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绪

论…………………………………………………………………………

(5)

1.1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发

展 (5)

1.2飞机发电系统的发

展 (6)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

容 (6)

第二章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7)

2.1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

构 (7)

2.2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数学模

型 (7)

2.3 发电运行工作原

理 (8)

第三章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11)

3.1 电磁场基本理论 (11)

3.1.1 麦克斯韦方程 (11)

3.1.2 一般形式的电磁场微分方程 (12)

3.1.3 电磁场中常见的边界条件 (13)

3.2 电磁场求解的有限元法 (14)

3.2.1 一维有限元法 (14)

3.2.2 电磁场解后处理 (16)

第四章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模型的建立 (17)

4.1 建模工具的探讨 (17)

4.2 电机模型的建立 (17)

4.2.1 定转子模型 (17)

4.2.2 绕组模型 (18)

4.2.3 电机材料的分配 (19)

4.2.4 励磁电流方向和大小的判定 (19)

4.2.5 相绕组电流方向和大小的判

定 (20)

4.2.6 给定边界条件 (21)

4.2.7 其它条件的设定 (22)

第五章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静态特性 (23)

5.1 双凸极电机的空载磁链与电势 (24)

5.2 空载特性 (25)

5.3 负载特性 (27)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1)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摘要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电机,本文研究的是12/8极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首先简要介绍了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Ansoft模型,利用二维电磁场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其静态特性,得出了其空载和负载特性。

本文在研究电机性能的同时,对Ansoft仿真软件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在没有具体资料的情况下,对该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有限元,Ansof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oubly salient machine with

field excitation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a novel 12/8-pole doubly salient machine with field excitation, which is a new type recently. First, the configurati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nonlinear modeling of this machine are analyzed. And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s given. Then,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y salient machine with field excitation (DSEM)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2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This text has carried on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to Ansoft artificial software while studying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software is preliminary.

Key words: doubly salient machine with field excit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soft

第一章绪论

1.1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新的调速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正式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1]。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定、转子都是凸极齿槽结构,其转子上无任何绕组,因此转子上没有铜耗,且转子结构简单、坚固,所以特别适合高速运行,其定子上只有集中绕组,制造工艺简单。因此,开关磁阻电机以其调速性能好,结构简单,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许

多场合得到应用,但其发电运行时需要配功率变换器使用。

1992年,美国著名电机专家T.A.Lipo等人在对开关磁阻电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开关磁阻电机定子上(或转子上)增加一套简单的励磁装置,如永磁体,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此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展了此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改进后的电机在结构上与原开关磁阻电机类似,仍呈双凸极结构,故称为永磁式双凸极电机(DSPM)。由于附加了永磁磁场,永磁式双凸极电机在电机磁路、运行原理、力矩控制特性和系统控制规律等方面与开关磁阻电机相比较有较大的区别:在控制上,与无刷直流电机近似;在性能上,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相近。

双凸极电机由于全周期内出力,力矩/电流比大。国外初步研究表明,在额定功率相同、外形尺寸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双凸极电机的力矩/电流比是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1.7倍,开关磁阻电机的1.6倍,同步电机的1.2倍,感应电机的3.2倍;力矩/惯量比是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5.8倍,开关磁阻电机的1.4倍,同步电机的3.6倍,感应电机的10倍[3]。

永磁式双凸极电机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采用了永磁材料,电机高温运行能力降低,削弱了开关磁阻电机原有的高温能力强的优势;(2)不能用作无刷起动发电机(起动发电机在发动机起动时,作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起动结束后作为发电机运行),因为励磁磁场由永磁材料提供,发电时调压困难,且没有故障灭磁能力。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在永磁式双凸极电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励磁双凸极无刷直流电机,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4]。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是在双凸极永磁电机基础上,用电励磁代替原电机的永磁结构,这种新型电机可作为发电机运行,也可作电动机使用。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具有下列特点:(1)励磁转矩大于磁阻转矩,且与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成正比,在电感上升与下降区分别通以正负电流时,电机均产生正转矩;(2)不存在电刷和滑环;(3)转子结构简单坚固,可高速运行;(4)发电运行不需位置传感器和可控功率变换器,调节励磁电流可实现调压,断开励磁电路灭磁,可实现电机系统故障保护。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电气性能正成为一种应用前景

看好的新型电机,可望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新型无刷电机。

1.2飞机发电系统的发展

飞机电源系统从28V低压直流,到400Hz 115/200V恒速恒频交流,到变速恒频交流,发展到270V高压直流。相应的飞机发电系统也经历了从28V低压直流发电系统,400Hz 115/200V恒速恒频交流发电系统,变速恒频交流发电系统,到270V高压无刷直流发电系统[5]。

低压直流电源由于发电容量、电网重量和电能变换装置效率低等主要缺点,只能适合于小型飞机。恒速恒频交流电源目前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恒速传动装置结构复杂,维护性差和效率低,限制了它在高性能飞机上的使用。变速恒频电源由于电能的二次变换,效率也不能进一步提高。同时交流电源难于实现不中断供电,不适合于计算机、飞控、电传和发动机控制系统等要求不中断供电的设备使用。高压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相比具有电网重量轻、270伏高压直流电对人体的危害比115/220伏交流电小、主电源和二次电源内部的损耗小效率高、通过反流保护二极管实现并联,主电源故障不会导致供电中断的优点。高压直流电源和固态配电系统的结合,完美地实现了电能供给的余度、容错和不中断,为21世纪先进飞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机,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它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MATLAB和Ansoft对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各种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构,数学模型和发电工作原理

第三章简要阐述了有关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的依据

第四章详细介绍利用Ansoft对电机建模的过程

第五章利用建立的模型仿真出电机的静态特性

第二章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双凸极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电机,其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动态响应快、功率密度高使之成为继开关磁阻电机之后又以全新的研究方向。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是在双凸极永磁电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刷电机,发电运行时不需要知道转子位置信号。

