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合集下载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认真履行职责 、 转变工作作风, 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让政府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2这是 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的客观 要求 。科学 发展观 的核 心是 以人为本 , . 因此 , 必须 要做 到发 展为 了人 民、 发展 必须 依靠 人 民、 发展 成 果 由人 民共 享 , 人 民的利益 作 为一切 工 作 的 出发 点和落 脚 点 , 把 不 断满足 人 民群 众 多方 面的需求 , 促进 人 民 的全 面发展 。中国的经 济水平 在“ ~五 ” 长很 快 , 国人 民 十 增 全 创 造 的经 济财 富 . 怎样让 人 民共享 ?财 政部 在全 国人大 会议举 行 的“ 财政 政策 和有 关 问题” 者会 明确 记 指出, 中央 财 政用于 民生的开 支 , 年 将会 占到中央 财政支 出的三分 之二 左右 。从 全 国来说 , 别 是基 今 特 层财 政 , 一般 用于 民生 的开支 要达 到 7 %至 7 %。 年政 府要集 中力量 做一些保 障和 民生 的大事 , 0 5 今 主要 是教 育 、 医改 、 安居 、 社保 四大 块 。 3 是 实现社 会主义 最终 目标 的客观 需要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实现 了快速 发展 , . 这 我 但收 入差 距 较大 、 学难 、 房难 、 上 住 看病 难等 问题 已成 为社 会 的不和 谐 因素 。只 有 关注 民生 、 改善 民生 , 能促 进 社 才 会 公平 正义 . 能逐步 实现 全体 人 民 的共 同 富裕 。温 总理 2 1 年 2月 2 才 01 7日做 客 中 国政 府 网和新 华 网 与 网友在 线交流 时 , 到个税 问题 :实 现收 入公平 , 提 “ 是政 府努 力的 目标 。” 我们将提 高个 人所得税 工薪 “ 所 得 费用扣 除标准 。这是 我们今 年给 老 百姓 办 的第一件 实事 。”

关注民生问题教学案例

关注民生问题教学案例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掀起“问责
风暴”的意义。
• 实行问责制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权力是一把双 刃剑,为了防止对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 监督和制约。
•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执政、做好工作的必要 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 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 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 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 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造 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 政府。
•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 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克服困难,采取措施,推动社 会事业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让我 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变式题】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怎 样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稳定?
•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既要善于把握主流,也不可忽视支流。分配制度 既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也要坚持其他分配方式 。
问题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你认为怎 样的政府才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 切实履行自己职能的政府;明确自己责任, 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的政 府(依法行政的政府);
•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政府。
【提高题】问题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政 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该如何作为?
• 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 展更加突出位置。
• 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 的环境,提供信息服务。
•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自主创业和自 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关注民生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从事IT行业的年轻人,我们一般会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高科技、智能化、数字化等与生活相对疏远的领域。

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一些基层的民生问题,这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些当前具有代表性和紧迫性的民生问题。

住房问题居住环境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如今,随着各种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和房价的不断上涨,住房问题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问题。

尤其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让人们的住房选择日渐受限。

而且,城市化进程加速,外来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更加剧了住房的需求和供应的矛盾,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件事情。

食品安全问题“吃饱没问题,吃得安全才是问题!”如今,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越加引人关注。

食品卫生隐患越来越多,人们的饮食选择变得越来越谨慎,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到了人们在健康领域的长远规划。

比如,经常听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瘦肉精等等,如果不得到有效的整治和解决,人民群众不仅无法保证自身的食品安全,更难以获得一份健康的生活。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也是一直在人们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政府,在教育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关注点。

比如,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扩招造成的师资力量不足、高考拼爹的现象、教育反腐,这些都是教育问题中的热点之一。

但是,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的学科素养,都应该得到加强,这一点不容忽视。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在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屡次被提及,例如雾霾、地表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环境污染不仅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治理,更需要人们广泛关注,积极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业问题就业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问题,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注民计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天津市东丽区民政工作创新机制成效显著

关注民计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天津市东丽区民政工作创新机制成效显著

源 ,东丽区将孤儿全部纳入低保 , 全 额享受低 保待遇及分类救助政策 , 打 造“ 无盲 点” 社会救助体系。 对于足额 享受低保 待遇后的孤儿 , 由区财政 发
放 生活补助金 , 标准为每人每月发放
次性补助 , 由每人每年50 0 元提高到
1 0元 。三是增发城镇低保对象一次 0 0
性补助 , 在市里给每人5 0 0元补助基础 上, 由区财政 出资, 每人增发 50 0 元一 次性生活补 助金 , 共达 到1 0元。 四 00 是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 东丽 区以政 府
医疗救助、 教育救助、 社会互助、 慈善 救助等多项制度为一体 ,多层次 、 多 渠道 、广覆盖 的城 乡社会 救助网络 ,
日至1 4年 1 4 1 9 9 0 日前入党的农村老
目标 ,0 8 20 年东丽 区财政 投入资金 用 于社会 保障 及对 困难群体 各种 形式
的救助 , 在全区基 本建 立起以城 乡低 保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核心 , 包括
党员 ,每人每月补贴标准 由4 0 0 元提
高 ̄ 8 0 g0 元。二是提 高农村低保家庭
。 。
E∞ NOMI OUTL C OOK THE BOHAI SEA
社 会发 展
面 面 葫

