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析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朱德、陈云、任弼时、王稼祥、博古等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引言(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同志们!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
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
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五四”⑴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
到了现在,中国反动派只能提出所谓“以数量对质量”的办法来和新文化对抗,就是说,反动派有的是钱,虽然拿不出好东西,但是可以拚命出得多。
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
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
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上却没有互相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当时的反动派把这两支兄弟军队从中隔断了的缘故。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多起来了,这是很好的事。
但是到了根据地,并不是说就已经和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完全结合了。
我们要把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就要使这两者完全结合起来。
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 关键词] 文艺批评标准
理 论 与 实 践统 一 无 产 阶级 文化 领 导权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 的讲话 》 ( 以下 简称《 讲话》 ) 作
为 中国共 产党领 导文艺 运动 的马克思 主义 纲领性 文献 . 对 当代 中国的文学 艺术事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 全球化 、文化多元 化 和社会信 息化加 速发展 的今 天 。 各 种 思 想文化 交 流交 融交 锋更 加频 繁 , 我 们通 过 重温 《 讲 话》 经典 , 纪念 毛泽东诞 辰 1 2 0周年 , 对继续 毫不 动摇地 坚持 马克思 主义文艺 路线 ,进一步 深化文 化体制 改革 。
、
从 实 践 需 要 和 文 艺发 展 规 律 双 重 视 角 重 新 审视
《 讲话> 的历史背 景
文 艺素养 亟待提 高 。彼 此之 间的分歧和 矛盾 亟待 解 决 。
许多文艺 工作者从全 国各地来 到延安 , 积极投 身革命 , 他 们 的经历不 同 。 所处 环境不 同 , 创作 风格和文艺 主张也不
是一个根本 的 、原则 的 问题 。我们的文艺应该 为最广大
人 民服 务 。 而不是 为地 主 阶级 和 资产 阶级 服 务 , 似乎 已
不成其 为问题 , 其实不然 。毛泽 东认 为 , 很多人 并没有真
国的大地 主大资产 阶级 的投降倾 向在加 重 , 对 人 民的革
命 要求进 行压制 , 阶级 矛盾也 进一步加 剧 。为了鼓舞 抗
同, 因此 产生分歧是难免 的。另 外其水平也参 差不齐 , 由 于 部分人没 有科学 世界观 和方法论 的指 导 。 缺 乏马克 思 主 义 的基 本 常识 , 不 了解人 民大众 的情感 、 愿 望 和生 活
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反思1980年代西学译介

新 时期 以来 , 经历 “ 文革” 闭关 锁 国带来 的文
化饥 渴 后 , 引 进 西 方 文 化 成 为 潮 流 。据 统 计 , 在
1 9 7 8—1 9 8 7年 间 仅 社 会 科 学 方 面 的 译 著 就 有
于 5月 2日、 1 6日、 2 3日3次参加会议 , 于 2日和 2 3 1 3分别作 了讲话 , 讲 话由速记员记录 , 随后整理成 文 , 后经胡 乔木整理 , 毛泽 东修改审 定 , 终 以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 话》 为名发 表 于鲁迅 先生逝 世 7周年 之 际的 1 9 4 3 年1 O月 1 9日《 解放 日报》 。金宏 宇在考察 中认 为 , 《 讲话》自发表 以
课; 它妄 图去政 治化却不仅 本 身带有 强烈 的政 治性 , 也在 中国现代化 建设 的进程 中成为 了一股合政 治化的
力量 。
关键词 : 《 在延安 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 ; 1 9 8 0年代 ; 西学译介 ; 去政治化
中图分 类号 : 1 0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2 0 7 ( 2 0 1 3 ) 0 2— 0 0 5 0— 0 5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7— 2 4
明或 暗地都 夹带 有 主观 政 治 色 彩 , 从 而 影 响 了对
方现代文学 ; 而 中国社会科学 院组织的《 外 国文 学研究资料丛 书》 《 现代外 国文艺理论》 《 二十世 纪欧美文论丛书》 《 世界文论》 等丛书及北京大学 出版社的《 文艺美学丛书》 则 大量引进外 国文 艺
理论 资 料 。此 外 , 随着 思 想 解 放 , 文化 、 哲学、 社
作者简 介 : 王 园波 , 湘潭大学文 学与新 闻学 院 2 0 1 0级文 艺 学硕 士研 究 生, 主要 从 事西 方 美学研 究。( 湖 南湘潭
毛泽东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胡为雄【摘要】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文艺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堪称文艺发展的指南。
