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合集下载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目标:1. 了解教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教养的含义1. 导入:讲解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教养与礼貌、道德、文化素养的关系。

3. 分析教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第二章:家庭教育的途径1. 导入:讲解家庭教育对个人教养的影响。

2. 分析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要点。

3. 探讨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教养。

第三章:学校教育的途径1. 导入:讲解学校教育在个人教养中的作用。

2. 分析学校教育的方法和要点。

第四章:社会教育的途径1. 导入:讲解社会教育对个人教养的影响。

2. 分析社会教育的方法和要点。

3. 探讨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个人的教养。

第五章:自我修养的途径1. 导入:讲解自我修养在个人教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自我修养的方法和要点。

3. 探讨如何培养自我修养的习惯,提高个人教养水平。

教学评价: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3.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问学生,检验学生对获得教养途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六章:阅读与学习1. 导入:讲解阅读对个人教养的重要性。

2. 分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3. 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提升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第七章:礼貌与沟通1. 导入:讲解礼貌在个人教养中的作用。

2. 分析礼貌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

第八章:道德与价值观1. 导入:讲解道德和价值观在个人教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方法,包括实践、反思和传承。

3. 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第九章:艺术与文化1. 导入:讲解艺术与文化对个人教养的影响。

2. 分析艺术与文化修养的方法和要点,包括欣赏、创作和参与。

3. 探讨如何通过艺术与文化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十章: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1. 导入:讲解终身学习在个人教养中的重要性。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1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真正有教养的意义,如何获得教养等诸多问题。

同时掌握__所论述的有关内容。

2、能力目标: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理解__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热爱读书,并不断地养成以文字为乐的习惯,热爱文学,激发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对文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达到真正的获得教养。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在__的教学中,我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让他们自己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同时理解意蕴深刻句子的意思。

同时以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现身教学”,以自己写作的两篇__《边读边写》和《夜读如诗》来激发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教师展示自己的__《夜读如诗》,让他们懂得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引出__《获得教养的途径》并板书。

2、这篇__的作者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这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教师展示幻灯: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

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优秀教案.docx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获得教养的兴趣和动力1.2 教学内容教养的定义和意义教养的重要性获得教养的动机和动力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获得教养的动机和动力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养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二章:阅读与学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阅读和学习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积极学习的习惯2.2 教学内容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和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实践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阅读和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三章:思考与反思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考和反思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3.2 教学内容思考的意义和好处反思的方法和技巧思考和反思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考的意义和好处,反思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实践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思考和反思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思考和反思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四章:社交与人际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交和人际关系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社交的意义和好处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巧社交和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交的意义和好处,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实践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社交和人际关系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社交和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五章:自我提升与成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和成长对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提升和持续成长的意愿和能力5.2 教学内容自我提升的意义和好处成长的方法和技巧自我提升和成长对个人发展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提升的意义和好处,成长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和成长的实践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我提升和成长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我提升和成长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的理解程度第六章:艺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文化的价值,以及它们对获得教养的影响。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教养的重要性,认识到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 导入话题:讨论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教学步骤:1. 开场白: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意义,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2. 介绍教养的定义:解释教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说明本节课将探讨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

教学步骤:1. 分发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

2.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4.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三章:思维导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整理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要点和逻辑关系。

教学内容:1. 制作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2. 分享思维导图: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简要解释。

教学步骤:1. 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分发思维导图模板和指导。

3. 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

4. 分享思维导图:每组选代表展示和解释自己的思维导图。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制作和分享情况。

2. 评估学生的思维导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小组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2.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讨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内容: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获得教养的途径。

2.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步骤:1. 分发讨论任务:每组发放讨论话题和指导。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作者如何运用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来阐述观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辩证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教养观,认识到教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自觉修养、追求高尚品质的意识。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教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生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论证方法。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5.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获得教养的途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获得教养。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教案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教案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知作者对教养的理解和认识。

2.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的论证技巧。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感知作者对教养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难点: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的论证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教养: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教养的理解,分享一些关于教养的例子。

2.引出课题:那么,如何获得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询问同学们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梳理文章结构。

三、深入阅读1.分析文章的论点:作者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2.分析文章的论据:作者用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的?四、课堂讨论a.你认为教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b.你认为作者提出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是否合理?为什么?c.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教养?2.分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简要复述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深入分析文章的论证技巧。

二、分析论证技巧1.分析文章的开头:作者如何引入论题?3.分析文章的中间部分: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的?三、课堂实践1.请同学们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论证技巧进行论述。

2.分组交流,互相点评。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获得教养”的论述性文章。

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案例分析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案例,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师提供一些案例,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三、小组讨论a.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教养?b.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提高教养?2.分组汇报讨论成果。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悉阅读经典的意义,熟悉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2、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3、阅读经典,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1、教养的内涵;2、阅读经典对一个人猎取教养的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立足文本,主要实行商量沟通的问题探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展现〕2023年,南京市第四中学在校内里挂出了这样的标语:“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