次 性 救 助 1 0 - 0 0 ,提 高 到 00 3 0 元
现 的难题 ,结合市里开展的活动 , 针 对东丽 区实际情况 ,对5 0 困难群 0户 众 家庭 ,每户实施款物共计 50 0 元标
准 的生活救助。
捐赠活动 中,全区上下共同努力 , 共 捐赠棉衣被6 2 1 ( 84 件 包括送往宁强 县3 6件棉衣被 )其中新棉被 1 0 1 30 , 3 9 床, 超额 完成4 3 床 ; 0 1 八成新 以上御 寒衣 ̄ 4 2 , E 9 1 件 超额完 成1 2 O 1 件。 9 O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关注民生

向 , 证 全 体 人 民共 享 改 革 发 展 的 成 果 , 迫 切 需要 保 是 认 真 思 考 并 着 力 解 决 的 一 个 突 出 问题 。 个 问题 不仅 这
严 重 影 响 我 国和 谐 社 会 的 建 设 、 济 社 会 的健 康 顺 利 经
发 展 ,而 且 还 直 接 危 及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性 质 和 政 治稳
二是 从政 府 角色上讲 , 转 变政 府职 能。 生 问 要 民
聚 全 体人 民 共 同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重要 环 节 , 而解 决 民 生 问题 , 是 满 足 人 民群 众 利 益要 求 和 实现 人 民共 享 正
题 是 一 个 公 共 性 质 的 问题 . 决 社 会 公 共 性 质 的 问题 解
生 问 题 作 为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一 项 内容 纳 入 领 导 班
益密切相 关的教育 、 医疗 、 会 保 障 等 社 会 事 业 的 发 社
展 关 注 不 够 。 经 济 发 展 水 准 相 比 . 国 基 本 民 生 状 同 我 况 和 共 公 福 利 的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 中 , 众议 论 最 多 其 民 的 贫 富 分 化 还 在 继 续加 剧 。 如 何 坚持 共 同 富 裕 的 方
是 政 府 的基 本 职 责 。 变 职 能 , 转 主要 是 从 过 去 强 调 经
济发 展 转 向公 共 服 务 领 域 . 极 建 立 公 共服 务 性 政 府 积 职 能模 式 , 政 府 更 多 地履 行 公 共服 务 的 职 能 。 使 三 是 从 资金 投 入 层 面 上 讲 .要 和社会 事业发 展 “ 一条腿
长 、 条 腿 短 ” 不 协 调 现 象 。 们 必 须 调 整 发 展 思 一 的 我

热点预测05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押题预测

热点预测05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押题预测

【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 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 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详解】(1)态度:根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固无待言”“苟其施政之本 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知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前人持贬斥态度。 原因:根据“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得出梁启超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根据“其为意气 偏激,固无待言”可得出前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 (2)政策设计: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免役法的内容进行阐述;积极效果:结合所学可知,免役法 的施行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根据材料”清末民国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 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主观上可知为从传统文化寻找依据,客观上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社会形势进行 分析。
3.(2020·山东卷)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 “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C 【详解】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 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 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 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 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 故选C。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奋力发展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全力服务民生。

一、突破经济发展,着力富裕民生富裕民生,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必须率先富裕民生,核心是要产业富民。

一是以生猪产业为重点,突破发展农村经济。

坚定不移地实施“135”(人均1000斤粮、3亩药、5头畜)富民工程,坚持大户带动,小区发展,生猪产业重点抓好“镇坪模式”标准化养殖推广,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玄参和黄莲gap规范化种植,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二是以抓大项目为重点,突破发展支柱工业。

以树立绿色品牌为重点,突破发展食品工业。

加快“美哇佳”、“津元春”公司技改升级,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新机制,加强商品猪、蔬菜、绿色饮品、绿色林副产品开发和加工,构建绿色食品开发体系,促进食品加工优化升级。

以扩大招商引资为重点,突破发展水电工业。

引进优质资本,推进南江河梯级开发,重点突破南江河干流开发,继续抓好支流建设,加快形成南江水电经济带;以加快新药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医药工业。

支持县制药厂在植化提取、化学合成生产线的基础上,建成固体制剂终端产品、中间体辅助产品生产线,深度开发国家一类新药八宝素等新药产品,打造镇坪医药品牌。

以资源开放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矿产工业。

坚持开放与开发并重,开发与环保并重,开发与安全并重,发展矿产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积极有序地搞好石煤、板石、矾等矿产开发。

三是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第三产业。

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景区,构建旅游环线,打造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引进优质资本建设“农家山庄”、“农庄宾馆”,大力发展“农家乐”,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加强与周边县区合作,组建专业旅游公司,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扩张旅游经济。

九年级政治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

九年级政治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
稳定三者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 源协调发展。
二、聚焦热点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加快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 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 设和谐社会”。

;/ 嗨热线网
5、构建和谐社会,对应课本观点: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公平正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诚信友爱-----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
充满活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安全有序-----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2008年10月9日至12 日在北京召 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
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 幕,会议代表听取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批准了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此次大会仍把民生 问题放Fra bibliotek了突出的位置。
一、回归教材
1、民生问题是什么?
国民的生活问题 2、现在为什么如此强调民生问题?
(1)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和政权兴亡。 (2)民生问题在持续发展,解决了原有的,有会出现新的。 (3)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放大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
(1)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