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汽车冷知识
关于汽车的有趣知识

关于汽车的有趣知识
1. 第一辆汽车:第一辆汽车是在1885年由卡尔·本茨发明的,
这辆汽车是由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2. 车灯:最早的车灯是在1887年由汽车制造商顾拜旦发明的,它由煤油灯泡和一个镜子制成。
3. 麦克风:在1923年,汽车制造商福特首次将麦克风安装在
车内,这使得说话和听到的声音变得更清晰。
4. 车轮:最早的车轮是由织物制成的,但现代的车轮是由金属制成的。
5. 车牌:第一个车牌是在1893年在法国发行的,用于识别车辆。
6. 制动系统:最早的汽车制动系统是由钩子和碎屑组成的,但现在的制动系统使用液压。
7. 玻璃:第一台安装玻璃窗的汽车是在1905年由计算机巨头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发明的。
8. 吸油器:油泵在汽车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但现代汽车中使用更高效和耐用的吸油器。
9. 发动机:发动机是引擎的核心部件,但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却非常复杂,由许多组件和系统组成。
10. 蓄电池:很多人认为汽车使用的蓄电池是最初的创新,但实际上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最早的蓄电池是在1800年由意大利化学家奥尔西尼发明的。
史上最奇葩的汽车冷知识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离不开车,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必备之物,汽车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1、进口到中国的第一辆奔驰乘坐者是慈禧。
(话说有多现代人的脚步还没赶上慈禧
的……)
2、全世界仅一台的法拉利是沙特王子的私人订制。
3、希特勒和大众的关系就像比尔盖茨和微软。
4、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汽车是中国制造的。
5、高速公路一开始只是用来作飞机跑道的。
6、跳车逃生时,向前跳比向后跳死亡率更高。
7、全世界拥有劳斯莱斯最多的地方是香港。
8、汽车是回收率最高的废品。
9、大众和保时捷的创立者是一个家族的。
10、‘红绿灯’比汽车早诞生了18年。
11、绝大多数车主都有在车内放置空洁120的习惯。
12、第一个使用拍照和驾照的国家是法国。
13、俄罗斯几乎没有高速公路。
14、中国的告诉公路里程世界第一(约11.2万公里)。
15、北极地区不能锁车。
16、车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城市环境污染水平高出10倍。
汽车冷门小知识

汽车冷门小知识
1.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的,于1885年完成。
2. 路虎公司的创始人是斯宾塞·威尔金斯,1951年他设计了第一辆路虎车。
3. 汽车引擎的燃烧室内温度可以高达2500摄氏度。
4. 电动汽车的发明早于汽油车,最早的电动汽车于1835年在英国制造。
5. 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是丰田汽车公司。
6. 关于开车时的绿灯,绿色这个颜色的灯是在20世纪初引入的。
在早期,这种灯的颜色可能是红色、白色、黄色或绿色。
7. 1970年,美国实施了世界上首个汽车座椅安全规定,要求汽车上配备安全带。
8. 德国的阿尔卑斯山公路(Alpine Road)号称世界上最美的山间公路。
9. 汽车的雨刮器是由女性发明的。
1903年,玛丽·安德森发明了第一个雨刮器,因为她觉得开车时的雨水会限制视线。
10. 刹车灯最早引入是为了警示后方车辆减速,以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最早的刹车灯出现在1899年的卡迪亚克汽车上。
汽车冷知识文案

汽车冷知识文案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你知道吗,汽车还有很多冷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1. 汽车的轮胎是可以充气的,但是充气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行驶稳定性和耐磨性。
2. 汽车的底盘上有一块叫做隔音板的部件,它可以减少路面噪音和震动对车内空间的影响。
3. 在高速行驶时,打开车窗会增加风阻,导致油耗增加。
4. 电动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电池寿命会缩短。
5. 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有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可以让空气流通,防止玻璃起雾。
6.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在下车之前应该先用金属物体接触地面以释放静电。
7. 高速行驶时使用巡航控制功能可以降低疲劳度和油耗。
8. 在雨天行驶时应该降低速度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水花影响视线。
9. 汽车的刹车片寿命是有限的,应该定期检查并更换以确保行驶安全。
10. 在长时间停车后启动汽车时,应该先让发动机怠速几分钟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11.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要急刹车或急加速,这样会增加磨损和油耗。
12. 汽车的空调滤芯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空气质量和空调效果。
13. 在高温环境下行驶时,发动机散热器的清洁和维护非常重要。
