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pdf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

三、定型时期
• 时期:唐朝
• 兴起原因: • 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业都会汇聚各色人物,纷繁的社会生活, 各种异闻奇趣,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又由于市民 阶层扩大,娱乐需求大增,推动了传奇小说的发展。 • 作家队伍的变化。六朝小说作家多为贵族文人。唐代了解社 会现实、积极进取,有较好的文学修养的中小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逐步成为政坛和文坛一支最重要、最活跃力量。 • 各种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和促进。李杜的诗歌,元白的新乐 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增强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为 传奇小说提供了最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说话”和“俗 讲”,变文等都对唐传奇产生影响。 • 科举考试中“行卷”风气的盛行。士子们常于应试前以诗文 投献名公巨卿,以求延誉,称“行卷”;数日后再投献,称 “温卷”。唐代传奇之盛,恐与此风不无关系。
制作:叮叮 13
唐传奇特点 因文生事,作意虚构。 长篇不多,构思奇巧。 描绘人物,形象生动。 叙事流畅,辞采优美。
唐传奇意义
源于六朝志怪而突破了志怪的樊篱。 题材从记鬼神怪异转向人间之奇事, 人情世态; 结构由六朝的粗陈梗概而发展成首尾 俱全,篇制宏大,结构完整的故事; 情节曲折复杂,叙述委婉,文辞华艳, 已是成熟的虚构之作; 人物形象塑造、心理刻划,显著提高
唐传奇
• 内容: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 传名篇,以奇闻异事为题材。“传奇”之名,起 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因明代胡应麟用于 指称唐代文言小说而沿用。现存大部分传奇收于 宋初编成的《太平广记》中。
二、唐传奇的发展特点
阶段 内容特点 发轫 沿魏晋小说之志怪
兴盛 爱情题材成就最突出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
• • • • • 萌芽阶段:上古先秦 雏形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定型时期:唐朝 发展时期:宋元 高潮时期:明清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9级: ***************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赵文婧赵文婧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摘要: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

在发展初期,是被人们不屑的,然而经过漫漫历史长河的洗涤,慢慢的由萌芽发展到了成熟,无数文人留下了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欣赏。

关键字:先秦神话:先秦神话 志人志怪志人志怪 唐传奇唐传奇唐传奇 宋元的“话本” 宋元的“话本” 宋元的“话本” 章回体在现代汉语中,小说一词指的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中: : ”饰小说”饰小说以干县令以干县令, , , 其於大达矣其於大达矣其於大达矣! ! ! ””这里的小说是指卑微琐屑的言谈这里的小说是指卑微琐屑的言谈, , , 属於贬义词。

属於贬义词。

下面我就简单的叙述一下小说是怎样由一个简单的表贬义的词语,发展到现在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我们认为先奏两汉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先秦两汉时期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出现,但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野史杂传以及诗歌作品中孕育着丰富的小说因素,为小说的产生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这时期的文学特点是:创造性,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艺术手法的探索、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综合性,先秦文献中,史传散文虽是记史解经,却不乏哲理思辨。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诸子散文传经布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议论说理多具象化,采用寓言、比喻、白描、夸张、铺排等多种文学手法;实用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离骚》;随意性,作家不受局限,放言无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

