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八课理想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8课向往-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8课向往-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

乘着歌声的翅膀年级:四年级课型:欣赏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能简单分析音乐、鉴赏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并能体会歌曲带来的情感及美感。

(二)知识技能:能初步演唱歌曲及旋律用音乐要素进行简单分析。

(三)过程与方法:以聆听为主,以演唱为辅,再聆听这首歌曲不同的人声版和器乐版, 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哼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2、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这首艺术歌曲教学难点。

(二)教学难点1、能随着歌曲边唱边做律动并体会68拍的特征。

2、用语言描述这首艺术歌曲不同音乐版本的异同。

教具准备:课件、歌曲音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钢琴弹奏13 5 i (起立指令),生听后起立。

师生唱问好歌21 2 3 4 5 |4一师:同学们好1 5 1 5 I 5 4 32 1 |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师钢琴弹奏i 53 1 (坐下指令),生听后坐下。

二、导入新课①师:同学们,很开心又要和大家一起度过一次愉快的音乐之旅,我们本次旅途的终点是印度恒河(课件出示恒河图片)。

观看结束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恒河岸旁的景色怎么样?生:美、漂亮,…师:那你们想和老师一同前往吗?生:想②师:老师也非常想和你们一同前往,但是,有一个问题可难住老师了,我们应该怎样开始这趟音乐之旅,到达恒河岸旁呢?现在,请同学们开启你们的智慧在老师的歌声中寻找答案,帮老师答疑解惑。

师自弹自唱《乘着歌声的翅膀》第一、二乐句。

唱完后问生:孩子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生:找到了……师:那谁能来帮老师答疑?生举手回答:乘着歌声的翅膀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听得可真仔细啊,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去到那美丽的恒河岸旁吧。

(课件出示课题)三、新课学习(一)完整聆听独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歌曲情绪和节拍。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节拍。

①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美妙的歌曲,可随音乐一起晃动身体(感受6/8拍),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舒适、宁静、神秘…(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给予肯定)②师:那么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听出来这首歌的节拍了吗?生:6/8拍(课件出示拍号)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6/8拍的强弱规律呢?(课件提示强弱)生举手回答。

四年级音乐下册学历案第八课《向往》

四年级音乐下册学历案第八课《向往》
5、跟着音乐用“la”唱一唱该主题。
小结:色彩斑斓的托卡塔,我们可以形象的听到火车的鸣笛、车轮滚动声,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任务二:学唱歌曲《小纸船的梦》
(一)、观看聆听歌曲
1、完整聆听歌曲《小纸船的梦》
体验歌曲的情绪和结构,情绪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是几拍子的歌曲?速度怎样?
2、第二遍聆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通案
个案
第一课时
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学习任务一:欣赏歌曲,感受音乐
(一)、聆听《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歌曲
1、感受歌曲情绪,随音乐轻轻摇晃身体感受歌曲八六拍的节拍律动感。
2、了解歌曲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二)、再次聆听作品,体会歌曲特点
1、再次聆听歌曲,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2、出示第一二乐句歌谱,指导学生用“lu”哼唱乐曲,可跟琴唱歌词。
板书“7 b7 6”并在键盘图上指出这三个音的位置。
感受音高的变化。
4、完整演唱歌曲,用充满向往的神情演唱。
学习任务三:表演歌曲
创编动作,表演展示
1、小组讨论角色特点,说说分别用怎样的音色、力度、语气来表现。
2、小组创编
设计出小白船的动作,表现它们的神态和动作。
3、各小组整合,完整演绎整首歌曲。
(评价标准:既要有表现力,还要准确演唱歌曲)
四年级下册音乐学历案
课题
《向往》
学校
主备教师
主题与课时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2016年版)第八课(2课时)
课标要求
1、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对梦想的憧憬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巨大动力,感受音乐来表达人们心中对美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8课向往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8课向往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8课向往《小纸船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用睿智捕捉灵感,让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教学的灵感来自于学生的创造,来自于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

课堂永远是这样一道风景:有学的、有闹的、有演的。

学习音乐的兴趣将为学生与音乐架起有利桥梁,启发学生们对未来理想的向往,让孩子们自主的去思考,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美好的人生观,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学习空间。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拼搏。

