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欢迎!让我来为你准备一套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吧。
【第一部分:选择题】1. 若2n-1 = 12,则n的值是多少?A) 5 B) 6 C) 7 D) 82. 若35 - 3m = 20,则m的值是多少?A) 8 B) 5 C) 7 D) 10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cm,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4cm B) 32cm C) 40cm D) 64cm4.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耗时30分钟;如果他骑自行车,只需要20分钟。
那么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几倍?A) 1倍 B) 1.5倍 C) 2倍 D) 2.5倍【第二部分:填空题】5. 在1至100之间,能被3和5同时整除的数有:_______。
6. 小华有120支铅笔,她把其中的1/4给了小明,还剩下_______支铅笔。
7. 甲、乙两个数相乘等于144,乙为12,那么甲的值是_______。
8. 一本书原价80元,打7折售卖,折扣后的价格是_______元。
【第三部分:计算题】9. 将7,8,9三个数以相反的顺序排列,然后相加得到的和是多少?10. 一个矩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其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1. 把72cm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第四部分:应用题】12. 一块长方形的田地,长10米,宽8米。
农民小明想把这块田地分成8块,每块面积相等。
他应该怎样进行分割?13. 小明在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数学考试中,他得到了以下分数:80,85,90,95。
求他四年级数学的平均分。
14. 一次班级活动需要30瓶水,每瓶水装0.6升。
班长小华买了5箱水,每箱装12瓶。
班级一共需要多少升水?【答案】1. B2. A3. C4. C5. 156. 907. 128. 569. 18 10. 96cm² 11. 8cm12. 沿宽方向分割成2份,再沿长方向分割成4份13. (80+85+90+95)/4 = 87.514. 30瓶 * 0.6升/瓶 * 5箱 = 90升希望这份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能对你有帮助!如有需要,还请随时告诉我。
【思维训练】数学六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附答案)

六年级逻辑思维训练1、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初级)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
,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
”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
”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
”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
”这4个儿子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
那么,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2.我住哪儿?【中级】我住在工厂和村庄之间的地方。
工厂位于村庄和火车站之间的某一处。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工厂与我住的的距离比到火车站近;B.我住在工厂和火车站之间;C.我住的地方到工厂的距离比到机场近。
3、山羊买外套【高级】小白羊、小黑羊、小灰羊一起上街各买了一件外套。
3件外套的颜色分别是白色、黑色、灰色。
回家的路上,一只小羊说:“我很久以前就想买白外套,今天终于买到了!”说到这里,她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喜地对同伴说:“今天我们可真有意思,白羊没有买白外套,黑羊没有买黑外套,灰羊没有买灰外套。
”小黑羊说:“真是这样的,你要是不说,我还真没有注意这一点呢!”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猜出小白羊、小黑羊和小灰羊各买了什么颜色的外套吗?参考答案1.【解答】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说了实话。
用假设法分别假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说了实话,看是否与题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2.【解答】C3.【解答】小白羊买了黑外套,小黑羊买了灰外套,小灰羊买了白外套。
根据第一只羊的话,买白外套的一定不是小白羊,是小黑羊或者是小灰羊,但是根据小黑羊的话说话的一定是小灰羊,那么小灰羊一定买了白外套。
小黑羊没有买黑外套也不能买买白外套,只能买灰外套。
小白羊只能买黑外套了。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1、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2︰3,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3︰5,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是多少?分析与解答:因为两个瓶子相同,可以分别求出每个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积的几分之几,在求出混合后酒精和水各占容器容积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比.2、某饮料店有一桶奶茶,上午售出其中的25%,下午售出30升,晚上售出剩下的10%,最后剩下的奶茶再减6升刚好半桶,问一桶奶茶共有多少升?