2.1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构

图2-1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截面图

电励磁式双凸极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开关磁阻电机类似,其定、转子均为凸极齿槽结构,定子和转子铁芯均由硅钢片迭压而成,但定子上除装有集中电枢绕组相外,还有励磁绕组,转子上无绕组,空间相对的定子齿上的绕组串联构成一相。按相数和极对数来分,电励磁式双凸极电机有单相4/6极、8/12极或三相6/4极、12/8极或四相8/6极、16/12极等。图2-1是12/8极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截面图。转子极弧等于定子极弧,均为定子齿距的1/2,定转子极弧取12

机械角,从而使合成气隙磁导为一常数,这样不仅保证电机励磁绕组所匝链的磁链将不随转子位置角θ而改变,励磁绕组不会产生感应电势,而且电机静止加励磁时无定位力矩,另外任一相定子绕组所交链的互感磁链仅与该相磁导成正比。

转子极弧稍大于定子极弧,对于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来说使其相绕组自感和相绕组与励磁绕组的互感是转角的一个分段线性曲线,电机励磁绕组的自感视为常数,如图2-2所示。

1

23min

p L p L pf L pf L )

(θL 4f

L 图2-2 双凸极电机电感的分段线性曲线

2.2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双凸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磁链方程、电压方程等。这些数学模型描述了双凸极发电机的主要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双凸极发电机理论研究的基础。

(1) 磁链方程为:

][][][I L ?=ψ

(2-1) 式中各参量分别为:

????????????=f c b a ψψψψψ][,??

????????

??---=f fc fb fa cf c bf

b af a L L L L L L L L L L L 00

0000][,?

????

???????=f c b a

i i i i I ][

(2) 电压方程为:

dt L d I dt I d L I R U ]

[][][][][][][?+?+?=

(2-2) 其中

????????????=f c b a U U U U U ][,[]?

?

??

?

?

?

??

???---=f c b

a R R R R R

2.3发电运行工作原理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转子上无绕组,无电刷和换向器,而且发电工作时也不需要位置传感器和功率变换器,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维修方便,制造工艺也很简单,电机寿命仅由轴承寿命来决定。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作为发电运行时,由于发出的三相电势波形不规则,并且三相电势具有不对称性,因此三相绕组通常外接三相全桥整流电路,如图2-3所示,作为无刷直流发电机。

图2-3发电运行外接全桥整流电路图2-4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磁场分布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励磁绕组通有恒定电流时,在电机内产生的磁通将经过定子轭部、定子齿部、气隙、转子齿部、转子轭部形成闭合磁路,如图2-4所示。外加机械力传动转子使其按某一方向旋转时,由于每相电枢绕组所匝链的磁链发生变化,绕组将感应电动势,当绕组与外接负载连接时,则电机发电,向负载输送电能。当负载或转速变化时,可通过调压器调节励磁绕组的电流大小来维持恒定电压输出。电枢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在前半周为去磁,后半周为增磁,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总的电枢反应为去磁反应。以发电机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为准,电枢绕组的电压方程为:

dt dL i dt di L dt dL i dt di L i R Up pf f f pf p p p p p p ++---= (2-3)

假设稳态时励磁电流不变,同时忽略电机内阻,电枢电压方程为:

dt dL i dt dL i dt di L Up pf f p p p p

+--= (2-4) 其中dt di L e p p pt -=是由于电枢电流变化引起电枢磁链变化而感应的电势,称变压器电势;dt dL i e pf

f pr -=是由于转子位置变化,励磁磁链随之变化而在电枢绕组中感应的电势,称励磁电势;dt dL i e p

p pe -=是由于转子位置变化,电枢绕组闭合

磁路磁阻随之变化,由电枢电流产生的磁链变化并在绕组上感应的电势,称磁阻电势。

励磁电势和磁阻电势是由于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的,是运动电势,它们与电机的机电能量转换直接相关。图2-5画出了在励磁电流和输出电流恒定条件下励磁电势和磁阻电势相对各相电感的波形。励磁电势为交流量,它的幅值与励磁电流成正比。磁阻电势为直流量,它与电枢电流成正比。

(a)各相励磁电势 (b)各相磁阻电势

图2-5 双凸极电机运动电势示意图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空载时相电流为零,这时变压器电势和磁阻电势均为零,只有励磁电势起作用。加载后,电机输出电压还要受到电机变压器电势和磁阻电势的影响。

第三章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这一章将对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电磁场有限元求解作简单的介绍,简要给出了电磁场方程以及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方法,这章的分析将为第四章的建模提供一定的帮助。

3.1 电磁场基本理论

3.1.1 麦克斯韦方程

电磁场理论由一套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分析和研究电磁场的出发点就是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研究,包括这个方程的求解与实验验证。麦克斯韦方程组实际上是由四个定律组成,它们分别是安培环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高斯电通定律(亦简称高斯定律)和高斯磁通定律(亦称磁通连续性定律)[7]。

安培环路定律

无论介质和磁场强度H 的分布如何,磁场中磁场强度沿任何一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穿过改积分路径所确定的曲面Ω的电流的总和,或者说该线积分等于积分路径所包围的总电流。这里的电流包括传导电流(自由电荷产生)和位移电流(电场变化产生)。如3-1

?Γ?l d H =S d t D J

???+??Ω)(

(3-1) 这里Γ为曲面Ω的边界,J 为传导电流密度矢量(上标箭头表示矢量,下同A/m 2),t D ??为位移电流密度,D 为电通密度(C/m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与穿过此回路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用积分表示则为:

S d t B l d E

???-=????ΩΓ

(3-2) E 为电场强度(v/m),B 为磁感应强度(T 或Wb/m 2)

高斯电通定律

在电场中,不管电解质与电通密度矢量的分布如何,穿出任何一个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这一闭合曲面所包围的电荷量,这里指出电通量也就是电通密度矢量对此闭合曲面的积分。该定律的积分形式可表达如下:

?????=?S v dv S d D ρ

(3-3) ρ为电荷体密度(C/m 3),V 为闭合曲面S 所围成的体积区域。

高斯磁通定律

磁场中,不管磁介质与磁通密度矢量的分布如何,穿出任何一个闭合曲面的磁通量恒等于零,这里指出磁通量即为磁通量矢量对此闭合曲面的有向积分。高斯磁通定律的积分形式为:

0=???S S d B

(3-4)

方程(3-1)至(3-4)便构成了描述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对上述四个积分方

程,我们有必要指出它们描述电磁场时的侧重:(3-1)表明不仅传导电流能产生磁场,而且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3-2)为推广的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变化的磁场亦会产生电场;(3-3)表明电荷以发散的方式产生电场;(3-4)说明磁力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这组麦克斯韦方程表明了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间相互激发、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3-1)至(3-4)方程还分别有自己的微分形式,也就是微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它们分别对应(3-5)至(3-8):

t D

J H ??+=??

