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8题为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9-10题为填空.)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ǎng)要塞.(sài)旁骛.(wù)信手拈.来(niān )

B.慰藉.(jiè)狡黠.(xiá)濒.临(bīn)忧心忡忡

..(zhōng)C.污秽.(huì)褴褛.(lǔ)娉.婷(pīng)相得益彰.(zhāng)

D.冗.杂(yǒng)伫.立(zhù)踌.躇(chóu)骇.人听闻(hài)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峭壁情有可原虚妄惟妙惟肖

B.演绎漠不关心取缔自暴自弃

C.纯粹混为一谈服侍不言而喻

D.记载挑拨离间惘然天轮之乐

3.(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

....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B.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

....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

....起来。

D.扎西在本次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全家对此乐此不疲

....。

4.(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B.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C.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5.(2分)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

漫。(排比)

C.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次的磨难: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生辰纲……终获真经。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

7.(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组成的。

C.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上,教育局听取了老师们的广泛意见。

D.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8.(2分)下列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发现你很蠢,快考试了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B.公园里,达瓦想去洗手间,问路人:“喂,洗手间在哪儿?”

C.在图书馆,旦增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朝花夕拾》这本书吗?谢谢!”

D.占堆的妈妈很唠叨,央珍劝道:“我妈妈也这样,你不用管她,就当没听见。”9.(2分)仿写。

明月清风是风景,让人流连忘返;,;诗词曲赋是风景,让人低唱浅吟。

10.(2分)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任选两句作答。如果全部作答,只批改前两句。)(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3),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11.(12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

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

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

⑤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

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⑥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

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⑦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

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⑧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A _____(修

整、修补、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⑨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B _____(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

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⑩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

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节选)

(1)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填在A、B处。

A.B.

(2)选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指出选文第?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概括。

(4)“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请就传承雷锋精神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12.(14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二十四节气”入遗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①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

届常会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

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③“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如果

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

..没有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

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④“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对

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

⑤“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

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⑥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

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褒奖。而此次“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的一致认可,同时更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入遗成功的原因。

(3)第③段中“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请从你了解的“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介绍。

示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来临,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开始复苏,农民开始耕耘,一年四季由此开始。

13.(14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②人恒过.过:

③衡.于虑衡:

④而后喻.喻: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

B.无案牍之劳.形

C.曾.益其所不能

D.凄.神寒骨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完成填空。

孟子,名轲,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请你写出一句本文之外的孟子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

三、作文(4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4.(40分)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温暖的人间真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等)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阳光,象征关怀、温情、奉献,象征蓬勃的朝气,象征奋发向上的力量……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心有阳光,生命就会一路芬芳。

请以“______是我心中的一片阳光”为题,完成作文。

提示:请先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15.珍藏回忆,收获一份成长,让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珍藏爱,收获一份幸福,让自己不忘回报,懂得感恩。生活中,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值得我们用心灵去感悟,去珍藏。

请以“珍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9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8题为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9-10题为填空.)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ǎng)要塞.(sài)旁骛.(wù)信手拈.来(niān )

B.慰藉.(jiè)狡黠.(xiá)濒.临(bīn)忧心忡忡

..(zhōng)C.污秽.(huì)褴褛.(lǔ)娉.婷(pīng)相得益彰.(zhāng)

D.冗.杂(yǒng)伫.立(zhù)踌.躇(chóu)骇.人听闻(hài)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解答】A.全部正确;

B.有误,“忧心忡忡”的“忡”应读作“chōng”;

C.有误,“褴褛”的“褛”应读作“lǚ”;

D.有误,“冗杂”的“冗”应读作“rǒng”。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峭壁情有可原虚妄惟妙惟肖

B.演绎漠不关心取缔自暴自弃

C.纯粹混为一谈服侍不言而喻

D.记载挑拨离间惘然天轮之乐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平时要多留心,牢记成语和一些固定短语及词语的正确写法。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天轮之乐”应写作“天伦之乐”。

故选:D。

【点评】考查字形的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书写。

3.(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

....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B.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

....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

....起来。

D.扎西在本次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全家对此乐此不疲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该此后不能加动词,是错误的;

B.正确;

C.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属望文生义,是错误的;

D.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故选:B。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做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4.(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B.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C.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

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说”在话语的中间,“说”后面应用逗号。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5.(2分)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排比)

C.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修辞手法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所给的选项,认真领悟语句的意思,根据语句的含义确定修辞手法就不会出错。

【解答】A.错误,是反问;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每个选项,分析每个选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次的磨难: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生辰纲……终获真经。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情节,不是《西游记》中的情节。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7.(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组成的。

C.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上,教育局听取了老师们的广泛意见。

D.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活动”;

B.有误,句式杂糅,去掉“组成的”;

C.有误,语序不当,改为“教育局广泛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8.(2分)下列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发现你很蠢,快考试了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B.公园里,达瓦想去洗手间,问路人:“喂,洗手间在哪儿?”

C.在图书馆,旦增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朝花夕拾》这本书吗?谢谢!”

D.占堆的妈妈很唠叨,央珍劝道:“我妈妈也这样,你不用管她,就当没听见。”

【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解答】A.不得体,“很蠢”,“这辈子就完了”等话不礼貌,让人听了不舒服;

B.不得体,问别人路,请求别人帮助,“喂,洗手间在哪儿?”不礼貌;

C.表达得体;

D.不得体,对长辈不尊重。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弄清题目要求,明确说话人的身份,可结合具体语境从语气,语意,表达方式等方面辨析作答。

9.(2分)仿写。

明月清风是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烟柳画桥是风景,让人心旷神怡;诗词曲赋是风景,让人低唱浅吟。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解答】仿写的内容是诠释什么是风景,给人的影响是什么。句式是:……(四字词语)是风景,让人……(四字词语)。

答案:

示例一:烟柳画桥是风景,让人心旷神怡;示例二:发上霜雪是风景,让人感动心疼。

【点评】做好本题要审好题,明确需要围绕什么来写,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还要注意语言的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