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机能学实验1》教学大纲

《机能学实验1》教学大纲

《机能学实验1》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Function 1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是总学时:32 其中实验学时:32总学分:1 其中实验学分:1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开课单位:医学院实验项目数:8 必做项目数:8选作项目数: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能学实验1是与生理学A课程同时进行的实验内容。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生理学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临床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常用器械的使用,了解生物电活动记录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及常用手术方法;掌握生理实验记录技术;学会正确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掌握实验报告的正确撰写。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电子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机、张力换能器、压力换能器、神经屏蔽盒、蛙类常用手术器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

每位实验参与者都要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撰写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实验结果与理论有较大出入时,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和结果,不得用凑数据的方法来向理论靠拢,而是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找出引起较大误差的原因。

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实验学生姓名、实验时间、实验指导教师(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动物(5)实验器材与药品(6)实验步骤与观察项目(7)实验结果(图形或表格及文字说明)(8)讨论(9)结论实验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实验报告纸上,保持整洁。

《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

《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

《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230010。

学分:4。

5。

总学时:80学时。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教材:1、《生理科学实验教程》,丁报春主编,2006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2、胡还忠。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出版社,2007年,3、秦晓群,邓汉武,邓恭华等。

机能实验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4、郑恒。

医学机能实验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5、尢家騄,朱新裘,马建中。

机能实验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2004。

一、课程地位、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地位机能学科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将此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的一门综合实验学科-—机能实验学,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机能实验学包括三部分:机能学基础实验、机能学综合实验和学生创新性实验。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和手术器械的使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等,为学习机能综合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机能学综合实验是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线,将每一系统的生理、药理、病理生理的内容有机融合成为综合性实验,通过观察动物在正常状态下其功能活动规律、复制某些疾病的急性动物模型后观察其病理状态下功能活动的改变并探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自行选择和利用某些药物及手段进行治疗并分析其药物学作用原理及其作用机制等,这一贴近临床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模式,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基本科研素质,及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二)课程的目的1.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机能实验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机能实验学的任务、内容、研究方法与发展,加强学生对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加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

37临床医学本科机能学实验(二)教学大纲

37临床医学本科机能学实验(二)教学大纲

机能学实验大纲供临床医学七年制及五年制本科专业用机能实验室2012年修订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3)前言3实验一实验动物的捉持法和给药法 (5)实验二动物病理模型的复制 (5)实验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 (5)实验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蟾蜍腹直肌的影响 (6)实验五吗啡的镇痛作用 (7)实验六氯丙嗪的安定和抗激怒反应作用 (8)实验七有机磷药物的中毒及其解救 (9)实验八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9)实验九缺氧 (10)实验十实验性酸中毒 (11)实验十一出血性休克 (12)实验十二急性右心衰竭 (12)实验十三急性肝损害及氨的毒性作用 (13)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前言机能学实验课程是医学专业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涵盖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的基本实验内容。

通过补充、重组,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突出了该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机能学实验课程包括机能学实验(一)和机能学实验(二)两个部分。

本大纲为机能学实验(二)制定。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以实验操作为主,通过系统的介绍机能学的实验原理与方法,结合机能学相关的重要理论,进行系统的整体、离体器官的实验。

此外,通过示范性实验教学以及插放录象带或光盘,向学生介绍难度较大而先进的机能学实验技术。

还通过自学使学生了解与机能学相关的生物电子学基础理论,部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促进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研究的概念,包括广泛查阅文献,确定研究内容,提出科学严密的设计方案,正确可行的技术路线,真实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经科学分析、评估后,谨慎地得出小结和初步结论,最好能写出研究论文。

通过机能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机能学实验(二)大纲机能实验学(二)内容包括:机能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经典印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
三.完成实验的条件
1.仪器设备情况
2.实验动物情况
3.药品试剂来源
解决问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注意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近五年的不少于5篇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目标: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
设计人员:
设计日期:
指导老师: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xxxx年制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指出为什么要做这实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文献必须标明特殊标记
存在的问题:
2.实验专业设计
3.实验统计设计
(1)随机:
(2)对照:
(3)重复:
(4)统计数据收集:(三线表)
(5)统计数据分析
4.实验方法设计
4.1实验技术路线
实验技术方法
(1)随机抽样:
(2)实验编号与分组:
(3)处理措施:
(4)模型复制:
(5)指标检测:
(三)可行性分析
(四பைடு நூலகம்预期效果
(五)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临床等)

