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教案

合集下载

思修第四章教案

思修第四章教案

【引言】同学们好!在上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关于人生的问题,我们认识了人的本质,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使我们对自身有了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不断求得发展。

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为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面包含着许多复杂的道德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功能与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大学生如何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等问题。

这一章有四节内容,我们分两次课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前两节即“道德一般”与“传统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什么是道德?道德的概念,我们在中学时已经接触过。

就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我们先请诸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你在过去做过使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痛苦的事情吗?事后你弥补过吗?现在想起来你的感觉如何?问题二:我国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时,每天都要乘地铁,慢慢地他发现德国的地铁没有检票口,他在一次乘车时没有买票,结果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他暗自庆幸。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有几次没有买票,毕业后他以各科全A 的成绩去德国各大公司求职均被拒绝,他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条件,可是仍不被聘用。

在一次求职失败后,他愤怒地质问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绩优异而不被录用的原因,在他一再的质问下,对方只好说出:非常遗憾,由于您的社会信用上记录着您曾乘地铁没有买票,因此我们不能聘用您。

我们为自己的同胞遗憾吗?所以,我们说,要完整地理解这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道德是社会要求,表现为人的行为规范。

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思修第4章2节教案设计

思修第4章2节教案设计
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做到“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反对机械照搬的“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的观点。
小结
布置作业见课件每节问答题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表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且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将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开掘、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虽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进步。同时在漫长的相互融合中,中华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斗争,不断创新,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义利之辩——先义后利,反对见利忘义。
链接案例: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杨震:汉代人,曾经推荐王密为邑令,王密晚上带着金子赠给他,说:“黑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优良道德传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大学思修第四章第二节教案

大学思修第四章第二节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 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有哪些内容?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a. 富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b.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c. 文明:倡导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

d. 和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e. 自由:人民享有充分自由,实现个人价值。

f. 平等:人人平等,公平竞争。

g. 公正: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平。

h. 法治: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秩序。

i. 爱国: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j. 敬业:爱岗敬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k. 诚信: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l. 友善:关爱他人,构建和谐社会。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在行动上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d.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在课后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历。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精彩教案”评比活动申报教案教学简况:授课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学时安排:8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及其产生过程,道德的本质以及作用。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再此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重点、难点:本章节重点是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是道德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知道了人生观、世界观,明白了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课时)一道德格言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讨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本章的中心问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够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2、道德危机的表现道德的权威危机一一“偶像的黄昏”道德规范的危机一一“底线道德”的突破道德价值的危机一一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思修课第4章

思修课第4章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 过中线! 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 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 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 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无任何约 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 可言,可是我却渐渐地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 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公路上! 夜幕降临,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的流 动的灯光,我感觉到了一种无言的美。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 美丽的景观之一!甚至要比后来我们如愿看到的场景——那可 爱的、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从海浪里浮现出来,摇摇摆摆地踏上 沙滩,一路追逐着回到沙丘巢穴还要美!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 之河中看到了道德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优良传统二】
董仲舒:
精神生活的价值
高于物质生活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 , 义以 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 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夫人有义者 , 虽贫能自 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 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 物质利益是身体所必需 ,道义是精神所必需。 二者相比,精神的快乐具有更高的价值。
武汉高中生发明获世界金奖 引起多位专家关注 在刚结束的第 下图: 李悦珂(右二)、蔡小睿(右 65届德国纽伦堡国 际发明展(iENA) 一)在德国的展示会上介绍他们 发明的检测仪。 中,华师一附中高 三学生李悦珂和伙 伴们的合作发明项 目《水泥电杆钢筋 质量检测仪》,在 全球700多个项目中 脱颖而出,斩获金 奖。
【新课导入】
诚实守信,
学习高效。
自律严谨, 求真至善,
人生价值,

