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的()的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A. 心无义B. 格义C. 合本D. 直译正确答案:B2. 1963 年()在他著名的《比较不是理由》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 刘若愚B. 艾田伯C. 叶维廉D. 季羡林正确答案:A3. 19 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 文学理论B. 文学史C. 诗歌D. 文学正确答案:A4. ()利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采用阐发法系统分析了《红楼梦》,认为它是“悲剧中之悲剧” 。
A. 鲁迅B. 王国维C. 梁启超D. 苏曼殊正确答案:B5. 安德鲁·朗创立了()的民俗学理论A. 神话学派B. 历史地理学派C. 人类学派D. 结构主义学派正确答案:C6. 德国著名神话学派学者库恩建立了()A. 太阳神话说B. 月亮神话说C. 宗教神话说D. 雷雨神话说正确答案:D7. 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由()学者首先提出来的A. 美国B. 中国C. 法国D. 前苏联正确答案:B8. ()是第一个把比较文学引进高校的中国学者。
A. 梁启超B. 王国维C. 戴望舒D. 吴宓正确答案:D9. ()把“精细和准确考证”规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A. 卡雷B. 梵·第根C. 基亚D. 巴尔登斯伯格正确答案:B10. ()在《论史诗》和其他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
A. 但丁 B. 伏尔泰 C. 狄德罗 D. 卢梭正确答案:A11. “平行回现论”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先驱()提出的A. 马雅可夫斯基B. 维谢洛夫斯基C. 日尔蒙斯基 D. 别林斯基正确答案:B12. ()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A. 狄德罗 B. 卢梭 C. 伏尔泰 D. 莎士比亚正确答案:A1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 世纪()年代即已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世纪()年代即已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
A.三十B.四十C.五十D.二十2.前苏联比较文学的代表人物日尔蒙斯把比较文学称为()A.比较文艺学B.比较类型学C.历史-比较文艺学D.比较历史学3.“暗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提出的A.海德格尔B.伊塞尔C.布莱西特D.曼海姆4.1930年,()在梵·第根等的协助下创建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使巴黎成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
A.戴克斯特B.阿扎尔C.韦斯坦因D.巴尔登斯伯格5.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A.西晋时期B.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C.“五四“前至1949年D.唐宋时期6.历史地理学派又叫做()A.德国学派B.芬兰学派C.荷兰学派D.法国学派7.()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A.1979B.1981C.1982D.19858.()在《论文学》中提出了文学取决于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著名论点A.孟德斯鸠B.斯达尔夫人C.格林D.泰纳9.()利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采用阐发法系统分析了《红楼梦》,认为它是“悲剧中之悲剧”。
A.鲁迅B.王国维C.梁启超D.苏曼殊10.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A.异国异族形象B.东方形象C.异国情调D.异域风物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3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A.自由诗B.抒情诗C.格律诗D.叙事诗E.哲理诗2.文学的话语慰藉特点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含蓄和含混这两种较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A.错误B.正确3.由风格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学派别,就是()。
A.文学思潮B.文学社团C.文学流派4.浪漫主义是与()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A.现实主义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5.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说。
()A.错误B.正确6.散文的所谓“神不散”是指每篇散文都有一贯的()意气、中心、线索等。
A.内容B.形式C.题旨7.文学的倾向性应当富于()当中。
A.政治性B.真实性C.阶级性8.文学的“二为”方向是由()提出的。
A.毛泽东B.马克思、恩格斯C.邓小平9.创作欲望中渗透了作家的感性因素。
()A.错误B.正确10.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在于其审美属性及语言形式。
()A.错误B.正确11.主题以()为基础,并在其确定和提炼中形成。
A.素材B.题材C.形象12.简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13.()是人们对各种文学形象,主要是文学作品进行阐释、研究和评价的科学。
A.文学鉴赏B.文学批评C.文学争鸣14.艺术真实是指社会中客观存在的()。
A.人B.事C.实际事实15.作家的艺术能力是指()。
A.艺术发现能力和艺术技巧能力B.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发现能力C.艺术技巧能力和艺术构思能力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文学作品的主题通过()来表现。
A.艺术形象B.人物形象C.人物行动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以()为中心。
A.对象B.形象C.感情3.文学的本质作用(即总体作用)是()。
A.认识作用B.审美作用C.教育作用4.制约整个创作过程的是灵感思维。
()A.错误B.正确5.典型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A.错误B.正确6.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理想的样子来反映现实的塑造形象的创作方法。
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课程代码 262270)一、名词解释1、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在美国北卡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学术年会。
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了学科的健康发展。
2、格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一种研究法,就是以老庄等各家学说来解释佛家的教义,说得更明确一点,格义的方法即是用汉学来解释和比附外来学说,是比较文学中“阐发研究”的最初形态。
它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3、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式之一,它是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具有外来性和隐含性的特点。
4、圆形的研究——由于作家所受的影响常常不是单一的,很可能是多元的,因此深入的影响研究往往不是从一个角度,而是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研究一个作家所受到的外来影响。
梵·第根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圆形的研究”。
它是影响研究中较好的方法,它能使人们对作家的创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5、阐发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适用于文化系统迥异的诸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
它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以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
6、接受理论——又称为接受美学、接受研究、文学的接受与作用论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学者尧斯和伊塞尔提出的。
其要点是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产生各种不同反应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
2、期待视野——是指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或先入为主的见解),即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构成了阅读和理解的个人色彩,产生了因人而异的理解和解释。
(完整版)《比较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跨国界跨学科2、193、交流、吸收、改造4、国际文学关系5、中国印度6、朱光潜7、综合8、创造性的误读9、渊源学10、文学理论、文学批评11、语言学科12、世界文学他种文学13、环境时代14、理念方法15、亚里士多德16、打通17、国际文学关系18、《共产党宣言》19、浪漫主义20、统一性(或同质性)和差异性(或异质性)21、《赵氏孤儿》22、钱钟书23、弗莱24、选择性共鸣2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26、影响研究27、文学史、文艺理论、美学原理28、跨国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29、互识、互证、互补30、抒情、叙事二、名词解释:1、影响: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
2、类比:类比主要考察相互间没有关联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以期发现其共同性。
3、流传学: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声誉、成就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的,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