14. 新手驾驶者应该先熟悉汽车的操作和控制,再上路行驶。
15.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要随意变道或超车,应该注意交通标志和信号灯指示。
16. 长时间高速行驶会导致轮胎变形和气压过高,应该及时停车检查并调整。
17. 汽车的灯光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灯泡以确保夜间行驶安全。
18. 车辆在起步时应该缓慢加速,并尽量避免半离合状态下行驶。
19. 在雾天行驶时应该打开雾灯,并保持车速缓慢以确保视线清晰。
20. 长时间的高速行驶会导致车辆疲劳和驾驶者身体不适,应该适时休息并进行放松。
各种汽车冷知识

各种汽车冷知识
1.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车身前部的气动力会让轮胎变形,从而导致轮胎磨损和能源浪费。
2. 车辆的引擎水温过高时,汽车发动机会开启保护模式,减少或停止引擎的运行,以避免过热。
3. 车辆的刹车片由于摩擦而会磨损,因此在刹车时应尽量缩短刹车距离,以减少刹车片的使用量和磨损。
4. 车辆的轮胎气压过低会导致车辆行驶和操控时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风险。
5. 车辆的空气过滤器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引擎的良好运行和减少污染排放。
6. 车辆的发动机油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引擎的良好保养和延长使用寿命。
7. 车辆的电池需要定期充电和维护,以保证电池的寿命和汽车的正常启动。
8. 车辆的刹车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刹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9. 车辆的空调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空调的效果和减少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10. 车辆的排气管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洗,以确保排放的废气符合环保标准和减少污染。
- 1 -。
用车小常识50条

用车小常识50条车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了解和掌握用车的小常识可能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50条有关用车的小常识,帮助车主和驾驶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1. 保持车辆清洁并定期清洗,可以延长车辆的寿命并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2. 定期更换机油和过滤器,以保持发动机的良好工作状态。
3. 根据厂家建议的里程数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4. 油耗可受驾驶方式、车速、路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驾驶时要力求平稳,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
5. 了解并掌握车辆的基本仪表盘指示灯意义,以及应对相应问题的措施。
6. 经常检查轮胎气压,保持适当的气压有助于提高燃油效率和驾驶稳定性。
7. 保持适当的车距,避免紧急制动或碰撞。
8. 在行驶时,注意观察路况,尽量避免潜在危险,如车辆突然刹车。
9. 熟悉车辆的紧急制动装置,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10. 在长时间停车后,启动车辆前先用镜子检查周围是否有人或障碍物。
11. 在起步前,确保车辆已经完全停稳,防止发生滑移。
12. 使用方向盘时要稳定掌握,避免猛转或方向变化太快。
13. 使用安全带是驾驶者和乘客的责任,它能够保护人身安全。
14. 减速行驶时,使用车辆引擎制动而不是长时间刹车,可以减少刹车片磨损并节省燃油。
15. 长时间行驶前,检查车辆各项系统是否正常,如制动、灯光、雨刮器等。
16. 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并迅速做出反应,不要慌乱。
17. 车辆保险是必备的,它可以在意外事故中保障自身和他人利益。
18. 夜间行车应当打开车辆的前后照明灯光,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19. 驾驶长时间前往目的地时,可以适当安排休息,避免疲劳驾驶。
20. 不要超速行驶,遵守交通规则并关注限速标志。
21. 不要驾驶车辆时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分心驾驶。
22. 避免过多依赖辅助驾驶系统,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万一。
23. 不要在行驶车辆过程中进行乱丢废弃物,要爱护环境。
用车小常识50条

用车小常识50条用车小常识50条作为交通工具,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许多人在使用汽车时可能会忽略一些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却有可能影响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下面列出了50条用车小常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驾驶前准备1.检查轮胎气压: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油耗和磨损,同时也会影响驾驶稳定性。
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轮胎气压。
