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考研北大哲学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考研北大哲学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前言当你打开这份文档的时候,我首先要说的是恭喜你已经或将要踏上一条无比光明的道路——哲学考研。

这是一条林中路(Holzwege),隐隐约约,晦暗不明,却是通达无限可能的未来途径,当身边的常人(das Man)左右你意志的时候,你不能被遮蔽,你要把自己置于这种可能性中,这才是本真的光明状态。

我将要提供的这份材料是四五年来的心血,我深知考研之不易,更知考北大的艰涩,所以把资料与诸君共享,一来希望能够助诸君臂膀之力,二来希望能够交到同道朋友。

这份资料虽是为北大而备,但报考其他学校亦可以借鉴之,我提供的仅仅是一部分,想要获得全部资料还需要多走几步过程,这也是看毅力和机缘,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份产品的价值想要得以体现并造福人们必然不能以廉价的方式出场。

这份资料包括以下部分:1.北京大学外国哲学专业业务课一(西方哲学史二)17年真题及分析2.北京大学外国哲学专业业务课二(综合考试二)17年真题及分析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业务课一(西方哲学史一)8年真题及分析4.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业务课二(中国哲学史)8年真题及分析5.西方哲学史(黑格尔之前)高频必考130题(涵盖95%考点)及最佳答案精析6.现代西方哲学高频必考100题(涵盖95%考点)及最佳答案精析7.中国哲学史高频必考100题(涵盖95%考点)及最佳答案精析8.北大今年考题分析及答题套路愿这份资料能帮到诸位,祝福大家!北京大学2017年哲学考研试题西方哲学史一630一、名词解释1.巴门尼德真理之路2.第二性的质3.笛卡尔心物二元论4.斯宾诺莎实体5.奥古斯丁光照说6.黑格尔否定辩证法7.奥康的剃刀8.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二、论述题1.柏拉图为何认为正义本身就是善2.休谟因果性理论3.康德绝对律令是普遍法则三、材料题(一段阿伯拉尔讨论波菲利问题的材料)1.波菲利问题2.阿伯拉尔立场北京大学2017年哲学考研试题中国哲学史849一、名词解释1.德政2.无为3.尚同4.心术5.良知6.独化二、简答题1.得意忘象2.为仁由己3.道通为一4.白马非马5.理存于欲6.天人感应三、论述题1.中国哲学体用论2.中国哲学有无观3.中国哲学知行观北京大学2017年哲学考研试题西方哲学史二842一、名词解释1.阿里基与乌龟赛跑的悖论2.德行就是知识3.理念4.快乐(伊壁鸠鲁)5.第一性的质6.充足理由律7.公意二、简答题1.休谟关于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2.笛卡儿关于真理的标准三、问答题1.中世纪哲学家围绕共相问题展开讨论,请论述阿伯拉尔的概念论2.康德在其导言中一段话,论述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含义北京大学2017年哲学考研试题综合考试二633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超人2.绵延3.思想的连续性(皮尔士)4.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5.范畴直观(胡塞尔)6.心灵之境(罗蒂)二、分析题1.普特南“缸中之脑”思想实验的含义2.海德格尔“在世之在”三、问答题1.萨特意识和自我意识2.罗尔斯正义即公平中国哲学部分一、郭象逍遥义二、王阳明和朱熹格物致知不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西方哲学史二(633)《高频必考100题最佳答案精析》(涵盖90%考题,必过130+)高频必考题目汇总古希腊部分一瞥(30%)(注:划线为高频必考点)术语解释或简答:1.【本原(始基)】P.4/11年考2.【逻各斯】P.14/15年考3.【生成辩证法】P.144.【水本原(泰勒斯)】P.10/12、08年考5.【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P.11/10年考6.【气本原(阿那克西美尼)】P.127.【火本原(赫拉克利特)】P.13/07、12年考8.【相反者相成】P.15/10、14年考9.【数本原(毕达哥拉斯)】P.16/05、09、13、15年考10.【是者(巴门尼德)】P.21/05、09、11、13、15年考11.【四根说(恩培多克勒)】P.2312.【种子说、心灵(阿那克萨格拉)】P.2513.【原子论(德谟克利特)】P.27/05、10年考14.【智者】P.32/06、07年考15.【知道自己无知】P.41/08、13年考16.【德性即知识】P.4017.【理念】P.53/05年考18.【四线段比喻(可感事物可知事物、知识与意见)】P.41/02、06、07、09、10考19.【洞喻理论】P.50/12、15年考20.【通种论】P.5721.【三本源说】P.7022.【四因说】P.72/14、12、07年考23.【实体(亚里士多德)】P.80/08、09、05年考24.【感觉理论(亚里士多德)】P.86/11年考25.【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P.9126.【快乐主义/伊壁鸠鲁主义】P.9827.【斯多亚派】P.100/08年考28.【皮罗主义/悬搁判断】P.107/06年考29.【太一(普罗提诺)】P.100/12年考30.【流溢说】P.111/07年考简答论述一、【论述分有说的困难】P.55、P.77二、【论述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哲学思想】P.50/12、15年考三、【论述柏拉图关于可知领域和可感领域的划分】P.47/02、06、07、09、10考四、【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关系】P.80/08、09、05年考五、【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感觉理论】P.86/11年考六、【谈你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理解】NOTE:有的知识点考的可能性较小,故未整理。

