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下)期中调研测试题(二)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下)期中调研测试题(二)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a a a =⋅B 、4442b b b =⋅C 、1055x x x =+D 、87y y y =⋅ 2、计算(x-y)3·(y-x)=( )A 、(x-y)4B 、(y-x)4C 、-(x-y)4D 、(x+y)4 3、下列运算中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A、(2a-b)(2a+3b) B 、(2a-b )(2a+b ) C、(a-b )(b-a ) D 、(a+b )(a+b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②同角的余角相等 ③若∠1+∠2+∠3=180°,则∠1,∠2,∠3互补 ④对顶角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如图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 1∥l 2的是 (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6、如图2,直线AB 与CD 交于点O,OE ⊥AB 于O,∠1与∠2的 关系是 ( )A.对顶角B.互余C.互补D.相等 7、把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10156⨯B 、7106.15-⨯C 、1.56×10-5D 、61056.1-⨯ 8、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 、一条边对应相等D 、两条边对应相等9.两根木棒分别为5cm 和7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 )种 A .3 B .4 C .5 D .6 10、若0222)31(,)31(,3,3.0a -=-=-=-=--d c b .则( )A.c d b 〈〈〈aB.c d a b 〈〈〈C.d c a b 〈〈〈D.d c a b 〈〈〈图1C21E DB A图2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1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你发现的规律, 请你用含一个字母的等式将上面各式呈现的规律表示出来 . 12、=-+)32)(32(b a b a .13、如下图3,已知直线a ,b 交于点O ,∠1+∠2=218°,则∠3= .图3 图4 图514、如上图4,直线l 1∥l 2,AB ⊥l 1,垂足为O ,BC 与l 2相交与点E ,若∠1=43°,则∠2= 度. 15、计算:=+-02)32(2 .16、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º. 1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50º,则其另一个锐角的度数为 度. 1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上图5所示放置,已知∠A =45º,∠E =30º,则两条斜边相交所成的钝角∠AOE 的度数为 度. 三、解答题(共46分)19、(1))764()73(22++--+ab a ab a (6分) (2)2)3()32)(32(b a b a b a -+-+(6分)20、化简求值 ))(()2(2y x y x y x -+-+,其中21,2=-=y x (8分)abO 12322225251644161533914224131==+⨯==+⨯==+⨯==+⨯OEDCB A图2 图1AB CDOODCB A22、如图6,∠l =∠2,DE ⊥ BC ,AB ⊥BC ,那么∠A=∠3吗?说明理由. (请为每一步推理注明依据)(8分)图623.(8分)已知,如图,∠1=∠ACB ,∠2=∠3,FH ⊥AB 于H ,求证:CD ⊥AB .证明:∵∠1=∠ACB (已知)∴DE ∥BC ( ) ∴∠2= ( ) ∵∠2=∠3(已知)∴∠3= ( ) ∴CD ∥FH ( ) ∴∠BDC =∠BHF ( )又∵FH ⊥AB (已知) 图7 ∴24.如右下图1、图2,△AOB ,△COD 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COD =90º, (1)在图1中,AC 与BD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4分) (2)若△CO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力2的位置,请问AC 与BD 还相等吗? 为什么?(6分)A D 3E 21C BCAB D EFH12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有答案解析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36 分)1. 一本笔记本5元,买x 本共付y 元,则5和y 分别是( )A. 常量,常量B. 变量,变量C. 常量,变量D. 变量,常量 2. 某种植物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12m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mmA. 41.210⨯B. 31210-⨯C. 31.210-⨯D. 41.210-⨯ 3. 下列各运算中,正确的是( )A. 3a+2a=5a 2B. (﹣3a 3)2=9a 6C. a 4÷a 2=a 3D. (a+2)2=a 2+4 4.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弹簧的长度 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 x (kg )之间有如下表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B. 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 1kg 弹簧长度增加 0.5cmC. 所挂物体为 7kg 时,弹簧长度为 13.5cmD. 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0cm5. 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x y x y --+B. ()()x y x y -+--C. ()()x y x y ---D. ()()x y x y +-+ 6. 如图,直线a∥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BC ,∠1=55°,那么∠2度数是( )A. 20°B. 30°C. 35°D. 50°7. 若多项式29+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的值是( )A. 6B. 3C. 6±D. 3±8. 如图,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后,将剩余部分通过割补拼成新的图形.根据图形能验证的等式为( )A. ()222a b a b -=-B. ()()22a b a b a b -=+-C. ()2222a b a ab b -=-+D. ()2222a b a ab b +=++ 9. 如图,已知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 ∥CD 的是( )A. ∠B =∠DCEB. ∠BAD +∠D =180°C. ∠1=∠4D. ∠2=∠310. 一水池放水,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然后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设从开始工作的时间为,剩下的水量为.下面能反映与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11. 下列说法: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同位角相等;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个.A. 0B. 1C. 2D. 312. 观察下列各式及其展开式()2a b +=2a +2ab+2b()3a b +=3a +32a b+3a 2b +3b ()4a b +=+43a b+62a 2b +4a 3b +4b()5a b +=5a +5b+103a 2b +102a 3b +5a 4b +5b …… 请你猜想()821x -的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 )A. 224B. 180C. 112D. 48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2 分)13. 如果一个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度数是___.14. 若()23a =m a •a ,则 m =____15.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 16cm ,其中一边长为 xcm ,面积为 y 2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______16.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沿 EF 折叠后 ED 与 BC 的交点为 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40°,则∠2=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 9 小题,其中第 17 题 16 分,第 18 题 5 分,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5 分,第 21 题 6 分,第 22 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17. 计算:(1) 2a (3a + 2)(2) ()()32422m m m -÷-(3) 22018011(3.14)2π-⎛⎫---- ⎪⎝⎭(4)用乘法公式计算:219818. 先化简,再求值:()()()2282x y y x y xy x ⎡⎤+-+-÷⎣⎦,其中12,2x y ==- 19. 列推理过程:如图,EF ∥AD ,∠1=∠2,∠BAC =80°.求∠AGD 的度数.∵ EF ∥AD (已知)∴∠2=()又∵∠1=∠2 (已知)∴∠1=∠3(等量代换)∴ AB∥()∴∠BA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AC=80°(已知)∴∠AGD=20. (1)ma 的值a=2, =5,求2m n(2)(x+1)(x-p)=2x+qx-3,求q p的值.21. 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米.(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分钟.(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米.一共用了分钟.(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 米/分就超过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多少,在安全限度内吗?22. 已知:如图,点E 直线DF 上,点B 在直线AC 上,∠1=∠2,∠3=∠4.①求证:BD∥CE②若∠A=40°,求∠F 值.23. AB∥CD,C在D的右侧,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ADC=70°.(1)求∠EDC 的度数;(2)若∠ABC=30°,求∠BED 的度数;(3)将线段BC沿DC方向移动,使得点B在点A的右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BC=n°,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36 分)1. 一本笔记本5元,买x本共付y元,则5和y分别是()A. 常量,常量B. 变量,变量C. 常量,变量D. 变量,常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变量,常量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5为已知数,为常量,y为未知数,y随x的变化而变化,故为变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变量,常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定义方可判断.2. 某种植物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12m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为()mmA. 41.210⨯ B. 31.210-⨯ D. 4⨯1.210-1210-⨯ C. 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即可表示求解.[详解]0.00012=4⨯1.21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计数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3. 下列各运算中,正确的是( )A. 3a+2a=5a2B. (﹣3a3)2=9a6C. a4÷a2=a3D. (a+2)2=a2+4[答案]B[解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A、3a+2a=5a,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3a3)2=9a6,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a4÷a2=a2,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D、(a+2)2=a2+2a+4,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4.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弹簧的长度 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 x (kg )之间有如下表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B. 