(3-5) t B

E ??-=??

(3-6) ρ=??D

(3-7) 0=??B

(3-8) 3.1.2 一般形式的电磁场微分方程

电磁场的计算中,经常对上述这些偏微分进行简化,以便能够用分离变量法、格林函数法等解得电磁场的解析解,其解的形式为三角函数的指数形式以及一些用特殊函数(吐贝塞尔函数、勒让得多项式等)表示的形式。但工程实践上,要精确得到问题的解析解,除了极个别情况,通常是很困难的。于是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给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用数值解法求其数值解,有限元法就是其中最为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矢量磁势和标量电势

对于电磁场的计算,为了使问题得到简化,通过定义两个量来把电场和磁场变量分离开来,分别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场或磁场的偏微分方程,这样便有利于数值求解。这两个量一个是矢量磁势A (亦称磁矢位),另一个是标量电势Φ,它们的定义如下:

矢量磁势定义为:

A B ??=

(3-9)

也就是说磁势的旋度等于磁通量密度。而标量电势可按(3-10)定义:

φ-?=E

(3-10) 电磁场偏微分方程

按(3-9)和(3-10)定义的矢量磁势和标量电势能自动地满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高斯磁通定律。然后再应用到安培环路定律和高斯电通定律,经过推导,分别得到了磁场偏微分方程(3-11)和电场偏微分方程(3-12):

J t A A

μμε-=??-?222 (3-11) ερ

φμεφ-=??-?222t

(3-12) μ和ε分别为介质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2为拉普拉斯算子:

)(22

22

222z y x ??+??+??=?

(3-13) 很明显式(3-11)和(3-12)具有相同的形式,是彼此对称的,这意味着求解它们的方法相同。至此,我们可以对方程(3-11)和(3-12)进行数值求解,如采用有限元法,解得磁势和电势的场分布值,然后再经过转化(即后处理)可得到电磁场的各种物理量,如磁感应强度、储能。

3.1.3 电磁场中常见边界条件

电磁场问题实际求解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边界条件,但归结起来可概括为三种:狄利克莱(Dirichlet)边界条件、诺依曼(Neumann)边界条件以及它们的组合。

狄利克莱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Γ=Γg φ

(3-14) 其中Γ为狄利克莱边界,g(Γ)是位置的函数,可以为常数和零。当为零时称此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为其次边界条件,如平行电容器的一个极板电势可假定为零,而另一个假定为常数,为零的边界即为其次边界条件。

诺依曼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Γ=Γ+??ΓΓh f n φφ

(3-15) 其中Γ为诺依曼边界,n 为边界Γ的外法线矢量,)(Γf 和)(Γh 为一般函

数(可为常数和零)。当为零时为其次诺依曼条件。

实际上电磁场微分方程的求解中,只有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限制时,电磁场才有确定解。鉴于此,通常称求解此类问题为边值问题和初值问题。

3.2电磁场求解的有限元法

可以这样描述有限元法:把求解的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这些小区域称为“单元”和“有限元”,从而采用线性(当然也可以采用非线性)方法求解每个小区域,然后把各个小区域的结果总和便得到了整个区域的解。整体区域划分成小区域后,在小区域上求解变得非常简单,仅是一些代数运算,如在小区域内应用线性插值就得到小区域内未知点的值,而区域积分变成了小区域的求和。为了使有限元中的基本概念更加便于理解,下面以一维有限元法为例简单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3.2.1 一维有限元法

图3-1为一个无限大平行板电容器,该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充有电荷密度ερ=的自由电荷,并假设极板都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极板距离为2d 。很明显,电容器的激励和几何形状都对称于y 轴,并且不难知道电场中电力线垂直穿过y 轴,使电势在对称轴上沿x 方向的变化率为零,于是这种对称结构可用齐次诺依曼边界条件来表示。描述这个平行板电容器静电场的微分方程为(3-16):

12-=?φ x ),0(d ∈

u x ==1|φ 0|0=??=x n φ

(3-16)

这里φ实际上仅为x 的一元函数,第一个方程右边为-1是因为激励电荷密度ερ=的结果。

图3-1 平行板电容器示意

图 下面结合上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一维静电场求解问题详细介绍有限元法。将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势分布问题简化为如图3-1所示的一维边值问题,静电场用式(3-16)描述。有限元法求解的第一步式划分单元,即把整体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或单元)。这里我们把(0,d )区间分割成五单元,分别记为单元e1,e2,e3,e4和e5。划分过程中1、2和3单元较小,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内单元较密,这也体现了划分单元疏密适当的思想。通常划分的区域越多,则解的精度越高,当然计算量也就越大,计算时间也越长。划分单元的大小可以不同,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场分布比较密,那么采用较小的单元以更多的单元划分密的区域。划分后的区域,由不同的尺寸的四个单元和五个节点表示,如图3-2(a)。每个节点上的电势值分别记为4321,,,φφφφ和5φ。而每个单元由相邻两个节点所限定,单元中的值采用单元节点值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如图3-2(b)。

d/10123456

1φ2φ3φ4φ5φ6φ 1-i X i X 1+i X 2+i X i

φ1+i φe

φ

(a) 区域和单元 (b) 有限元线性插值

原理

图3-2 一维静电场问题的区域和单元

最后计算结果为(具体过程可参见有关文献[12]):

