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八只小鹅》教学设计(公开课)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八只小鹅》教学设计(公开课)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八只小鹅》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八只小鹅》是一首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的教材,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通过描绘八只小鹅在湖边嬉戏的场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和合唱训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活泼的特点,喜欢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学习。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八只小鹅》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训练学生基本的音乐节奏感。

4.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音乐节奏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八只小鹅》的旋律、歌词和图片。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教学资料:音乐理论知识资料、合唱训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八只小鹅在湖边嬉戏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为学生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八只小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随后,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教授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进行实地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案设计《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饶有风趣的斯洛伐克民歌。

乐曲为D大调,二四拍,带再现的单三步曲式,生动形象地模仿了从远处传来的小鹅叫声。

其后旋律运用音阶的下行和上行起伏“5432︱151‖”“5567︱13‖”,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鹅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

小鹅的叫声和旋律声部相结合,将歌曲推向高潮。

曲尾将主题旋律的节奏拉宽,表现了小鹅渐渐远行的情景。

设计意图:本节课我以兴趣为主导,以情感为主线,用小猪佩奇一家出去郊游来导入。

我在教学中力求在做到层层递进,关注环节与环节的递加、同一环节内的小递加。

通过这样,让学生由不会到会到情感的升华。

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

在二声部的合唱训练中,力求让学生初步做到相互配合默契,基本完成伴唱的练习,为今后的合唱训练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唱《八只小鹅》我的创造:为歌曲编故事教学目的:1、聆听和表演《八只小鹅》,感受活泼、明快的情绪,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

2、通过学唱歌曲,初步掌握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与合奏。

3、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给歌曲编故事”的活动。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模仿、演唱和聆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二部合唱与合奏。

教学难点:两个声部的和谐配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情景导入:师:PPT展示小猪佩奇的一家,猪爸爸一家将要出去郊游,先是开着汽车,汽车发出嘀——的声音,我们用竖笛来试试看模仿汽车的声音学生模仿。

师:来到山脚下,它们换上了脚踏车,脚踏车发出叮铃叮铃的声音,我们用竖笛来模仿一下,那汽车和脚踏车一起发出声音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用竖笛试试看。

师:今天佩奇一家还要去鸭子池塘看鸭子们,可是今天鸭子们不在,池塘里来了新的朋友,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是什么动物呢?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可以用竖笛模仿出来吗?【设计意图:导入设计简洁、有效。

《八只小鹅》教案设计

《八只小鹅》教案设计

《八只小鹅》教案设计篇一:小学三年级音乐《八只小鹅》教案与反思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八只小鹅》。

教学反思《八只小鹅》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了一群小鹅在快乐地玩耍的画面。

我是钱老师,很高兴来给三X班的小朋友上课。

当你听到小动物的名字就学一学它的叫声(播放《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声音)二、声音训练1、诵读《咏鹅》(1)师:村庄里可真热闹呀!瞧,远处有一群鹅唱着歌向我们走来(师示范鹅的声音:呷呷呷呷。

他们来了!(师用体态动作表现声音由弱到强)他们走远了!(由强到弱)(2)师:请你们像老师这样,用体态动作表现出鹅的叫声变化。

三、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师:多可爱的小鹅啊!让我想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老师为你们演唱,请你们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间奏时)跟着音乐节奏动一动吧!这就是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注意,小鹅的叫声要轻巧、跳跃,这样才能表现小鹅的活泼可爱哦!(生伴唱,师伴奏)3、看单声部歌谱,学唱旋律师:听歌曲里的小朋友唱得这么开心,我们也来学学歌曲吧。

(2)听唱旋律师:你们唱得很认真,那你们发现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了吗?我们来听唱旋律,请你们一边唱,一边找出相同的乐句,并且数一数有几句。

(4)填上歌词完整唱这两句。

(播放音乐范唱)(6)跟音乐伴奏边唱边表演。

(跟钢琴伴奏唱2遍)9、力度情绪处理(跟音乐伴奏)师:你们果然唱得越来越好了。

四、表现歌曲:二声部合唱1、跟范唱合作师:我们把小鹅的叫声加入歌曲中再来表现一下歌曲。

注意演唱时要互相倾听,伴唱的声音要轻巧、跳跃些。

篇三:八只小鹅教案一、教学内容:1、唱:《八只小鹅》2、听:《快乐的农夫》二、教学目标:1、能用明快、活泼的情绪去演唱歌曲,初步掌握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我们也来学一学吧!鹅妈妈呷呷呷呷(左手手势)鹅宝宝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右手手势)学生分别练习。

