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大学新闻评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新闻评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大众D. 宣传广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A. 时效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逻辑性答案:C3. 新闻评论的结构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引言B. 正文C. 结论D. 图表答案:D4. 在撰写新闻评论时,以下哪项是必须避免的?A. 使用事实B. 表达观点C. 保持中立D. 使用修辞答案:C5.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A. 口语化B. 学术化C. 正式化D. 随意化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和内容。
新闻报道主要是客观地传递事实信息,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而新闻评论则是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评论往往包含作者的主观判断和建议,旨在引导公众思考和舆论方向。
2. 阐述撰写新闻评论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答案:撰写新闻评论时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明确论点:评论应有清晰的中心论点。
- 使用事实:论据应基于可靠的事实和数据。
- 逻辑清晰:论证过程应逻辑严密,避免逻辑谬误。
-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 尊重事实:即使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也应尊重事实,不歪曲或忽视与论点相悖的信息。
- 适当使用修辞:合理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答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过载、假新闻的传播、公众注意力分散以及观点极化等。
同时,新媒体也带来了机遇,如更广泛的传播渠道、更快的反馈机制、更多的互动可能性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等。
评论者需要适应这种环境,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利用数据分析来支持论点,以及通过多媒体手段增强评论的表现力。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参考

全国202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真题00658本卷子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
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们把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称为A.播送谈话B.口头评论C.录音评论D.录音报道2.新闻述评的目的主要是A.报道新闻事实B.分析和评价新闻事实C.开展舆论监督D.报道先进人物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最早出现于报端而且影响最为广泛的小言论专栏是A.《人民·今日谈》B.《人民·人民论坛》C.《人民·市场随笔》D.《人民·国际论坛》4.录音评论同其他播送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A.节目短小精悍B.运用音响C.思想性强D.时效性强5.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编写按语,这种按语是A.文前按语B.文中按语C.编后D.短评6.新闻评论的论据主要包含两大类,即A.哲理性论据和史料性论据B.统计性论据和典型性论据C.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D.政治性论据和实践性论据7.中国历史上第—位报刊政论家是A.梁启超B.王韬C孙中山D.于佑任8.各类独立成篇的评论中篇幅最为短小的一种是A.社论B.评论员文章C.述评D.专栏小言论9.下面新闻评论的论据中,不属于事实性论据的是A.具有典型的人和事B.历史资料C.现行的法令、条例D.统计数字10.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A.政治性和针对性B.科学性和理论性C政治性和理论性D.针对性和迫切性11.《穷吃,吃穷》,这则标题采纳的修辞手法是A.对比法B.回环法C.比较法D.借代法12.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A.评论性B.政治性C新闻性D.群众性13.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A.调查研究B.占有材料C.理论研究 D.掌握X14.在复合式新闻评论标题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是A.引题B.辅题C.插题 D.副题15.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A.社论B.评论员文章C.编者按语D.专栏评论16.短评在发表时A.不署名B.必须署名C必须集体署名D.可署名也可不署名17.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类似A.短评B.专栏评论C编者按语 D.述评18.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A.报纸上最为常见B.期刊上最为常见C.播送上最为常见D.电视上最为常见19.按照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分类,大致分为说明性按语、注释性按语和A.政治性按语B.结论性按语C.议论性按语D.政论性按语20.新闻评论学是一门A.政治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学科B.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C.政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D.理论性和政治性很强的学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O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新闻评论写作习题

习题库《新闻评论写作》一、填空1、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是————————————2、——————是我国近现代时期的首家政论报刊,————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报刊政论家3、————是最早开始“政论报纸”时代的国家,该国被尊为“社论之父”的是—————4、社论的特点是————————————————————————————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5、按语的基本特征是————————————————6、我党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和新闻教育家恽逸群曾说,广播新闻评论应该有自己的风格,那就是————————————7、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栏目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诞生。
