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技术1-1机器及机械安全概述

合集下载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范文(二篇)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范文(二篇)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范文机械安全技术是一门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相关的技术,其目的是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员的伤害。

机械安全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如果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机械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以人为本,通过提高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安全性,减少人员伤害和事故的发生。

机械安全技术的核心是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即通过对机械设备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教育培训等,以减少或消除风险的发生。

机械安全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阶段的安全考虑。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安全性,包括设计合理的安全防护装置、采用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工作环境等。

2. 制造阶段的安全保障。

在机械设备的制造阶段,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测试和检验。

3. 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阶段,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设备,遵守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4. 事故处理和事故预防。

如果发生机械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机械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机械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防护装置。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是确保机械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安全围栏、安全门、安全光幕、紧急停止装置等,这些装置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直接接触,防止发生伤害。

2. 安全控制系统。

机械设备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是确保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安全继电器、安全PLC、安全编码器等,这些控制系统可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机械安全技术基本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基本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基本知识机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机械也可能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机械安全技术对于人们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

概述机械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安全措施来进行机械安全性能的设计和实现,以保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机械安全技术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机械防护、机械安装、机械维护和操作等。

机械防护机械防护是机械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机械防护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强制隔离控制机械设备应根据工作原理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金属掩护罩、束缚、强制隔离控制等。

强制隔离控制是指通过对机器进行物理隔离,能够使机器的所有危险动作处于一定的安全状态下。

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其他的保护措施,以达到更加安全的工作效果。

安全间隙安全间隙是指在机械设备中设置的安全距离,以保证人员不会因接触到机械设备而受伤。

安全间隙应该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危险面积计算,并在操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操作。

安全光栅安全光栅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防护设备,它能够保存一定距离的安全间隔,并根据操作要求自动检测和控制机械设备的动作。

安全光栅适用于一些较大的危险面的机械设备上,能够为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

机械安装机械安装是机械安全技术的另一方面,机械安装与机械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

在机械安装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安装平稳安装机械时,要确保机器的位置稳定,不会因加速度或减速度等因素而产生晃动,导致机器的安全性能出现问题。

安装区域机器设备应安装在符合要求的场所,同时,机器设备所在的场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地面环境。

在微不足道的位置都可能会产生问题,即使是一个表面的小段落的阴影也足以影响机械的性能。

动作准确性安装机器时,要确保机器的动作准确无误,不能存在漏检或误检等情况。

机械维护机械设备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工作,需要对机器进行维护。

在机械维护方面,有以下几个原则: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机器的性能良好。

机械安全技术

机械安全技术

机械安全技术各行各业使用着各种不同的机械,对机械平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机械平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平安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平安要求。

机械代替手工操作,能够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是,由于机械结构上有缺陷,组织布局不合理,操作时不遵守平安技术操作规程,就可能发生事故。

1、机械设备造成损害事故的种类。

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害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损害。

主要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2)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损害。

这类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3)刀具造成的损害。

刀具直接造成的损害,包括在前两类损害中,不再重复。

但还应留意,在生产中刀具产生的碎屑也会造成损害:①烫伤。

刚切下来的碎屑温度很高,可达600-700℃,简单造成烫伤;②刺、割伤。

各种金属碎屑都有锐利的边缘,会造成刺伤或割伤。

飞起的切屑可能损害眼睛;(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打伤人;(5)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损害。

2、机械设备的基本平安要求。

不同的机械尤其是专业机械有其特别的平安要求,这里只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平安要求,包括:(1)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看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修理人员的检查和修理。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平安要求,安装应坚固。

(3)机械设备依据有关平安要求,必需装设合理、牢靠,不影响操作的平安装置。

例如:①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平安防护装置。

②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时会发生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平安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电器等。

③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示留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

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各种灯光信号,或各种警告标志牌等。

④对于某些动作挨次不能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相互连锁装置。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机械安全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机械设备的日益普及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机械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安全控制系统和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知识。

一、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基础。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需求来确定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机械安全标准和规范,如国际上广泛应用的ISO标准、欧洲CE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机械设备的各项安全要求,包括防护装置的设计、紧急停止装置的设置等。

其次,设计人员还应考虑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险因素。

例如,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旋转部件、移动部件、高温表面等都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

例如,在旋转部件上设置防护罩、在移动部件上设置安全开关等。

另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是机械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

设计人员应为机械设备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并指导操作人员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等内容,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保证。

安全控制系统主要由安全编码器、安全传感器、紧急停止开关等组成。

其中,安全编码器用于监测设备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安全传感器用于监测设备周围的环境情况,紧急停止开关用于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断开设备的电源。

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遵循\。

机械安全(全)

机械安全(全)