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 1kg 弹簧长度增加 0.5cmC. 所挂物体为 7kg 时,弹簧长度为 13.5cmD. 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0cm[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得到函数关系式,然后再根据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由表格可得,弹簧的长度 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 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0.510y x =+A. 0.50k =>,故 随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1x x =时,110.510y x =+;当211x x x ==+时,()2110.51100.511.5y x x =++=+,此时()()21110.511.50.5100.5y y x x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7x =时,0.571013.5y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0x =时,0.501010y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用挂重物与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5. 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x y x y --+B. ()()x y x y -+--C. ()()x y x y ---D. ()()x y x y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x y x y --+,含y 项符号相反,含x 的项符号相反,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 .()()x y x y -+--,含x 的项符号相同,含y 的项符号相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x y x y ---,含y 的项符号相同,含x 的项符号相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x y x y +-+,含y 的项符号相同,含x 的项符号相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用字母表示为:22()()a b a b a b +-=-6. 如图,直线a∥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BC ,∠1=55°,那么∠2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50°[答案]C[解析][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又∵a ∥b ,所以∠2=∠3=35°.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性质.7. 若多项式29+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的值是( )A. 6B. 3C. 6±D. 3±[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x 和3,再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结构特征求解即可.[详解]解:∵多项式29+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x=±2×x×3, ∴k=±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式,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方项来确定这两个数.8. 如图,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后,将剩余部分通过割补拼成新的图形.根据图形能验证的等式为( )A. ()222a b a b -=-B. ()()22a b a b a b -=+-C. ()2222a b a ab b -=-+D. ()2222a b a ab b +=++ [答案]B[解析][分析] 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后的面积=a 2-b 2,新的图形面积等于(a+b )(a-b ),由于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差,即为a 2-b 2;通过割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b )(a-b ),∵前后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a 2-b 2=(a+b )(a-b ).故选B .[点睛]考查了利用几何方法验证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拼接前后的面积不变得到等量关系. 9. 如图,已知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 ∥CD 的是( )A. ∠B=∠DCEB. ∠BAD+∠D=180°C. ∠1=∠4D. ∠2=∠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直接作出判断.[详解]A、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故选项错误;B、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故选项错误;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故选项错误;D、∠2和∠3是AD和BC被AC所截形成的角,因而不能证明AB∥CD,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判定定理,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0. 一水池放水,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然后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设从开始工作的时间为,剩下的水量为.下面能反映与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s随t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判断选项A、B错误;根据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得出s随t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即可判断选项C、D的正误.[详解]解:∵s随t的增大而减小,∴选项A、B错误;∵先用一台抽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再调来一台同型号抽水机,两台抽水机同时工作直到抽干得出s 随t 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s 随t 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函数图象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实际问题所反映的内容来观察与理解图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 下列说法: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同位角相等;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个.A. 0B. 1C. 2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判断①;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②;根据平行公理即可判断③;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可判断④.[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①错误;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②错误;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③错误;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同位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基础题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2. 观察下列各式及其展开式 ()2a b +=2a +2ab+2b()3a b +=3a +32a b+3a 2b +3b ()4a b +=+43a b+62a 2b +4a 3b +4b()5a b +=5a +5b+103a 2b +102a 3b +5a 4b +5b …… 请你猜想()821x -的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 )A. 224B. 180C. 112D. 48[答案]C[解析][分析] 归纳总结出()n a b +的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12n n -,进而得出当8n =时,()8a b +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1282n n -=,然后得到()8a b +展开式中含2x 项为2628a b ,最后将2a x =、1b =-代入式子2628a b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222a b a ab b +=++,故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 ()3322333a b a a b ab b +=+++,故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 ()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故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543225345510105a a b a b a a a b b b b =++++++,故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11n n n n n a b a na b nab b --+=+++,故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112312n n n -++++-=∴当8n =时,()8a b +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18812822n n -⨯-== ∴()8a b +展开式中含2x 项2628a b ∴当2a x =、1b =-时,()()26262282821112a b x x =⋅⋅-=∴()821x -的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1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中的规律问题,涉及到了完全平方公式、代数求值、多项式的项以及单项式的系数等,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2 分)13. 如果一个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度数是___.[答案]60︒[解析][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一个角是120︒∴这个角的补角度数是18012600︒-︒=︒.故答案是:60︒[点睛]本题考查了互补的概念,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属于基础题型、难度不大.14. 若()23a =m a •a ,则 m =____ [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先求得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解.[详解]解:∵()23m a a a =⋅∴16m a a +=∴16m +=∴5m =.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以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体现了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核心素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 16cm ,其中一边长为 xcm ,面积为 y 2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______[答案]28y x x =-+[解析][分析]矩形周长为16cm ,则两邻边之和为8cm ,一边长为xcm ,另一边长为()8x cm -,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列出函数关系式.[详解]解:∵矩形周长为16cm∴两邻边之和为8cm∴若一边长为xcm ,则另一边长为()8x cm -;面积为2ycm∴()8y x x =-即28y x x =-+. 故答案是:28y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长方形边长表示长方面积,列函数式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二次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6.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沿 EF 折叠后 ED 与 BC 的交点为 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40°,则∠2=____.