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园林的形式美

合集下载

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

线条在园林道路中的应用
面与点是相对而言,同样,面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 的,不同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征。
——西班牙馆外立面
西溪湿地
水面在园林景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处 理好水面的比例,面积大小和轮廓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 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 的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 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 以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彩度的对比调式
• 彩度,主要对有彩色而言。但作为彩度体系,则包括两个极端。于 是,把彩度阶段归纳为三个彩度基调(高、中、低)、五种彩度面 貌,即:无彩色、低彩度色、中彩度色、高彩度色、纯色。
• 如果参与配色的的两色的彩度,间隔7个以上的彩度阶段,就称为 强对比,间隔3~6个彩度阶段,则称为中对比。再与三个彩度基调 及其无彩色相组合(强调明度差),则有:
点的构成形式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2
•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 的造型)

• (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 (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 式表现出来,应用到构成设计中去)
平面构成的形式(一)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大体分为: A.90度排列格式 B.45度排列格式 C.弧线排列格式 D.折线排列格式
明度对比调式

论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运用

论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运用

2、对称:对称是一种常见的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通过将相同或相似的元素采取对称的排列方式,可以增强整个园林的秩序感 和稳定感。
3、比例:比例是指园林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高低、长短等数量关系。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比例关系可以产生和谐的效果,使整个园林看起来更加协 调统一。
2、案例二:对称在园林中的运用西方古典园林往往采用对称的布局方式, 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凡尔赛宫。宫内的喷泉、雕塑、草坪等元素均呈轴对称排列, 彰显出严谨的秩序感和稳定感。这种对称之美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庄 重肃穆的氛围。
3、案例三:比例在园林中的运用古今中外的园林都对比例有着极高的要求。 以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为例,其柱廊、柱子、台基等元素之间都遵循了 完美的比例关系,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种比例的运用使神庙成为永恒 的经典,历经数千年仍令人叹为观止。
1、深入研究:加强对形式美法则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方 法。可以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参加专业培训课程或参观优秀的园林作品,从实践 中汲取经验和知识。
2、整体考虑:在运用形式美法则时,要全面考虑整个园林的整体效果。从 园林的布局、元素搭配、色彩运用等多个方面入手,力求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4、案例四:节奏在园林中的运用日本京都的枯山水园林是节奏在园林中运 用的典范。通过精心安排石头、白沙、苔藓等元素的有序排列,营造出一种宁静、 深邃的氛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景致随着步伐变化而产生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建议
在园林设计中运用形式美法则,可以提高园林的审美效果和质量。以下是几 点建议:
5、创新与个性: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勇于尝试创新和个性化的设 计。通过巧妙地运用形式美法则,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可以打造出具 有时代特点和个性的园林作品,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园林形式美法则主与从

园林形式美法则主与从

园林形式美法则主与从
园林形式美法则主与从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该法则通过合理安排主体元素和从属元素的关系,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下面是详细的阐述:
主与从的定义:
主体元素(主)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引人注目的元素,如建筑物、水景、景观雕塑等。

主体元素通常具有较大的尺度和突出的地位,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整个园林的中心。

从属元素(从)是指相对主体元素而言,起到衬托、配合作用的元素,如植物、小型装饰物、路径等。

从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度和次要的地位,它们与主体元素形成对比或提供背景,增强主体元素的艺术效果。

主与从的关系:
主次分明:主体元素应当明确而突出地占据整个园林设计的中心位置,从而成为人们视觉焦点。

从属元素应当相对较小、较为隐蔽,不应与主体元素争夺注意力,而是为主体元素提供支持和衬托。

主从一体:尽管主体元素和从属元素在地位和尺度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应当相互融合、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