1.2.3 钻 床
1 钻削时,操作工人应做到:
⑴ 操作人员严禁戴 手套操作,严禁用 手清除切屑。
⑷ 钻头缠有长铁屑 时,要停车用刷子 或铁钩清除,禁止 用风吹,用手拉。
案例一: 钻削作业 伤害事故
男操作工李某在一台摇臂钻上 钻削冲模板,在钻削过程中,钻 头缠上了很长的螺旋形切屑,李 某为图方便,在没有停机的情况 下,用带着手套的右手去清除切 屑。结果高速旋转着的钻头和切 屑紧紧缠住李某的右手,不幸造 成李某右手食指轧断两节的伤害 事故。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是采用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 装置
3、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 是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
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
1.1.5
机器设备设计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要 在设计、制造生产设备时同时设 计、制造、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达到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化,不得 把问题留给用户。具体要求为:
2 要按照安全卫生“三同时” 的原则,在安装机器设备时设置 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 栅,安全操作台等。
3 设备主管或有关部门应制订 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及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贯彻执行。
1.2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
金属切削机床分为11大类: 车床、钻床、镗床、磨床、
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齿 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和其 他机床。
(6)、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 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 动,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 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 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
1.1.7
机械设备的 安装使用
1 要按照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 和技术资料安装机器设备。自制 的机器设备也要符合GB5083-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的各项要求。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3篇)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3篇)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机械安全技术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设计、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如何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机械安全设计、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安全设计1. 安全标准和规范机械安全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GB/T 28630《机械安全》、GB/T 9969《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规定了机械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满足的基本安全要求,如防止机械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伤害、防止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等。

2. 安全防护装置机械安全设计需要考虑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以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危险区域。

常见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安全门、光幕、安全开关等。

这些装置能够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停止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监测和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例如,安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的运行速度,当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以防止伤害的发生。

二、机械安全操作1. 操作规程和培训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培训,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这些规程,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操作规程应包括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要点、紧急停机和故障处理等。

而培训则应向操作人员传授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安全防护用具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他们应该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等。

这些安全防护用具能够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伤害,并降低安全风险。

3. 检修和维护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检修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

注册安全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1第一节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注册安全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1第一节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1.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机械性有害因素和非机械性有害因素,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锋利的锯片、间距不够造成的挤压、高处存放物体的势能B.机械的质量分布不均、机械具有电气故障存在危险温度C.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堆垛的现塌、存在危险温度D.尖锐的刀片形状、机械具有电气故障、快速转动部件的动能答案:A【解析】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机械性有害因素和非机械性有害因素,机械性有害因素包括:①形状,如尖锐和锋利的边缘。

②相对位置危险,如挤压、缠绕。

③物体动能造成的危险。

④高处物体势能造成的危险。

⑤质量及稳定性丧失造成的危险。

⑥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堆垛拥塌等危险。

典型的非机械性有害因素有电气危险和高、低温。

2.2012年9月6日,工人黄某跟随师傅吴某在工地大型混凝土拌和现场熟悉生产作业环境。

师傅与人交谈时,黄某在拌和操作间内出于好奇触碰下料斗的启动按钮,致使下料斗口门打开,此时下料斗内一工人王某正在处理料斗结块,斗口门的突然打开致使王某从5m高的料斗口摔落至地面,并被随后落下的混凝土块砸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有()。

A.料斗口锋利的边缘、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现塌、料斗中的尖锐部位造成的形状伤害B.高处坠落的势能伤害、击中物体的动能伤害、坠落物体的挤压C.料斗日稳定性能丧失、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明塌、电气故障D.高处坠落的势能伤害、料斗中的尖锐部位造成的形状伤害、料斗口稳定性能丧失答案:B【解析】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机械性有害因素和非机械性有害因素,机械性有害因素包括:①形状,如尖锐和锋利的边缘。

②相对位置危险,如挤压、缠绕。

③物体动能造成的危险。

④高处物体势能造成的危险。

⑤质量及稳定性丧失造成的危险。

⑥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堆垛娓塌等危险。

事故中,王某由于从5m高的料斗口掉落后又被土块砸中,是动能和势能及挤压三者共同造成的严重后果。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范本(2篇)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范本(2篇)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范本机械安全技术是现代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涉及到机械设计、生产、使用以及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安全性。

为了增强机械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本文将简要介绍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障措施、机械故障与事故防范措施、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机械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了解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障措施。

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物理防护、电气保护、机械控制等方面。

物理防护是通过安装护罩、安全门等来防止工人接触到危险部位,起到保护的作用。

电气保护主要是通过安装电气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机械控制是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其次,机械故障与事故防范措施也是机械安全技术的重要内容。

机械故障与事故的防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导致故障和事故的隐患。

其次是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遵守操作规程的要求和禁止事项。

再次是培训和教育工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接下来,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是确保机械安全的重要手段。

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熟悉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次是配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再次是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正确操作机械设备,严禁擅自改动设备的参数和结构。