【考点】L6: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设一桶奶茶共有a升,则晚上售出(a﹣25%a﹣30)×10%,此时剩下(a﹣25%a﹣30)×(1﹣10%),对应着50%a+6,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设一桶奶茶共有a升(a﹣25%a﹣30)×(1﹣10%)=50%a+6(0.75a﹣30)×0.9=0.5a+60.675a﹣27=0.5a+60.175a=333、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分析与解: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解:每个茶杯的价钱:90÷(4×5+10)=3(元)每个保温瓶的价钱3×4=12(元)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4、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分析与解:由己知条件可知道,每天用去30袋水混,同时用去30×2袋沙子才能同时用完.但现在每天只用去40袋沙子,少用(30×2-40)袋,这样オ累计出120袋沙子.因此看120袋里有多少个少用的沙子袋数,便可求出用的天数.进而可求出沙子和水泥的总袋数.解:水泥用完的天数:120÷(30X2-40)=120÷20=6(天)水泥的总袋数:30×6=180(袋)沙子的总袋数180×2=360(袋)答:运进水泥180袋,沙子360袋5、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分析与解:根据己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木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解:12个纸箱相当木箱的个数2×(12÷3)=2×4=8(个)个木箱装鞋的双数:1800:(8+4)=18000÷12=150(双)个纸箱装鞋的双数150×2÷3=100(双)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木箱可装鞋150双6、某商店出售啤酒,规定每5个空啤酒瓶能换1瓶啤酒.张叔叔家买了80瓶啤酒,喝完后再按规定用空啤酒瓶去换啤酒,那么他们家前后共能喝到多少瓶啤酒?解析:喝掉80瓶啤酒,用80个空瓶换回16瓶啤酒;喝掉16瓶啤酒,用16个空瓶换回3瓶啤酒余1个空瓶;喝掉3瓶啤酒,连上次余下的1个空瓶还剩4个空瓶.此时,再借1个空瓶,与剩下的4个空瓶一起又可换回1瓶啤酒,喝完后将空瓶还了.所以,他们家前后共喝到啤酒80+16+3+1=100(瓶).7、一个储水箱有四个水龙头.用第一个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装满储水箱,第二个需要三天,第三个要四天第四个只要六小时.那么如果四个水龙头一齐开,需要多久可以把储水箱装满?解析:因为一天有24小时,在一个小时里可以装了第一个水龙头灌的1/48,第二个水龙头灌的1/72,第三个水龙头灌的1/96和第四个水龙头灌的1/6.这就总共灌了(6+4+3+48)/288=61/288.那么储水箱将需要288/61个小时,就是4小时43分和大概17秒.8、数学老师和班主任打赌,班上的50名同学中,至少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输家要请对方吃大餐,班主任信心满满准备痛宰对方一顿,毕竟一年365天,自己赢面居多.事实真的像他所想的那样吗?哪一方的胜率比较高呢?A、班主任B、数学老师C、胜率相同数学老师胜率约为97%9、一次竟赛中,小东的语文成绩和自然成绩加起来是197分,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成绩和自然成绩加起来是196分.小东哪一科成绩最高?小东的各科成绩分别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三个已知条件不难看出是语文分数最高,如何求出三科的成绩各是多少分呢?可用“整体思路”进行思考,因为这道题是属于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乙丙两数之和、丙又与甲数之和”而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的“回环”问题.解题时先将三个两两之和加起来得到三科的“两两总成绩”(每科的成绩都计算了两次),接着除以2得到三科的(一次)总成绩,然后用这个总成绩减去语文自然总分得数学分、减去语文数学总分得自然分、减去自然数学总分得语文分.分步列式解答如下:1、三科总分:(197+199+196)÷2=…=296(分)2、三科成绩分别是:语文296-196=100(分)、自然296-199=97(分)、数学296-197=99(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知识视窗】:能识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分辨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典例精析】例1、一根绳子长36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问还剩下多少米?【分析】:分数不带单位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因此题中所给的两个表示不同意思,不能混为一谈。
【解答】:36—36× —=36—9—=26 (米)。
答:还剩下26米。
例2、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降价,再涨价,问衣服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分析】:这题先降价,再涨价,看似降价和涨价一样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是在100元的基础上降价,第二次是在降价后的价格(90)上涨价,因此衣服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解答】:100×(1—)=90(元)90×(1+ )=99(元)答:衣服现在的价格是99元。
例3、一篮子鸡蛋有81个,第一位顾客买走,第二位顾客买走剩下的,第三位顾客买走剩下的,第四位顾客买走剩下的,这时篮子里还剩多少个鸡蛋?【分析】:把原来篮子里的鸡蛋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次买走了总数的,第二次买走了总数的,第三次买走了总数的,第四次买走了总数的,也就是说每次买走的都是总数的,共买了四次,还剩下总数的。
【解答】:(个)答:还剩下45个鸡蛋。