[答案]80︒[解析][分析]由长方形的性质可得40DEF ∠=︒,再由翻折的性质可得40MEF ∠=︒,两角相加可得80DEM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 BC∴40DEF EFG ∠=∠=︒∵长方形纸片ABCD 沿 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 ,、分别在M 、的位置上∴40MEF DEF ∠=∠=︒∴80DEM DEF MEF ∠=∠+∠=︒∴280DEM ∠=∠=︒.故答案是:80︒[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翻折的性质、角的和差、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体现了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难度不大,利用翻折的性质求得40MEF ∠=︒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题共 9 小题,其中第 17 题 16 分,第 18 题 5 分,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5 分,第 21 题 6 分,第 22 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17. 计算:(1) 2a (3a + 2)(2) ()()32422m m m -÷-(3) 22018011(3.14)2π-⎛⎫---- ⎪⎝⎭(4)用乘法公式计算:2198[答案](1)264a a +(2)22m m -+(3)6-(4)39204[解析][分析](1)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实数的正整数指数幂法则、负整数指数幂法则、零次幂法则以及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4)先将2198改写成()22002-,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232a a + 264a a =+;(2)()()32422m m m -÷-22m m =-+;(3)()20201811 3.142π-⎛⎫---- ⎪⎝⎭141=---6=-;(4)2198()22002=- 22200220022=-⨯⨯+400008004=-+39204=.故答案是:(1)264a a +(2)22m m -+(3)6-(4)39204[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正整数指数幂法则、负整数指数幂法则、零次幂法则、实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差公式等知识点,体现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难度不大,认真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8. 先化简,再求值:()()()2282x y y x y xy x ⎡⎤+-+-÷⎣⎦,其中12,2x y ==- [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整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 、y 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原式=()()2222282x xy y xy y xy x ++---÷ =()()218242x xy x x y -÷=-, 当12,2x y ==-时, 原式=112412322⎛⎫⨯-⨯-=+= ⎪⎝⎭. [点睛]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9. 列推理过程:如图,EF ∥AD ,∠1=∠2,∠BAC =80°.求∠AGD 的度数.∵ EF ∥AD (已知)∴∠2= ( )又∵∠1=∠2 (已知)∴∠1=∠3(等量代换)∴ AB ∥ ( )∴∠BAC+ =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BAC =80°(已知)∴∠AGD =[答案]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 ∠;10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推出2∠=3∠,根据等量代换推出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B D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 ∠+AGD ∠180=︒,将80BAC ∠=︒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EF AD∴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13∠=∠(等量代换)∴//AB 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C ∠+AGD ∠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80BAC ∠=︒(已知)∴AGD ∠=100︒.故答案是: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 ∠;10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体现了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是: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 20. (1)m a =2, =5,求2m n a -的值(2)(x+1)(x-p)=2x +qx-3,求q p 的值.[答案](1)45(2)19 [解析][分析](1)先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将2m n a-转化为()2m n a a ÷,再把2m a =、5n a =代入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可得一个多项式,再根据多项式相等,可得对应项系数相等,即1p q -+=、3p -=-,解方程组求得、的值,然后代入所求式子即可得解.[详解]解:(1)∵2m a =,5n a =∴2m n a -2m n a a =÷()2m n a a =÷225=÷45=; (2)∵()()213x x p x qx +-=+-∴223x px x p x qx -+-=+-∴()2213x p x p x qx +-+-=+- ∴13p q p -+=⎧⎨-=-⎩∴32p q =⎧⎨=-⎩∴2139q p -==. 故答案:(1)45(2)19[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逆用、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多项式等于多项式即各项对应相等原则、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数求值等知识点,难度不大,体现了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21. 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 分钟.(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 米.一共用了 分钟.(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 300 米/分就超过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多少,在安全限度内吗?[答案](1)1500(2)(3)2700;(4)小明在1214x ≤≤时间段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450米/分;小明在1214x ≤≤时间段,行驶速度没有在安全限度内[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观察学校与小明家的纵坐标,可得答案;(2)读图,对应题意找到其在书店停留的时间段,进而可得其在书店停留的时间;(3)读图,计算可得答案,注意要计算路程;(4)分析图象,找函数变化最快的一段,可得小明骑车速度最快的时间段,进而可得其速度,再与安全限度值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根据图象可知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500米;(2)∵根据图象可得小明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到分∴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分钟;(3)根据图像可得:小明共行驶了12006009002700++=米,共用了分钟;(4)∵根据图象可知:当1214x ≤≤时,直线最陡∴小明在1214x ≤≤时间段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15006004501412-=-米/分 ∵450300>∴小明在1214x ≤≤时间段,行驶速度没有在安全限度内.故答案是:(1)1500(2)(3)2700;(4)小明在1214x ≤≤时间段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450米/分;小明在1214x ≤≤时间段,行驶速度没有在安全限度内[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22. 已知:如图,点 E 在直线 DF 上,点 B 在直线 AC 上,∠1=∠2,∠3=∠4.①求证:BD ∥CE②若∠A =40°,求∠F 的值.[答案](1)证明见详解(2)40︒[解析][分析](1)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2AHC ∠=∠,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2)由(1)结论与以及等量代换可得4180C ∠+∠=︒,进而可推出//AC 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12∠=∠(已知),1AHC ∠=∠(对顶角相等)∴2AHC ∠=∠(等量代换)∴//BD 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D CE (已证)∴3180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4∠=∠∴4180C ∠+∠=︒∴//AC 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0A ∠=︒(已知)∴40F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是:(1)证明见详解(2)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两者的区别,体现了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23. AB ∥CD ,C 在 D 的右侧,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 E .∠ADC =70°.(1)求∠EDC 的度数;(2)若∠ABC =30°,求∠BED 的度数;(3)将线段 BC 沿 DC 方向移动,使得点 B 在点 A 的右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BC =n°,请直接写出∠BED的度数(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35︒(2)50︒(3)12152n ︒-︒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过点作//EF AB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进行推导即可得解;(3)过点作//EF AB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进行推导即可得解. [详解]解:(1)∵DE 平分ADC ∠,70ADC ∠=︒∴1352EDC ADC ∠=∠=︒; (2)过点作//EF AB ,如图:∵DE 平分ADC ∠,70ADC ∠=︒;BE 平分ABC ∠,30ABC ∠=︒∴1352EDC ADC ∠=∠=︒,1152ABE ABC ∠=∠=︒ ∵//AB CD ,//EF AB∴////AB EF CD∴35FED CDE ∠=∠=︒,15FEB ABE ∠=∠=︒∴50BED FED FEB ∠=∠+∠=︒;(3)过点作//EF AB ,如图:∵DE 平分ADC ∠,70ADC ∠=︒;BE 平分ABC ∠,ABC n ∠=︒ ∴1352EDC ADC ∠=∠=︒,1122ABE ABC n ∠=∠=︒ ∵//AB CD ,//EF AB∴////AB EF CD∴35FED CDE ∠=∠=︒,11801802FEB ABE n ∠=︒-∠=︒-︒ ∴113518021522BED FED FEB n n ∠=∠+∠=︒+︒-︒=︒-︒. 故答案是:(1)35︒(2)50︒(3)12152n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要求同学们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中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2.4的平方根是( )A. 2B. ±2C. 2D. 2± 3.实数﹣2,0.31••,3π,0.1010010001,38中,无理数有( )个 A. 1 B. 2 C. 3 D. 4 4.如图,已知160∠=︒,260∠=︒,368∠=︒,则4∠等于( )A 68︒ B. 60︒ C. 102︒ D. 112︒5.如图,在48⨯的方格中,建立直角坐标系()1,2E ﹣﹣,2(2,)F ﹣,则点坐标为( )A. ()1,1﹣B. (2,1)﹣﹣C. ()3,1﹣D. (1,)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0,1,点的坐标()3,3,将线段AB 平移,使得到达点()4,2C ,点到达点,则点的坐标是( )A. ()7,3B. ()6,4C. ()7,4D. ()8,4 7.