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标要求

合集下载

5-6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5-6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5-6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五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 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5.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 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 现5条)(四)口语交际1.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小学五年语文新课标

小学五年语文新课标

小学五年语文新课标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
高他们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新课标下小学五
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些核心内容和要求:
1. 识字与写字:学生应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更多的常用汉字,理解汉字
的构造和意义,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则。

2. 阅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故事、诗歌、散文等,学生应
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本的主旨,分析文本结构,欣赏文学语言。

3. 写作:学生应能根据要求写作,包括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能够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 口语交际:学生应能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演讲等,有效地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5. 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学习、主题研究等方式,将语文知
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6. 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学生应能了解中
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
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8. 学习策略:学生应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预习、复习、
笔记、提问等,以提高学习效率。

9. 评价与反馈: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应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

()——企望——()——()3.全班交流,厘清敌人心理的变化。

(检测目标 2)(1)开始决不相信:重点抓人物的语言进行体会。

(2)仍然有所企望:重点抓敌人的动作进行交流。

(3)后来有些失望:重点从敌人的神情进行交流。

(4)最后还是怀疑:重点从敌人的眼神进行体会。

想象敌人当时心里会想什么,写一写他们的心理活动。

4.小组交流写话内容。

共产党员干部的清廉让敌人无法相信.这与敌人的高官给人的印象形成鲜明对比。

5.分角色读好这一部分的对话。

学习任务四:群文阅读,丰厚课题理解(指向目标 2、3、4)1.在物质上,方志敏是贫苦的。

“贫苦”是“清贫”的近义词,,但也不完全相同。

你觉得“清贫”的“清”表示什么?此处的“清”是公正廉洁的意思。

2.你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方志敏公正廉洁的作风: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检测目标 2)3.全班交流: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4.方志敏说清贫是“每个共产党员”“我们革命者”的美德。

默读两篇文章《一个粗瓷大碗》《丰碑》后,四人小组讨论两篇阅读材料的主人公和方志敏有什么相同点。

(检测目标 4)5.全班交流:(1)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共产党人。

(2)方志敏的“传家宝”,赵一曼只用了一次的粗瓷大碗,军需处长单薄的旧衣都体现了产党人生活的清贫、朴素。

(3)三位共产党人舍已为为公,让人敬佩。

6.结合课文和阅读材料谈一谈对课题“清贫”的理解。

(检测目标 3)7.小组组长总结:“清贫”指的是生活的朴素,精神的高尚。

课题不仅体现了方志敏的清廉,更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精神。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下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下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下教学工作计划引言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是我校的教材之一,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教材。

本学期我们将按照教材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全面掌握五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

3.培养对语文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自信和自觉性。

2.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按照教材的要求,重点讲授以下内容:1.诗歌鉴赏:学生将深入理解和掌握五年级语文下册所要求的“五首古诗文”和“周总理的信”等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2.阅读理解: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还将进行相应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作文训练:将分别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进行训练。

通过对作文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写作的技巧。

4.口语表达:将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第一周:学习“五首古诗文”中的《静夜思》和《将进酒》,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文学特点和作者的生平。

2.第二周:学习“五首古诗文”中的《鹅》和《咏鹅》,讲解古诗文中的修辞、意境等要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3.第三周:学习“五首古诗文”中的《李白》和《将至》,探讨古代文学思想、对人生的感悟等内容,引导学生使思想更加成熟。

4.第四周:对前三周学习的内容进行综合复习,包括鉴赏、理解和背诵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2011版的要求、农村学校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时要求我制定了一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迷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农村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在狭窄的空间里看惯了山清水秀的家乡风景,几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学过的诗歌《敕勒川》以及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对草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去探索新事物。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主题编写的开篇课文。

但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课文语言优美,适合美美的朗读;适合在不断的朗读、探索中去感受草原的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感情的直接抒发在课文的末尾一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五年级语文新课标要求

五年级语文新课标要求

五年级语文新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 学会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生字,会用多种识字方法,能在语境中认识生字,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

2. 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3. 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二、阅读
1. 朗读、默读课文,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2.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了解文本大意,能借助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

3. 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4. 能使用图书室的书报、工具书和其他资料学习。

三、写作
1.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写作需要确定内容、中心,列出写作提纲。

2. 学写常见应用文,能根据应用文的特点格式进行写作。

3. 能用简单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2. 能就所读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发言。