二、知识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降记号的学习和在歌曲中的演唱。

三、能力目标通过对二声部音准及节奏的学习,初步达到声部的和谐,音色的统一。

(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小纸船的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

它以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寄寓了孩子美好的憧憬。

歌曲分为主歌和副歌,这两个部分在音乐上都有共同的特点:旋律线条在乐曲之中和乐曲之间不断有规律的上下流动,有如波浪的缓缓起伏。

歌曲能够启发学生们对未来的理想,让孩子们思考,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好这一课,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而美好的人生观。

2、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的音乐知识学习和演唱技巧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和二声部合唱技巧。

学生可以自如地视唱简单的乐句、简单的节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学方法:情境交流法、示范法,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等教学方法。

4、学习方法:视唱法、表演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

(四)教学重点学生能自主地学好歌曲的合唱部分,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创新、表现能力等。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册全册教案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教案第一课跳起来教学目标:1、感受舞曲的基本风格,初步了解“舞曲”这一体裁,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或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2、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何如重复变化的,并能根据主题的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

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土风舞》,能够随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音统一、声部和谐。

4、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5、认识西洋吹管乐器小号,了解其表现作用,记住小号的音色。

教学内容:1、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那不勒斯舞曲》、《小步舞曲》2、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土风舞》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选择节奏并为乐曲简单伴奏。

3、感受舞曲的基本风格,初步了解“舞曲”这一体裁,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或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重难点:1、感受舞曲的基本风格,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或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2、选择节奏并为乐曲简单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2、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8课《向往》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8课《向往》

第8课课题《向往》学校枣臻小学设计者魏慧波教学目的一、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种太阳》这首歌;二、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三、通过歌曲《种太阳》的学唱,体验歌曲欢快情绪。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充满向往的演唱歌曲,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

五、通过学科间渗透,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

六、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一、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种太阳》。

二、学生能自主的学好歌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一、弱拍起唱时,弱音要清晰,切分音唱得准确。

二、唱准降记号。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教师面带笑容,唱师生问好歌,学生与教师亲切问好。

二、创设情境猜谜语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谜底-太阳)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太阳,那么我们就来学一下吧。

三、新课教学第一个太阳: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第二个太阳:节奏模仿练习(另外模仿老师的动作)第三个太阳:学习歌曲《种太阳》1、学生看《种太阳》动画视频2、学生用“l u”跟随音频小声哼唱歌曲,听完回答老师的问题问题一:歌曲中由几个乐段?问题二:我们来找找歌曲当中第一乐段与XX|X X X|节奏相同的部分,用笔画出来,数数有几处,请生来唱一下。

问题三:你觉得歌曲中哪个乐段比较难?3、学生跟随伴奏唱歌词。

4、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适当加入舞蹈动作演唱)第四个太阳:我们来改改歌词放伴奏一颗送给送给————一颗送给送给————一颗挂在挂在————一颗挂在挂在————四、深入体验(出示卡通人物“灰太狼”,提出问题。

)(1)师:《种太阳》是几拍子的歌曲?(2)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师:歌曲中种出来的太阳被送到了哪里?五、课堂小结:今天的课就到这,希望我们能把温暖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八课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八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15.3
年级:
小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第8课《向往》
教学目标
1.能哼唱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旋律,能用语言描述人声演唱和长笛演奏其效果的不同。
2.聆听管弦乐《火车托卡塔》,感知音乐塑造的形象和表现的场景,体验乐曲的情绪;能够听辨并记住音乐的主题。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种太阳》,乐于和小组同学一起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并能用合作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合唱作品感受到了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并自由大胆地表现了自己的想法。也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了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了音乐带来的浪漫气息。让我们再次唱响歌曲,将我们美好的愿望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天空吧!
(二)聆听《种太阳》
1.自然知识导人。
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能否设想播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
1.基本训练:以上两条练习均用慢速或中速,要求二声部和谐、均衡。注意XX X0 0X节奏。
2.理想谈话导入:长大后当一名船长,走遍全世界,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我们班上有那么一位小朋友,为了长大当上一名船长,他折小纸船,希望小纸船变成大船……请听范唱《小纸船的梦》。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是几拍子的歌曲?速度怎样?
(3)以纯朴地情感演唱歌曲《种太阳》。
6.表演歌曲:
(1)根据对歌曲理解,分组设计、编排表演唱。形式不拘,各组可充分发挥各组学生的想像及特长,如独唱与伴舞;小组表演唱,小品表演等等。