如图,AB∥CD ,BC∥DE ,∠A=30°,∠BCD=110°,则∠AED 的度数为( )A. 90°B. 108°C. 100°D. 80°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2±± B. 64算术平方根是4 C. 330a a +-= D. 110x x -+-≥,则x =19.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轴上跳动,第一次它从原点跳到(0,1),然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0,0)0,11,()()1,)0(1→→→→……,每次跳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0次跳到点( )A. (7,45)B. (6,44)C. (5,45)D. (4,44)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个①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平分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 0B. 1C. 2D. 3二、填空题11.2-的绝对值是________.12.、是实数230x y +-=,则xy =________.13.已知,(0,4)A ,0()2,B ﹣,1(3,)C ﹣,则ABC S =________.14.若23n ﹣与1n ﹣是整数的平方根,则x =________.15.在平面坐标系中,1(1,)A ﹣,(3,3)B ,M 是轴上一点,要使MB MA +的值最小,则M 的坐标为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1l ,2l 相交于点,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分别是点M 到直线1l ,2l 的距离,则称(,)p q 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________个.三、解答题17.计算:(13316648-(2)333521|1228- 18.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16149x += (2)3()81125x ﹣= 19.已知是不等式组 513(1)131722a a a a ->+⎧⎪⎨-<-⎪⎩ 的整数解,、满足方程组 27234ax y x y -=-⎧⎨+=⎩,求22x xy y -+的值 20.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21A -,、1(3)B ,、(23)C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坐标系内描出点、、A B C 的位置:(2)求出以、、A B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3)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1)如图1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OE平分∠BOC,求证:OD⊥OE;(2)如图2所示,AB∥CD,点E为AC上一点,∠1=∠B,∠2=∠D.求证:BE⊥DE.22.某公司装修需用A型板材240块、B型板材180块,A型板材规格是60cm×30cm,B型板材规格是40cm×30cm.现只能购得规格是150cm×30cm的标准板材.一张标准板材尽可能多地裁出A型、B型板材,共有下列三种裁法:(如图是裁法一的裁剪示意图)裁法一裁法二裁法三A型板材块数 1 2 0B型板材块数 2 m n设所购的标准板材全部裁完,其中按裁法一裁x张、按裁法二裁y张、按裁法三裁z张,且所裁出的A、B两种型号的板材刚好够用.(1)上表中,m= _____,n= ____;(2)分别求出y与x和z与x的函数关系式;(3)若用Q 表示所购标准板材的张数,求Q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当x 取何值时Q 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各裁标准板材多少张?23.(1)①如图1,//AB CD ,则B 、P ∠、D ∠之间的关系是 ;②如图2,//AB CD ,则A ∠、E ∠、C ∠之间的关系是 ;(2)①将图1中BA 绕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交CD 于Q (如图3).证明:123BPD ∠=∠+∠+∠②将图2中AB 绕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交CD 于 (如图4)证明:360E C CHA A ∠+∠+∠+∠=︒(3)利用(2)中结论求图5中A B C D E F G ∠+∠+∠+∠+∠+∠+∠的度∠+∠+∠+∠+∠+∠+∠=数.A B C D E F G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A(0,a) ,B(b, 0)满足| a - 3 |+4b-= 0.(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将AB 平移到CD ,A 点对应点C(-2,m) ,CD 交y 轴于E ,若≥ABC 的面积等于13,求点E 的坐标;(3)如图2,若将AB 平移到CD ,点C、D 也在坐标轴上,F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不包括点A ,点B) ,连接OF 、FP 平分 BFO , BCP = 2 PCD,试探究 COF, OFP , CPF 的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判断其所在象限,四个象限的符号特征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故点A(2,-3)位于第四象限,故答案选D . 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2.4的平方根是( )A. 2B. ±2C.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2)2=4,∴4的平方根是±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题目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3.,0.31••,3π,0.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个 A. 1B. 2C. 3D. 4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在实数2-(无理数),0.31••(有理数),3π(无理数),0.1010010001(有理数),382=(有理数)中,无理数有2个,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了无理数,弄清无理数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如图,已知160∠=︒,260∠=︒,368∠=︒,则4∠等于( )A. 68︒B. 60︒C. 102︒D. 112︒[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1=∠2,得a ∥b ,进而得到∠5=3∠,结合平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160∠=︒,260∠=︒,∴∠1=∠2,∴a ∥b ,∴∠5=368∠=︒,∴∠4=180°-∠5=112︒.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平角的定义,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48⨯的方格中,建立直角坐标系()1,2E ﹣﹣,2(2,)F ﹣,则点坐标为( )A. ()1,1﹣ B. (2,1)﹣﹣ C. ()3,1﹣ D. (1,)2﹣ [答案]C[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已知点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G 点坐标为:(-3,1).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0,1,点的坐标()3,3,将线段AB 平移,使得到达点()4,2C ,点到达点,则点的坐标是( )A. ()7,3B. ()6,4C. ()7,4D. ()8,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 和C 的坐标可得点A 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点B 的平移方法与A 的平移方法相同,再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点D 的坐标.[详解]解:∵点A (0,1)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4,2),即(0+4,1+1),∴点B (3,3)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3+4,3+1),即D (7,4);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正确得到点的平移方法.7.如图,AB∥CD ,BC∥DE ,∠A=30°,∠BCD=110°,则∠AED 度数为( )A. 90°B. 108°C. 100°D. 80°[答案]C[解析][分析] 在图中过E 作出BA 平行线EF ,根据平行线性质即可推出∠AEF 及∠DEF 度数,两者相加即可.[详解]过E 作出BA 平行线EF,∠AEF=∠A =30°,∠DEF=∠ABC AB ∥CD,BC ∥DE,∠ABC=180°-∠BCD =180°-110°=70°,∠AED=∠AEF+∠DEF=30°+70°=100°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2±±B. 64的算术平方根是4C. 330a a -=D. 110x x --≥,则x =1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对选项逐一判定即可.[详解]A .4=2±±,正确;B .64的算术平方根是8,错误;C 330a a -,正确;D 110x x --≥,则x =1,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理解概念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9.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轴上跳动,第一次它从原点跳到(0,1),然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0,0)0,11,()()1,)0(1→→→→……,每次跳一个单位长度,则第2020次跳到点( )A. (7,45)B. (6,44)C. (5,45)D. (4,44)[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跳蚤运动的速度确定:(0,1)用的次数是21(1)次,到(0,2)是第8(24)次,到(0,3)是第29(3)次,到(0,4)是第24(46)次,到(0,5)是第225(5)次,到(0,6)是第48(68)次,依此类推,到(0,45)是第2025次,后退5次可得2020次所对应的坐标.[详解]解:跳蚤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1)用的次数是21(1)次,到(0,2)是第8(24)次,到(0,3)是第29(3)次,到(0,4)是第24(46)次,到(0,5)是第225(5)次,到(0,6)第48(68)次,依此类推,到(0,45)是第2025次.2025142020,故第2020次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4,44).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到达每个点所用的时间.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个①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 0B. 1C. 2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公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故①是真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故②是假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③是假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④是假命题;故正确的个数只有1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的公理和应用,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二、填空题11.的绝对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实数的绝对值永远是非负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得=.[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即可解题.=,则xy=________.12.、是实数0[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即可求出与的值.y-=,[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0x+=,30y=x2∴=-,3xy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3.已知,(0,4)A ,0()2,B ﹣,1(3,)C ﹣,则ABC S =________.[答案]11[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示,根据(0,4)A ,0()2,B ﹣,1(3,)C ﹣三点坐标建立坐标系得: 则1115524351511222ABC S .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利用直角坐标系求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14.