20047435

2

1d u d u --=φ, 256435

2

2d u d u --=φ 52152

3d u d u --=φ, 50752

4d u d u --=φ 502

5d u -=φ, u =6φ

注意结果中没有考虑各个物理量的单位。从解得的近似节点电势值,利用先前介绍的节点间线性插值,便可以得到(0,d )上各个点的电势值,从而获得方向上的电势分布并进而可得到电场分布。另外,应用问题的对称性,就得到整个区域的解。

3.2.2 电磁场解后处理

上一节中,用有限元法求解出了节点电势值(或磁势值),而实际问题当中,显然仅仅知道电势和磁势的分布是远远不够的,并且这对进一步的应用提供的信息也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我们还要得到许多其他物理量,如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强度)、电位移通量、电磁场能量、电磁场力及力矩、电感和电容等。当然,以求得的电势和磁势为基础,容易地导出这些物理量,导出这些物理量的过程就是电磁场解后处理,即有限元解后处理。这里仅以电磁场储能简单讨论解后处理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电场储能

对于无源,电场中的储能可表示如下:

Ω?=Ω?=??ΩΩd d E D W 2||21

21

φε

(3-17)

其中W 为能量,其余符号意义同前。从能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只要知道了电场的电势分布,就可以得到储能的大小。应用前面介绍的有限元思想,同样把整个区域Ω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子区域e Ω,然后分别求出每个单元的能量后再总和就得到了整个区域的总能量大小,于是有(假设为二维静电场,并设介电系

数为常数):

Ω??+??=Ω?=∑??=ΩΩd y x d W n

e e ])()[(2||212

22φφεφε

(3-18) 可以看出,从求出的电势φ出发便可以计算出电场储能。

磁场储能

与电场类似,磁场的能量可表示为:

Ω??+??=Ω=Ω?=∑??=ΩΩd y

A x A d

B d H B W n e ])()[(121||121

21

2

212μμ

(3-19) 同样求出了磁势A 便可以根据上式得到磁场能量。

关于其他物理量的有限元后处理推导,可参看有关文献。

第四章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模型的建立

4.1 建模工具的探讨

Maxwell 以其在电磁场仿真领域中的卓越表现而著称于世,电磁和机电元件的设计者依靠Maxwell 提供的强大功能可以准确快速的达到设计目的。

当今工业应用中的电磁元件,如传感器,调节器,电动机,变压器,以及其它工业控制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使用的都广泛。由于设计者对性能和体积设计封装的希望,先进而便于使用的数字场仿真技术的需求也显著增长。在工程人员所关心的实用性和数字化功能方面,Maxwell 的产品有着突出的优势。

Maxwell 2D 包括交流/直流磁场、静电场,以及瞬态电磁场、温度场分析,参数化分极,以及优化功能,此外Maxwell 2D 还能产生高精度的等效电路模型以供Ansoft 的SIMPLORER 模块和其它电路分析工具调用。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利用其进行直流磁场的分析。

利用Maxwell 2D 的直流磁场模块可以分析由直流电流、永磁体以及外部激磁引起的磁场。它适用于激励器、传感器、电机以及永磁体等。分析的对象可包括非线性的BH 曲线(如钢材、铁氧体以及永磁体),材料的各向异性和随位置变化等特性都包含其中。该模块可自动计算力、转矩、电感和储能,而其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可利用后处理中集成的计算器从磁场计算结果中提取,此外,后处理还能绘制磁力线、B 和H 场分布、能量密度以及饱和程度图。

单片机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XX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项目 2011 届 项目类别:毕业设计_________ _ _____ 项目名称:单片机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姓名:XXX 班级:08机电3班 指导教师:XX 2011年X月X日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一、总体设计概述 (5) (一)总体硬件电路设计 (5) (二)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5) (三)8051单片机简介 (6) 二、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8) (一)PWM的基本原理 (8) (二)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8) (三)PWM发生电路主要芯片的工作原理 (10) 三、功率放大驱动电路设计..................................................................,11 (一)芯片IR2110性能及特点 (11) (二)IR2110的引脚图以及功能 (11)

四、主电路设计 (12) (一)延时保护电路 (12) (二)主电路 (12) (三)输出电压波形 (13) (四)系统总体电路图 (14) 五、测速发电机 (16) 六、滤波电路 (17) 七、A/D转换 (18) (一)芯片选型 (18) (二)ADC0809的引脚及其功能 (18) 八、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19) (一)PI 转速调节器原理图及参数计算...............................................................,. (19) (二)系统中的部分程序设计 (19) (三)主程序设计 (19) (四)PI控制算法子程序设计 (20) 九、系统调试 (22) (一)软件调试 (22) (二)系统仿真 (22) 十、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方法。文章中采用了专门的芯片组成了PWM信号的发生系统,并且对PWM信号的原理、产生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编程对PWM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输入信号波形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此外,本文中还采用了芯片IR2110作为直流电机正转调速功率放大电路的驱动模块,并且把它与延时电路相结合完成了在主电路中对直流电机的控制。另外,本系统中使用了测速发电机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经过滤波电路后,将测量值送到A/D转换器,并且最终作为反馈值输入到单片机进行PI运算,从而实现了对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在软件方面,文章中详细介绍了PI运算程序,初始化程序等的编写思路和具体的程序实现。 关键词:PWM信号;测速发电机;PI运算 Abstract

步进电机设计与仿真

专业综合课程实习 课程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C语言控制的步进电机项目成员黄敏瑶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2 指导教师裘君何小其 分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分院 完成日期 7月17日

摘要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得非常的简单。 步进电机的调速一般是改变输入步进电机的脉冲的频率来实现的。因为每给一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一个脉冲到下一个脉冲的时间间隔来改变脉冲的频率,以延时的长短来具体控制步进角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在本设计方案中采用 STC12C5A32AD型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改变CP脉冲的频率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同时通过编程决定脉冲发生个数来实现位置的精确定位。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调速、protues

目录 基于单片机C语言控制的步进电机系统 (4) 一课程设计要求 (4) 二软件设置 (4) 三硬件原理图 (5) 3.1电路原理图 (5) 3.2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3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6) 3.4按键部分 (7) 3.5 LED显示部分 (7) 五设计结果(仿真+实物) (9) 5.1仿真图 (9) 5.2实物图 (12) 六个人心得 (13)