注意,小鹅也加入了表演,听听,它们是怎么给妈妈伴唱的呢?”钢琴练唱,分组,每组四个呷2、欣赏第二遍,找到伴唱的地方A、找伴唱,做手势“鹅宝宝在哪些地方为妈妈伴唱的呢?仔细听,遇到小鹅唱歌的时候,我们就用手势学一学它们唱歌的样子。

音乐优课八只小鹅教案及反思

音乐优课八只小鹅教案及反思

音乐优课八只小鹅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音乐优课《八只小鹅》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八只小鹅》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其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八只小鹅》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合唱演唱。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歌曲《八只小鹅》的音频文件。

3. 歌曲《八只小鹅》的歌词。

4. 课堂展示用的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歌曲《八只小鹅》,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听歌学唱:播放《八只小鹅》的音频文件,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旋律,初步熟悉歌曲。

3. 歌词学习:将歌曲《八只小鹅》的歌词展示给学生,逐句教学,让学生跟读歌词。

4. 音乐分析:分析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5.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进行合唱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6. 合唱演唱: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唱,展示他们的成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行创编: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编自己的歌词或舞蹈动作。

2.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音乐游戏:组织音乐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八只小鹅》这首歌曲,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通过合唱练习和演唱,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次教学中,我将加强对歌曲节奏和音高的讲解,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此外,我还可以引入更多的音乐欣赏和创编活动,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八只小鹅》教学设计4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八只小鹅》教学设计4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八只小鹅》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八只小鹅》是一首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教材,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八只小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八只小鹅》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动物的行为,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主题。

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八只小鹅》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主题。

2.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能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曲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3.参与法: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或课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歌曲,引起学生对《八只小鹅》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在生活中的行为。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八只小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帮助他们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演唱歌曲。

同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或比赛,巩固他们所学到的歌曲知识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即兴创作或改编,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八只小鹅|苏少版 (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八只小鹅|苏少版   (1)

《八只小鹅》教学设计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八只小鹅》是苏教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歌曲,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本单元以“我们的村庄”为主,选取了一组与村庄生活有关的音乐作品: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八只小鹅》、《小放牛》,欣赏歌曲《全都认识我》、《我的小鸡》、《快乐的农夫》。

“村庄”对于广大农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但城市学生接触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却很少,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选择了具有特点的中外歌曲,让音乐朋友也来参与城乡孩子的“手拉手”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熟悉的或所向往的农村生活情景中感受农村生活的快乐,体验农村生活的乡土风情。

欣赏作品中,《全都认识我》是童声齐唱;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是阿塞拜疆民歌;再听一听轻音乐形式的德国音乐大师舒曼的名曲《快乐的农夫》。

演唱曲目则以中国作品为主。

《如今家乡山连山》以孩子的口吻歌颂新农村的变化;学唱《小放牛》,了解民间传统,学唱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感受外国小朋友的农村生活情趣。

音乐活动“采集和分享”,通过声音模仿介绍乡村中认识的朋友。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教学活动以声乐作品为主,意在强化歌曲的感受和表现,理解歌曲内容,表现歌曲情感。

《八只小鹅》是一首饶有风趣的斯洛伐克民歌。

乐曲为D大调,二四拍,带再现的单三步曲式,生动形象地模仿了从远处传来的小鹅叫声。

其后旋律运用音阶的下行和上行起伏“54 32︱15 1‖”“55 67︱1 3‖”,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鹅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

小鹅的叫声和旋律声部相结合,将歌曲推向高潮。

2.学生分析:《八只小鹅》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看上去是一首非常简单的二声部歌曲,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作为我们老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通过有效的方法把二声部的合唱效果唱出来。

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练习、合作、配合。

《八只小鹅》教案设计

《八只小鹅》教案设计

《八只小鹅》教案设计《八只小鹅》教案设计篇一:小学三年级音乐《八只小鹅》教案与反思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八只小鹅》。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并学唱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我以兴趣为主导,以情感为主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轻快而有弹性地演唱歌曲。