若23n ﹣与1n ﹣是整数的平方根,则x =__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231n n ,解得2n =,所以22(1)(21)1x n ;当2310n n ,解得43n =,所以241(1)(1)39x n . [详解]解:因为23n ﹣与1n ﹣是整数的平方根,当231n n 时,解得2n =,所以22(1)(21)1x n ; 当2310n n ,解得43n =,所以241(1)(1)39x n . x 是整数, 1x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应用,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的平方根,记作(0)a a ±.15.在平面坐标系中,1(1,)A ﹣,(3,3)B ,M 是轴上一点,要使MB MA +的值最小,则M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32, [解析][分析]连接AB 交轴于M ,点M 即为所求; [详解]解:如图示,连接AB 交轴于M ,则MB MA +的值最小.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根据坐标1(1,)A ﹣,(3,3)B , 则有331k b k b +=⎧⎨+=-⎩, 解得23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3yx ,令0y =,得到32x, 32(M ,故本题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6.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1l ,2l 相交于点,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分别是点M 到直线1l ,2l 的距离,则称(,)p q 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________个.[答案]4[解析][分析]到1l 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1l 平行且与1l 的距离是2的两条直线上;同理,点M 在与2l 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2l 平行,且到2l 的距离是1的两直线上,四条直线的距离有四个交点.因而满足条件的点有四个.[详解]解:到1l 的距离是2的点,在与1l 平行且与1l 的距离是2的两条直线上;到2l 距离是1的点,在与2l 平行且与2l 的距离是1的两条直线上;以上四条直线有四个交点,故“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三、解答题17.计算:(13316648-(2)333521|1228- [答案](1)12;(2)2.[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性质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3316648-44248=+12=;(2)333521|12|28 332212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16149x += (2)3()81125x ﹣= [答案](1)12311,44x x ==-;(2)32x =-. [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直接开方,即可解答;(2)根据立方根,直接开立方,即可解答.[详解]解:(1)216(1)49x 249(1)16x 714x , 12311,44x x ==-. (2)38(1)125x 3125(1)8x 512x 32x =-.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的相关性质.19.已知是不等式组 513(1)131722a a a a ->+⎧⎪⎨-<-⎪⎩ 的整数解,、满足方程组 27234ax y x y -=-⎧⎨+=⎩,求22x xy y -+的值 [答案]7[解析][分析]本题应先解不等式组确定a 整数值,再将a 值代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求解,最后求得22x xy y -+的值.[详解]解:解不等式513(1)a a ->+得:a >2 解不等式131722a a 得:a <4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a <4所以a 的整数值为3.把a=3代入方程组27234ax y x y ,得327234x y x y解得12x y =-⎧⎨=⎩, 所以222212112472x xy y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特殊解、代数求值的综合运用,熟悉基本运算方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21A -,、1(3)B ,、(23)C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坐标系内描出点、、A B C 的位置:(2)求出以、、A B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3)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5;(3)存在;点的坐标为(0,5)或(0,3)-.[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直接描点;(2)根据点的坐标可知,AB∥x轴,且AB=3-(-2)=5,点C到线段AB的距离3-1=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3)因为AB=5,要求△ABP的面积为10,只要P点到AB的距离为4即可,又P点在y轴上,满足题意的P点有两个,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描点如图:(2)依题意,得AB∥x轴,且AB3(2)5=--=,∴S△ABC1525 2=⨯⨯=;(3)存在;∵AB=5,S△ABP=10,∴P点到AB的距离为4,又点P在y轴上,∴P点的坐标为(0,5)或(0,-3).[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能根据点的坐标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求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21.(1)如图1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OD平分∠AOC,OE平分∠BOC,求证:OD⊥OE;(2)如图2所示,AB∥CD,点E为AC上一点,∠1=∠B,∠2=∠D.求证:BE⊥DE.[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明∠COD+∠COE=90°即可.(2)证明∠1+∠2=90°即可.[详解]证明:(1)∵OD平分∠AOC,OE平分∠BOC,∴∠COD=12∠AOC,∠COE=12∠COB,∴∠DOE=∠COD+∠COE=12(∠AOC+∠COB)=90°,∴OD⊥OE.(2)∵AB∥CD,∴∠A+∠C=180°,∵∠1=∠B,∠2=∠D,∠A+2∠1=180°,∠C+2∠2=180°,∴∠1+∠2=90°,∴∠DEB=90°,∴DE⊥BE.[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某公司装修需用A型板材240块、B型板材180块,A型板材规格是60cm×30cm,B型板材规格是40cm×30cm.现只能购得规格是150cm×30cm的标准板材.一张标准板材尽可能多地裁出A型、B型板材,共有下列三种裁法:(如图是裁法一的裁剪示意图)裁法一裁法二裁法三A型板材块数120B型板材块数2m n设所购的标准板材全部裁完,其中按裁法一裁x张、按裁法二裁y张、按裁法三裁z张,且所裁出的A、B两种型号的板材刚好够用.(1)上表中,m= _____,n= ____;(2)分别求出y与x和z与x的函数关系式;(3)若用Q表示所购标准板材的张数,求Q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当x取何值时Q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各裁标准板材多少张?[答案](1)m=0,n=3;(2)y=120﹣12x,z=60﹣23x;(3)Q=180﹣16x;当x=90时,Q最小,此时按三种裁法分别裁90张、75张、0张.[解析][详解](1)按裁法二裁剪时,2块A型板材块的长为120cm,150﹣120=30,所以无法裁出B型板, 按裁法三裁剪时,3块B型板材块的长为120cm,120<150,而4块B 型板材块长为160cm >150cm ,所以无法裁出4块B 型板;∴m=0,n=3;(2)由题意得:共需用A 型板材240块、B 型板材180块,又∵满足x+2y=240,2x+3z=180,∴整理得:y=120﹣12x ,z=60﹣23x ; (3)由题意,得Q=x+y+z=x+120﹣12x+60﹣23x . 整理,得Q=180﹣16x . 由题意,得11200226003x x ⎧-⎪⎪⎨⎪-⎪⎩, 解得x≤90.[注:0≤x≤90且x 是6的整数倍]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90时,Q 最小.由(2)知,y=120﹣12x=120﹣12×90=75, z=60﹣23x=60﹣23×90=0; 故此时按三种裁法分别裁90张、75张、0张.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3.(1)①如图1,//AB CD ,则B 、P ∠、D ∠之间的关系是 ;②如图2,//AB CD ,则A ∠、E ∠、C ∠之间的关系是 ;(2)①将图1中BA 绕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交CD 于Q (如图3).证明:123BPD ∠=∠+∠+∠②将图2中AB 绕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交CD 于 (如图4)证明:360E C CHA A ∠+∠+∠+∠=︒(3)利用(2)中的结论求图5中A B C D E F G ∠+∠+∠+∠+∠+∠+∠的度数. A B C D E F G ∠+∠+∠+∠+∠+∠+∠=[答案](1)①B D P ∠+∠=∠,②360A E C ∠+∠+∠=︒;(2)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3)540︒.[解析][分析](1)①如图1中,作//PE A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②作//EH A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①如图3中,作//BE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4中,连接EH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3)利用(2)中结论,以及五边形内角和54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①如图1中,作//PE AB ,//AB CD ,//PE CD ∴,1B ∴∠=∠,D 2∠=∠,12B D BPD .②如图2,作//EH AB ,//AB CD ,//EH CD ,1180A ∴∠+∠=︒,2180C , 12360A C , 360A AEC C .故答案为B D P ∠+∠=∠,360A E C ∠+∠+∠=︒.(2)①如图3中,作//BE CD ,3EBQ ,1EBP EBQ ,2132BPD EBP .②如图4中,连接EH .180C CEB CBE,A AEH AHE,180A AEH AHE CEH CHE C,360A AEC C AHC.360(3)如图5中,设AC交BG于.AHB A B F,∠=∠,AHB CHG在五边形HCDEG中,540CHG C D E G,A B F C D E G54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变换、规律型问题、平行线的性质、多边形内角和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学会利用结论解决问题.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A(0,a) ,B(b, 0)满足| a - 3 |+4b-= 0.(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将AB 平移到CD ,A 点对应点C(-2,m) ,CD 交y 轴于E ,若≥ABC 的面积等于13,求点E 的坐标;(3)如图2,若将AB 平移到CD ,点C、D 也在坐标轴上,F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不包括点A ,点B) ,连接OF 、FP 平分 BFO , BCP = 2 PCD,试探究 COF, OFP , CPF 的数量关系.[答案](1)A (0,3),B (4,0);(2)E 的坐标为(0,72-);(3)∠COF+∠OFP=3∠CPF . [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分别求出a 、b,得到答案; (2)构造矩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是13,利用割补法求出m,再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直线DC 的解析式,则可求出点E 的坐标;(3)作HP ∥AB 交AD 于H,OG ∥AB 交FP 于G,设∠OFP=x,∠PCD=y,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a-3=0,b-4=0, 解得,a=3,b=4, 则A (0,3),B (4,0); (2)如图1所示,∵∆ABC 的面积等于13,根据A,B,C 三点的坐标, 可得:111324232422413222m m ,(m<0) 解得,m=-2,则点C 的坐标为(-2,-2),根据平移规律,则有点D 的坐标为(2,-5),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cx+d ,2225cd c d ,解得3472c d , ∴CD 的解析式为:3742yx , ∴CD 与y 轴的交点E 的坐标为(0,72- ); (3)如图2所示,作HP ∥AB 交AD 于H ,OG ∥AB 交FP 于G ,设∠OFP=x,∠PCD=y,则∠BFP=x,∠PCB=2y,∵HP∥AB,OG∥AB,∴∠HPC=∠PCD=y,∠OPF=∠OFP=x,∴∠CPF=x+y,又∵∠COF=∠PCB +∠CPF +∠OFP =2y+(x+y)+ x =2x+3y,∴∠COF+∠OFP=3x+3y=3∠CP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关系、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2)、(2x) (2 y ) (16xy )
3
3
2
3.