人音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八课 向往

人音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八课 向往

《种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种太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一个心中有理想,长大对祖国有用的人。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旋律中的规律,能够掌握模唱这一演唱技巧。

3.能力目标:对歌曲的音高、节奏能够准确的掌握。

并且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种太阳》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欢快的部分和抒情的部分要表现准确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前一首歌《萤火虫女孩》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1.吸气与呼气(吸气是闻花香呼气是吹蜡烛)2.唱开口音“a”1 3 5 3 1- -二、导入1.同学们课前我们唱的那首歌曲名字叫做什么?《萤火虫女孩》那你们知道萤火虫代表着什么吗?生:光明希望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中都有哪些愿望或者梦想呢?生:回答老师认识一个小女孩他在她十岁生日的时候许下了一个特别的愿望,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那让我们一起到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听音乐)2.读歌词:后来呀小姑娘把她的这个小小愿望写成了一首诗,著名作曲家王赴荣和徐沛东把它写成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种太阳》下面就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教师示范,生模仿齐读一遍)歌词读完了,让我们完整的来听一听音乐,注意听得同时想一想,演唱歌曲时要带有怎样的情绪去演唱?生回答:欢快、活泼、高兴地3.再次聆听,为歌曲划分乐段(如果你听到的是第一个乐段就用手指1来表示,如果你听到的音乐还没有变化你仍然用手指1来表示,当你听到的音乐有了新的变化你就用手指2来表示,如果再有变化就用手指3来表示)听后找同学回答:本歌曲共分为3个乐段4.出示课件(已经划分好段落的歌片)请同学们再分别聆听已划分好的ABC 乐段,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去划分,是由歌曲的情绪决定的。

三、歌曲学唱1.学唱第一乐段之前,先了解4/4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节奏练习:×××××听一听,唱一唱,找出我们之前打节奏相同或是相近的乐句,共有几处?(共8处)游戏接龙:学生唱找到的8处熟悉的乐句,老师唱后半句。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宽广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五声羽调式展开,旋律轻盈跳跃,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情感;第二乐段转为大调,旋律更加舒展,歌词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理想的家园。

整首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歌曲的意境理解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2.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3.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理解。

3.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钢琴或其他电子琴。

3.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乘着歌声的翅膀》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调式、节奏等基本要素。

讲解歌曲的结构,分析第一乐段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八课理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大家都应思考的问题——理想。

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为你提供了几个侧面:有科技类《种太阳》;有航运类《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他们为祖国,为“四化”流汗,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理想是什么? 2.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

3.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并在唱结尾句“”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围。

4.从聆听的二首歌曲中,进一步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听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乐句重复次数,并画图形谱。

教材分析
1.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是一首献给教师的歌曲。

歌曲赞美了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

深情的歌声将激起今天坐在课堂中的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并对他们明天的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

歌曲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真挚、纯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歌曲由两个乐段及一个尾声组成。

前乐段包含四个乐句,第一乐句从高音盘旋下行,第二乐句作平稳的进行,第三、四乐句分别与第一、第二乐句相似。

句首的“”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的惊奇和赞叹的心情。

后乐段也含四个乐句。

第一、第三乐句也都在句首用高昂的音调“”表现出实现了崇高理想后的强烈的自豪感。

第三、第四乐句,委婉深情,赞颂了教师的高尚情操。

结束部分取材于后乐段的第一乐句,这也是本首歌曲的主题所在,表达了人民教
师甘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

2.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歌曲作于1980年夏。

同年在北京“新星音乐会”上演唱后,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年的喜爱,广泛流行,后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歌曲的曲调爽朗、刚劲,节奏明快,简洁,歌词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词曲结合保持一字一音,使歌曲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欢乐的情绪。