思修第4章2节教案设计

思修第4章2节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第四章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难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后记(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方法的建议)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过程设计(副页)
诸葛亮: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爱人——忠恕之道,换位思考;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的爱他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
“和为贵”的思想。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让他几尺也无妨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明朝人林翰曾在家书中写了一首《诫子弟》:“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他家与邻居争宅基地的地边,其家人想要依仗他的势力和别人争地。他不仅不仗势欺人,反而要求家里让出三尺,这是何等的肚量,使对家也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德国启蒙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中国新论》中写道:“我们以前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事之道更为进步的民族存在。但事实上,我们却发现了中华民族了,它竟使我们觉醒了。”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也说,中国儒家思想是“古老文明的一部分,这是一股至深且巨的精神力量”。它的“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持久的文化”。并且它“能使一个民族产生自信心,去面对和克服重大的改变和挑战”。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思修第四章__加强道德修养___锤炼道德品质_教案

思修第四章__加强道德修养___锤炼道德品质_教案

“精彩教案”评比活动申报教案教学简况:授课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学时安排:8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及其产生过程,道德的本质以及作用。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再此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本章节重点是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是道德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知道了人生观、世界观,明白了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课时)一道德格言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讨论)三、本章的中心问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够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2、道德危机的表现♦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思想道德修养精品课程讲义教案-第四章.doc

思想道德修养精品课程讲义教案-第四章.doc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教学目标】通过阐明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揭示社会主义道德和屮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帮助人学生认清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一个合乎规律的崭新阶段,是对人类历史上道德发展的优秀成果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

并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徳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1.为和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徳建设?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

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中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吋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 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许慎对“德” 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Z 间的关系时,一方而能够“以善念存诸心屮,使身心互得英益”,这就是“内得丁已”;另一方面,乂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

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冇所损为非德或缺德。

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了《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Z谓道徳Z 极。

”可见,道徳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徳意识、道徳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乂是一种行为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问:1、什么是人生环境?2、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3、协调个人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哪些原则?
4、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它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它发端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各种不同学术文化思潮的洗礼、激荡、筛选、陶铸,而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

它内容极其丰富,个性极其鲜明,影响极其深远,是世界上道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的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仁者爱人”。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


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
倡导仁爱:孔子推崇“忠”、“孝”、“恕”、“悌”。

“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
“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悌者,弟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夫礼者,所以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
坐让老弱、入守行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仪表仪容:头容正、肩容平、发必理、面必净
(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真实不妄,表里如一。

“诚”是对“善”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感情。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圣人之本也。


信:诚实不欺、恪守信用。

《墨子》“信,言合于意也。


(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追求道德境界:文天祥
“孔曰成圣,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己无愧!”
例子:苏武北海牧羊廿载保持汉节
•公元前100年,苏武受汉武帝命令,带领100多人,出使匈奴。

他的部下、副使张胜瞒着苏武参与了谋杀匈奴丁零王卫律的事件,匈奴的头领单于知道了,以死来要挟苏武投降,没有效果,又用封王、享受荣华富贵等来利诱苏武,仍不能改变苏武。

单于没有办法,把苏武关到地窑,想要饿死他,苏武食毯吞雪,活了下来。

单于又把他放逐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给他几只公羊,说公羊生了羊羔,才放他回国。

苏武整天拿着旌节,想念祖国,掘野菜、捕野鼠充饥,顽强地活下来。

以后汉朝和匈奴关系稍好,几经曲折,单于终于放了苏武。

当又老又瘦、白发苍苍的苏武手持脱尽毛的旌节走进长安城时,见到他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不信乎?传不习乎?”
道德修养方法:
1、学思并重
2、省察克治
3、慎独
4、积善成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讨论: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中还有哪些?
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尊师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时代局限或过时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内容。

1.坚持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
2.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分析:如何认识这些错误思想?
•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

•其次,要充分认清这些错误思想的本质。

•第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一些道德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3.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吸收。

请看两个小故事
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

一阵海风吹来,中国女孩两手去抓裙子;美国女孩两手去抓帽子;日本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去抓帽子。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一个面包的恩赐,二话不说,两人对半分着吃。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一个面包的恩赐,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吃不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这个面包”。

文化传统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结果的公平。

美国人:更重视机会的公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