5
+
(
1 2
)
2 - (3.14
)0
(4)、2012×20142-20132(运用乘法公式)
20.先化简,再求值。(10分) (2x+ y)2-(2x-y)(x+y)-2(x-2y) (x+2y),再代入你喜欢的x、y的值,求 值。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
一. 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 +a3 =2a6
B.(ab3)=a3b3
பைடு நூலகம்
C.a2·a =a6
2、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3 】
A、1cm,2cm,3cm;
21、开心画一画(在原图作图,保留作图痕迹)(6 分)
在下列图形中,补充作图: (1)在 AD的右侧作∠DCP=∠DAB; (2)在射线 CP上取一点 E,使 CE=AB,
连接 BE。 (3)以点 A、B、C、E 为顶点的图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D C
A
B
22、(10分)如图,∠1=105°,∠C=70°,,∠1=3∠2,猜想直线AE和直线BD有怎样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B
】
24 5
CE
A、3,10
B、-3,-10
C、-3,10
6、若4a2 +2ka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D、3,-10
】
A.6
B.±12
C.﹣12
【2012-201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 数学考试范围6—10章(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你好!经过半学期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今天是展示你才能的时候了,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加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实数:3.14159,1.010010001…,4.21 ,π,227中,无理数有【 ▲ 】A . 1个B . 2个C .3个D . 4个[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2, 3),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已知某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右图所示,则该不等式的解集为( ).A .3x > B. 12x ≤-C. 132x -≤< D. 132x -<<[4] 若32x y =⎧⎨=⎩是方程m x-y=-3的解,那么m=( ). A .53- B. 13- C. 13 D. 53[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 4 ,-1)、B(1,1) 将线段AB 平移后得到线段A 'B',若点A'的坐标为 (-2 , 2 ) ,则点 B'的坐标为【 ▲ 】A. ( -5 , 4 ) B . ( 4 , 3 ) C. ( -1 , -2 ) D .(-2,-1)[6]为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 .这批电视机B .这批电视机的寿命C .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 .100[7] 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5,符合条件的两位数有( )个A 、 4B 、5C 、6D 、无数第(3)个图案第(2)个图案第(1)个图案[8] 若关于x 的不等式⎩⎨⎧≤-<-1270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76<<m B .76<≤m C .76≤≤m D .76≤<m[9] 某校春季运动会比赛中,七年级十二班和十三班的实力相当,关于比赛结果,甲同学说:十二班和十三班得分比为6 :5;乙同学说:十二班得分比十三班得分的2倍少40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bA.B.C.a b+D.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3.如图,若12∠=∠,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 CD的是A.B.C.D.4.下列各数比1大的是A.0B.1C D.25.下面四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④如果,都是正数,那么0ab>.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6.点在第二象限,距离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的坐标为A.(5,3)--D.(3,5) -B.(5,3)-C.(3,5)7.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可能是AB C D 8.4的算术平方根是A .B .2C .D .16± 9.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2x =,||3y =,则(x y +=A .B .1C .5D .1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A .恰好相同B .恰好相反C .互相垂直D .夹角为100︒11.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2,1)A ,(0,5)B ,点在第二象限,则点的坐标是A .(1,3)-B .(1,2)-C .(2,3)-D .(2,4)-12.小明做了四道练习题:①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⑤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⑥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垂直;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13.(5分)a = .14.(5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15.(5分)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16.(5分)已知|2|0x + .17.(5分)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若1126∠=︒,则2∠= 度.1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0,2)、点的坐标为(0,3)-,将线段A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的对应点分别是、,点在轴上,若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则点的坐标为 .19.(5分)一块长为()a cm ,宽为()b cm 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缝(如图甲).若把裂缝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xcm (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可列式为 2()cm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10个点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4分)21.(10分)计算和解方程:(1)计算:|1|)ππ-+.(2)2x=,求的值.330(3)3(2)270x-+=,求的值.22.(10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E是COBAOD∠=︒,∠的平分线,OE OF⊥,74求COF∠的度数.23.(10分)“联片办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右图是我们第四片区六所兄弟学校的大致位置,其中点表示西站十字,点表示牵头学校五十五中,点表示八十三中,点表示三十四中,点表示三十六中,点表示九中,点表示三十一中.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轴的正方向,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表示六所学校的点的坐标;(2)试确定OEF∆的形状;(3)求ADE∆的面积.24.(10分)学习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时,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在ABC∆中,80BAC∠=︒,在C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12ADB ABC∠=∠,作ACB∠的平分线交AD于点,求CED∠的度数.善于归纳总结的小聪发现: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转化角的位置,不改变角的大小”.于是小聪得到的解题思路如下:过点作//BF AD(如图,交CE于点,将求CED∠的度数转化为求BFC∠的度数问题,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相关的定理,证出BF是ABC∠的平分线,进而求出BFC∠的度数.(1)请按照上述小聪的解题思路,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参考小聪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如图3,在ABC∆中,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作//DE BC,ACB∠和ADE∠平分线交于点,求证:12G A ∠=∠.25.(10分)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求证:B D BED∠+∠=∠.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作直线//EF CD2(D∴∠=∠//AB CD(已知),//EF CD,//(AB EF∴1(B∴∠=∠12BED ∠+∠=∠,(B D BED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 度.26.(12分)如图,给出格点三角形ABC .(1)写出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27.(12分)如图,已知,//BC OA ,100C OAB ∠=∠=︒,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求证://OC AB ;(2)如图2,点、在线段BC 上,且满足EOB AOB ∠=∠,并且OF 平分:BOC ∠ ①若平行移动AB ,当6BOC EOF ∠=∠时,求ABO ∠;②若平行移动AB,AOC COEABO∠+∠∠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bA.B.C.a b+D.[解析a=,=bab.故选:.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解析]、能通过其中一个菱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能通过其中一个正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能通过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故选:.3.如图,若12AB CD的是∠=∠,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C.D.[解析]若12AB CD的是,∠=∠,则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判定//故选:.4.下列各数比1大的是A.0B .12CD .[解析11032>>>>-,比1.故选:.5.下面四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④如果,都是正数,那么0ab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①对顶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④如果,都是正数,那么0ab >.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故选:.6.点在第二象限,距离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的坐标为 A .(5,3)-B .(5,3)-C .(3,5)-D .(3,5)-[解析]点位于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点距离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轴3个单位长度,点的坐标为(3,5)-.故选:.7.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可能是A B C D [解析].12A <,不符合题意;.12B <<,不符合题意;.23C ,符合题意;.34D <<,不符合题意.故选:.8.4的算术平方根是A .B .2C .D .16±[解析]224=, 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9.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2x =,||3y =,则(x y +=A .B .1C .5D .[解析]由题意,得2x =,3y =-, 2(3)1x y +=+-=-,故选:.1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A .恰好相同B .恰好相反C .互相垂直D .夹角为100︒[解析]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恰好相同;故选:.11.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2,1)A ,(0,5)B ,点在第二象限,则点的坐标是A .(1,3)-B .(1,2)-C .(2,3)-D .