例4、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棵,甲植树的棵树是其余三人的,乙植树是其余三人,丙植树是其余三人的,丁植树几棵?【分析】:题目中出现三次“其余三人”但“其余三人”所包含的对象不同,因此,三个单位“1”不同。
我们可以把四人的种棵树作为单位“1”,“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就可理解为甲植树的棵数占1份,其余三人占2份,那么甲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同理,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这些过程就是所谓的转化单位“1”,使单位“1”统一为总棵数。
小学六年级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思维训练练习题及答案【卷一】设计目的:通过一系列思维训练练习题,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题目一:编码破解请根据下面的编码规则,解码出正确的表达式,并计算出结果:编码规则:将一个整数n编码为n+5的二倍例子:编码规则:3 --> (3+5) × 2 = 168 --> (8+5) × 2 = 261. 解码:12、16、21,请分别写出对应的解码表达式和解码结果。
题目二:数学迷题将数字1~9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以及每个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请完整填写下图中的方格。
①②③④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题目三:数数游戏小明正在教爷爷学数学,他告诉爷爷一个有趣的数数游戏规则:规则1:从1开始数,遇到个位数为偶数的数字时,喊“拍”;规则2:遇到个位数为奇数的数字时,喊“扣”;规则3:遇到包含数字7的数字时,喊“出局”;规则4:遇到包含数字4的数字时,喊“加倍”;规则5:遇到数字10的倍数时,喊“回到起点”。
请写下爷爷在数数过程中依次喊出的词语,直到100结束。
【卷二】答案及解析题目一:编码破解解答:(1)解码表达式:(12÷2)-5 = 1解码结果:1(2)解码表达式:(16÷2)-5 = 3解码结果:3(3)解码表达式:(21÷2)-5 = 6解码结果:6题目二:数学迷题解答:①②③④___4__ ___9__ ___5__ ___2__|||||| 1 | 6 | 8 | 3 ||||||___3__ ___7__ ___2__ ___9__|||||| 7 | 2 | 4 | 9 ||||||___2__ ___5__ ___9__ ___4__|||||| 5 | 9 | 1 | 6 ||||||___9__ ___4__ ___3__ ___7__题目三:数数游戏解答:1、2、3、拍、5、拍、出局、拍、加倍、拍、出局、拍、拍、拍、回到起点、拍、出局、拍、17、18、拍、出局、拍、拍、回到起点、拍、拍、拍、拍、拍、拍、出局、拍、出局、拍、拍、拍、30、31、拍、拍、34、拍、拍、拍、拍、拍、出局、拍、出局、拍、拍、拍、46、拍、拍、加倍、拍、拍、回到起点、拍、出局、拍、拍、拍、60、61、出局、拍、拍、拍、出局、拍、拍、拍、拍、回到起点、拍、拍、出局、拍、拍、拍、拍、拍、拍、出局、拍、拍、76、拍、出局、拍、拍、拍、出局、拍、拍、拍、拍、出局、拍、89、拍、加倍、回到起点、拍、出局、拍、出局、拍、拍、出局、拍、出局、拍、拍、拍。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克?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
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解:9-(16-9)=9-7=2(千克)答:桶重2千克。
2.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
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解析: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解:小华有书的本数:(36-5×2)÷2=13(本)小红有书的本数:13+5×2=23(本)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3.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解析: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解:9÷(3-1)×(5-1)=18(分)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4.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由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可求出两地的路程,即返回时所行的路程。
由去时5小时到达和返回时多用1小时,可求出返回时所用时间。
解:12×5÷(5+1)=10(千米)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10千米。
5.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
三种球各有多少个?解析: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总个数:(21+20+19)÷2=30(个)白球:30-21=9(个)红球:30-20=10(个)黄球:30-19=11(个)答:总个数:(21+20+19)÷2=30(个)白球:30-21=9(个)红球:30-20=10(个)黄球:30-19=11(个)楼梯问题1.上楼梯问题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解答: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2.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篇1: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有一堆球,如果是10的倍数个,就平均分成10堆,并且拿走9堆;如果不是10的'倍数个,就添加几个球(不超过9个),使这堆球成为10的倍数个,然后将这些球平均分成10堆,并且拿走9堆。
这个过程称为一次操作。
如果最初这堆球的个数…9899.连续进行操作,直至剩下1个球为止,那么共进行了次操作;共添加了个球。
答案:189次;802个。