”“出言吐语勿忘语言文明可净化心灵,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能修身养性。

”一个提倡中同学做绅士淑女的活动在该校推开。

同学们想做绅士淑女吗?你们心目中的绅士淑女有何特征?〔同学商量,沟通。

请几位同学发表观点。

〕我发觉,虽然大家关于绅士淑女的表述各有不同,但都认为,他们注意言谈举止,讲究文明礼仪。

我们习惯性称他们“有教养”。

〔幻灯展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其次个太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才智、更冗杂。

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秀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今日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倾听大师的教导。

二、文本研读:〔一〕什么是真正的教养?1、黑塞认为教养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明确〔幻灯展现〕:“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教养“不追求任何详细的目的”,即“这种或那种力量和本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不带有功利颜色,这是生存的境界。

譬如:依据史实改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有这样两个镜头:泰坦尼克即将漂浮之际,乐队仍坚持演奏,男人让妇女孩子先上船;男仆人公浑身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把女仆人公放在一块浮木上,紧紧地拉住她的手,直至冻死……在大灾难来临时,能冷静沉着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从而挽救了他人。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养的重要性,认识到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2. 引导学生掌握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2. 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3. 自我修养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或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3. 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如阅读、学习、实践等。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将教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5. 自我修养:讲解自我修养的培养方法,如自律、自我反思、修正错误等。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获得教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养的定义、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养的实践应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4.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自我修养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提问等。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获得教养的途径》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内容。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教养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3. 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获得教养的途径和方法,如阅读、学习、实践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将教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5. 自我修养:讲解自我修养的培养方法,如自律、自我反思、修正错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研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性,理解研读经典作品对自我成长的作用。

2. 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3. 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认识研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性,理解研读经典作品对自我成长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教养是有教养人的第二个太阳。

”也有人说教养是人生命的文化灵魂。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

二、简介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20世纪重要诗人、小说家。

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

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

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

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

1906年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

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不久写成小说《荒原狼》,1943年又写成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解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自《黑塞说书》,是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文章认为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赞美了读书的作用。

劝说人民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社会,完善自我,提高修养。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 正音
狭隘(ài)慰藉(jiè) 麻痹(bì)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给予(jǐ)
学生齐读以上字词。

(二)理思路
讨论:文章是怎样逐步深入论述的?
明确: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议论文。

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第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第2段至第5段,论述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第二部分第6、7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五、文本研读
(一)教养的内涵
1、学生齐读第1段。

思考:文章标题是“获得教养的途径”,第一段开头却说“真正的修养”。

“教养”和“修养”在字典中是什么意思?“教养”与“修养”之间有何异同?
明确:《现代汉语词典》:
“教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修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两者意思相近,也有交叉之处。

2、请一名同学从第一自然段用概括出黑塞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修养”?什么才是“教养”?
明确:作者把“真正的修养”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把“教养”说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3、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明确: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在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等同的。

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也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

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文章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这举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说明了什么?明确: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目标的激励。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教养是一种境界。

教养永远只是一个过程,永远在路上,不追求任何的具体的目的。

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二)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
明确:研读世界文学,也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2、“研读世界文学”世界文学对我们具体有哪些作用?请在文中第2短里筛选信息,分条列出。

明确:四个“使”。

⑴“可以使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⑵“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即可以是我们领略到人类的所思所求。

⑶“使我们集中心智。


⑷“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3、请一同学朗读第3段
思考:既然我们知道了经典的作用,知道读经典的重要,为什么有人读了经典作品却没有发现他的价值,没有获得教养?
明确:因为获得教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可教养的客体”,也就是个性和人格。

4、你觉得为什么和个性或人格有关?“爱的阅读”怎么理解?
明确:一个人没有个性和人格,一切努力也是白费。

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

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

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读书人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

只有这样的人,才把读书看成是获得教养、获得生命意义的途径。

5、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这里倡导的是怎样的读书观?
明确: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

阅读的本质不在于积累某些知识、提高某种技能,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6、作者之所以提出“获得教养是有前提的”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请于第4节中分条列举。

明确:(1)对书籍轻视,不愿埋头读书,只图生活享受。

(2)只看报纸和流行文学,不读经典作品。

7、阅读第4节,思考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我们到底要读什么样的书?
明确: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读“杰作”,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

8、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对待” 杰作,“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
明确:因为杰作不像报纸和流行文学那么适口,也因为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人文价值,如果我们只是肤浅地阅读,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也是无法从中获得教养的。

9、第5节作者总括了前三节的内容,“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提示: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

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明确:“自己的价值”就是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这样才能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而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工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黑塞的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讨论探究,我们明白了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我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获得教养。

七、完成《凤凰学案》相关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