基于单片机C语言控制的步进电机系统 一课程设计要求 运用单片机C语言设计步进电机系统要求实现如下基本功能:能控制电机正反转,有正转和反转按钮;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制转速,有加速和加速按钮;可在不断电源的情况下暂停,有一个暂停按钮;在停止、正转、反转的时候,分别有指示灯指示工作状态;有状态观察指示灯,可观察电动机A、B、C、D相的状态以观察电动机的旋转状态;通过改变程序而改变电动机的驱动方式:单四拍、双四拍、单双八拍。 二软件设置 本次交通灯系统用到proteus、keil和stc-isp-v4.8这三种软件,现对这三种软件依次作介绍。STC-ISP 是一款单片机下载编程烧录软件,是针对STC 系列单片机而设计的,可下载STC89系列、12C2052 系列和12C5410等系列的STC 单片机,使用简便,现已被广泛使用。Proteus与其它单片机仿真软件不同的是,它不仅能仿真单片机CPU的工作情况,也能仿真单片机外围电路或没有单片机参与的其它电路的工作情况。因此在仿真和程序调试时,关心的不再是某些语句执行时单片机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改变,而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Keil C51是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Keil 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电机与拖动 课程设计

一直流电机的简介及结构 (一)直流电机简介 直流电机是生产和使用直流电能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称为直流发电机;将电能追安环为机械能的,称为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启动和制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启动和调速要求较高的机械上。例如:轧钢机、机床、电车、电器轨道牵引、挖掘机械、纺织机械等。直流发电机可以作为各种直流电源。例如直流电动机的电源、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源、以及化学工业方面用于电解电镀的抵押大电流直流电源等。在本次设计中只介绍和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介绍直流发电机。 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的主要缺点是换向问题,它限制了直流电机的极限容量,又使得直流电机的结构复杂,消耗较多的有色金属,维护比较麻烦,致使直流电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虽然如此,可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控硅整流电源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使直流发电机的受到威胁,可是却会使直流电动机在应用中更为广泛。 (二)直流电机的结构 直流电机由静止的钉子和旋转的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定转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称为气隙。定子的作用是产生磁场和对电机的机械支撑,主要由主磁极、换向极、机座、端盖、电刷装置等部件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产生电枢感应电动势或电磁转矩,主要由电磁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部件组成。如下图1-2所示: 图1-1 直流电机装配结构图 1—换向器 2—电刷装置 3—机座 4—主磁极 5—换向极 6—端盖 7—风扇 8—电枢绕组 9—电枢铁心 1 定子部分 ①主磁极(简称主极) 主磁极用来产生气隙磁场并且在电枢表面外的气隙空间里产生一定形状分布的气息磁密。主磁极由主机铁芯和励磁线圈组成,主极铁芯和由1—1.5mm厚的低碳钢板冲成一定

关于电机的毕业设计

关于电机的毕业设计 【篇一:电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 要 ....................................................................................................... .. (1) abstract ............................................................................................. . (1) 第一章中小型电机设计概 述 ....................................................................................................... . (2) 1.1设计技术要 求 ....................................................................................................... .. (2) 1.2电机主要尺 寸 ....................................................................................................... .. (2) 1.3 绕组构及成原 理 ....................................................................................................... (4) 1.4主磁 路 ....................................................................................................... .. (4) 1.5电 抗 ....................................................................................................... (6) 1.6损耗与效 率 ....................................................................................................... (7) 1.7通风散 热 ....................................................................................................... . (7) 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 6/15kw) (9)

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开关磁阻电机SRM(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是随着电力电子、微电脑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调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及效率高等突出优点,成为交流、直流和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强有力的竞争者,引起各国学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 1 基本控制策略 开关磁阻电机基本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电流斩波控制(CCC)、电压PWM 控制、角度位置控制(APC)三种控制策略。 电流斩波控制的优点是可限制电流峰值的增长,保护开关器件的安全,并起到良好有效的调节效果,因此适用于低速调速系统。当相电流超过约定的上限电流值时,则主开关关断,当相电流低于约定的下限电流值时,则组合开关开通,从而实现电流斩波控制效果。 电压PWM控制是通过调整占空比,来调节相绕组的平均电压,以改变相绕组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转速和转矩的调节,电压PWM控制的特点是通过调节相绕组电压的平均值,进而能间接地限制和调节相电流,因此既能用于高速调速系统,又能用于低速调速系统,而且控制也较简单。 角度位置控制是指对开通角和关断角的控制。它的实质就在于输入电压保持不变而通过改变主开关的开通角和关断角来调节电流,以达到调节电机转矩的目的。角度控制的优点是转矩调节范围较大,可允许多相同时通电,以增加电机输出转矩,可实现效率最有控制和转矩

最优控制。 为了实现开关磁阻电机良好的调速性能,该软件设计采用以下组合控制策略,即电机基速以下运行时,采用电流斩波控制方式;在中低速下,采用电压PWM控制方式;而在高速运行时,采用角度位置控制方式。 2 软件设计 软件采用前后台系统作为软件框架,分为主程序和中断程序两部分,相较于现有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多中断程序,该软件设计仅采用了一个定时中断,是程序更简洁,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及可移植性,同时也有利于程序的进一步扩充与完善。现有控制系统软件中多数使用多中断设计,其中包括计算电机转速使用的捕获中断,获取电机位置使用一路或两路外部中断,电流采样时使用的DMA中断,以及一至两个定时中断,这些中断不仅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同时也降低了软件的可靠性。 在软件设计中,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获得较好的斩波效果,而软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斩波效果的好坏。在现有的软件设计中,一般是将各相电流通过ADC采样,再经DMA通道传输,同时产生一个DMA 中断,然后在一个定时中断(定时中断时间一般为50us至100us)中实现电流斩波。而这种设计会产生两个问题。其一,因为要实现其他功能,定时中断时间不能进一步缩短,而这对电流斩波而言,时间间隔又太长,以50us为例,电流可能会在50us的时间中上升40A。其二,DMA中断优先级要高于定时中断,这可能会导致定时中断的执