8、“可视的故事十硬碰硬的新闻”,这句话说明了电视新闻评论的————————的特点9、1999年5月人民网为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开设的————论坛,是传统媒体网站开设的首个时事新闻类论坛10、和理论文章相比,新闻评论具有三个特点。
11、“时务文体“的代表人物是。
12、被称为“小国务院”的美国最负盛名的评论家和专栏作家是。
13、新闻评论的三要素是14、选题富有新意的标准是15、根据评论的载体形式,可将新闻评论分为和16、按语的基本特点是。
17、音响评论的基本特点是。
18、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
二、名词解释1、选题2、刻板成见3、公共利益4、编后5、类交流6、立意7、舆论8、特约评论员文章三、简答1、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是什么?2、新闻的标题和新闻评论的标题有什么不同?3、在大型新闻评论中,为什么除社论之外,还有评论员文章?4、电视新闻评论中,选择画面的原则是什么?5、和其它载体形式的新闻评论相比,广播新闻评论和电视新闻评论分别具有哪些优势?6、什么叫选题?你怎样理解选题的“大中取小,以小见大”?7、制作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哪些要求?它和新闻报道的标题有何不同?8、在所有的新闻评论品种中,规格最高,权威性最强的评论是什么?这种评论有哪些特点?9、信息具有哪三个层次?新闻评论传达的是什么信息?四、理解1、如何理解新闻评论的时效性?2、你怎样理解“选题趋同,立论互异”?3、新闻评论的立意要“深”和“新”,你是如何理解的?4、怎么理解广播新闻评论的通俗浅显?5、你怎样认识新闻评论“应以受众为本位”?6、你怎样理解电视述评的特点及其优势?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亚洲直面对和平的挑战4月16日至19日,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在北京和重庆举行,39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聚集中国,共同讨论“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阶段测试题库完整

新闻评论写作——阶段测试题库【题型:单项选择】 [1] 在新闻体裁中,新闻评论是一种_____的新闻体裁。
答: BA 理论性B 政论性C 艺术性D 实践性【题型:单项选择】 [2] 新闻评论的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____。
答: CA 文学性B 社会性C 群众性D 理论件【题型:多项选择】 [3] 新闻评论学是一门___很强的学科。
答: ADA 政治件B 群众性C 形象件D 实践性E 理论性【题型:单项选择】 [4] 在1942年整风时曾大声疾呼,“应当禁绝一切_____〞答: CA 套话B 大话C 空话D 废话【题型:单项选择】 [5] 立论的新颖理应以____为前提。
答: CA 生动B 鲜明C 准确D 真实【题型:多项选择】 [6]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的基求要求:答: ABCDA 针对性B 新颖性C 准确性D 前瞻性E 指导性【题型:单项选择】 [7] 标题是以_____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容的简短文字。
答: CA 生动B 形象C 醒目D 抽象【题型:单项选择】[8] 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爱读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____色彩。
答: BA 政论B 感情C 群言D 导向【题型:多项选择】 [9] 评论标题与新闻标题的主要区别包括___。
答: ACDEA 表现手法不同B 鲜明程度不同C 写作要求不同D 结构方式不同E 制作目的不同【题型:单项选择】 [10] 夹叙夹议是一种_____糅合的说理艺术。
答: BA 破立B 事理C 虚实D 情理【题型:单项选择】 [11] 数据是一种确凿有力的能表达事实总和的____。
答: AA 论据B 事实C 材料D 素材【题型:多项选择】 [12] 说理论述的根本要__答: ABCEA 论据和论点的结合B 虚和实的结合C 破和立的结合D 动和静的结合E 严肃和生动的结合【题型:单项选择】 [13] 结构是指文章各个组成局部的搭配与____。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练习版

202X 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真题0065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 ) A. 最能表达作者个人观点C. 是广阔群众最关怀和最感兴趣的2.新闻评论选题和立论的关系是( ) A. 两者相互独立,可以截然分开B. 一般情况下,先立论,后选题C. 选题为立论提供根底,立论给予选题鲜亮的思想观点D. 实践中,选题相同时,立论也相同3. 衡昂: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开展的一项首要标准是立论是否具有 ( )A.针对性B.新颖性C.精确性D.前瞻性 4.以下评论体裁中必须有标题的是( ) A.文前按语 B.文中按语 C.电视述评 D.主持人评论5. 《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政府》、《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这两个评论标题主要表达了 标题功能中的() A.昭示中心论点 B.吸引受众注意 C.说明作者态度 D.概括论题范围6. 与其他媒体评论标题相比,播送评论标题的特点是( )A. 结构、句式和言语运用上更为灵敏多样B. 更简洁、平易、生动C. 更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D. 往往在正文播出后播放7. 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中一条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B.X 有时效性 D.最富有理论色彩A. 虚实结合B.论据和论点结合C.破立结合D.严肃和生动结合8. 作为论说文的-•种,新闻评论的结构特别之处在于()A. 其谋篇布局为表达逻辑结构效劳,为从道理上说服受众效劳B. 其主要研究篇章之间的关系法则C. 相对短小精悍D. 以相关性为结构原则9. 在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中,形象的作用是()A. 无关紧要的,评论凭借理性逻辑取胜B. 形象和说理相互独立,不能融合C. -种重要的方法,使评论更为生动D. 削弱了说理的逻辑性,应该少用10. 打好新闻业务根底,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A.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B.文字修养C.采写新闻D.计算机应用11. 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播送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致辞的()A.启迪性言论B.战斗性言论C.权威性言论D.煽动性言论12. 体裁特点为短小精悍、新奇独特、生动灵敏、重在分析的是()A.编后B.文前按语C.时评D.短评13. 报刊独有的按语形式是()A.编后B.文中按语C..文前按语D.批注14. 在新闻评论各类体裁中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是()A.社论C.述评15. 思想述评侧重于分析()A.社会道德风气C. 一般生活琐事16.杂文与…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A.直抒己见C.思想深刻B.短评D.编者按语B. 重大新闻事件D.