从属元素应当与主体元素相协调,与之形成视觉上的和谐关系,不破坏整体的统一感。

依托关系:从属元素应当巧妙地依托在主体元素周围,利用主体元素的空间、形状和纹理来增强其视觉效果。

从属元素可以通过附着、
贴近、环绕等方式与主体元素相连,形成视觉上的衔接和延伸。

实现主与从的技巧:
尺度搭配:主体元素和从属元素在尺度上应当相互搭配,避免出现尺度上的不协调。

主体元素可以选择较大的尺度,从属元素可以选择较小的尺度,以形成大小的对比。

颜色协调:主体元素和从属元素的颜色应当相互协调,以达到整体色调的统一。

园林艺术原理 第二章1-4节-形式美法则

园林艺术原理 第二章1-4节-形式美法则

021.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与内容美相对应,形 式美指构成事物的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及其组 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 指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 质料;另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称为形式美法 则。
021.形式美的概念
一、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部组织结构的外 部形态。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内容是形式的决定方式,内容离不开形 式的表现,形式服从于内容的表达,它们是一对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好的 园林空间形式总是离不开美的园林内“”容指 及美学审美意境,进而才能给人以 美感。
021.形式美的概念
三、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
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探讨形式美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在设计构图与形式分析上更
具有重要性。
“” 指
形式要素: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要素是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色
彩有色相、明度、纯度属性,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
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形体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
素,也都具有极富有特色的情感表现性。
021.形式美的概念
• 红色: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
• 蓝色:静谧、沉重、悲哀。
• 绿色:冷静、平稳、清爽。
• 白色:纯净、洁白、素雅、哀怨。
形式美法则的研究对园林创造有较重要的意义:其一,研究与探索形 式美法则,能够培养对形式美的敏感“”,指 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其二,掌握形式美法则,能够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 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园林形式美的法则

园林形式美的法则

园林形式美的法则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任何优秀的园林在营造的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其中形式美的法则是绝对不能或却的。

对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并介绍其在园林中的运用和体现,旨在探讨符合美学规则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以增强人们对形式美法则的重视和理解,提高对美的景观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形式美,在组合规律上,包括和谐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秩序整合等四个方面:在物质构成的素材上,包括各种形式元素(点、线、面、体、色彩、音响等)的有规律组合,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多种美的形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从落后的远古时期到科技发达的现在,人们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在遵循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形式美的规律性,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从原始时期的彩陶艺术到现在富有节奏变化的建筑都体现了造型的美感。

造型的美感与视觉的冲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是不具体的,而园林形式美是具体的,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它既不是对象的物理、化学结构,也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逻辑结构。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园林形式美虽然有主客、内外的关系之分,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但却是同这种规律相适应的。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目的形式,园林是与人类生命活动的目的及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关的形式,而不是与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种形式。

因为园林是人类为生存和生存得更好,并寄托人类心灵的现实生活境域。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具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

园林形式的创造是人类的欲望、情感、理想的追求,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

园林的形式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园林形式美是具体的,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它既不是对象的物理、化学结构,也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逻辑结构。

第二,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园林形式美虽然有主客,内外的关系之分,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但却是同这种规律相适应的。

园林美学06形式美

园林美学06形式美

园林美学06形式美园林美学是研究园艺艺术和园林设计的学科,其中形式美是其中的一部分。

形式美是指通过形式、结构、布局等要素的设计来展现园林作品的美感。

园林的形式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

首先是布局的美。

园林的布局要考虑到整体的和谐统一,通过线条的安排和路径的设计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步伐。

园林的布局可以运用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设计原则,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其次是结构的美。

园林中的各种构筑物如亭台楼阁、假山、轩榭等都是通过结构的设计来展现美感。

结构的美可以通过形状的变化、线条的运用、比例的协调来达到。

例如,在园林中设置一座精心设计的亭子,通过创造独特的形状和流畅的线条,使其成为整个园林中的亮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是植物的美。

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表现园林美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植物的美可以体现在颜色、形状、纹理等方面,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来创造诱人的园林景观。

例如,在设计一座花坛时可以运用花草的颜色和形状来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园林中的水景也可以展现形式美。

水是自然界的一大景观,通过对水的巧妙运用可以创造出动态而富有韵味的景观。

例如,设计一个小型人工湖,通过水的流动和折射可以创造出迷人的光影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园林中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也是展现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通过艺术品和装饰品的运用,可以为园林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

例如,在园林中设置精美的雕塑、石碑或者陈设古董家具,都可以丰富园林的形式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形式美是园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布局的美、结构的美、植物的美、水景的美以及艺术品和装饰品的美来展现。

园林的形式美旨在创造出和谐、平衡、独特的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园林设计中的形式美是指在景观布局和造园过程中采用一定的形式手段来达到美的效果。

形式美法则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运用一些特定的法则来构建园林景观,使它们呈现出一定的美感和协调性。

本文将探讨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1.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在园林中将事物或图案沿一条中心线对称排列,以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对称性可以体现在建筑物、水池、花坛、树木等元素的布置上。