• •
元方答客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 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衰落时期
• • • •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 《老残游记》 鸿都百炼生(刘鹗) 《孽海花》 曾朴
• 故事1: • 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 其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能 令我一见亡妇,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 往见之。若闻鼓声,即出勿留。”乃语其相见 之术。俄而得见之。于是与妇言语,悲喜恩情 如生。良久,闻鼓声,恨不能得住。当出户时, 忽掩其衣裾(jù)户间。掣(chè 拉,牵引) 绝而去。至后岁余,此人身亡。家葬之,开冢, 见妇棺盖下有衣裾。《搜神记· 卷二》 •
• 故事2: • 谯(qiao)人夏侯藻,母病困,将诣智卜。 忽有一狐,当门向之嗥叫。藻大愕惧,遂驰 诣智。智曰:“其祸甚急。君速归,在狐嗥 处拊心啼哭,令家人惊怪,大小毕出,一人 不出,啼哭勿休。然其祸仅可免也。”藻还, 如其言,母亦扶病而出。家人既集,堂屋五 间拉然而崩。《搜神记· 卷三》
• 鲁迅“… …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 并非有意做小说”“因为他们看鬼事和人事 是一样的,统当作事实。”
四、大变迁时期
• 宋元话本: • 《错斩崔宁》、《碾玉观音》
五、广泛发展时期
• 拟话本: • 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 •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六、高峰时期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 由堂前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 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 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真所谓“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见《红楼梦》 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 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 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4)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概括起 来分为两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 居处,看到了什么?
❖ 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 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 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 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 厅一路走来,仆役、婆子、丫鬟轮番更换, 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 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
❖ 曹雪芹: 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
贵族世家;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
香门第;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
世”,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 衰的巨大变故;
博览群书,文化底蕴丰厚, 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 赋无所不精。
曹雪芹及《红楼梦》介绍
❖ 《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 载,增删五次”;
❖ 在贾府里聚居着两类人,一类便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的少数主子,他们的荣华富贵依恃那握 有“万几宸翰之宝”的皇帝;另一类则 是人数众多的为主子服役的小厮、媳妇 (此处指女仆)、婆子、嬷嬷以及等级 不同的丫鬟,他们是受压迫、被奴役的 奴隶。
根据以上思路,分析贾母处、 贾赦处、贾政处的环境特征各是 怎样?作者有何用意?
第一部分(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 第二部分(发展)通过林黛玉所见所 闻,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 第三部分(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处。
❖ “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 别家不同。”这次来了,他看到的、感受到 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

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在此之前,中国文学主要以诗歌和古文为主,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形式,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

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小说逐渐成为广泛流传的文学形式,并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长足发展。

汉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起点。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编撰和收集一些口头传承的民间故事和传奇,这些故事被称为小说的雏形。

最早的一部保存至今的故事集是《封神演义》,主要讲述商周时期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传说。

另一个重要的故事集是《西京杂记》,记录了一些奇异的故事和传说。

到了唐代,小说的发展进一步取得了突破。

在这个时期,人们逐渐开始写作虚构的小说作品,不再仅仅收集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搜神记》,它是一部描写鬼神和神奇事件的小说,成为后来鬼怪小说的先驱。

此外,《平妖传》也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鬼怪小说。

宋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说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创作了《水浒传》,它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英雄群体的故事。

《水浒传》不仅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具有批判意义的小说作品。

元代继承了宋代小说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著名的小说家吴承恩创作了《西游记》,这是一部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神话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西游记》不仅在叙事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也在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上进行了突破。

明清两代,小说进入了一个较为繁盛的时期。

明代的小说以理想化和浪漫化为主导,清代则着重于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

明代著名的小说家兼文人冯梦龙创作了《警世通言》,它以“说理”为特色,通过揭示现实社会的黑暗面来教育人们。

清代的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这是一部复杂而深入的社会小说,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近代以来,小说发展的历程更加多样化。

中国经历了战争、革命和现代化进程,这些事件推动了小说主题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变革。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神魔
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
《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
《封神演义》是作者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长篇神魔小说。
许仲琳《封神演义》。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董说的《西游补》。
世情
小说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
讽刺
小说
吴敬梓《儒林外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
历史
演义
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禇人获《隋唐演义》吕抚《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英雄
传奇
钱彩、金丰《说岳全传》
吕熊《女仙外史》陈忱《水浒后传》
《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
世情
小说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李海观《歧路灯》、《林兰香》
时间:汉代结束以前主要魏晋唐宋宋元明清近现代
阶段:萌芽、起源发展成熟变迁高峰
中国小说两大系统:白话(包括长篇章回和短篇拟话本)、文言(包括:笔记体和传奇体)。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明清长篇小说居于第一层次的是所谓的“六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居于第二层次的是:《水浒后传》、《西游补》、《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绿野仙踪》、《镜花缘》、《说唐全传》、《说岳全传》、《三侠五义》、《东周列国志》等。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史记》等





志怪小说
〔东晋〕干宝《搜神记》。如:《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吴王小女》《宗定伯捉鬼》
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南柯太守传》 、 白行简《李娃传》 影响:洪升《长生殿》、元白朴《梧桐雨》。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
记》。
话本 宋
长篇:《大宋宣和逸事》《五代史
广义的话本,泛指说唱、表演伎艺的脚
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三国志平 本;狭义的话本,专指“说话”的底本。宋代
话》(以上为讲史话本)
的说话文艺包括小说、讲史、讲经等。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开世情小说先河。市井社会的风俗画。把中国 《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
现实主义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燕》(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
话本小说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
拟话本:中国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包括话本
小说
和拟话本)
古代小说的三个源头,它们分别是神 话、子书和史书。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史记》等
魏 志怪小说 晋南北

