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合集下载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前导入
1914年,在西线作 战的英国军队印度 骑兵。
1916年7月1日,在索姆 河的英国军队印度自行 车部队。
印度士兵为什么出现在欧 洲战场?
本课结构
一 战 前
兴起









高涨


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 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 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背景
阅读甘地生平简介并结合 P53“人物扫描”,说说甘地家 境如何?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从甘地 身上我们能学到怎样的精神?
甘地的家庭富裕,社会地 位较高。
甘地要争取印度民族独立。
从甘地身上我们可以学到 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力 量的精神。
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主要内容
结果 影响
阅读课本,找出华 夫脱运动运动的主 要内容,完成表格。
1922年2月28日,英国单方面发表 宣言,宣布埃及“独立“、取消 保护制,但有4项保留: ·英国负责埃及的国防; ·控制交通线; ·保护英国人的权益; ·继续统治苏丹。
为埃及民族民主运 动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1956年,埃及总统 塞纳尔将苏伊士运 河收归国有。
印度人民
英国当 局妥协,
的自尊心 和自信心
运动停
止。
阅读课本,找出两 次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的主要内容,完 成表格。
二战期间,甘地领 导了第三次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提出 “英国退出印度”, 为印度的独立奠定 了基础。
“文明不服从运动”
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甘地采取手纺车运动使印度摆脱 困境,他表示“手纺车象征着印度的民 族意识,代表着每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建 设性工程所作出的贡献。”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优质教案(统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优质教案(统编)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以及它们产生的意义。

本课是第三单元第5课,主要讲述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包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目标1.掌握甘地以及他领导的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理解并掌握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及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3.学习甘地、扎格鲁尔等人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上面三幅图片:中间是印度半岛的地图,左面这幅图像上的人物,我相信大家都认识了,她就是1857年到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印度民族女英雄——章西女王。

在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还有一位“圣雄”。

他是谁呢?他又为印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来揭晓一下答案吧!(设计意图)通过三幅图片快速回顾所学知识,以时空为线索了解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帮助学生厘清印度抗英的基本事实,构建知识体系,为本堂课教学做好必要的铺垫。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展示图片: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印度的民族主义者积极寻求自治的道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3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担负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展示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同英国合作,幻想以此换取战后印度自治。

但1919年3月,殖民政府颁布法令。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主运动的特点。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和非洲发生的两场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以及美洲发生的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加强在印度、埃及的殖民统治,引起印度人民和埃及人民的强烈不满。

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埃及人民开展华夫脱运动。

印度人民和埃及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一定成效,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910—1917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但墨西哥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缓慢。

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进行改革。

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基本情况。

史料实证:初步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和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历史,了解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同英国合作,幻想以此换取战后印度自治。

但1919年3月,殖民政府颁布了法令。

法令规定:政府可以随时宣布戒严;殖民政府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一个印度人;并可以不加审讯就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等。

法令使印度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

材料2:19世纪末,随着英国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英国殖民者对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的殖民掠夺更加疯狂了。

这一时期,英国殖民者除了继续依靠军事政治权力对印度人无情搜刮、扩大商品倾销、加紧掠夺粮食原料之外,资本输出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剥削手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案(教学设计)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关注重要历史人物,概括甘地、扎格鲁尔和卡德纳斯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用历史唯物观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正确解读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加深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各民族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教学重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颇具特色。

那么甘地、扎格鲁尔和卡德纳斯是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教师介绍甘地: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被尊称为“英雄甘地”。

他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

1893年,甘地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提问: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哪些?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2.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提问: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什么形式?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过渡: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独立之父
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 领袖,被称为“圣雄”。他出生 于一个印度教家庭。曾获得律师 资格。他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以争取让印度实现自治 和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 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 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 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 杀身亡,时年79岁。
知识讲解
2.领导人:
拉萨罗·卡德纳斯,出生在一 个普通家庭,参加过墨西哥资产阶 级革命,1934—1940年任墨西哥总 统,大力推行改革。改革基本上摧 毁了封建大庄园制,使民族资本家 掌握了全国主要经济命脉,为墨西 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 了基础。卸任后,卡德纳斯积极投 身和平事业,曾任世界和平理事会
新课导入
甘地
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 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 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 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 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 者高,最后者最高。而甘地 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 魂——圣雄。
思考
甘地为什没被称为“圣雄?
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学习目标
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
1 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到亚非拉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正义性、艰巨性及民族独立
2 和改革的合理性。(重、难点)
知识讲解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南亚的印度半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 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 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连总督哈定都 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含反思)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他们身上那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2.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归纳总结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历史要素。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背景;(2)反英运动;(3)埃及独立;(4)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结合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新宪法的颁布,了解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设问:结合教材,自查资料,了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信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含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涨》(含反思)第12课《亚⾮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涨》⼀、教学⽬标知识与能⼒:通过学习,引导学⽣了解第⼀次世界⼤战后,亚⾮拉民族民主运动⾼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暴⼒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引导学⽣认识印度⾮暴⼒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