例如,一条对称的双排银杏大道、对称的草坪和花坛等,都可以营造出一种稳重端庄的感觉。

2.比例比例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大小、形状和空间关系的协调。

比例不合理的园林景观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美感。

合理的比例可以让景观呈现出和谐、舒适的感觉。

在园林中,比例的运用包括建筑物高度、宽度,花坛大小、形状,树木的大小和位置等。

例如,在一个大型园林景区中,大型的建筑物应有相应的大型花坛和树木来平衡和降低视觉冲击。

3.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园林中将同样的元素或模式多次出现,以形成连贯的整体效果。

重复性可以让景观更加统一协调,也可以增强景观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在园林中,重复性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建筑物的窗户、树木的枝干、花坛的形状等方面。

例如,在一个花园中,多个大小相同的花坛可以形成一个整体,让人感觉舒适和谐。

4.色彩色彩是园林景观中最突出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心理反应,从而影响人的情绪和体验。

在园林中,颜色的运用可以体现在花卉、灯光、铺路材料等方面。

例如,在一个花园中,黄色和红色的花卉可以营造出热烈和欢快的氛围,蓝色和紫色的花卉则可以营造出安静和祥和的氛围。

总之,形式美法则及其要素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称性、比例、重复性和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园林景观达到美的效果,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舒适和谐。

园林艺术形式美法则与应用多样统一法则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

园林艺术形式美法则与应用多样统一法则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

园林艺术形式美法则与应用一、多样统一法则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公园中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园内道路,直线,曲线,中弧,折线)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风格造型,色彩变化均应保持与全园整体基本协调,在变化中求完整。

)3.风格多样与统一4.形体的多样与统一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7.线性纹理的变化与统一二、整齐一律如园林中整齐的行道树与绿篱,整齐的廊柱门窗,整齐排练的旗杆,喷泉水柱等。

三、参差律一般是通过景物的高低,起伏,大小,前后,远近,疏密,开合,浓淡,明暗,冷暖,轻重,强弱等无规定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方法,是景观波澜起伏,丰富多彩。

如堆山叠石,树木配植,建筑形式,地形变化等。

四、均衡法则1.静态均衡(即对称平衡,以轴线为中心)2.动态平衡(不对称平衡即景物的质量不同,体量也不同,但也是人感到平衡)(1)构图中心法(2)杠杆均衡法(3)惯性心理法五、对比法则在园林造景艺术中,往往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对比关系而更加突出主题,更能表现景物的本质特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用小突出大,用丑显示美,用拙反衬巧,用粗显示细,用黑暗喻示光明等。

通过形体,线性,空间,数量,动静,主次,色彩,光影,虚实,质地,意境等对比手法。

1.适于用对比的场所花园门口精品景点建筑附近渲染情绪2.获得对比的方法水平与垂直体形大小色彩与明暗布局开合疏密六、和谐法则相似协调近似协调局部与整体协调七、比例法则八、尺度法则1.单位尺度2.人的习惯尺度3.景物与空间的尺度4.模度尺设计法(1)建筑空间1/10理论,指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庭院空间之比至少为1:10.(2)景物高度与场地宽度的尺度比例关系,一般是1:3—1:6为好(3)地与墙的比例关系。

地与墙为D和H,当D:H小于1时为夹景效果,空间通过感快而强;D:H=1时,为稳定效果,空间通过感平缓;D:H大于1时则具有开阔效果,空间感开阔而散漫没有通过感。