【完整版】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技术的研究 摘要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统在高性能运动控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无刷直流电动机既具有直流电动机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无励磁损耗等诸多特点,又具备交流电动机的运行可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 本文在对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综述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并给出了其数学模型。简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策略,并分析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对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作了详细论述。系统以 TI 公司的 TMS320LF2407 芯片为控制核心,分析了 PWM 信号的产生分配情况,给出反电动势过零点、速度及电流等检测电路设计,并以 IR2130 作为驱动芯片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驱动电路,采用三段式起动方式来起动电动机。系统的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起动子程序、换相子程序、ADC 中断服务程序等。最后运用 SIMULINK 建立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给定实例进行仿真。 本论文所述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可以获得良好的速度控制性能,而且 DSP 技术不仅使系统获得了高精度,高可靠性,还简化了系统结构。: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 PWM 控制无位置传感器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ceaseless advance of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Brushless DC motor (BLDCM)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control. BLDCM widely used in the various field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ecause this motor not only loss etc. but also motor for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maintenance etc.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for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BLDCM control system,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running principl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BLDCM. It outlines BLDCM control strategy, and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control technology with no position sensor detection. Then the of the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is dissertated in detail.The controller of the of PWM signals and designs the circuit of BEMF-zero-crossing, velocity and current detection. This system chooses syllogism jump-start motor. Besides, the drive circuit of the BLDCM is designed with IR2130. System software is modular in design methods, Including initialization, starting, commutation subroutine, ADC interrupt service procedures. Finally, it established a BLDCM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by SIMULINK, and simulate to the case model.

根据Proteus的步进电机的设计仿真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第一章 Proteus绘制仿真原理图 (3) 1.1 Proteus简介 (3) 1.2 Proteus ISIS简介 (3)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4) 2.1 步进电机 (5) 2.1.1 步进电机简介 (5) 2.1.2 步进电机的特点 (5) 2.2 STC8951单片机 (6) 2.2.1 总述 (6) 2.2.2 性能 (6) 2.2.3 结构概览 (7) 2.2.4 芯片的引脚排列和说明 (8) 2.3 ULN2003A介绍 (10) 2.4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11) 2.5 整个电路的原理 (12) 第三章软件系统设计 (13) 3.1 电路流程图 (13) 第四章电路仿真 (13) 4.1 Proteus原理图绘制过程 (13) 4.2 仿真设置 (16) 第五章硬件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19) 5.1焊接准备与注意事项 (19) 5.2单片机程序写入 (20) 5.3 硬件安装 (21) 5.4硬件调试 (22)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程序) (25)

摘要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它最大的应用是在数控机床的制造中,因为步进电机不需要A/D转换,能够直接将数字脉冲信号转化成为角位移,所以被认为是理想的数控机床的执行元件。本设计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系统通过设置四个按键分别控制不进电机的起止、圈数、方向、不进速度,使用1602液晶显示以上参数。整个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实用性强,操作界面友好等优点。本文应用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字符型LCD和键盘阵列,构建了集步进电机控制器和驱动器为一体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二维工作台作为被控对象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在X/Y轴方向联动。文中讨论了一种以最少参数确定一条圆弧轨迹的插补方法和步进电机变频调速的方法。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采用了软硬件协同仿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开发的周期和成本。最后给出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直流电动机调速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直流电动机调速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 09电气自动化大专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2012 年 3 月

前言 在电机的发展史上,直流电动机有着光辉的历史和经历,皮克西、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戈登等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都为直流电机的发展和生存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这些直流电机的鼻祖中尤其是以发明擅长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却只对直流电机感兴趣,现而今直流电机仍然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而有必要说明对直流电机的研究很有必要。 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效率。

带式电动机的设计毕业论文

带式电动机的设计毕业论文 1 绪论 1.1课题研究意义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 在现代散装物料的连续输送中,带式输送机是主要的运输设备,适用围相当广泛。具有运输成本低、运量大、无地形限制及维护简便等优势。在采矿、冶金、港口、码头等工矿企业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现代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发展,带式输送机也随之向长距离、大运量、大型化方向发展,尤其在煤炭等采矿业的散装物料输送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 凡倾角大于4度的上运带式输送机均需要安装逆止器,以防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料停车时,输送机的物料由于自重而带动输送带下滑并反转,如不及

