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卷-2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曾被全面否定,曾经肯定过洋务运动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洋务运动没有积极意义B.洋务运动加剧了列强侵略中国C.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D.当时思想自由,能够各抒己见2.1949年周恩来对枣庄中兴公司最后一任总经理黎绍基说:中兴公司是爱国的,是民族工业的骄傲,堪称典范,为抵御日寇,付出了巨大代价……要用最高的定息予以奖励并指示“煤矿事业应走社会主义道路”,1952年开始中兴公司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A.社会主义改造B.调整工商业C.八字方针D.实业救国3.“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句话评价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火热的年代,涌现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不包括()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张春桥5.艰苦创业年代涌现出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代表人物是()A.王进喜B.雷锋C.邓稼先D.焦裕禄6.“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C.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D.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法制建设7.“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

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

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洋。

铁路鹰下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

”鞍钢、沈飞、长江大桥,都是今天仍然无比显赫的名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一五计划的工作重点是()A.重点发展钢铁工业B.大力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D.着力发展交通建设8.“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化大革命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一五计划9.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发言中说:“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二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1)毛泽东这句话中反映的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2)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做的?(3)毛泽东这首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什么?【答案】(1)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起点很低,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十分落后。

(2)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3)“一五”计划中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分析可知,毛泽东这句话中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起点很低,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十分落后的情况。

(2)依据所学可知,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

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2.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

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果按照出生日期的先后来排列以下三个人的名字,正确的是( ) A.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B.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 D.刘援朝、钱红卫、周跃进5.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这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

为此作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6.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A.农、轻、重比例失调 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7.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8.右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答题格内)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下列哪一项属于会议的内容()①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②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

右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新中国的诞生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这里的“28年”指()A.1842—1870年B.1911—1939年C.1919—1947年D.1921—1949年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这标志着()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6.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7.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的高频率词语是()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B.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D.志愿军美帝国主义“最可爱的人”8.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9●湖南岳阳中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2018●广西贵港中考)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3. (2019●湖北鄂州中考)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

下列主题最符合笔记内容的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4. (2018●江西南昌期末)对联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下面的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D.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5. (2019●四川自贡中考)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

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时间:1953 -1957年(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3)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6. (2018●北京中考)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是【】A.进行土地改革B.实行三大改造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 (2019●甘肃天水中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

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8. (2018●广西贺州中考)连环画是同学们喜爱的课外读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949年,毛泽东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信中所说的这次会议通过并被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其成为新政府施政方针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刘爷爷是第. 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

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3.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4.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材料中“消息”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B.开国大典的举行C.海南岛获得解放D.西藏和平解放5.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

“他”指的是( )A.李宗仁B.朱德C.彭德怀D.林彪6.“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

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该材料表明(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B.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D.中国已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7.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2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2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2018·青岛)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务则变,变则通……中国欲目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湖北织布局D.江南制造总局2.(2018·南京)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他主张()A.创办民用企业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D.宣传民主科学3.2018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强调:“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回顾历史,我国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规模最大的海军是()A.南洋舰队B.北洋舰队C.福建舰队D.广东舰队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这种说法的理由是()A.“自强”“求富”口号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C.维护清朝封建统治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

”这里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8·海南)“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

”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A.虎门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7.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8.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的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单元检测卷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单元检测卷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单元检测卷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

”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协商准备召开的会议是() [单选题]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确答案)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单选题]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确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该文评述的是() [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确答案)B.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建立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建国以来,这一制度发挥的独特作用是() [单选题] *A.制定宪法、规划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正确答案)C.参政议政、立法立宪、维护安全、抵抗侵略D.颁布法典、发展经济、任免干部、制定法律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其“新”主要体现在() [单选题]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正确答案)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 “它在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2.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 )
A. 工矿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制定是在( )
A . 1949年 B. 1954年 C. 1956年 D. 1978年
5.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开展合作化运动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7.中共“八大”指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民政权同国内反动势力的矛盾
B.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C.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由于 (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观愿望超越了客观条件可能性的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农村土改运动
C. 反右派斗争
D. “文化大革命”
1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 )
A. 刘胡兰
B. 王进喜
C. 李四光
D. 竺可桢
11.以毕生的经理投入到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 .赵忠荛 B. 华罗庚 C. 钱学森 D. 邓稼先
1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 竺可桢
13.下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农总产值的变化( )
注:图中 x 代表年代,y 代表工业生产总值
1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5000亿元,但这十年间,我国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这是因为( )
①周恩来、邓小平努力纠正“左”倾错误
②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竭力抵制
③由于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④由于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15.标志着“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四五”运动
D.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6.1976年因纠正“左”倾错误而受到“四人帮”诬蔑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叶剑英 D.华国锋
17.下图所示的文件在当时被称为“伟大的历史文件”,是因为它标志着()
A.“大跃进”结束 B.“文化大革命”开始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大跃进”开始
18.下列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周恩来被迫害致死,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B.毛泽东的逝世标志着它的结束
C.它是在文化领域里开展的一场革命
D.十年“文化大革命”从路线到纲领,都必须彻底否定
19.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其根本原因是江青反革命集团()A.不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不坚持马克思主义
C.企图夺取国家最高领导权,使国家长期处在内乱中,破坏了生产的发展
D.阻滞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20.纪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将去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
A.大庆油田 B.辽宁抚顺 C.西藏阿里 D.河南兰考
二、材料解析题
21.材料一: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1)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将哪些企业接受过来,归国家所有?
(2)人民政府接收的结果如何?
22.材料二: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
(2)根据材料说说,中共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什么?
三、问答题
23.为什么“大跃进”运动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历史教训?
24.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灾难。

请你讲述在“文化大革命”中我过民主、法制、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件史实。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D
6.C
7.B
8.A
9.A 10.B 11.D 12.C 13.C 14.B 15.B
16.B 17.B 18.D 19.C 20.A
21.(1)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将他们的企业接受过来,归国家所有。

(2)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22.(1)1956年,北京。

(2)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2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应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不可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24.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

开除出党。

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