〔东晋〕干宝《搜神记》。如:
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
《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吴王小
于民间传说。
女》《宗定伯捉鬼》
《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
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经的话 本)
“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 变迁。”(鲁迅语)
短篇:《快嘴李翠莲记》《碾玉观 音》《错斩崔宁》(公案类)
元历史演义小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历史演义 小说的典范。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说、说话艺 术和元杂剧中三国戏的基础上,熔铸进自己的 生活体验,再创造而成这样一部宏传的长篇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
我国的古典小说,比较合乎现代“小说”概念的应从唐宋以来出现的用文言
或白话写成的传奇、话本小说算起。

但是,“小说”一词早在先秦《庄子·外物》篇中就有记载: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远亦远矣。

”这里的“小说”,是指于社会人生无涉的琐屑言谈,与后来的小说概念相去极远。

西汉时的“小说”,形式上与先秦小说稍有差异,内容有所变化,开始涉及社会人生。

东汉时,刘歆在《七略》中
首辟“小说家”一类。

随后,班固《汉书·艺文志》据此著录各家人物和其著作,
指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他著录“小说家”书十五种,可惜已经亡佚。

但从班固的论述来看,这些“小说”,大概指来自民间的传闻轶事,与后代作为文学创作的一大部类的小说不完全相同。

根据
以上记述以及传世的文学史料来看,我国先秦至两汉尚未有近似现代小说的文
学创作。

我们知道,先秦文史哲不分家,汉代仍不脱这一习惯,因此,先秦两汉出
现的神话传奇、寓言故事、传闻轶事以及史传文学,当然不能看成为小说,但
它们又在内容和形式上为后世小说创作做了准备,特别是《史记》,对我国的
小说创作影响最大。

但《史记》毕竟是历史,而不是小说,所以,我们称先秦
两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孕育期。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大量谈论神鬼怪异以及记述名士的奇闻轶事的故事,
较有代表性的是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这类作品,有人物形
象,有故事情节,结构完整。

如《搜神记》中的《三王墓》、《韩凭夫妇》、
《李寄斩蛇》、《白水素女》、《东海孝妇》等篇,把人神怪异之事混杂在一
起,后世称为“志怪小说”。

一般比较短小,在刻画人物形象上较有特色,被称
为“志人小说”或“轶事小说”。

这两类小说带有明显的捏合“丛残小语”的痕迹。

唐代,我国古典小说创作开始出现新的局面,作家在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的基础上,创造了“传奇”体短篇小说。

其中《古镜记》、《白猿传》、《游仙窟》等,是由志怪向传奇过度的早期小说,艺术上比六朝志怪小说有了重大突
破,较有代表性的是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朝威的
《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许尧佐的《柳氏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
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等。

这些小说对唐代社
会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唐代的作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这在小说发
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宋、元时期,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说话艺术应运而生。

“说话”即在城市勾栏里讲说故事。

说话人讲说故事时必须有个底本,这底本稍加润色就是“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继承了唐传奇的传统,立足于社会人生,着重反映市民阶层
的生活、思想。

话本小说多为短篇,但情节曲折,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

宋元话本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一是话
本使用浅近的民间语言,开创白话文学的先河,二是话本的体裁形式,直接导
致了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的产生。

明、清时代,我国小说创作进入了繁盛期。

文言小说在唐传奇的基础上继
续发展,如翟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
话》等,虽然文学成就不高,但“文题意境、并抚唐人”。

对于文言小说这一支流来说,仍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出,才把文言小说
的创作推上了顶峰,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

白话小说则在宋、元话本的
基础上,发展成为小说的主流,出现了一个白话小说创作的繁荣局面。

长篇章
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是文人根据民间流传的故
事,特别是讲史话本、说经话本而改编、加工的杰出作品。

明代中叶以后,出
现了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小说通过恶霸西门庆家庭发迹到
衰败的历史,再现了明代社会的腐败黑暗。

但它直接影响了《红楼梦》的创
作,在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清代,吴敬梓继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之后,创作了《儒林外史》,以讽刺文学独立于小说林。

曹雪芹的《红楼
梦》,把我国的小说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红楼梦》思想深刻、艺术精
湛,展现了封建末世的各种风俗人情,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性,在
国内外影响特别大,以至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

《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典文
学的最高成就。

中国近现代小说发展简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