时停机就会出现飞车、滑料等事故。[2] 逆止器是一种用于上运带式输送机以防止输送机倒转的机械装置,有时输送机在停电或驱动机构发生机械故障时,输送机的物料及输送带会因重力作用向后倒转。逆止器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接触式逆止器,另一种是接触式逆止器。安装相对配合的逆止器在上运带式输送机上,可以阻止输送机的输送带倒转,也不会让物料在输送机尾部堵住,使输送带损坏和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目前国对于逆止器的产品质量检验,现有的性能试验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完善,试验装置也相对落后,部分项目还无法进行完整的试验。尤其是作为综合考核逆止器性能的寿命试验,依据标准要进行510次逆止试验,由于作用力矩大,试验时间长,目前国该项性能试验所能进行的最 ?。随着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在煤矿大逆止器额定逆止力矩为100000N m 的使用越来越多,大力矩的逆止器在煤矿的使用也越来越广。 因此,为保证带式输送机的安全生产,逆止器在带式输送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带式输送机的保险装置,它的性能测试直接关系到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性,对逆止器综合性能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并为建立一套能够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全面、综合实验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1.2非接触逆止器简介 1.2.1非接触式逆止器工作原理 非接触式逆止器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在逆止器部,有多个异形块分布在由、外圈所形成的滚道中,当圈正向运转时,带动异形块一起旋转,当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 异步电动机概述 交流电动机,主要指笼式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它主要用于不需要变速的电力传动系统中,其原因是:1)不论是异步电动机还是同步电动机,唯有改变定子供电频率调速最为方便,而且可以获得优异的调速特性。而大容量的变频电源却在长时期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不同,它只有一个供电回路定子绕组,致使其速度控制比较困难,不像直流电动机那样通过控制电枢电压或控制励磁电流均可方便地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电气传动领域中进行着一场重要的技术革命一将原来只用于恒速传动的交流电动机实现速度控制,以取代制造复杂、价格昂贵和维护麻烦的直流电动机。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及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向交流电气传动领域的渗透,现在从数百瓦的伺服系统到数万千瓦的特大功率高速传动系统;从一般要求的小范围调速传动到高精度、快响应和大范围的调速传动;从单机传动到多机协调运转,几乎都可采用交流调速传动。交流调速传动的客观发展趋势己表明,它完全可以直流传动相媲美、相抗衡,并有取代的趋势。 异步电机可以采用调压调速、改变极对数调速、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等。在交流调速诸多方式中,变频调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交流调速方式,也是交流调速的基础和主干内容。变频装置有交一直一交系统和交一交系统两大类。交一直一交系统在传统电压型和电流型变频器的基础上正向着脉宽调制(PWM)型变频器和多重化技术方向发展,而交一交变频器应用于低速大容量可逆系统有上升趋势现代电力电子、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控制理论的完善、各种工具的日渐成熟,尤其是专用集成电路、DSP和FPGA近年来令人瞩目的发展,促进了交流调速的不断发展。目前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己经成为一门集电机、电力电子、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和数字仿真为一体的新兴学科。2.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基于稳态数学模型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平滑调速,要实现高动态性能的系统,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电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中小型电机设计概述 (2) 1.1设计技术要求 (2) 1.2电机主要尺寸 (2) 1.3绕组构及成原理 (4) 1.4主磁路 (4) 1.5电抗 (6) 1.6损耗与效率 (7) 1.7通风散热 (7) 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6/15KW) (9) 2.1电机主要尺寸及绕组设计 (9) 2.2电磁计算步骤与程序 (9) 第三章电机优化设计方案 (28) 3.1相关理论分析 (28) 3.2电磁调整方案 (28) 第四章 AUTOCAD简介及其绘图 (30) 4.1A UTO CAD简介 (30) 4.2A UTO CAD的基本功能 (30) 4.3A UTO CAD绘图 (31)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2) 附录(Ⅰ)外文资料原文及译文 (34) 附录(Ⅱ)三设计方案结果 (39)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6 /15kW)专业: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学号:02131107 学生姓名:刘常洲指导老师:肖倩华 摘要 异步电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机。其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章中简要介绍了异步电机设计的基础知识,阐述了中小型电机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介绍了电磁设计的步骤与计算程序,也述及电机的优化设计。 电磁设计是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电机的电磁负荷,计算转子、定子冲片和铁心各部分尺寸及绕组数据,进而核算电机各项参数及性能,并对设计数据做必要的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也简单介绍了AutoCAD 绘图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异步电机电磁计算 The design of the Three-phase squirrel cage induction motor (Y180L-6 /15kW) Abstract The induction motor is the most widespread electrical machinery in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 It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is article ,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the induction motor designs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method and the step of the middle and small scale electrical machinery design is also elaborated, the electromagnetism design step and the design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is introduced,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is also mentioned. The electromagnetism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designs to determine the electromagnetism load, calculates each part of sizes of the rotor、 the stator piece and iron core and the winding data, then calculates each paramet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to make the essential adjustment to the designs data, until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utoCAD cartography elementary knowledge is also simp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induction motor electromagnetism computation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毕业论文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绪 论………………………………………………………………………… (5) 1.1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发 展 (5) 1.2飞机发电系统的发 展 (6)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 容 (6) 第二章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7) 2.1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 构 (7) 2.2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的数学模 型 (7) 2.3 发电运行工作原 理 (8) 第三章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11)

3.1 电磁场基本理论 (11) 3.1.1 麦克斯韦方程 (11) 3.1.2 一般形式的电磁场微分方程 (12) 3.1.3 电磁场中常见的边界条件 (13) 3.2 电磁场求解的有限元法 (14) 3.2.1 一维有限元法 (14) 3.2.2 电磁场解后处理 (16) 第四章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模型的建立 (17) 4.1 建模工具的探讨 (17) 4.2 电机模型的建立 (17) 4.2.1 定转子模型 (17) 4.2.2 绕组模型 (18) 4.2.3 电机材料的分配 (19) 4.2.4 励磁电流方向和大小的判定 (19) 4.2.5 相绕组电流方向和大小的判

定 (20) 4.2.6 给定边界条件 (21) 4.2.7 其它条件的设定 (22) 第五章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静态特性 (23) 5.1 双凸极电机的空载磁链与电势 (24) 5.2 空载特性 (25) 5.3 负载特性 (27)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1)

开关磁阻电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开关磁阻电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项目目的与意义 开关磁阻电机设计及其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工业节能(机电产品节能)、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重点支持领域,同时符合《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高效节能制造产业中节能电机重点发展领域。 开关磁阻电动机(SRD)调速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控制器及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新型调速系统,由开关磁阻电动机与微机智能控制器两个部分组成。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突出特点是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调速范围广、无启动冲击电流、启动转矩大、控制灵活,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成本低等优点。除可以取代已有的电气传动调速系统(如直流调速系统、变频调速系统)外,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还十分适用于矿山井下机电设备需要重载启动、频繁启动、正反转、长期低速运行的应用场合,如无极绳牵引车、电牵引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煤矿辅助运输职员约占井下职工总数的1/3,且矿井每采百万吨煤需要1200 ~ 1500名职工从事辅助运输,用工量是发达国家的7 ~ 10倍。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煤矿辅助运输系统落后,效率太低,大多数煤矿的辅助运输系统仍然是小绞车、小蓄电池机车等多段分散落后的传统方式,严重影响矿井生产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随着当前大中型矿井的建设,矿井辅助运输设计与选型是矿井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提高矿井辅助运输的装备水平对确保矿井生产产量进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国矿用机械交流电动机采用较多的调速方式主要有交流变频调速和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交流变频技术硬件成本较高、控制电路复杂且不宜进行维护和维修,特别是国内的公司现在还未能很好地掌握变频器核心技术,产品基本上依靠国外进口,不能针对矿井特殊的应用条件将变频器加以改进和设计,较难适应矿用要求。开关磁