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状况B. 形象性较强D.从大处着眼)B. 听众状态D.传播技术18撮早出现的口播评论形式是(E. 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E. 综述信息、点到为止24.评论的论据即是用来说明观点的材料,它包含(A.事实性材料C. 言语符号材料E. 逻辑性材料C. 视听结合E. 双线互补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A.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B. 以长设栏目形式播出的口播评论C.兼具串联功能的口播评论D.D 播导语19.画面在电视评论中的主要作用是(A.表现事实B.引出论题C.提供富于实证力的论据D.增强评论感染力 2。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5篇)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5篇)第一篇:新闻评论写作试题新闻评论写作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B.王韬C.于佑任D.张季鸾 2.()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B.申报C.新闻报D.字林沪报3.《新青年》与()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B.晨报C.时事新报D.每周评论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B.范长江C.王芸生D.邹韬奋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上的群众性。
A.内容C.写作形式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问题。
A.理论性B.针对性C.新鲜性D.准确性7.()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B.寓有新意C.准确无误D.高瞻远瞩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儿A.类比B.喻证C.反证D.例证 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解决问题D.深化主题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A.浅显易懂B.生动引人C.深入浅出D.深刻准确 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A.行文简洁B.文章短小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13.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高中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

高中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A. 传递信息B. 娱乐大众C. 引导公众舆论D. 记录历史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评论的特点?A. 时效性B. 客观性C. 批判性D. 娱乐性答案:D3. 新闻评论的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随意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随意性答案:B4. 新闻评论的论据应该具备哪些特点?A. 真实性B. 相关性C. 说服力D. 以上都是答案:D5. 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A. 模糊不清B. 吸引眼球C. 与内容无关D. 准确反映评论主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写作应该以_________为依据,以_________为手段,以_________为目的。
答案:事实、逻辑、说服2. 新闻评论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生僻词汇、冗长句式3. 新闻评论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_________、结论三部分。
答案:正文4. 新闻评论的论点应该明确、_________,论据应该充分、_________。
答案:有力、有据5. 新闻评论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保持_________,避免_________。
答案:客观、偏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和形式。
新闻报道主要是客观地报道事实,其目的是传递信息;而新闻评论则是作者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其目的是引导公众舆论,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新闻报道通常遵循“五W一H”的原则,即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和How(如何),而新闻评论则更注重逻辑推理和论据的支撑。
2. 论述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答案: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明确论点,确保论点清晰有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选择有力的论据,论据应该与论点紧密相关,具有说服力;再次,逻辑严密,确保论证过程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此外,语言精炼,避免冗长和啰嗦,使文章简洁有力;最后,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确保评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自考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评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评论的首要功能是()。
A. 教育B. 引导C. 娱乐D. 宣传答案:B2.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点明确B. 论据充分C. 语言生动D. 形式多样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A. 客观公正B. 以事实为依据C. 以情感为主导D. 以理服人答案:C4. 新闻评论中,引用数据和事实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加文章长度B. 增强说服力C. 显示作者知识丰富D. 增加文章趣味性答案:B5. 新闻评论的写作结构通常包括()。
A. 引言、正文、结论B. 标题、正文、结尾C. 引言、正文、结尾D. 标题、正文、结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包括()。
A. 针对性强B. 时效性高C. 语言简练D. 形式多样E. 观点明确答案:ABDE2. 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包括()。
A. 善于发现问题B. 善于分析问题C. 善于解决问题D. 善于表达观点E. 善于使用修辞答案:ABDE3. 新闻评论中,作者应该()。
A. 保持客观B. 保持中立C. 保持主观D. 保持公正E. 保持理性答案:ABDE4. 新闻评论的写作目的包括()。