(4)墙或绿篱的高度在空间分隔上的感觉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美的形式
• 生活器皿、生产工具等的造型,不仅要求方便 实用,也要求符合某种特定的审美要求。 • 建造园林时,要追求一种美的形式。
• “形式” ---表现形态或存在方式。 • “美的形式”是指美的事物形式。不是普 通事物形式。 • 同样一种内容,如果以美的形式表现它便 是美的事物,否则就是普通事物。 • 如: “人体针灸穴位图”属于一般形式 • 而绘画艺术、体育中的人体图则具有了美 感,是美的形式。
• (三)具有象征性 • 形式美经常成为一种 象征标志。如:国旗、 国徽、纪念碑等,都 是作为一种标志形式。
四、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与法则
• 只有当人的感官首先直接感知形式美,并 唤起审美快感和愉悦时,才能引起关注并 进一步全面把握事物的美。 • 形式美由形式美的感性质料和形式美的法 则构成。
(一)形式美的感性质料
• 形式美的特点:
• (一)具有装饰性 • 形式美不仅是独立 存在的审美对象,更 经常附丽于其他事物 之上,起一种装饰美 化作用。如:花边、装 饰图案等,把它们作 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直 接运用。
• (二)具有抽象性 • 形式美虽然感性具体,但却具有很高的抽象 性。如红色、它虽然不是红苹果、不是红星, 红色作为形式美的感性质料,具有抽象性。
• 2、三原色、中间色、复色、补色 • 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 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线照射下显示出千变万化的 色彩,都是由三种原色光组合而成的。 • 中间色又称第二次色,是两种原色混合的色彩。 • 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十红=紫。 • 复色又称再间色,即第三次色。由两间色相加 而成,就是两个中间色相混合或者三原色相混 合所得的色彩。由于在任何一种复色中,都含 有三原色成分,因此在色彩布置时,当色相间 对比过强时可加以复色起到缓冲调和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二)园林色彩的类型• 1、自然色 • 自然色是来自自然世界的自然物质所表现 出来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天空、 石材、水体、植物的色彩。 • 自然色是非恒定的色彩因素,会随时间和 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自 然色在场地中的位置和面积等办法和其他 色彩配色,从面达到理想的园林色彩效果。
整齐一律
多样统一
第二节园林的形式美要素
• 园林的形式美是指园林整体以感性形式直 接引起人们视觉美感和听觉美感。 • 园林的形式美是通过园林的构成元素—山 水、泉石、植物、建筑等的物质属性(如色 彩、形状、质感等)表现出来的。
一、园林的色彩
• 色彩是园林形式美不可或缺的要素。 • (一)色彩的概念 • 色彩是指可见光在人的视网膜上所产生 的感觉。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在日光的 照射下,各种物体吸收阳光的程度不同,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色彩。
第二章园林的形式美
• 第一节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 第二节园林的形式美要素
• 园林的形式美是指园林整体以感性形式直 接引起人们视觉美感和听觉美感。
第一节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 一、内容与形式 • 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 • 所谓内容---本质、实质,就是构成事物内 在要素的总和,是事物的本质方面,实质 所在。 • 所谓形式—结构、外观,就是内容的内部 结构(或结构方式)及外观表现。
红色--庄严与热烈
绿色--生命与青春
黄色—尊贵、收获
黄色
2、形状
• 形状包括点、线、面、体各部分,也是构成形 式美的重要感性质料。 • 形状可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在园林艺术中 可以影响其园林风格。
• (1)点 • 点在空间起标明位置的作用。 • 几何中的点没有大小、形状,是个抽象的 概念,而美学中的点不但有大小,而且有 形状。 • 人们在审美时,凭视觉效果把点与圆或其 他形状区别开来。
韵律美

• • • • •
4、比例与匀称 比例是事物形式因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 合乎一定数量的关系,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或者说 比例恰当,就是匀称。 匀称的比例关系使物体的形象具有严整、和谐的美。 严重的比例失调,就会出现畸形,畸形在形式上是丑 的。如 “黄金分割率”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定律。 我国古代画论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之说, 人物画中的“立七、坐五、盘三半”之说, 画人面部的“五配三匀”之说,都是人们所总结的比 例关系。
均衡
2、调和与对比 • 调和是把两个或多个相接近的东西相并列相交接。 如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 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是邻近的色彩,可调 和运用。给人以协调、融和的审美感受;
红与橙、橙与黄
• 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比较, 突出其差异,明确其界限。如色彩中的红 与绿、紫与黄、蓝与橙是对立的色彩,反 差和跳跃的效果。使形象更鲜明,气氛更 活跃,感受更深刻
比例和匀称
比例
• 5、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 • 整齐一律是指事物有规律的反复或整体中的局 部的连续再现。如仪仗队--整齐雄壮之美; • 园林绿化时,常见的行道树、绿篱等都给人以整 齐一致的美感。 •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和谐”。 和谐是消除了多样性即差异性的纯然对立,差异 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成为统一,达到协调一致. 具体同一。
• 园形
方形布局
三角形
• (4)体 • 体是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体同面的关 系最为密切,面的移动或旋转就成为体。 现实中存在的物大部分是体。 • 体可分为球体、方体、锥体等。体给人的 感觉比而更强烈、更具体、更确定。
3、声音
• • • • • • • •
声音具有自己的审美意味。 高音---亢奋、激昂,---凄惨、惊恐; 低音---亲切、柔和。--沉闷、压抑 强音--振奋、昂扬,--愤怒、抗争; 轻音---温柔、抚慰,---沉思、回忆。 快音--欢乐、高兴,---紧张、急骤 纯音--干净、悦耳,---舒畅、甜美; 杂音---繁乱、噪闹,---不安、烦躁、神经紊乱。
利用暖色装点园林
• (2)距离感 • 由于空气透视的关系,暖色系的色相在色 彩距离有向前及接近的感觉;冷色系的色相, 有后退及远离的感觉; • 由近而远的顺序排列是;黄、橙、红、绿、 蓝、紫。 • 园林中作背景的树木宜选用灰绿色或灰蓝 色树种可以增强深远感。如毛白杨、银白 杨、桂香柳、雪松等。
(二)园林色彩的类型
• 3.人工色 • 人工色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技术手段生产出 来的颜色。 • 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各种材料和色彩的瓷砖、 玻璃,各种涂料的色彩。 • 人工色往往是单一的,缺乏自然色和半自然色 那种丰富的全色相组成,在使用中需要慎重。 但相对于自然色和半自然色,人工色可以调配 出各种的色相、亮度和彩度,我们可以任意地 选择施用于建筑、小品和铺装上,为景观色彩 的营造提供无限多种的可能性。
天空
大龙潭水库
(二)园林色彩的类型
• 2、半自然色 • 半自然色是指人工加工过但不改变自然物 质性质的色彩。 • 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人工加工过的各种石材、 木材和金属的色彩。半自然色虽然经过人工加 工,但表现的仍然是自然色的特征。因此,在 园林景观环境中仍像自然色一样受到人们的欢 迎和喜爱。
加工石材
墨点设计

