发-应答性-主动操作性 分离焦虑 1、 无条件反射是 对 世界的认识 智力发展的最原 源于动作 始基础 头 尾原则、近 2、啼哭 远 原则、大小 原则 活动性: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 社交性 托马斯切斯:容易型、困难型、迟 缓型 社会性依恋:无差别-有差别-特殊 的-互惠关系形成
婴儿(出生-三岁) 婴儿(出生- 三岁)
新生儿(出生 1 月内) 最早发生成熟。深度知觉:6 个月 12 个月之前主要是情绪和动作记 忆, 个月后表象词语记忆为主导 12 感知觉 记忆
儿童 青少年 青年 幼儿(3-6、7 岁) 幼儿(3-6 3-6、 (6、7-12、13) (11、12-15、16) (17、18-35) 7-12、13) 11、12-15、16) 17、18-35)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变态心理学总结(表格)

变态心理学总结(表格)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s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通常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潜伏期才发病。
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警惕性变高,内疚自责
躯体形式障碍
Somatoform
Disorder
Amnesia
表现出心理的混乱与定向障碍。丧失了情节记忆与外显记忆,保留着语义记忆、程序记忆与内隐记忆。
特点:逆行性,选择性,不关心症状,催眠可回忆
分离性漫游
Dessociative
Fugue
发作与停止突然,发作间有自我身份障碍,期间活动有目的性,创造出了新的身份,能维持自食其力。“清醒”后有二次遗忘。
转换性障碍
Conversion Disorder
身体机能障碍,对症状漠不关心,症状有选择性,催眠下可消除、变化机能障碍。
疼痛障碍
Pain Disorder
疼痛是真实感受并且损害了病人的健康,有强大的心理成分
身体畸形障碍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
认为自己的外表十分丑陋,以致于不能履行正常的社会功能或是对自己小小的生理缺陷过分关注。
心境障碍
MoodDisorder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心境:微弱、长时间存在,内心世界的背景
单相障碍
抑郁症(三低)(*季节性|产后、更年期)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情绪(低落、缺乏兴趣、无价值感、自罪、激越)、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欲自杀

学习的基本理论表格整理心理学

学习的基本理论表格整理心理学

学习的基本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在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属于联结派学习理论。

2.认知学习理论
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强调完整的人,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倾向。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它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力量观点的统称。

思想核心: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表的设计和解读技巧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表的设计和解读技巧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表的设计和解读技巧在心理学硕士论文中,表格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工具。

正确的表格设计和准确的解读技巧对于研究结果的呈现和讨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硕士论文中表的设计和解读技巧。

一、表格设计1. 选择适当的表格类型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表格类型包括数据表、频数表、百分比表、相关系数表、成分表等。

在设计表格时,需要根据所要呈现的数据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表格类型。

2. 标题和表头的设计每个表格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表格的内容。

表头应该包括列名和行名,以便读者理解表格中的数据含义。

3. 精确的数据呈现表格中的数据应该准确无误地呈现,并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格式和单位的设置。

数据的小数位数和精确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适当的排版和格式设置表格的排版应整齐美观,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需要有适当的间距。

可以使用加粗、斜体、下划线、颜色等方式来突出重要的数据或信息。

二、表格解读技巧1. 注意表格的整体趋势在解读表格时,首先要注意表格的整体趋势。

可以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发现其中的规律性趋势或有效信息。

2. 对比不同组别或条件如果表格中包含了不同的组别或条件,可以通过对比数据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关系。

可以观察不同组别或条件之间数据的大小、比例或相关性等指标。

3. 引用适当的统计指标在解读表格时,可以引用适当的统计指标来进一步说明数据的含义。

可以使用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相关系数等统计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4. 注意数据的可信度和显著性在解读表格时,要注意数据的可信度和显著性。

可以结合相应的统计检验结果和置信区间来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并判断研究结果的显著性。

5. 结合文中讨论解读表格还需要结合论文中的相关讨论来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读。

可以分析表格中数据与研究假设的契合程度,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

总结:在心理学硕士论文中,正确的表格设计和准确的解读技巧对于数据的呈现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能力涉及的领域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能力创造的程度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抑制型 弱 抑郁质 兴奋型 不平衡,强 胆汁质
黏液质
平衡,不灵活,强 安静型
多血质
平衡,灵活,强
活泼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 衡 灵 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 衡 不灵活 安静型 黏液质 弱
抑制型
抑郁质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
第七章心理诊断技能第八章心理咨询技能
第九章心理测量技能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