歌曲采用主、副歌的形式。

主歌部分为齐唱或领唱,句式短促,时而三拍子、时而二拍子,更还有四拍子、三种拍子交迭,使音乐富有变化和活力。

副歌部分采用二声部合唱,音区提高,表现了青年们神采飞扬、无比自豪的风貌。

“属于你,属于我”这一对舒展而又略带俏皮的问答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互相鼓励、互相竞赛的精神状态,增添了歌曲的情趣。

结束句运用三个长音
“”,高亢有力,将歌曲推向高潮。

3.歌曲《种太阳》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广大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

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达了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采用4/4拍,大调式,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曲中弱起小节及五度、六度的跳进,使曲调活泼跳跃,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满幻想的欢乐情绪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副歌,由三个乐句构成。

第一乐句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配以衬词“啦啦啦”,使曲调更加欢快活泼,表现了种太阳时的愉快的心情。

紧接着两个乐句节奏宽松,舒展优美的旋律与前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表达了少年儿童要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4.歌曲《小纸船的梦》
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

它以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寄寓了孩子美好的憧憬。

歌曲分为主题与副歌。

这两个部分在音乐上都有共同的特点:旋律线条在乐句之中和乐句之间不断有规律
地上下流动,有如波浪的缓缓起伏。

这一贯穿全曲的进行方式与3/4拍相结合,使人感觉到小纸船随波飘荡的韵律。

主歌部分有四个乐句,各为4小节构成一个方整的乐段。

第一乐句旋律先作上行,后作下行,第二乐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只是在旋律上提高了音区。

第三乐句句首和第一乐句相同。

后半乐句在节奏上加密,增强了动感。

第四乐句出现了分裂的节奏“XX X0 0X”,打破了前面三个乐句的平稳节奏,流露出殷切期待的心情。

歌曲的副歌为二声部合唱。

因歌词的需要,旋律句幅扩大为8小节。

高声部的旋律取材于前乐段的第二乐句,音区的提高和八度大跳进行,使得感情变得比较激动。

结束句的两声区从高音区作平行三度下行。

和声上因运用了变化音而形成了大、小三度的色彩变化,使音乐显得柔和,朦胧,歌声载着孩子的梦想,飘向远方,飞向未来。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唱《种太阳》;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二课时:学唱《小纸船的梦》;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种太阳》;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种太阳》
1.自然知识导人。

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

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
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那么能否设想播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
2.欣赏《种太阳》范唱。

设问:种出来的太阳,派什么用处?
“种太阳”是孩子们的什么想法?歌曲的含义是什么?
3.师生初步讨论歌曲的内容,适时还可以听范唱片段,以初步理解词义。

4.学唱曲调:
(1)听辨曲调中相同部分。

教师范唱第一乐段(第17小节)曲调,要求学生听出哪一部分(乐节)是相同的,出现几次,并唱出这一部分。

(2)学唱第一乐句。

师生共同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

板书该乐句,师生接唱,学生唱前2小节,教师接后2小节。

即(学生) (老师)
交换接唱(后2小节切分节奏不必讲解,让学生在听教师接唱中模仿)。

(3)学唱第二乐句。

在第一乐句的下方,对齐板书第二乐句:画出前2小节的图形:引导学生了解相似模仿,并进行视谱唱准。

(4)在唱好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自学第三、四乐句。

(5)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6)完整地、流畅地、富有天真童心地演唱曲调。

5.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并进行初步学唱歌曲。

(2)分析讨论歌词的大胆理想,以及这种积极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设问:种太阳的目标在第二乐段中已阐明,你是怎样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3)以纯朴地情感演唱歌曲《种太阳》。

6.表演歌曲:
(1)根据对歌曲理解,分组设计、编排表演唱。

形式不拘,各组可充分发挥各组学生的想像及特长,如独唱与伴舞;小组表演唱,小品表演等等。

(2)各组展示交流,集体点评。

7.小结:有理想是“四有”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的职业对学生来讲,既神气又神秘,因此有很多学生把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

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赞美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了一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

2.欣赏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与情感?歌曲表现为什么采用女声独唱?(细腻、亲切) 3.复听:要求能记住歌曲标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曲调,并能模唱。

用图形谱把它记录下来。

4.讲解: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族风格,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旋律乡土气息浓郁。

5.用投影机打出歌谱,学生随着录音轻声跟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