《机能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机能实验学是以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为基础,通过对三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化、融合、重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机能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局部手术操作;掌握常用实验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从而提高对功能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对科学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妇产、急救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医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68学时。

四使用教材:《机能学实验指导》,自编,石京山,4版,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概述一教学目的(一)明确机能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掌握BL-410、BL-420E和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操作。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机能学实验一、课程简介机能实验学是融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为一体的新型实验课程,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富于创新精神、适应未来医学科技竞争的新型医学人才。

机能学实验为独立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

机能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机能实验学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手术;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探索设计性实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的书写等。

通过机能实验学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复制某些疾病模型以及应用多种手段防治,以巩固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在实验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会观察、记录、比较、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课程,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人体机能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综合运用功能学科群知识的能力,培养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深入学习临床医学和其他医学课程打下良好、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机能学实验教学应实施自主学习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以虚拟实验为基础,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自主学习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思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1.实验总论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熟悉和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方法、理论和技术对于学习机能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常用机能学实验方法,手术的基本操作,动物模型制作;了解常用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内容。

基本要求: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制备,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动物手术的基本操作。

2.室性早搏的产生心肌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心肌的生理特性是心脏完成泵血功能的前提。

临床医学《人体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

《人体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202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学分:2.5总学时:80 其中理论学时:16 , 实验学时:64先修课程:解剖、组胚、生物化学、生理、药理、病理生理后续课程:临床专业课程选用教材:夏叶玲、刘豫安.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必读书目:[1]邹仲之,李继承,曾园山.组织学与胚胎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杨宝峰.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选读书目:[1] 刘民.医学科研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孙军.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16;[3] 汤家铭、陈民利. 医学实验动物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 孙艺平.医学机能实验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5;[6] 陈孝忠.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机能实验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熟悉功能实验的主要方法与实验动物的一般技术。

了解在体动物实验、电生理实验、离体器官实验、病理模型实验,临床前药理、毒理实验等系列方面实验的有关内容及相关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

通过对机能实验学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实验内容与方法,有利于对机能学科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 实验学时:124适用对象:医学、药学本科生指导教材及参考书:指导教材:《医用机能实验教程》(第一版)赵华主编科学出版社 2021年参考书: 1. 《生理学》(第六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年。

2. 《生理学实验指导》姚运伟主编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年。

3.《病理生理学》(第六版),金惠铭、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 4.《医用机能实验教程》(七年制用),赵华、杨世杰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年 5.《Pathophysiology 》,王建枝、金惠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 6.《药理学》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年第六版主要仪器设备: BL-410/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PowerLab/4ST系统,蛙类和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张力和压力换能器,电刺激器,刺激电极和引导电极,,屏蔽笼和屏蔽盒,RM-6000四道生理记录仪,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EOS-88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A VL-OPTI 血气分析仪,722-分光光度计,小鼠多功能活动仪,恒温平滑肌槽,动物呼吸机,足跖容积测量仪等。

执笔人:李扬葛敬岩陈立陈霞石卓关凤英李晶杨世杰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机能学实验是研究生物正常功能、疾病发生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它以动物实验为主要手段,采用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利用急性分离、离体灌流、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记录神经干放电等实验技术,从整体和器官水平上研究生物的生理功能;复制临床常见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药物的作用及其机制,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实验有机融合,形成以器官系统教学为主线的机能学实验。

机能学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机能学常用的基本实验技术,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了解机能学实验研究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的观察和结果分析中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意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机能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Medical Functional Science 课程编号:23029110 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108 实验学时:7学时/次课程总学分:3.5 实验学分:3.5二、适用专业及年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药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口腔、预防、护理医学五年制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能学实验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主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神经生物学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课程。

该课程主要对人体或动物的生理活动、致病因子和药物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进行实验观察,探讨各种正常活动、异常变化以及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机能学科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学会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科学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获取医学及生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启发科研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及方案,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项目,从中熟悉所需仪器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和创造性设计报告和研究论文,并积极参加病理讨论和观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活动。