本文从毛泽东的主体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革命文艺的需要诸因素对《讲话》略作阐述,并从七方面展开:一、毛泽东博学多才,在彼时党内惟有他能作出有关文艺的经典性讲话;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已开始孕育,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战争与文艺生活紧密相联;四、《讲话》这部具有隽永意义的经典,所阐明的文艺理论仍是鲜活的;五、《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被证明是正确理论;六、提高和普及问题是文艺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七、文艺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在当前是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政治;普及;提高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2)03-0001-08作者简介:胡为雄,湖北通城人,(北京10019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1942年5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
此前,他对会议的召开作了充分准备,听取了许多文艺人士的意见与建议。
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工作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堪称文艺发展的指南。
5月2日,毛泽东在会上作引导式发言时,主要讲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学习等问题。
5月23日,他又在座谈会上作了精彩的总结讲话,主要是总结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文艺为什么人、文艺的普及与提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歌颂和暴露等问题。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转变立足点,熟悉工农兵,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浅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背景、文本及启示

二年五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纪念这位中 国文化革命 的最伟大与最英勇的旗手。——解放 日报 编者 一 九 四三年 ” 。据此 , 我 们完 全 可 以推断 , 这 个 出
9 4 3 年的《 讲话》 单行本 , 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 1 9 4 2年 5月 , 毛泽 东 在延 安杨 家 岭 主持 召 开 文艺 版于 1 的最早的《 讲话》 单行本 。 座谈会 , 并于 5 月 2日、 2 3日两次在会上就文艺整风 、 文艺学习问题发表讲话 。 座谈会后 , 毛泽东对党的文艺
‘
诲岳 ・ 2 0 1 4 ・ 5
一
59 —
CANGS ANG
懂; 三 是Leabharlann 比较 严重 的唯心 论 和教条 主义 倾 向 , 驰于 空 毛泽 东开 宗 明义 ,明确提 出 了召 开延 安文 艺座 谈会 的
想、 满 足 空谈 , 一 味表 现 自我 ; 四是 背 离 马列 主义 的立 目的 , “ 是 要 和大家 交 换意 见 ,研究 文 艺工 作 和一 般革
一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收入《 毛泽东选集》 第3 卷 跃 的心脏。然而 , 这个生机盎然的文艺百花园 , 也存在 出版 发行 。 思想 困惑 和作 风不 正等 状况 。一是 同工 农兵 结合 的思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有一本 《 讲话 》早期单行 想准备不足 , 对群众缺乏真正了解和深厚感情 , 只把注 本。2 0 0 6 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及国 意力放 在研 究 与描 写知 识分 子 上 面 ;二 是理 论 与实 践 严重脱离实际 、 脱离群 众 , 对现 实生活不熟 、 不 家文物局《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 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 脱 节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传播关系观解析

话》 着眼于文艺 的社会属性 ( 政治属性 ) 围绕文艺 , 为什么传播 、 对谁传播 以及 如何传播等问题展开论 述 。政权的保障使政治意识形 态对作家的“ 征询 ” 成为强制 性力量 , 作家必须 自觉接受 《 讲话 》 的指 导 , 通俗 易懂 的文学 形 式表 达 “ 治 议程 ” 用 政 设定 的
主题 , 对广 大 人 民 群 众进 行 “ 治 启 蒙 ” 宣 传 党 的 政 , 政 治 意识 形 态 。解 放 区 和 十 七 年 文 学 创 作 实 践 了
西, 同志 们 中 间还 有 很 多 唯心 论 、 教 条 、 洋 空想 、 空 谈、 轻视 实 践 、 离群 众 等 等 的缺 点 , 脱 需要 一 个 切 实 的严肃 的整 风运 动 。 _ (9 ”6 P ) ]2
r N J WU
【 文艺研究与文学批评】
【 主持人语 】 今年是毛泽 东同志《 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 7 0年 。作为马克 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经典,讲话》 《 重塑了中国文学的版 图, 对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等各 个方面都 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如何继承与发 扬《 讲话》 精神 , 是我们 需要认真 面对 的重
西北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1 3月 , 4 0 2年 第 2卷第 2期 , r ,0 2 V 14 , o2 Ma.2 1 , o 2 N . .