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教育公众D. 娱乐大众E. 监督社会答案:ABCE5.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包括()。
A. 论述B. 批评C. 讽刺D. 赞扬E. 叙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在于,新闻评论更侧重于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解释和评价,而新闻报道则侧重于对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全面报道。
2. 新闻评论的写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案:新闻评论的写作需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构清晰等方面。
3. 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如何撰写?答案: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吸引读者注意,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引导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短小
.深化主题
.深刻准确 )。
.文字朴实
.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
)。
.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
)。
.社论
.评论员文章
.观察家评论
)
.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
.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 ?
.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 ?
.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 ? 五、文章评析 (仔细阅读下文, 依照文后要求, 对该文进行评析, 第、第小题各分, 第小题分, 共分 )
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
)上的群众性。
.内容
.读者面
.写作形式
.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 (
)问题。
.理论性
.针对性
.新鲜性
.准确性
.(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有的放矢
.寓有新意
.准确无误
.高瞻远瞩
.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 冉有说:“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
.笔法
.说理
.见解
.修辞
.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
)。
.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具体、鲜明、短小、生动
.深入、鲜明、精炼、引人
.深入、鲜明、短小、生动
.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 (
)。
.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言之有序
.言之有文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 (
)。
.社论
.评论员文章
.专栏评论
.编辑部文章 .余论
.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是在世纪 末的事情。
(
) 年代
.恽逸群同志认为广播评论的风格特点是 “短、 浅、软”,其中“软” 是从 (
)方面来说的。
.内容
.思想
.长短
.表现形式
)。
.有的放矢
.寓有新意
.准确无误
.高瞻远瞩
.在新闻评论中, 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 从论述的角度看, 两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有 (
)。
.就实务虚
.以虚带实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分,共分 )
.寓虚于实
.借题发挥
.选题
.论证
.具体分析
.社论
.编者按语
四、简答题 (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分,共分
.《新青年》“随感录” ,《向导》的“寸铁”都是 (
)专栏。
.副刊
.通讯
.新闻
.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在 (
.杂文 )之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需要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抗日战争
.幽默、讽刺等等表现手法常常为 (
)所用。
.杂文
.社论
.短评
.余论
.新闻评论文章 (
)是第一位的。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
)
.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 (
) 三个方面。
.反映
.维护
.监督
.制造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 (
)。
.新闻性
.政治性
.群众性
.文艺性
.新闻评论的作用是 (
)。
.解释新闻 .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揭示新闻本质 .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
.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 (
虎 ( 儿 ))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
.类比
.喻证
.反证
.例证
.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
)。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
)。
.浅显易懂
.生动引人
.深入浅出
.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
.行文简洁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
.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 社会舆论的关系。
)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舆论与舆论之仆》 ,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
.梁启超
.王韬
.于佑任
.张季鸾
.(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上海新报
.申报
.新闻报
.字林沪报
.《新青年》与 (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
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治言
.晨报
.时事新报
.每周
)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
人口的佳作。
(年月日 )曾经是当时脍灸
.张季鸾
.范长江
.王芸生
.邹韬奋
.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