(2,4)-[解析]过作CE y ⊥轴于,过作AF y ⊥轴于,90CEO AFB ∴∠=∠=︒,四边形ABCO 是矩形,AB OC ∴=,//AB OC ,ABF COE ∴∠=∠,()OCE ABF AAS ∴∆≅∆,同理BCE OAF ∆≅∆,CE AF ∴=,OE BF =,BE OF =,(2,1)A ,(0,5)B ,2AF CE ∴==,1BE OF ==,5OB =,4OE ∴=,点的坐标是(2,4)-;故选:.12.小明做了四道练习题:①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⑤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⑥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垂直;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解析]①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故不符合题意; 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故符合题意;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故符合题意;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或等角,故不符合题意;⑤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不符合题意;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则两直线一定垂直,故不符合题意;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符合题意. 故选:.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13.(5分)a = 81 .[解析9=,解得:81a =,故答案为:8114.(5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解析]“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因而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15.(5分)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2,5) .[解析]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2,5), 故答案为:(2,5).16.(5分)已知|2|0x + .[解析]根据题意得,20x +=,60y -=,解得2x =-,6y =,所以268x y -=--=-2-.故答案为:.17.(5分)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若1126∠=︒,则2∠= 72 度.[解析]如图: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DAB CAB ABC ∴∠=∠=∠,1126∠=︒,18012654DAB CAB ABC ∴∠=∠=∠=︒-︒=︒,180545472ACB ∴∠=︒-︒-︒=︒,272ACB ∴∠=∠=︒,故答案为:72.1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0,2)、点的坐标为(0,3)-,将线段A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的对应点分别是、,点在轴上,若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则点的坐标为 (5,0)或(3,0)- .[解析]由题意知点坐标为(01,2)+,即(1,2),点的坐标为(01,3)+-,即(1,3)-,则2(3)5MN =--=,设点(,0)K a ,则点到MN 的距离为|1|a -,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15|1|102a ⨯⨯-=, 解得5a =或3a =-,点的坐标为(5,0)或(3,0)-,故答案为:(5,0)或(3,0)-.19.(5分)一块长为()a cm ,宽为()b cm 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缝(如图甲).若把裂缝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xcm (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可列式为 2()cm[解析]如图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2ABCD S ab a x b ab bx cm =-=+-=矩形. 故答案为.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10个点的坐标为 (15,10) .[解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纵坐标为0;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纵坐标为0,1;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为0,1,2;横坐标为4的点有4个,纵坐标为0,1,2,3;发现规律:因为123414105++++⋯+=,因为在第14行点的走向为向上,所以第105个点的坐标为(14,13),因为第15行点的走向为向下,故第110个点在此行上,横坐标为15,纵坐标为从106个点(15,14)向下数5个点,即为10;故第110个点的坐标为(15,10)故答案为(15,10).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4分)21.(10分)计算和解方程:(1)计算:|1|)ππ-+.(2)2330x =,求的值.(3)3(2)270x -+=,求的值.[解析](1)原式11ππ=-=;(2)方程整理得:210x =,开方得:x =;(3)方程整理得:3(2)27x -=-,开立方得:23x -=-,解得:1x =-.22.(10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E 是COB ∠的平分线,OE OF ⊥,74AOD ∠=︒,求COF ∠的度数.[解析]70AOD ∠=︒,70BOC ∴∠=︒, OE 是COB ∠的平分线,1372COE COB ∴∠=∠=︒, OE OF ⊥,90EOF ∴∠=︒,903753COF ∴∠=︒-︒=︒.23.(10分)“联片办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右图是我们第四片区六所兄弟学校的大致位置,其中点表示西站十字,点表示牵头学校五十五中,点表示八十三中,点表示三十四中,点表示三十六中,点表示九中,点表示三十一中.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轴的正方向,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表示六所学校的点的坐标;(2)试确定OEF ∆的形状;(3)求ADE ∆的面积.[解析](1)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0,1)A ∴-,(2,3)B -,(5,0)C -,(8,6)D -,(4,4)E --,(4,4)F -;(2)2224432OF =+=;2224432OE =+=;22864EF ==;222323264OF OE EF ∴+=+==OEF ∴∆为直角三角形,又4OF OE ==O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ADE ∆的面积1112585432222=⨯-⨯⨯-⨯⨯=.24.(10分)学习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时,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在ABC ∆中,80BAC ∠=︒,在C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12ADB ABC ∠=∠,作ACB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求CED ∠的度数.善于归纳总结的小聪发现: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转化角的位置,不改变角的大小”. 于是小聪得到的解题思路如下:过点作//BF AD (如图,交CE 于点,将求CED ∠的度数转化为求BFC ∠的度数问题,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相关的定理,证出BF 是ABC ∠的平分线,进而求出BFC ∠的度数.(1)请按照上述小聪的解题思路,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参考小聪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如图3,在ABC ∆中,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作//DE BC ,ACB ∠和ADE ∠平分线交于点,求证:12G A ∠=∠.[解答](1)证明:如图2,过点作//BF AD ,交CE 于点,CED CFB ∴∠=∠,CBF D ∠=∠, 12D ABC ∠=∠,ABC ABF CBF ∠=∠+∠, 12ABF CBF ABC ∴∠=∠=∠, CE 是ACB ∠的平分线,12FCB ACB ∴∠=∠, 180()CED CFB FCB FBC ∴∠=∠=︒-∠+∠1180()2ACB ABC =︒-∠+∠ 1180(180)2CAB =︒-︒-∠ 130=︒.(2)证明:如图3,CG 平分ACB ∠,DG 平分ADB ∠,12GCA GCB ACB ∴∠=∠=∠,12GDE GDA ADE ∠=∠=∠, G GDA A GCA ∠+∠=∠+∠,1122G ADE A ACB ∴∠+∠=∠+∠, //DE CB ,ADE CBD ∴∠=∠,CBD A ACB ∠=∠+∠,11111()22222G A ACB ADE A ACB A ACB A ∴∠=∠+∠-∠=∠+-∠+∠=∠. 25.(10分)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 .求证:B D BED ∠+∠=∠.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作直线//EF CD2(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EF CD ,//(AB EF ∴1(B ∴∠=∠12BED ∠+∠=∠,(B D BED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 度.[解析]感知与填空:过点作直线//EF CD ,2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EF CD ,//AB EF ∴(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BED ∠+∠=∠,B D BED ∴∠+∠=∠(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应用与拓展:过点作//GN AB ,则//GN CD ,如图②所示:由感知与填空得:E B EGN ∠=∠+∠,F D FGN ∠=∠+∠,22253582E F B EGN D FGN B D EGF ∴∠+∠=∠+∠+∠+∠=∠+∠+∠=︒+︒+︒=︒, 故答案为:82.方法与实践:设AB 交EF 于,如图③所示:180180806040AME FMB F B ∠=∠=︒-∠-∠=︒-︒-︒=︒,由感知与填空得:E D AME ∠=∠+∠,604020D E AME ∴∠=∠-∠=︒-︒=︒,故答案为:20.26.(12分)如图,给出格点三角形ABC .(1)写出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解析](1)点的坐标为(1,5)-,点的坐标为(1,0)-,点的坐标为(4,3)-,(2)依题意,得//AB y 轴,且5AB =,1155(41)22ABC S ∆∴=⨯⨯-=. 27.(12分)如图,已知,//BC OA ,100C OAB ∠=∠=︒,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求证://OC AB ;(2)如图2,点、在线段BC 上,且满足EOB AOB ∠=∠,并且OF 平分:BOC ∠ ①若平行移动AB ,当6BOC EOF ∠=∠时,求ABO ∠;②若平行移动AB ,AOC COE ABO∠+∠∠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解答](1)证明://BC OA ,180C COA ∴∠+∠=︒,180BAO ABC ∠+∠=︒,100C BAO ∠=∠=︒,80COA ABC ∴∠=∠=︒,180COA OAB ∴∠+∠=︒,//OC AB ∴;(2)①如图②中,设EOF x ∠=,则6BOC x ∠=,3BOF x ∠=,4BOE AOB x ∠=∠=, 180AOB BOC OCB ∠+∠+∠=︒,46100180x x ∴++︒=︒,8x ∴=︒,648ABO BOC x ∴∠=∠==︒.如图③中,设EOF x ∠=,则6BOC x ∠=,3BOF x ∠=,2BOE AOB x ∠=∠=, 180AOB BOC OCB ∠+∠+∠=︒,26100180x x ∴++︒=︒,10x ∴=︒,660ABO BOC x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BO ∠为48︒或60︒;②//BC OA ,100C ∠=︒,80AOC ∴∠=︒,EOB AOB ∠=∠,802COE AOB ∴∠=︒-∠,//OC AB ,BOC ABO ∴∠=∠,80AOB ABO ∴∠=︒-∠,802802(80)280COE AOB ABO ABO ∴∠=︒-∠=︒-︒-∠=∠-︒, 802802AOC COE ABO ABO ABO∠+∠︒+∠-︒==∠∠, 平行移动AB ,AOC COE ABO ∠+∠∠的值不发生变化.。