2.检查机油: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缺少或污染的机油会导致发动机故障。
建议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
3.检查冷却液:冷却液可以防止发动机过热,同时也可以防止冬季结冰。
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冷却液。
4.检查刹车片:刹车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如果磨损过度就需要更换。
建议每5000公里检查一次刹车片。
5.清洗雨刷器:雨刷器可以帮助清除挡风玻璃上的水滴,但是如果雨刷器太脏就会影响视线。
建议每个月清洗一次雨刷器。
6.准备急救箱:在紧急情况下,急救箱可以为车上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
建议每辆车都应该备有急救箱。
二、驾驶技巧7.不要猛踩油门:猛踩油门会导致油耗增加和发动机负荷过大,同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8.不要长时间空档滑行:长时间空档滑行会导致发动机过度负荷和制动系统失灵等问题。
9.避免急刹车:急刹车会对轮胎和制动系统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10.保持安全距离: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可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11.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疲劳,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建议每两小时休息一次。
12.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罚款和扣分等问题。
三、停车技巧13.不要长时间停放在阳光下:长时间停放在阳光下会导致车内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车内设备的寿命。
14.不要停放在草地上:草地上可能藏有尖锐的物体,会刺破轮胎或损坏底盘。
15.不要停放在斜坡上:停放在斜坡上可能导致刹车失灵或制动系统故障等问题。
16.使用手刹:使用手刹可以防止车辆滑动或移动,同时也可以减少制动系统的负担。
汽车常识50条(建议收藏)

1.意外失火: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者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
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
当人身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边滚动边脱去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好露在外面的皮肤和头发。
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2.翻车:当你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
车内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
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
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3.车辆落水: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
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
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乘客维持5~10分钟,应首先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4.迎面碰撞:交通事故中的迎面碰撞,受到致命危险的主要是驾驶者。
一旦遇有事故发生,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驾驶者一侧时,驾驶者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踏直,身体后倾,头靠头枕,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
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者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者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
5.改掉乱轰油的习惯:有些人认为在启动前轰空油,使发动机启动容易且不易熄火,熄火前轰空油,有利于下一次发动。
其实,轰空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加剧发动机的磨损和环境的污染,而且每轰一脚油门都要消耗0.01升燃油。
6.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怠速运转的耗油量为每小时4升,一分钟则耗油0.07升,比重新启动发动机一次所用的油料还多。
7.别走走停停和滥用刹车:行车前要预先计划好,充分考虑途中交通堵塞情况,因为走走停停比正常行驶多耗油5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个汽车冷知识,总有一条你不知道!
对于90%的车主来说,能透彻了解汽车工作原理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
可相比那些机械硬知识来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多达50个的汽车冷知识,你又能知道多少个呢?