四、考核方式该课程是医学院必修考试课。

1.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总成绩70%2.实验设计报告、讲评操作和研究论文:30%(根据学生专业与学制而定)五、实验教科书、参考书1.实验指导教材:主编:胡维诚书名:医学机能学实验出版地: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07年8月2. 参考书:1.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高等医学院校教材,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生理学(五年制、七年制规范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3.病理生理学(五年制、七年制规范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4.药理学(五年制、七年制规范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5.医学心理学(五年制、七年制规范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6.现代医学实验技术上、下(主编:朱德荣段惠军,人民卫生出版社)7.动物实验方法学(主编:孙敬方,人民卫生出版社)8.INTEGRATED PRINCIPLES OF ZOOLOGY主编:HJCKMAN ROBERTS LARSON J,ANSON(McGRAW.HILL)9.ANI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主编:Starr and Taggart BI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ifeNINTH EDITION)(BrOOKS/CoIe)医学机能学实验总论实验1 医学机能学实验绪论目的要求:1. 了解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由来2. 熟悉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3. 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4. 熟悉实验室守则主要内容:1. 介绍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产生背景,该实验课设立的论证过程,开课以来的实践效果。

2. 本实验课的目的、特点和要求3.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报告的书写4. 实验室守则学时: 2学时实验属性: 专业基础实验类型: 讲授实验2 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目的要求:1. 掌握小鼠的捉拿、腹腔注射、灌胃等技术;2. 掌握家兔的固定,耳缘静脉注射,颈部、腹股沟手术操作规程及气管、动脉、静脉插管技术;3. 熟悉实验室常规器械、仪器的使用,大鼠的捉拿及腹腔注射技术;4. 了解实验动物的特点。

主要内容:1. 实验家兔、大鼠、小鼠、蟾蜍等动物特点及实验的选择;2. 重点进行家兔的称重、固定,术前皮肤准备,麻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颈部及腹股沟手术;3. 颈部手术主要分离气管、颈外静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减压神经、颈动脉并做相应的插管,进行呼吸描记,静脉输液及血压测量;4. 腹股沟手术主要分离股动脉并插管以进行股动脉放血;5. 大、小鼠的捉拿及腹腔注射等技术。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技能训练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3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目的要求:1. 掌握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原理,软、硬件的应用2. 掌握换能器、常用手术器械的应用3. 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离体器官浴槽、离心机的使用。

主要内容:1. 介绍BL-420E、F、V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原理,软、硬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 换能器的应用:张力、压力等换能器。

3. 紫外分光光度计、离体器官浴槽、离心机的原理与使用。

4. 常用手术器械。

学时: 2学时实验属性: 技能训练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基本实验生理学基本实验实验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目的要求:1.掌握蛙类坐骨神经干单项及双相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了解电生理学试验研究方法。

2.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潜伏期、幅值和时程。

3.掌握神经兴奋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量方法。

主要内容:1. 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剥皮及分离下肢,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

3.将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并与BL-420系统进行连接。

4.观察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潜伏期、幅值、时程、神经兴奋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2 某些因素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目的要求:1.掌握离体蛙心灌流方法,了解离体器官研究方法。

2.掌握细胞外液中Ca2+、K+、H+等离子浓度改变对心搏曲线的影响,及这些离子的相对稳定对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重要意义。

3.掌握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

主要内容: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暴露心脏。

2、观察蛙心的解剖结构,并行心脏插管。

3、固定支架并与BL-420系统进行连接。

4、观察Ca2+、K+、H+等离子及神经递质对心搏活动的影响。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3 呼吸运动的调节目的要求:1. 了解切断迷走神经后对呼吸运动的变化及其意义。

2. 熟悉并学会记录呼吸运动和胸内压的方法。

3. 掌握CO2、缺氧、增大无效腔、增加血液中H+浓度及抽、注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主要内容:1. 取家兔一只称重并麻醉,固定于手术台。