4、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5、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则指某个民族内的具有传统联系的文学,该文学必须具有区别于他种文学的性质。
民族文学是形成比较文学基础的基本单元。
6、文类学:文类学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一门学问。
它既探讨文学的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渊源流变过程,也研究和比较某些相似文学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各自的发展历史及特征。
7、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的研究。
平行研究的范围很广,它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平行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
[VIP专享]《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VIP专享]《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dbc590b4e767f5acfcec5.png)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填空填1.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2.比较文学是研究以及的学科。
3.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研究。
4.比较文学具有、、的特点。
5.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之外,还研究的联系。
6.“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也在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7.“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国学者提出的。
8、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9、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
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其次是;再次是。
10、“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时期,它以为特征。
11、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12、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
13、日本“月亮诗人”是指,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14、“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诗人。
15、注重从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6、“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明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的思维方式。
17、1886年英国学者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
18、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是(国家)的洛里哀。
20、《中西文化比较》是英国哲学家在1922年发表的文章。
21、阿尔蒙多·尼兹是(国家)的著名比较文学家,他针对洛里哀的“大混合体”文学趋势的观点,写了一文。
22、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研究。
23、早在世纪初期,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24、比较文学是在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写作学概论(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写作学概论(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选用得越多越好。
()A.正确B.错误2.略叙(名词解释)3.语言精练就是文字越少越好。
()A.正确B.错误4.消息中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的部分是()A.标题B.导语C.主体D.背景5.“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这句话从对文章材料的要求来说,它强调的是材料的新颖性。
()A.正确B.错误6.“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这段文字属()A.比较说明B.分类说明C.诠释说明D.定义说明7.谈谈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
8.“德国科学家最近在海底发现一种能在高温和有毒等恶劣条件下生存的原始微生物”,这则导语的写法属于叙述式。
()A.正确B.错误9.抒情散文(名词解释)10.通讯就是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简略、概括的叙述手法。
它往往用于概括介绍人物或事件,叙述人物或事件中的非重点部分,或表达某种言外之意等等,以拓宽文章叙述的广度。
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①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是指主题是把文章的有关内容都聚合到一起,并用相应的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整合成为一篇完整有机的文章;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指主题在文章中起着主导作用;主题是文章的统帅,是指主题统领、支配着文章的一切。
②主题统摄文章的其他要素,包括决定材料的取舍、制约表达手法的运用、影响遣词造句、决定审美价值等。
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散文的一种,侧重于作者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往往通过“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的途径,从即物、即景的刻镂描摹中生发联想,阐述哲理,或是将人的思想情趣移注到原无生命的客观对象中去,熔客观的审美发现与主观的心灵袒露为一炉。
四川农业大学文学概论(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82404--四川农业大学文学概论(本科)期末备考题库8240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是人们对各种文学形象,主要是文学作品进行阐释、研究和评价的科学。
A.文学鉴赏B.文学批评C.文学争鸣正确答案:B(2)戏剧结构方式“三一律”指的是()A.一个时间,一个场面,一个人物B.一个地点,一个事件,一个场面C.一个事件,一个整天,一个地点正确答案:C(3)概括是指在具体中进行概括,能表现出人及社会生活的()。
A.现象B.本质C.某些本质正确答案:C(4)想象力是文学创作时的()A.心灵翅膀B.精神动力C.内在潜力正确答案:A(5)文学离不开情感,但这种情感是高级情感最主要的是()。
A.理智情感B.道德情感C.审美情感正确答案:C(6)文学实践指有史以来,人们进行的文学()活动。
A.创作B.欣赏C.创作、欣赏、批评正确答案:C(7)文学的倾向性应当富于()当中。
A.政治性B.真实性C.阶级性正确答案:B(8)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特点,是从一种关系出发,即()。
A.文学与现实的关系B.文学与实践的关系C.现实与文学的关系正确答案:A(9)文学的倾向性应当富于()当中。
A.政治性B.真实性C.阶级性正确答案:B(10)主题以()为基础,并在其确定和提炼中形成。
A.素材B.题材C.形象正确答案:C(11)由风格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学派别,就是()。
A.文学思潮B.文学社团C.文学流派正确答案:C(12)文学作品的形式包括()A.体裁、情节、结构B.语言、体裁、情节C.结构、语言、体裁正确答案:C(13)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
A.构成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B.广泛的社会生活C.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塑造,生动地反映在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及所体现的作家的思想感情正确答案:C(14)浪漫主义是与()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A.现实主义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正确答案:B(15)文学的非本质作用指()A.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B.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娱乐作用C.娱乐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正确答案:B(16)描写是用()对人物、环境、事件等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农15年春《比较文学概论(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 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的()的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A. 心无义
B. 格义
C. 合本
D. 直译
正确答案:B
2. 1963 年()在他著名的《比较不是理由》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 刘若愚
B. 艾田伯
C. 叶维廉
D. 季羡林
正确答案:A
3. 19 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 文学理论
B. 文学史
C. 诗歌
D. 文学
正确答案:A
4. ()利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采用阐发法系统分析了《红楼梦》,认为它是“悲剧中之悲剧”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梁启超
D. 苏曼殊
正确答案:B
5. 安德鲁·朗创立了()的民俗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