1.不同于卡尔本茨、戴姆勒、福特这些大名鼎鼎的发明家,梅赛德斯只是个奥地利商人女儿的名字。
2.新车的味道由50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挥发物组成,其中好很多连车企自己都搞不清楚来源。
3.地球上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汽车是由中国制造。
4.虽然中国是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是每年汽车召回的次数和数量却是最少的国家之一。
5.每辆车的布线有900多米长,可以围绕跑道两圈多。
6.全世界仅有一台法拉利是沙特王子的私人订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位沙特王子为了让自己在欧洲时能驾驶一辆与众不同的超级跑车,邀请著名汽车设计大师米凯洛蒂订制了一款加长豪华跑车,这款车叫法拉利400I。
7.奔驰S级AMG中控上的钟是万国的,而宾利的钟则是百年灵的。
8.大众甲壳虫始于希特勒,希特勒曾亲笔画了11张“国民轿车”的草图,其中一张与日后的“甲壳虫”已非常相近,大众靠着甲壳虫才熬到了80年代。
9.希特勒对高速公路做出严格的标准:四车道34米宽;中间有5米的绿化隔离带;不设置路灯,但每隔200米设立一块可反光的水泥柱;为了防滑,不仅要求路面的坡度要小,而且转弯半径要尽量大。
10.英菲尼迪诞生于北美,其市场定位刚开始是面对北美众多的家庭主妇。
11.为了庆祝建厂40周年,法拉利于80年代末生产了F40,宣传说限量销售300台,并且设置了一大堆购买门槛。
结果某次美国F40车主聚会,一日本人告诉美国人说日本有超过100台F40,美国人说别吹全世界只有300台,我这里都200多了,日本人老实的帮他们统计了下,结果当时已经交付超过800台,这车最后总计生产了1331台。
然后,美国人就让法拉利吃了官司!
12.阿斯顿·马丁最便宜的车是Cygnet,售价35万元左右,这车的出现纯粹是为了平衡阿斯顿·马丁超跑们的超高碳排量,实际上是以丰田IQ为平台开发的微型车,和比亚迪F0
有着非常近似的血缘关系。
13.奥迪的Quattro核心部件托森差速器是美国人发明的,目前托森差速器由日本生产。
讴歌大名鼎鼎的SH-AWD是瑞典翰德生产的,和凯迪拉克的E-AWD同属翰德四代,SH-AWD 核心的碳纤维传动轴是讴歌自己的。
14.一分钱纸币上的解放卡车,是苏联山寨美国纳威司达K系列的杰作,在50年代进入中国成为了解放卡车。
15.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第一批私家车是菲亚特126,那时候还有126的出租车队,现在街头也偶然可见一些怀旧人士的收藏品。
16.在北极开车,车门不允许落锁。
在极端情况下,碰上北极熊你能做到除了逃跑别无选择,如果恰巧附近有辆汽车或者开来一辆汽车,钻进车内然后一走了之显然是相对安全的办法。
所以北极规定汽车不能锁车门,实际上是给那些有可能遭遇北极熊袭击的人们留了条活路啊。
17.吉利汽车原有的几个LOGO是从一万多份投稿中选出来的。
得奖者是个大学生,奖金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吉利现在抛弃了这份设计。
18.红旗继500万元的L5后,准备推出一款SUV,和即将上市的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的SUV竞争。
19.1980年,世界上第一辆配备安全气囊的量产车正式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辛德芬根的装配厂下线。
20.大众在实验布加迪威龙16缸引擎威力的时候曾烧掉了一个房间。
21.福特、大众、通用、丰田都做过全球第一汽车制造商的位置,然后又都踉踉跄跄的摔下来了,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其实是个魔咒。
22.福特GT曾经被称为最坚固的汽车,因为在做抗压测试的时候,把机器撑坏了。
23.Smart是Swatch的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设计的,最初是和大众合作开发、制造,在项目大半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大众觉得Smart就是个赔钱货,很难盈利,于是无偿转让给了Swatch,奔驰不信邪推出了这款小车,之后的十几年中,奔驰Smart的亏损额高达33.5亿欧元。
24.BMW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曾经研发旗舰超跑M8,搭载的是迈凯轮F1上那台V12引擎,并且投入了十多亿马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5.世界上里程数最多的汽车是一部红色沃尔沃P1800,里程数目前超过了500万公里。
接近50年来一直没换过主人,拥有它的老头子已经给他更换了一百多条轮胎、机滤机油无
数。
26.2010年8月,北京城外的京藏高速超过12天出现严重拥堵现象,堵车长龙长约100公里,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拥堵。
27.BMW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车型有:M1,8系。
一个是超跑,一个是旗舰。
28.奇瑞创业初期,尹厂长决定自己带人研究图纸组装发动机,结果厂房里零件散落不忍直视,尹厂长下令,骑着自行车寻零件!2013年尹厂长在艾瑞泽上市后表示,奇瑞终于会造车了,那之前造的都是什么玩意?