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暴⼒不合作运动中“⾮暴⼒”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暴⼒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暴⼒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对事物的⽐较分析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他们⾝上那种视国家利益⾼于⼀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印度⾮暴⼒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

教学难点:印度⾮暴⼒不合作运动。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第⼀次世界⼤战后,印度⼈民掀起了民族独⽴运动⾼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会党通过了⽢地提出的“⾮暴⼒不合作计划”,改变⼤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段”来取得印度的⾃治。

⽢地领导的“⾮暴⼒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新课讲授⽬标导学⼀:印度的⾮暴⼒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阅读教材,了解印度⾮暴⼒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归纳:(1)⼀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盾深重。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暴⼒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学⽣罢课、⼯⼈罢⼯、商⼈罢市的风潮。

后来,和平⽰威⼜转变为⾃发性的武装起义后来得到上海等地⼯⼈阶级的声援⽃争结果最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代表拒签和约共同之处都属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独⽴运动;都有学⽣和⼯⼈参与运动;⽃争结局都取得胜利2.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归纳总结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历史要素。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笔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笔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笔记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 背景。

- 一战影响。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例如,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控制有所放松。

- 民族意识觉醒。

- 战争期间,亚非拉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同时,战争也促使亚非拉人民进一步觉醒,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对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渴望增强。

2.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领导人:甘地。

- 第一阶段(1920 - 1922年)- 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印度的发展,一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情绪高涨。

- 内容。

-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 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 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

- 拒绝纳税等。

-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 第二阶段(1930 - 1934年)- 起因: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掠夺,印度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

- 内容:甘地向英印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信徒徒步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这一行动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 第三阶段(1940 - 1942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以争取印度的完全独立。

- 意义。

-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它也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 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