3. 能在讲话中既能具体而又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又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进行适当的表达和交流。

4. 能主动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综合性学习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新课标

小学五年级语文新课标

小学五年级语文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和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以下是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设计的语文学习内容:一、阅读能力培养1. 能够阅读并理解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2. 学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文本内容。

3. 培养快速阅读和精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二、写作能力提升1. 能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独立完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2.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注意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审题、构思、修改等。

三、听说能力加强1. 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3. 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四、综合运用能力发展1. 结合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 通过项目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语文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五、文化素养培育1. 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3. 通过节日、习俗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传承中华文化。

六、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1.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提问、总结等。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学习经验,形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

结语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文知识,更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乐趣,不断进步,成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口语实际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如,听录音讲故事、谈感受;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谈暑假生活,谈第一印象最深的人“留在心里的印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身边的艺术”。第二组召开“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则要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很适合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演课本剧、给家长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机会,同时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喜欢的词句。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祖国建设”这一主题,编排了《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和《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两篇主体课文;赞扬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和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豪情壮志,是他们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是一首现代诗歌,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叙述了深圳奇迹般的发展,充分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悟、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
搜集资料了解大海,激发热爱大海的情感;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
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
断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大海之歌”为主题,在《我爱大海》中,我们看到了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化无穷,感受到了海的沉静、海的凄凉和海的恐惧;在《沧海日出》中,我们看到了极其壮美的海上日出;在《探索海底世界》中,我们认识了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工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物产;在《归航》中,我们经历了归航途中的艰险,人与自然的较量。几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大海。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感谢科学”为主题编写的,4篇科普文章,选取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内容。以简明、通俗、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生气与威力,表达了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美好愿望。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一单元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抓住文中的说明要点,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单元教学方法: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教材69页~84页
课标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延伸和拓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明白事理,在习作中观察生活、体会哲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相互联系”。这四篇课文,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题材广泛,充满哲理,发人深思,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多种形式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和辨正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语文七色光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
计12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收集课文资料
单元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感悟想象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104页~119页
课标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这一单元注重培养学生有一定速度的阅读,能抓住文中的说明要点,扩大知识面,从不同角度理解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生气与威力,表达了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美好愿望。
(二)阅读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3.略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注意与单元学习重点结合起来。
(三)习作
本册教材对习作做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7次习作,其中有一次与口语交际安排在了一起。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3次小练笔。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教材中提示先写后说的,可以改为先说后写等。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艺术家”为主题编写,选编的4篇课文用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向大家展现了艺术家的生活趣事:有艺高胆大的泥人张《贱卖海张五》,有“乐圣”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有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对己“小气”对人“大方”的趣事,也有绘画巨匠达•芬奇刻苦学画终有所成的过程。这4篇课文,表现了艺术家身上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明白事理,在习作中观察生活、体会哲理。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词句。
4.能够独立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够独立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单元教学重点:
能够独立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单元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
单元课时间安排:
三峡之秋2课时古代诗曲四首4课时
快乐读书屋2课时能说会写2课时
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安排识字148个,要求会写149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自选词句”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适用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
4.能够独立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单元教学重点:
延伸和拓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明白事理,在习作中观察生活、体会哲理。
单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和辨正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单元课时间安排:桃花心木3课时“美极了”与“糟透了”3课时
快乐度书屋2课时能说会写2课时
语文七色光五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
计12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收集课文资料
快乐度书屋2课时能说会写2课时
语文七色光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
计12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关于课文和作者的资料
单元教学方法: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51页~68页
课标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紧紧抓住“祖国建设”这一主题。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注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
学生应展开想象,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词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
单元教学方法: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85页~103页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朗读入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真切地感受课文,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城乡美景”为主题编写的,选编的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分别描绘了如醉如燃的三峡之秋、如诗如画的天山牧场,绚丽奇异的西双版纳密林,以及古人诗中的景色。
单元课时间安排:最后的常春藤叶3课时古诗三首3课时
快乐度书屋2课时能说会写2课时
语文七色光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
计12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收集课文资料
单元教学方法:理解感悟合作探究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18~~33页
课标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紧紧抓住“大海:
帮助学生真切感受祖国发展的突飞猛进,激发学生从小学好本领,长大献身祖国建设的强烈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
4.能够独立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