Junl f otw s U ie i ( h oo h n oi cecs d i ) ora o r et nvrt P i sp yadSc l i e io N h sy l a S n E tn
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2/4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中国文艺才能繁荣兴盛、经久不衰。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文艺作品。
二、唱响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在抗日救国、抵御外侵的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文艺工作者的斗志激情,他们走向战斗前线,以笔为刀枪,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文艺作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奔流向前,不可阻挡。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这一时代主题,把艺术追求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三、在铸魂培根中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的,进一步指出了文艺工作者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生逢盛世,广大音乐工作者肩负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光荣使命。
我将与全省音乐工作者一道,坚守人民立场,紧跟时代步伐。
省音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音乐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始终聚焦省委“作示范 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党组的领导下,扛起出精品、出人才的职责使命,放大格局视野,找准参照坐标,用音乐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今年,围绕贯彻落实省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六个江西”,省音协将组织大型原创交响组歌《赣江潮》创作,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声音,奏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乐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宣言书,也是二十世纪中期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里程碑。
《讲话》的诞生,不仅对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起着无可置疑的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世界各国进步文艺工作者和革命文艺运动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很早就译传国外。
《讲话》正式公开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时隔两年后的1945年12月,朝鲜咸镜南道就把它翻译成朝鲜文,在朝鲜出版。
朝鲜是外国宣传和学习《讲话》的第一个国家。
一本文艺论著问世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国外的重视,这在文艺界是不多见的。
1946年,战后的日本的进步文艺工作者掀起了文艺革命,他们急切寻求一种适合时局需要的革命文艺理论,于是由“新日本文学会”主编,由千田九一翻译,以《现阶段中国文艺的方向》为书名,出版了《讲话》的日文译本。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在1945年的世界大战中,日本是个战败国,而且是被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人民打败的战败国。
但是,日本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却能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念,把世界革命放在第一位,于本国战败后的第二年,就翻译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这在文艺界也是少有的。
真正的革命理论,对革命人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的传播是风快的,而且是没有国界的。
随后,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法国、美国、英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印度、古巴、巴西等国家,都先后用本国的文字翻译出版了《讲话》。
在印度,除了英文版外,还有孟加拉文、印地文、马拉提文、泰米尔文、泰鲁固文、马来雅冷文等各种印度文字的版本。
1952年和1953年,随着《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出版和翻译,《讲话》便通过各种文字,广传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光辉著作之一。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一传到国外,就惊醒了千千万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和读者。
他们生活于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属于不同的种族和民族,遍布世界各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生分别在二月份和三月份向更多的干部作传达报告,在干部 和党员中进行学习讨论。 出乎意外的,自2月份起,就发表了王实味的《政治家 艺术 家》(《谷雨》杂志第一期),在《解放日报》陆续发表丁玲的 《三八节有感》(3月9日)、王实味的《野百合花》(3月13 日和23日)、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3月11日)、 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3月12日)、肖军的《论同志的 “爱”与“耐”》(4月8日)等杂文,与一些不健康的创作。 当时报刊和墙报上发表的作品,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议论 纷纷,造成思想混乱,直接间接的阻挡着干扰着整风学习的进行。 《野百合花》、《三八节有感》与《论同志的“爱”与“耐”》又 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利用,印刷散发,攻击解放区。
文章把某些机关在节假日的晚会说 成是“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升 平气象”,这与“每一分钟都有我们 亲爱的同志在血泊中倒下”极不和谐; 把干部待遇上的某些差别说成是“衣 分三色,食分五等”的等级制;把战 争环境下偶尔发生的“青年学生一天 只得两餐稀粥”视为普遍现象;把干 部的某些官僚主义说成是“到处乌鸦 一般黑”……。
延安时期 的毛泽东
延安时期的 毛泽东
二、讲话的主要命题
· 文艺为政治服务 · 文艺工作者应当到工农兵当中去,向群众学习, 改正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 · 普及与提高问题 · 文艺的大众化问题 · 继承与借鉴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问题 · 人性论问题 · 文艺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三、相关资料
附:1 野百合花 王实味
丁玲
讨论题目: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价值、现实指导意 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附2 三八节有感 丁 玲
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 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 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 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 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 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 高的感情,(不管是升起的或沉落的, 不管有幸与不幸,不管仍在孤苦奋斗 或卷入庸俗,)这在对于来到延安的 女同志说来更不冤枉,所以我是拿着 很大的宽容来看一切被沦为女犯的人 的。而且我更希望男子们尤其是有地 位的男子,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 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少发空 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使理论与实 际不脱节,在每个共产党员的修身上 都对自己负责些就好了。
第十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课时:4 2:背景介绍,内容介绍,学生自读课文 3-4.课堂讨论。
一、背景:《讲话》的写作、发表
1941年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党反动军在皖南阴谋“围剿” 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军部、华中局领导机关和华中局党校,军长被俘, 政委遇难,政治部主任等牺牲,七千干部和战士被杀被捕。国民党 反动当局还以“曲线救国论”,密令大批将军率部投敌,配合日伪 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并准备第三次反共高潮——七月份进攻陕 甘宁边区。日本侵略军准备十一月发动太平洋战争,集中日、伪军 “扫荡”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妄 图消灭中国解放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使解放区缩小, 人口和军队都减员约半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民缺衣少食,边
据艾青回忆,“四月间,毛主席给了我一封信说:‘有 事商量,如你有暇,敬祈惠临一叙,此致敬礼!’我去 了,他说:‘现在延安文艺界有很多问题,很多文章大 家看了有意见,有的文章像是从日本飞机上撒下来的, 有的文章应该登在国民党《良心话》上„„你看怎么 办?”毛泽东还约肖军、艾青写了对于当前文艺工作的 意见,准备在文艺座谈会会议期间发表。 座谈会期间,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专栏5月14日第一次见报,在 四版头题位置刊登《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译者署 名是P.K)博古(秦邦宪),15日发表《恩格斯论 现实主义》(摘录) ·《讲话》1943年10月在《解放军日报》上发表
区银行最穷的时候,只有边币五元。 为克服和战胜困难,一方面精兵简政,厉行节约、发展生产; 一方面进行整风学习运动,克服党内王明路线的残余问题,向全党 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在思想和组织上打基础。二月一日和二月八日毛主席分别作了 《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