• (2)线 •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形体轮廓是由线来表示的。 在构成物体形式的要素中,线占有特殊的位置。 • 线条美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一般常见的线分 为直线、曲线、折线三大类。
• • • •
直线---表现刚毅、挺拔、坚强、单纯; 粗直线---厚重、强壮; 细直线---显得明快、敏锐; 垂直线---给人挺拔、兴奋、突破、动势的 市美感受; • 水平线---给人以起始、平静、安稳、恒定 的审美感受。
• 美的形式不能离开内容独立存在,其内涵 具体而有限。如傲雪的梅花、柳树的柔美、 松树的壮美,娇艳可人的桃花等等
• 形式美却可以不依赖具 体内容,而具有独立的 审美价值,表现一种抽 象意义。如黄河流域文 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最后 形成了可以独立存在的 形式美的图案
三、形式美
• 形式美可以经过反复使用、仿造复制,原 有的具体内容便逐渐模糊而具有了抽象意 义,而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 • 如来自陶器上的线条波状线和蛇形线,作 为形式美曾被某些美学家称做是最美的线 条。
红与绿对比
3、节奏与韵律 • 节奏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同一种动作按一定的 时空“距离”反复有序地连续出现。如绘画中 的色彩转换和线条配置的节奏;建筑艺术中建筑 群体的高低错落、疏密聚散、建筑个体中的整 体布局到柱窗的排列都有其特有的节奏。
节奏
• 韵律原指诗词中的声韵和格律,表现出特 有的韵味情趣与回环流动的形式美。韵律 在建筑、图案等艺术形式中多有应用。
• 深色树种作背景有深远感
• (3)胀缩感 • 红、橙、黄等颜色,使我们感到特别明亮、清 晰、膨大,靠我们很近; • 绿、紫、蓝色使人感到比较幽暗、模糊。收缩 感,离我们较远。 • 同一色相在光度增强时显得膨胀,园林中的一 些纪念性构筑、雕像等则常以青绿、蓝绿色的 树群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
利用色彩胀缩感的差异突出主题
• 1、色相、纯度、明度 • 色相是各种具体色彩的相貌和名称。红、橙、 黄、绿、蓝、紫,有基本色感的色相。 • 纯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净程度和饱和程度。 • 在可见光中,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纯度越 高, 颜色越鲜明,黑、白、灰属无彩色系,其 彩度为零。 •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受光后由于物体受光 的强弱不一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颜色不 同明度不同,如红、橙、黄、绿、蓝、紫六种标 准色互相比较的深浅度,黄色的明度较高,仅次 于白色;紫色的明度较低接近了黑色
•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有:色彩、形状、 声音。
1、色彩
• 色彩之美主要是由于它们与人们不同的生 活实践的不同方面相联系的结果。 • 如红色与太阳和热血---庄严与热烈; • 绿色与植物和春天---生命与青春; • 蓝色与天空和海洋----深沉与和平; • 黄色与阳光和大地----尊贵与光明; • 白色与自昼和雪花----明朗与纯洁; • 黑色与黑夜和阴暗----严肃与恐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