帮助学生表现音乐,关注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使原本枯燥的环节变得更加有趣。

我在教学中力求在做到层层递进,关注环节与环节的递加、同一环节内的小递加。

通过这样,让学生由不会到会到情感的升华。

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

在二声部的合唱训练中,力求让学生初步做到相互配合默契,基本完成伴唱的练习,为今后的合唱训练做好铺垫。

《八只小鹅》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了一群小鹅在快乐地玩耍的画面。

歌曲为2/4拍,旋律欢快风趣,简明而明快。

形象生动地模仿出了八只小鹅“呷呷呷呷”的欢乐可爱的叫声,充满了童趣。

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合理使用教材和利用教材。

教学重点:1.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准歌曲。

2.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一群小鹅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

听,从远处走来了。

【放音乐】设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小鹅的叫声哪些变化能模仿一下吗【放音乐】带领学生用歌声模仿鹅的叫声。

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出渐强渐弱的变化,感受其音乐形象。

意图:导入设计简洁、有效。

在趣味中在把学生带入了主题明确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由弱到强或由远到近的音乐形象。

(二)学唱歌曲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听听他们在干什么?2.初听全曲设问: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感受到它们怎样的心情呢3.教师范唱4.尝试表现学生跟范唱进行表演。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二拍子欢快而有弹性的节奏特征。

八只小鹅教案

八只小鹅教案

八只小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八只小鹅》,感受歌曲各乐句间旋律和节奏的联系和变化。

2.过程和方法:在歌曲学习中参加一些简单的合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二声部合唱。

能主动参加“重新排列乐句”、“用节奏编创故事’”的活动,在编创过程中并能有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尝试通过律动、编创等形式来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1.能用活泼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会区分和正确演唱“同音不同节奏”的乐句;3.能用手划分旋律线去比照区分“同头异尾”乐句。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跟随《八只小鹅》的音乐一起律动一下。

(二)导入1.走进斯洛伐克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上面共有193个国家。

孩子们,你们都知道世界有哪些国家?你还知道哪些?你说,你说!你们知道的真多!(竖大拇指)其中有一个国家叫斯洛伐克。

它位于欧洲的中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美丽的斯洛伐克!(播放轻音乐,师旁白: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堡历史悠久、造型独特;那里的景色格外的迷人。

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斯洛伐克村庄。

2.寻声激趣(1)听声音师:你听,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原来是鹅的叫声。

(2)节奏故事清晨,鹅妈妈跟往常一样准时叫醒小鹅宝宝们:X-lX-ll小鹅们睁开惺忪的睡眼慢慢地走出鹅舍:XX|XXll鹅妈妈说: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游玩吧!小鹅们开心极了,纷纷加快脚步跟着鹅妈妈向郊外走去:xx××IxXXX师:它们一边走着一边唱着,瞧!它们正从远处向我们走来了!(3)唱一唱师:我们可以加上一点音乐把小鹅的声音唱出来。

5515555155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口甲(4)感受渐强渐弱师: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鹅宝宝啊,他们玩的可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精选: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音乐《八只小鹅》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唱:《八只小鹅》
2.动:我的编创“八只小鹅”
3.听:《快乐的农夫》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唱歌曲《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认识到学生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热情。

2. 通过学唱《八只小鹅》,学生掌握简单的二声部伴唱方法。

3. 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鹅”的可爱。

4. 学生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快乐的农夫》伴奏。

教学
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模仿、演唱和聆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二部合唱。

难点:两个声部的和谐配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主备复备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音乐问好!
二、情景导入新课
师:各位旅行团的小团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音乐旅行团讲给大家一次快乐的旅行。

请大家坐上自己的座位,我们的快乐大巴就要出发喽!
(多媒体播放乡村风景图片,《快乐的农夫》做背景音乐)
师:大家跟着导游老师一起来看看,我们到了哪里呢?
生:乡村。

师:真聪明,乡村的景色真是太美了,看了这么久了,我们一起来歇会儿吧!看着有个木屋,我们去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木屋图片。


三、感受体验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1)师:瞧,一群快乐的小鹅在这欢迎着我们,听,他们还嘎嘎嘎嘎地赞美我们聪明可爱呢!还记得骆宾王的《咏鹅》吗?我们也来夸夸它们吧!
(多媒体出示:《咏鹅》,师生齐读。