- 在土耳其,凯末尔领导了民族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 在伊朗、伊拉克等国家也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火烧警局,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范围。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时间: 1930年
2、斗争特点:
不服从—— “文明不服从运动”
3、要求:
①降低田赋;②释放政治犯;
“食盐进军”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 潮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
独立(印巴分治)
③废除食盐专卖。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 1950年印度建国,尼赫鲁成
材料四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印度的报纸登载了宣传马 列主义的文章!印度的工农运动也出现了高潮,工人们喊出了要求民族独立,打倒英帝 国主义等口号。
(3) 十月革命的影响
(4)导火线
阿姆利则惨案 材料五:《罗拉特法案》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1918年4月13日,约五万人在阿姆利则 市广场集会,抗议殖民当局,群众大会完全是和平性质的。英国殖民当局未发出任何警示便下 令开枪,打死379人,打伤一千多人。阿姆利则惨案是甘地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 接原因
(1)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保护国”
(2)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2、领导人: 扎格鲁尔
扎格鲁尔:埃及政治家 1906—1914年历任教育大 臣、司法大臣等职务。
扎格鲁尔---埃及独立运动领袖, 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华夫脱党 (Wafd Party)1923年华夫 脱党正式成为政党。它要求埃及实 行自治。
开展“食盐进军”运动
4、结果:谈判妥协,双方承认煮盐的合法化。
为首位总理.
5、甘地妥协的原因
①甘地主张非暴力抵抗,不希望发生暴力流血事件; ②协定部分满足了印度人民的要求:如释放政治犯, 允许人民煮盐等)
6、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史料1: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南亚的印度半岛
埃 及
北非的埃及
拉美的墨西哥
试用18、19世纪美洲和亚洲地区的历史事件加以说明
美洲:(1)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2)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主要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亚洲: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夫脱党派 出了扎格鲁尔为首的代表团,参加 巴黎和会,要求英国撤回保护权, 争取埃及独立。
3、目的:让埃及完全独立
4、斗争形式:和平示威——武装起义。
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 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
1919年3月,开罗学生发动总罢课,接着工人罢工、商人罢 市并迅速席卷全国。
材料二 1910-1917年墨 西哥革命,推翻了迪亚 斯的独裁统治,是一次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革命的主要 果实—颁布1917年宪法 ,这是一部当时拉丁美 洲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宪 法。但这部宪法并没有 得到有效实施,墨西哥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 了墨西哥社会经济, 国家财政极其困难, 失业剧增,农产品价 格大跌,社会矛盾尖 锐。
(1)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材料三 战争期间英国减少了对印度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增加了对印度的军事订
货。印度的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加工工业和钢铁工业得到了发展,印度的工人队伍 也壮大起来,1921年达到200多万人。
(2)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终止运动的原因:
土布运动(手纺车运动)
甘地采取手纺车运动使印度摆脱困境,他 表示“手纺车象征着印度的民族意 识。”“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 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甘地号召所有 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改穿土布衣服。甘地 本人身体力行,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纺线。他 在后半生中一直穿着土布衣服。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934年
1、背景
材料一:19世纪初,墨西哥 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取得独 立后,社会经济结构并未发 生多大的变化。封建大地产 原封未动;占全国人口百分 之一的大地主占有全国百分 之八十五的土地;天主教会 仍握有很大的权力。此后英、 美、法等国资本特别是美国 资本,象潮水般地涌入, “美国钢铁公司”占有墨西 哥矿山的四分之一,“美孚 石油公司”占有墨西哥油田 的二分之一,由美国资本家 兴办种植园和大牧场,几乎 遍及墨西哥的每一个州。外 国资本控制了墨西哥的经济 命脉;
(2)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
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 事件
背景
印度
埃及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华夫脱运动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
领导人
特点(方式)
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
扎格鲁尔
和平请愿和武装起 义相结合
3、特点 非暴力、不合作
非暴力不合作,即采取和平与合 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4、目的
让印度实现自治乃至独立
“真正的强大不是暴力,而是非 暴力,暴力在本质上才是虚弱的表 现;坦然接受暴力打击的人,他身 上就蕴藏着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强大 的力量。”
——甘地 “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 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 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 ……这种力量对于一切暴力、专制 、非正义来说,就像是光明对待黑 暗一样。”
2.领导者: 甘地
甘地 印度独立之父
甘地,印度国父,尊称“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的领导人。他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 相。甘地19岁时到英国学习法律。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 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 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 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 成为国大党(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 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 奔波。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 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 子刺杀身亡,享年79岁。
《罗拉特法案》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大多数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都幻想同英国合作 以換取印度的自治。但是一战结束后,在总督授权下,英国法官罗拉特颁布了一项法案,授 予英国总督以宣布戒严令,设立特别法庭和随意判决人民的特权。 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这就意味着印 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这也使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
局限性: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影响了民族 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体现了印度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1922年)
是谁改变了 埃及的历史?
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连续被外族统治 长达2300年,逐渐演变为一个主要信仰伊斯兰 教的阿拉伯国家。20世纪初,埃及沦为英国 “保护国”。
3、一战期间宗主国经济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
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4、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 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二、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1922年)
·1、背景:
1914年,英国在埃及实行战时戒严,宣布埃及为英国保护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 地。实际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为了战争的需要,英国不得不让埃及发展一些与战争有关的工业,以支持战争,使 埃及资本主义在一战时期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在外国资本压迫下,埃及民族工业发展 艰难。
知识拓展: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异同? (1)不同点:
结果不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停止,致使印度的 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的独立。 (2)共同点: ①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爆发的直接原因都是 帝国主义企图加强殖民统治; ②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③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秩序。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难点:如何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印度征集了
100多万士兵,还从印度运走500多万吨物資,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一战期间, 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印度社会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
5、结果:
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 地承认埃及独立。
1922年2月28日,英国发表宣言, 宣布埃及“独立“、取消保护制, 但有4项保留: ·英国负责埃及的国防; ·控制交通线; ·保护英国人的权益; ·继续统治苏丹。
6、运动的意义:
性质
(1)华夫脱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是一场爱国民族主义运动 (2)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 (3)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时间及目的1:934年,为改变墨西哥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
4.内容: (1)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民主政治体制;
(2)经济上: 铲除封建势力
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 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以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结果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但 有条件的独立 未取得印度独立。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卡德纳斯 资产阶级改革 巩固了墨西哥资产 阶级革命的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原因?
1、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 2、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