解析:这个数共有189位,每操作一次减少一位。
操作188次后,剩下2,再操作一次,剩下1。
共操作189次。
这个189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2+3+…+9)20=900。
由操作的过程知道,添加的球数相当于将原来球数的每位数字都补成9,再添1个球。
所以共添球1899-900+1=802(个)。
篇2: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
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想:根据计划每天修720米,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米。
根据每天多修80米可求已修的天数,进而求公路的全长。
解:已修的天数:(720×3-1200)÷80=960÷80=12(天)公路全长:(720+80)×12+1200=800×12+1200=9600+1200=10800(米)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米。
篇3:数学思维训练试题数学思维训练试题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
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
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
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专题思维训练—定义新运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专题思维训练—定义新运算1.规定:如果A大于B,则【A-B】=A-B,如果A等于B,则【A-B】=0,如果A小于B,则【A-B】=B-A,根据上述规律计算:【4.1-1.3】+【2.3-5.6】+【3.2-2.3】=【答案】 6.2【分析】原式=(4.2-1.3)+(5.6-2.3)=6.22,对于正整数 A与B,规定A*B=A×(A+1)×(A+2)×……×(A+B+1)。
如果(X*3)*2=3660,那么X=【答案】3【分析】方法一:由题中所给的定义可知,B为多少,则有多少个乘数。
3660=60×61,即:60*2=3660,则X*3=60;60=3×4×5,即3*3=60,所以X=3方法二:可以将(X*3)看作一个整体Y,那么就是Y*2=3660,Y*2=Y(Y+1)=3660=60×61,所以Y=60,那么就有X*3=60,60=3×4×5,即3*3=60,所以X=3。
3.国际统一书号ISBN由10个数字组成,前面9个数字分成3组,分别用来表示区域、出版社和书名,最后一个数字则作为核检之用,核检码可以根据前面9个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算得。
如某书的书号是ISBN 7-107-17543-2,它的核检验码的计算顺序是①7×10+1×9+0×8+7×7+1×6+7×5+5×4+4×3+3×2=207②207÷11=18 (9)③11-9=2,这里的2就是该书号的检验码。
依照上面的顺序,求书号ISBN7-303-07618-□的检验码。
【答案】2【分析】7×10+3×9+0×8+3×7+0×6+7×5+6×4+1×3+8×2=196;196除以11=17……9;11-9=2.4.若A 、B 、C 为任意正整数,定义: [A,B,C]=(A ×B+C,D);(D,E )-(F ,G )=(D ×G-E ×F )则[11,2,5]-[3,1,7]=( , ) 【答案】(289,35)【分析】[11,2,5]-[3,1,7]=(11×5+2.5)-(3×7+1.7)=(57,5)-(22,7)=(289,35)5.有ABCD 四种计算机装置,装置A ;将输入的数乘以5;装置B 将输入的数加上3;装置C 将输入的数除以4,装置D 将输入的数减去6,这些装置可以连接,如装置A 后面连接装置B ,就写成A*B ,输入4,结果就是23,输入装置B 后面连接A ,就写成B*A ,输入4,其结果是35①装置A*C*D 连接,输入19,结果是多少?②装置D*C*B*A 连接,输入什么数,结果是96?【答案】①471②5354 【分析】①19×5÷4-6=471 ② 设输入的数为X ,有[(X-6)÷4+3]×5=96,解得X=3354 6.规定A@B===+⨯++⨯2010@2009322@1)111,求,已知)((X B A B A 【答案】404009924040099220111-2009120111-2010120101-20091120101200912010200912010@2009132221112112@1==+=+⨯++⨯===+⨯++⨯=)()(,解得)()(分析:由运算规则,X7.用A*B 表示A 和B 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所得的余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填空
1、有40名羽毛球运动员参加淘汰制的比赛,(即每赛一场选出一位胜者进入下一场),决出最后的冠军,一共要进行的比赛场次是()场。
2.在数列1
3,1
2
,5
9
,7
12
,3
5
,11
18
……中,第25个分数是()。
3.一个长方形把平面分成两部分,那么2个长方形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
4.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6倍。
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5倍。
又过几年以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4倍。
求:祖父今年是多少岁?
5.已知等式,其中□内是一个最简分数,那么□内的数是_______。
6.一项挖土方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才可以完成。
现在两队同时施工,工作效率提高20%。
当工程完成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每天少挖了47.25方土,结果共用了10天完成工程,问整个工程要挖多少方土?
7.在算式1×2×3×4×...×100中,那么这个乘积的末尾连续的零的个数等于________个。
二.计算
1.
2.
3.
附答案:
一.填空题
1.39 2.49/75 3. 4 4. 72岁 5.3/100 6. 1100 7. 24 8.
二.计算
1.15/16 2. 62 3. 148。
75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