2. 行颈部手术:气管插管,分离两侧迷走神经并穿线备用。

3. 引导膈肌肌电或制作膈肌片,并记录胸内压。

4. 仪器连接:将呼吸运动信号连接到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5. 观察C O2、缺氧、增大无效腔、增加血液中H+等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4 观察豚鼠耳蜗的生物电现象目的要求:1. 观察微音器电位和耳蜗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特征与刺激声波的声学性质的关系。

2. 熟悉并学会引导并记录这两种电位的实验方法。

主要内容:1. 取豚鼠一只称重并腹腔麻醉,固定于手术台。

2. 手术暴露外耳道口后方的颞骨乳突部,然后暴露圆窗。

3. 将引导电极经骨孔安放于圆窗口,使电极的球形端与圆窗附近接触。

4. 仪器连接:将引导电极连接到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5. 观察刺激器产生的音频刺激、人声、药物等对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5 去大脑僵直目的要求:1. 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

2.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

主要内容:1. 取家兔一只称重并麻醉,固定于手术台。

2. 行颈部手术:气管插管。

3. 开颅,暴露大脑皮层,并在上、下丘之间向口裂方向呈45度方位插入,切断脑干。

4. 观察兔子状态:四肢伸直,头昂起,尾上翘。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6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目的要求:1. 加深理解尿生成的过程。

2. 观察影响尿生成的若干因素。

3. 了解神经体液因素、速尿和高渗葡萄糖对尿生成的作用机制。

主要内容:1. 取家兔一只称重并麻醉,固定于手术台。

2. 行颈部手术:气管插管,分离右侧迷走神经并穿线备用。

3. 进行腹部手术,将膀胱顶部部位作一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关闭膀胱切口,并使尿液从插管流出。

4. 观察注射38℃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速尿以及刺激迷走神经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融合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药理学基本实验实验1 酚磺肽药动学参数测定目的要求:1. 测定酚磺肽单次快速静脉注射后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2. 掌握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定义和意义。

3. 掌握颈总动脉取血方法。

4. 掌握血浆分离和比色方法。

5. 熟悉药代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1. 根据酚磺酞在碱性环境中显色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的特性、一级动力学消除原理和药代动力学,K,t1/2 ,Vd,CL的测定和参数之间关系,推导出单次快速静脉注射药物后五个药代动力学参数C计算方法。

2.利用颈总动脉插管取血法分别取出药前与药后五个时间点的血液,并分离血浆,通过比色法测定碱性环境中样品的光密度值,并根据已有标准曲线计算血药浓度值,继而计算出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值。

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2 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目的要求:1. 掌握ED50的计算方法2. 掌握随机分组主要内容:1. 确定戊巴比妥钠给药剂量2. 随机分组3. 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各剂量组催眠鼠数4. 根据公式计算戊巴比妥钠ED50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3 苯海拉明的拮抗参数(pA2)的测定目的要求:的定义及药理学意义;1. 掌握pA22. 掌握竞争性拮抗剂的药理作用特点;3. 掌握维持离体器官体外活性的必要条件;4. 掌握苯海拉明及组胺对回肠收缩的影响;的测定方法(徐端正改良等效法)。

5.熟悉pA2主要内容:1. BL-420系统的使用:运行“苯海拉明的拮抗参数的测定”实验模块,调节记录系统;2. 豚鼠回肠段的制备与悬挂:注意对角悬挂、浸于台氏液中、通适量空气以及肠段静息张力的调节;3. 观察并记录苯海拉明对组胺引起回肠收缩效应的影响:向实验浴管中逐次加药观察组胺对回肠的效应曲线;预先在浴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由低到高)的苯海拉明后,再逐次加入组胺观察效应曲线;的计算;4. 实验结果的整理标记,利用BL-420系统进行PA2学时: 4学时实验属性: 基本实验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实验4 曲马多和罗通定的镇痛作用(扭体法)目的要求:1. 掌握小鼠的双手捉拿、腹腔注射等技术;2. 掌握镇痛药物实验中的扭体方法及扭体反应的阳性指标;3. 比较和掌握曲马多和罗痛定的镇痛原理及特点;4. 熟悉随机分组方法;5. 熟悉小鼠的单手捉拿固定和染色标记等技术;6. 了解t 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