最后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严禁操作疲劳、酗酒或受药物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最后,机械安全标志是机械安全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机械安全标志的作用是引导和警示使用者,提醒他们应该注意哪些危险部位或危险行为,并告知他们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安全技术
机器概述
机械设备是现代生产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设 备,不仅工业生产要用到各种机械,其它行业也不 同程度上用到各种机械,它是各行各业解放劳动力、 提高生产率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在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机械与人相比,具有人 所不可替代的优点。
Page 2
机器的优点
(1)输出功率大,可长期稳定操作,不易疲 劳,生产率 高。
机器是由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部件组装成的装置, 消耗能源,可以运转、做功。它是用来代替人的劳动、 进行能量变换、以及产生有用功。机器贯穿在人类历史 的全过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却是在 西方工业革命后才逐步被发明出来。
Page 4
机械的分类
动力机器
根据用途的不同, 机器可分为
加工机器 运输机器
第一节 机器的组成
传统机器都包含如下三个部分: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装置, 并实现运动速度和运动形式的转换。
运动速度的转换
运动形式的转换
Page 13
运动速度的转换
传动装置解决原动机速度和执行装置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有的机器的普通交流电动机速度是固定的。
带、链传动
有的机器执行部分速度低于原动机的转速, 各种齿轮传动
第一节 机器的组成
现代机器的组成
辅助系统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控制系统
Page 16
控制装置是控制机器的运动 及状态的系统。包括操纵器 和显示器。
发出指 令调节 伺服电 机的运 动
原动装置 控制装置
由程序给定 运动规律
前馈控制
传动装置
执行装置
检测执行装置 的运动输出
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
测量运动构件真 实运动情况,并 将测量结果随时 反馈给控制系统
➢ 在机器完好的情况下,机器完成预定功能 的正常运转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可避免 的运动要素,有些可能产生危害后果。
2. 非正常工作状态
➢ 机械的非正常工作状态往往没有前兆,会 直接导致事故危害。
3. 故障状态
➢ 有些故障对所涉及的安全功能影响很小。 ➢ 有些故障会导致某种危险状态。
4. 非工作状态
➢ 非工作状态下,机械基本是安全的;但不 排除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危险事故。
需要减速。
减速器
(也有相反的情况,需要增速)。 例如自行车链传动
许多机器还需要执行装置有例多如种汽不车同的、速机度床。的变速器
Page 14
运动形式的转换
一般的原动机 作回转运动
转换运动形式 的各种机构
机器执行部分可能 有各种运动形式:
变速回转 往复摆动 往复移动 间歇运动 特定轨迹
Page 15
防止泄漏等装置。
6
机器设备在高速运转中易于甩出的部件,应设
计防止松脱装置,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
7
机器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以上计的基本安全要求
8
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应装在使操作者能看到整个设
备的操作位置上,在操纵台处不能看到所控制设备的全
部时,必须在设备的适当位置装设紧急事故开关。
常用:电动机、内燃机、 液压缸和气动缸,
以各种电动机的应用最 为普遍。
Page 11
第一节 机器的组成
传统机器都包含如下三个部分: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处于整个传动路线的终端, 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确定的运 动,是直接完成机器功能的 部分。
执行装置随机器的用途不同 而不同,它属于各种专业机 械课程研究的内P容age。12
信息机器
机械的分类
动力机器
其用途是转换机械能。
其他形式的能量
机械
原动机 如蒸汽机、内燃能机、电动机
机械能 其他形式的能量 换能机 如空气压缩机
加工机器
用来改变被 加工对象的
尺寸 形状 性质
状态
如: 加工机床 轧钢机 纺织机 包装机等。
运输机器
用来搬运物品和人。 如汽车、飞机、起重机、运输机。
信息机器
其功能是处理信息。 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等。 信息机器虽然也作机械运动,但其目的是处理信息,而不是 完成有用的机械功,因而其所需的功率甚小。
动力机器 加工机器 运输机器 信息机器
转换机械能 完成机械功 作功很小
第一节 机器的组成
传统机器都包含如下三个部分: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常称为原动机,是机器 的动力来源。
11 设计机器设备时,应使用安全色。易发生危险的部 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持颜色鲜明、 清晰、持久。
12 机器设备中产生高温、极低温、强辐射线等部位, 应有屏护措施。
13 有电器的机器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 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防静电。
Page 22
6、机械使用的状态
1. 正常工作状态
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
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
2
机器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
必要时,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
3
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
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Page 19
5、机械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
5
机器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械,应设有控制超压、
Page 17
第一节 机器的组成
机械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 ——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或减小
危险; ——通过减少对操作者涉入危险区的需要,限制人
们面临危险。
Page 18
5、机械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
1
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
米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轴、联轴节、带轮、
9
各类机器设备都必须在设计中采取防噪声措施,使
机器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
10
凡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或有害蒸气的机
器设备,应保证工作场所排放的有害物浓度符合TJ36-7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J4-73《工业“三废”排
放试行标准》的有关要求。
Page 21
5、机械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
7、机械的发展历程概述
机械的发展历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代 现代
近代
远古时代
简单机械:杠杆、车轮、滑轮、斜面、螺旋等。 公元前3000年,在修建金字塔的过程中,就使用了 滚木来搬运巨石。 阿基米德用螺旋将水提升至高处,那就是今天的螺 旋式输送机的始祖。
(2)自动化程度高。 (3)准确性和速度比人好。 (4)灵敏度和反应能力高。 (5)耐用性强,可在人不适宜的环境下操作。 (6)可靠性高,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7)运转速度快,可连续运行。 (8)能同时完成多种作业,适应性强。
Page 3
第一节 机器的组成
机器: 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 而成,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称为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