29.赛车都是没有安全气囊,因为六点式安全带已经足够把人绑住。
30.用星座命名的汽车有:道奇白羊座,五十铃双子座、福特金牛座、福特天蝎座。
还有中国的长安金牛,不过除了金牛座,其他卖的都不好。
31.碰撞测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和减少如何在碰撞中“保护车身安全,从而避免更多维修费用的产生”,也因为其第三方的客观性,使得IIHS的评测结果往往和其他机构大相径庭。
32.除了劳斯莱斯,目前仍有反向开门的还有欧宝、MINI与现代,这种开门方式被称为自杀门。
33.大众推出的油耗1L车,曾被国内谣传为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谣传内容包括售价仅为4000元这样的字眼,也不想想大众真有这么厚道吗?
34.戴姆勒正和比亚迪合资造腾势汽车,合资比例50:50,同时戴姆勒也在和特斯拉干同样的事情。
35.遇到紧急的情况假如决定朝车子行驶的方向跳出去的话,必死无疑,因为离开车子的身体会遵守“惯性法则”随着车子的速度向前,身体会加速,然后狠狠的摔在地上,如果向后方跳的话,速度会相对抵消,着地时会减少一些撞击力道。
此外,向前跳的话,着地的时候,身体会向后仰,后脑撞到的危机性较大,死亡率亦较高。
36.安全带是瑞典沃尔沃发明的,安全带克星-安全带卡扣则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也是世界上安全带卡扣销量最大的国家。
37.开车时使用手机,事故发生率会增加30%。
38.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实际上只有普通人脚掌大小,因此提高汽车操控和安全的最直接的方法是换上四条好轮胎。
39.双龙虽然旗下的汽车种类不多,但是基本都入选过“全球最难看车型”。
国内的上汽
荣威W5就是双龙的一款车型。
40.都说MINI在中国挂上了小三之车的烂名声,这很可能是来自于男人心底的偏见与歧视,因为在中国8成的MINI车主是女性,所以中国男人开MINI会变的很娘炮。
41.保险杠的作用只是为了低速碰撞时降低维修费用。
42.同时期最顶级的超跑奔驰SLR、法拉利恩佐、保时捷卡雷拉GT。
SLR用的是5AT,后两者是干式双离合,而用双离合的两哥们,大概1万公里就要换次离合器,价格数十万RMB。
43.玛莎拉蒂说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每年最多只会生产75000台玛莎,听起来很屌对不对?实际上玛莎拉蒂一年只能卖出2万台。
44.三菱为中国几乎所有民营自主品牌都供应过发动机,堪称自主品牌发展的源动力。
45.自由光此前迟迟不上市就是9AT匹配问题。
然后上市了后众多媒体才发现,150km/h 才会自动挂入9档,而中国的最高限速是120km/h。
46.2013年单车型全球销售冠军是福克斯,第二是卡罗拉,第三是捷达(中国独有),五菱是中国品牌中销量最大的车型,曾拿到下全球单月销量冠军。
47.奥迪的转向灯亮起的时候当侧的日行灯会自动变暗。
48.二战以后宝马被分为两家,西德的叫宝马,但是不准生产汽车。
东德的叫EMW,生产汽车,LOGO么,你把宝马里面蓝天白云的蓝色换做红色就行。
后来老毛子控制的EMW 实在不行,1952年位于慕尼黑的BMW终于可以生产汽车。
49.中国并不是汽车综合关税最高的国家,而诸如新加坡一些小国家税率要远超中国。
50.韩国人并不爱韩国车,只是因过去汽车关税太高,在关税下调之后,欧洲汽车对韩系车形成巨大冲击,现代起亚在本土份额连年下降。
小编总结
以上汇总的50条冷知识,有些可以当做趣闻来看,有些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
相信大家没有不转发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