直流无刷电动机研发设计毕业论文

直流无刷电动机研发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绪论 (1)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3) 1.3 PCI总线的应用 (7)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容 (9)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10) 第二章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原理 (11) 2.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11) 2.2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13) 2.3 无刷直流电机PID调速原理 (17)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21) 3.1 PCI运动卡控制电机的实现方法 (21) 3.2 硬件总体设计思想 (22) 3.3 数据采集卡及接线端子板 (23) 3.4 直流电机及其驱动器 (25)

3.4硬件连线示意图 (27)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8) 4.1 软件总体设计思想 (28) 4.2 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简介 (29) 4.3 PCI控制卡的各子程序设计 (30) 4.3.1 转速控制程序 (30) 4.3.2 转速检测程序 (36) 4.3.3 PID控制程序 (40) 4.4 总程序框图 (41) 第五章实验与结论 (43) 5.1 硬件的安装与测试 (43) 5.2 软件测试 (45) 5.2.1 转速控制程序测试 (45) 5.2.2 转速检测程序测试 (46) 5.2.3 PID程序测试 (48) 5.3 结果分析 (50)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52) 6.1本文工作总结 (52) 6.2 研究展望 (52) 致谢 (54) 参考文献 (55)

附录一中文翻译 (57) 附录二外文原文 (67)

电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三相异步电机启动方案选择 姓名:梁笑 专业: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 班 学号:090320113 指导老师:袁晓玲、马宏忠

目录 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 (3) 2,影响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的因素 (4) 3,三相异步电机主要起动方式比较 (4) 3.1直接启动 (4) 3.2、用自偶变压器降压启动 (4) 3.3、Y-△降压启动 (4) 3.4、转子串电阻启动 (5) 3.5、转子串频敏变阻器启动 (5) 3.6、软件启动 (5) 3.7、变频器 (5) 4,Y-△起动的原理 (6) 5,Y—Δ起动时的系统性能研究 (7) 5.1Y—Δ起动自动控制 (7) 5.2Y—Δ起动手动控制 (8) 6,三相异步交流电机的Y—Δ起动 (9)

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 电动机的启动特性中最主要的是它的启动转矩。设启动转矩为T st,为了机组能转动起来,必须大于拖动机械在n=0时的静负载力矩T L加上静摩擦阻力。 图1:电动机负载特性曲线 上图中曲线1表示异步机的T-s曲线,曲线2和3表示两种不同的负载特性曲线,为了能转动起来,必须要求a点在b点或c点的上面,否则机组将转动不起来。根据力矩平衡关系可以得出,为了保证能顺利加速到额定转速,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必须保持正的加速度,也就要求电动机的电磁力矩T在整个启动过程于负载的制动力矩T L。在相同的惯量下,

力矩的差额越大,加速越快。惯量大得机械,起动就较慢。对于重复起动的生产机械来说,加速过程的时间长短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电动机起动特性的另一个问题是起动电流,在起动时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等值电路来求得。异步机在额定电压下的起动电流常大于额定电流好几倍。起动电流太大的影响是:一方面将影响电源的电压,太大的起动电流将产生较大的线路压降,使得电源电压在起动时下降,特别当电源容量较小时电压降更多,可能影响电源上其它电机的运行。另一个方面,大的起动电流将在线路及电机中产生损耗引起发热,特别是当加速力矩较小,机组的转动惯量J 较大,起动很慢的情况下,损耗将很多而发热也更严重。由上面可以看出,对电动机起动的要不同的,须看负载的特性,电网的情况等因素而定。有时要求有大的起动力矩,有时要求限制启动电流的大小,有时两个要求须同时满足。总的来说,要考虑下列各问题: a.应该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适当的机械特性曲线; b.尽可能小的启动电流; c.启动的操作应该很方便;所用的启动设备应该尽可能简单、经济;启动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应尽可能的少。 二,影响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的因素 三相异步电机启动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电动机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 2)一定大小启动转矩前提下,启动电流越小越好; 3)启动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电机设计毕业论文

v .. . ..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中小型电机设计概述 (2) 1.1设计技术要求 (2) 1.2电机主要尺寸 (2) 1.3绕组构及成原理 (4) 1.4主磁路 (4) 1.5电抗 (6) 1.6损耗与效率 (7) 1.7通风散热 (7) 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6/15KW) (9) 2.1电机主要尺寸及绕组设计 (9) 2.2电磁计算步骤与程序 (9) 第三章电机优化设计方案 (29) 3.1相关理论分析 (29) 3.2电磁调整方案 (29) 第四章AUTOCAD简介及其绘图 (31) 4.1A UTO CAD简介 (31) 4.2A UTO CAD的基本功能 (31) 4.3A UTO CAD绘图 (32) 总结 (33) 参考文献: (33) 附录(Ⅰ)外文资料原文及译文 (35) 附录(Ⅱ)三设计方案结果 (40)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设计(Y180L-6 /15kW)专业: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学号:02131107 学生:常洲指导老师:肖倩华 摘要 异步电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机。其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章中简要介绍了异步电机设计的基础知识,阐述了中小型电机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介绍了电磁设计的步骤与计算程序,也述及电机的优化设计。 电磁设计是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电机的电磁负荷,计算转子、定子冲片和铁心各部分尺寸及绕组数据,进而核算电机各项参数及性能,并对设计数据做必要的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也简单介绍了AutoCAD 绘图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异步电机电磁计算 The design of the Three-phase squirrel cage induction motor (Y180L-6 /15kW) Abstract The induction motor is the most widespread electrical machinery in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 It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is article ,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the induction motor designs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method and the step of the middle and small scale electrical machinery design is also elaborated, the electromagnetism design step and the design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is introduced,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is also mentioned. The electromagnetism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designs to determine the electromagnetism load, calculates each part of sizes of the rotor、the stator piece and iron core and the winding data, then calculates each paramet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to make the essential adjustment to the designs data, until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utoCAD cartography elementary knowledge is also simp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induction motor electromagnetism comput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