北京大学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北京大学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01 自然科学史 S.F.梅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注:作者是(英)S.F 梅森 02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丹皮尔商务印书馆 [汉译世界名著] 注:英 03 科学的历程(两册)吴国盛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04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译舒炜光 邱仁宗 北京人民出版社
0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江天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6 自然科学的哲学 Hempel,C 陈维杭译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03 三礼通论 南京师大出版社
02 底线伦理何怀宏辽宁出版社 03 新编伦理学教程魏英敏北大出版社 04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张岱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05 《良心论》何怀宏 上海三联书店 0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西哲教研商务印书馆
02 中国哲学史(1-4 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 03 基督教哲学 1500 年 赵敦华 人民出版社 04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 李锦全 人民出版社 (复印本) 05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06 中国哲学大辞典 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7 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 (上下册)修订版 08 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全增嘏上海人民出版社 09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中华书局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复印本) 01 美学概论 王朝闻 人民出版社 02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03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人民出版社 01 宗教学通论新篇 吕大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2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 张志刚 人民出版社 03 宗教学是什么 张志刚 北京大学 出版社 04 宗教社会学 孙尚扬 北京大学出版社 05 基督教会史 沃尔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6 基督教哲学 1500 年 赵敦华人民出版社 07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 08 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作者:布尔加科夫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目汇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目汇编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期末考试题目汇编2005年选择题只记得几个■ 辩证唯物主义与旧的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 有用就是真理违反了真理的什么性■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以下哪些是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答案是含有一元论和二论论的选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简答题(闭卷)1. 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2. 简述两种否定观的对立辨析题(闭卷)1. 上层建筑适应于其经济基础, 就一定能推动社会进步.2.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论述题(开卷)1. 发展才是硬道理2. 用至少两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明"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贯要求2006年3 唯物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其方法论的意义辨析3 现实的可能性有根据抽象的可能性无根据4 唯心主义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论述(简略版)1 求真务实的现实意义2 历史是由单个意志的合力产生的(选第一组或第二组做)简答题第一组:1.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2.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组(没做,记不清楚)3.辩证否定观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辩析题第一组(没做,记不清楚)1.质量与事物存在是一致的。

2.生产关系是思想关系。

第二组:3.现实的可能性有实现的依据,抽象的可能性没有实现的依据。

4.唯心主义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论述题:1.胡锦涛关于"求真务实"论断的马哲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关于历史发展受"合力"作用,符合一定规律的论述。

似乎是1995 年版第4卷697页(撇了一眼,记错了别怪我).论述题第二题在旧版书183页有原文,崩溃了,我是从185页开始往后翻的……1、一元论是指什么a.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c.?(是错的!错的很明显)d.本原的唯一性2.关于意识3.承认"非此即彼”又承认“一此一彼”的是: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辩证法D.形而上学4.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特殊与一般C.?D.?C,D是错的,明显错。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课程考试题目-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课程考试题目-北京师范大学

1.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从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的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史的进化像自然的进化一样,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些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人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社会发展规律同自然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发展规律又有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有主体选择因素的存在。

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社会发展过程则是自为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和路线、方针、政策,但是,任何正确的选择都不是随意做出的。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人们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最终使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二,面对同一事物和过程,由于主体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会导致主体选择的不同,因此,主体选择会因人而异。

但是,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

我们想问题、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2017年考研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真题(回忆版)

2017年考研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真题(回忆版)

2017年考研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真题(回忆版)
6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简答:1.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5)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主要形式
论述:1.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25)
2.试述认识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现实意义
3.试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分析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83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简答: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20)
2.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也需要中国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4.怎样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论述:1.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30)
2.试述公平正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怎样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怎样处理ZF和市场的关系?。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是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是物质决定意识,黑格尔是意识决定物质联系:①都是辩证法②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形成了唯物辩证法。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原因(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

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性,用矛盾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将事物看作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和全面的;而形而上学不懂得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性,不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导致了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和片面的世界观。

所以说: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3.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唯一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物质观和对物质的简单定义)4.“听其言必行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5.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所谓对立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主观违背客观。

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共处于人的认识中,它们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1】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4】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一般方法)。

【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11】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适应时代的需要)。

【1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实践性)。

【1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7】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1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2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2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项选择题及答案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项选择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D.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2.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4.“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 剩余价值论B. 阶级斗争理论C. 辩证法D. 科学的实践观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C. 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 实践B. 运动C. 静止D. 时间和空间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0.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A. 时间B. 空间C. 绝对运动D. 相对静止11.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A. 变化B. 增加C. 创新D. 运动1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B. 形而上学的思想C. 诡辩论的思想D. 唯心主义的思想13.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同一性和斗争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对抗性和兼容性14.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15.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A. 形而上学观点B. 诡辩论的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法的观点16.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A. 与本质无关的现象B. 纯粹偶然的现象C. 人的主观错觉D. 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