(2)师:鹅游起泳来悠闲自在,走起路来不急不缓,同学们,你们能模仿鹅的一些动作吗?
(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
(3)师:瞧,村庄里的八只小鹅在绿色的草地上尽情
地玩耍,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吧!同学们可以自己模仿鹅的动作,也可以学着老师的动作跟着音乐快乐的玩一玩。

(放《八只小鹅》伴奏音乐,师示范动作)
(4)师:听,八只小鹅边跳着舞还边唱着歌曲呢!我们一起听听它们唱的是什么?
(播放歌曲第一部分范唱音乐)
2.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有节奏的读歌词,可以配上小鹅的动作。

注意:音乐有八拍前奏。

(多媒体出示:歌词)
(2)轻声跟唱。

(3)解决难点,把握音准。

师:我们唱这部分时,注意:“它们态度优雅,看来架子很大”这两句。

(多媒体出示这两句歌词、歌谱和旋律线)
找出它们的特点:第二句与第一句歌词相同,后半句旋律不同,旋律线是由高到低的。

(把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师:我们把这部分连起来唱一唱,跟八只小鹅比一比,谁唱的更动听。

(4)学习二部合唱。

①初步了解,发现规律。

师:快乐的歌声肯定是把小鹅给比下去了,它们不服气
正在彩排新的表演呢,听,它们的歌声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媒体出示和播放后半部分范唱音乐,和声字色不同)师:原来它们在演唱歌曲第一句的同时加入了轻轻的“呷呷呷呷”(字跳动)的伴唱声。

这样的变化使它们的歌声更加丰富多彩了,我们再仔细听一次,遇到小鹅伴唱的时候我们就用手学学它们唱歌的样子。

(多媒体播放后半部分范唱,师示范动作)
师:你发现它们的旋律了吗?对了,凡是唱“八只小鹅”歌词的同时加入伴唱。

跟着钢琴一起来唱唱小鹅们可爱的叫声,注意它们的音高是相同的(唱三遍)。

②跟着音乐单独唱唱小鹅的伴唱。

(跟伴奏唱两遍)
③师生合作演唱。

师唱“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同学们轻轻地“呷呷呷呷”伴唱。

注意音高要找准。

师:有没有发现老师最后一遍演唱的“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出现歌词底色)与前面有什么不同。

(生答)对,慢了。

比以前的节奏拉长了一倍,演唱时要注意哦。

④分组合唱。

先单独练一练,再跟伴奏音乐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

(两声部先单独练一练再合作,选出表现好的同学上台
表演。


四、拓展延伸:
1.我的创编“节奏故事”
师:我们快乐的歌声给村庄带来了活力,八只小鹅在池塘里玩的多高兴啊!瞧,一场热闹的游泳比赛就要开始了。

(多媒体出示:河流小鹅)想一想,这场游泳比赛会有哪些声音呢?老师把一些声音加入了歌曲当中,我们来听一听:
“哗—︱哗—︱哗—︱哗—︱”
“预备O︱开始O︱预备O︱开始O︱”
“嗵嗵︱嗵嗵︱嗵嗵︱嗵嗵︱”
“加油︱加油O︱加油︱加油O︱”
(自己先练一两遍)
请自己选一条声音加入到歌曲中让池塘成为欢乐的海洋,注意这些伴唱声要轻轻的。

(完整的演唱)
师:水声,加油声,歌声让池塘好不热闹啊,相信每个人都从我们的歌声里得到了快乐!
2. 欣赏钢琴独奏《快乐的农夫》
(1)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华,普通的农夫也有他自己的快乐和骄傲,听《快乐的农夫》。

(2)启发学生把歌曲分为几断,不同的段落说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段,一三段相同,中间第二段落旋律比较平稳。

(3)根据4/4拍的强、弱、次强、弱的特点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1、3 段用相同的乐曲,2段用不同的乐器伴奏。

(4)让学生来伴奏。

(5)跟随音乐分组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感受了农村生活的乐趣,快乐虽然让人留恋,但天色已晚,休息的时间到了,你们听,八只小鹅正唱着歌儿走在回家的路上呢!让我们也唱着歌儿结束我们的旅程说再见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