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abMP N123东厦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科试卷命题: 初一数学组 审核:说明:本卷共4页,答案写在答案卷相应位置上,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通过平移,可将图中的吉祥物“海宝”移动到图( ).A B C 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如图,直线a ∥b ,∠1=110°,那么∠2的度数是( )A 、70°B 、100°C 、110°D 、115° 4、下列各式表示正确的是( )A 、525±=B 、525=±C 、525±=±D 、±5、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 )π,—3.1416 13,0.030 030 003···,0.571 43,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6、36-的相反数是( )A 、 C 、 D 7、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不相等的角不是内错角D 、同位角相等 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A 、2与3之间B 、3与4之间C 、4与5之间D 、5与6之间 9、如图,a b ∥,M N ,分别在a 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a则123∠+∠+∠=( ) A 、180 B 、270C 、360D 、54010、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后,若∠AOB′= 70º,则∠OGC 的度数为( )A 、55ºB 、70 ºC 、110 ºD 、125º二、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计算:=-31 (结果保留根号)12、已知点P 位于y 轴右侧,距y 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 轴上方,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 坐标是13、若⎩⎨⎧==21y x 是方程3=-y ax 的解,则=a14、已知477.530,732.13==,则300= 15、如图,AB∥CD,CE 交AB 于点E ,EF 平分∠BEC,交CD 于F .若∠ECF=40°,则∠CFE= 度.16、已知(2x -4)2 + 82-+y x =0,则=-2013)(y x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7、计算:()32834---+18、求x 的值:()03622=--x 19、解方程组:453212x y x y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第10题)20、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体育活动,某班体育委员第一次到商店购买了5个毽子和8根跳绳,花费34元,第二次又去购买了3个毽子和4根跳绳,花费18元, (1)求每个毽子和每根跳绳各多少元? (2)买9个毽子和9根跳绳共需多少元?21、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1 =∠2,∠B =∠C ,可推得AB ∥CD .理由如下: ∵∠1 =∠2( (1) ), 且∠1 =∠CGD (________(2)_________), ∴∠2 =∠CGD ( (3) ). ∴CE ∥BF (______(4)_ _).∴∠ (5) =∠C (_______(6)_________). 又∵∠B =∠C (已知),∴∠ (7) =∠B (等量代换). ∴AB ∥CD (________(8)_______).22、已知一个正数m 的平方根是13+a 和11+a ,(1)求这个正数m ;(2)计算m 的立方根。
2012-2013下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辛屯镇中心学校20012——2013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 数学制卷:李正云 成绩:一、请你认真选一选(3×10=30分) 1、邻补角是( )A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B 、和为180°的两个角C 、有一条公共边且相等的两个角D 、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若线段AB 与CD 没有交点,则AB ∥CD 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④若直线a ∥b,b ∥c ,则a ∥c. A 、1 B 、2 C 、3 D 、43、下列图形中,∠1和∠2是内错角的为( )DCBA211212214、如果∠1和∠2是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A 、∠1=∠2 B 、∠1>∠2 C 、∠1<∠2 D 、无法确定5、如图1,直线DE 经过点A ,要是DE ∥BC ,则必有( )A 、∠EAC=∠CB 、∠B=∠C C 、AC 平分∠BAED 、∠DAB=∠C 6、16的平方根是( ) A 、±4 B 、±2 C 、4 D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理数就是有限小数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无论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D 、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08、有下列实数:22、3,5-、、31π、......5858858885.057.0、(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依次增加1个)。
其中无理数有( )个 A 、5 B 、4 C 、2 D 、39、点M (3,5)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N 的坐标为( ) A 、(1,6) B 、(1,4) C 、(5,6) D 、(5,4) 10、如图2,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0 B 、|a|-|b|>0 C 、a+b>0 D 、a-b>0二、请你耐心的填一填(2×10=20分)11、如图3,OD ⊥BC ,垂足为D ,BD=6cm ,OD=8cm ,OB=10cm ,那么点B 到OD14、已知点P (m ,n ),且有011m =++-n ,则点P 第 象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江南中学2012-201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新人教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内容: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4的算术平方根值等于( ) A .2 B .-2 C .±2 D .2
2、一个自然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x ,则a+1的立方根是( )
A .31x +
B .2
3(1)x + C .321a + D .32
1x +
3、如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180=∠+∠ACD D 4、如图,AD ∥BC ,∠B=30°,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5、A (―4,―5),B (―6,―5),则AB 等于( ) A 、4
B 、2
C 、5
D 、3
6、由点A (―5,3)到点B (3,―5)可以看作( )平移得到的。
A 、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
D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7、如图,已知AB ∥CD ,直线MN 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NG 平分MND ∠,若170∠=°, 则2∠的度数为( )
A 、10°
B 、15°
C 、20°
D 、35°
8、一辆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平行原来的方向上前进,那么两次拐弯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E
D
C
B
A
4
32
1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7题图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② 有一条公共边的角叫邻补角; ③ 内错角相等。
④ 对顶角相等;
⑤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0、若3x +=3,则(x+3)2
的值是( )
A .81
B .27
C .9
D .3
11、|6-3|+|2-6|的值为( ) A .5 B .5-26 C .1 D .26-1 12、已知⎩⎨
⎧=+=+25ny x y mx 的解为⎩⎨⎧-==1
3y x ,则m
mn )2(等于( )
A 、4
B 、8
C 、16
D 、32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1
27
的立方根为 。
2、在下列各数 中无理数有 个。
3
2 ,16,7,-π,-3
2
,2,203,-5,38,925,0,0.5757757775……(相邻两个5
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
3、如图,BD 平分∠ABC ,ED ∥BC ,∠1=250
,则∠2= °,∠3= °
4、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先引AB ⊥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 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5、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00
,则∠2= 度。
6、在象限内x 轴下方的一点A ,到x 轴距离为
21,到y 轴的距离为3
1
,则点A 的坐标为 。
7、已知点P(0,a)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点Q(-2
a -1,-a+1)在第 象限.
.22ππ---+-a a 8、如果x-4是16的算术平方根,那么x+ 4的值为________. 9、已知368.8=4.098,902.188.63=,则=36880 。
10、某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主楼梯上铺设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 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则购买地毯至少需要 元。
11、若y =33-+
-x x +4 ,则x 2+y 2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如图a ∥b ,c ∥d ,b ⊥e ,则∠1与∠2的关系是 。
13、方程组⎩⎨
⎧=--=-51by ax y x 和方程组⎩
⎨⎧=+=+118
2by ax y x 的解相同,则ab=________。
1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 ,结论 。
三、解答题:(共98分)
1、(6分)求下列x 的值。
(1)( x -1)2=4 (2) 3x 3=-81
2、(6分,每小题3分)计算:
(1)已知,2π<<a 化简:
(2)
第10题图
a b
c
d
e
(12) 1
2
()
()9
2144)2(2
33
2
3
-⎪⎭
⎫
⎝⎛⨯-+-⨯-
3、(8分)解方程组
(1)⎪⎪⎩⎪⎪⎨⎧+==-+2256
505
14332
y x y x (2)⎪⎩⎪⎨⎧=----=++-y x y x x y y x 3)1(4)(10723
543
4、( 6分)
如图,∠AOB 内一点P :
(1)过点P 画PC ∥OB 交OA 于点C ,画PD ∥OA 交OB 于点D ; (2)写出两个图中与∠O 互补的角; (3)写出两个图中与∠O 相等的角.
5、(6分)完成下面推理过程:
如图,已知∠1 =∠2,∠B =∠C ,可推得AB ∥CD .理由如下: ∵∠1 =∠2(已知),
且∠1 =∠CGD ( ), ∴∠2 =∠CGD (等量代换).
∴CE ∥BF ( ). ∴∠ =∠C ( ). 又∵∠B =∠C (已知),
∴∠ =∠B (等量代换).
∴AB ∥CD ( ).
B
O
A
P
2
1H G
A
B
F C
D
E
6、( 8分)如图,EF ∥AD ,AD ∥BC ,CE 平分∠BCF ,∠DAC =120°,∠ACF =20°,求∠FEC 的度数.
7、(10分 ) 如图所示, AB//CD,∠1= ∠2,∠3=∠4,那么EG//FH 吗?说明你的理由.
8、(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A (―3,4),B (―1,―2),O 为坐标原点,把△AOB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 /O /B /。
(1)求△A /O /B /
三点的坐标。
(2)求△A /O /B/的面积。
A
B
C
E
F
D
3 4
6
E
2
1 B
C
D
A
F
G
H 5 1 2 3
x
y
-2 -1 0 -1 -2
1
2 3 4 -3 A
B (2)
D
C 3
-1B A O x y
P
D C B
A O
x y
9、(10分)甲、乙两人从A 地到B 地,甲每小时比乙快1km ,乙先从A 地出发1小时,而甲比乙早到B 地20分钟,已知甲走完全程用了4小时,求AB 两地的距离。
10、(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ABDC S 四边形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PAB S ∆=ABDC S 四边形,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O ,当点P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
①
DCP BOP
CPO ∠+∠∠的值不变,②DCP CPO BOP
∠+∠∠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
论并求其值.
(附加题)七、细观察,找规律(本题10分) 1、下列各图中的MA 1与NA n 平行。
N
M
N
M
A 2A 1
A 3
A 2
A 1
M
N
A 1
A 2
A 3
A 4
A 5
A 4
A 3A 2
A 1
N
M ④
③
②
①……
(1)图①中的∠A 1+∠A 2=____度, 图②中的∠A 1+∠A 2+∠A 3=____度,
图③中的∠A 1+∠A 2+∠A 3+∠A 4=____度,
图④中的∠A 1+∠A 2+∠A 3+∠A 4+∠A 5=____度,……, 第⑩个图中的∠A 1+∠A 2+∠A 3+…+∠A 10=____度
(2)第n 个图中的∠A 1+∠A 2+∠A 3+…+∠A n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