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掌握对仗和押韵的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笠翁对韵》的知识,创作简单的对仗和押韵的诗句。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笠翁对韵》的文本,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提高合作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笠翁对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学生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笠翁对韵》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古代对仗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对仗和押韵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笠翁对韵》的内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
学生可能对古代文学和对仗押韵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掌握对仗和押韵的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笠翁对韵》的知识,创作简单的对仗和押韵的诗句。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笠翁对韵》的文本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创作活动的参与和表现。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对《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和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PPT和视频,展示《笠翁对韵》的文本和相关的文学素材。
提供在线资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5.1 导入通过引入古代对仗文学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笠翁对韵》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顾对仗和押韵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2 教学内容展示分阶段讲解《笠翁对韵》的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对仗和押韵的手法和效果。
结合具体诗句,讲解对仗和押韵的技巧,并示范创作过程。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年级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二、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通过对接;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对仗:古代人写诗或写对联的时候;为了让语言更美;就喜欢用对仗。“对”就是对称、对应的意思。就像这间教室;左边有门;右边也有个门跟它对应。这就是“对仗”。
二、引入新课;《一东》
古代的小孩;五六岁开始识字的时候;老师就会教他对对子;那么就必须学习这一本书——《笠翁对韵》。
1.板书课题;介绍《笠翁对韵》;并解释。
3.全班交流。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6.朗读、背诵比赛。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范读本节教学内容
学生自读
同桌互读
同桌合作读
个人读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朗读、背诵比赛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1
课题
第四课 六鱼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钱永合
参与
教师
教
材
分
析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学家李渔号笠翁;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完整版)四年级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学期目标制定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教学计划表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1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2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故事:参星和商星在北斗七星的一西一东。
传说远古时代的高辛帝有两个儿子,整天争吵,最后竟然动起武来。
高辛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兄弟俩分别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东部和西部。
后来他们一个变成天上的参星,一个变成天上的商星。
两颗星星一西一东,每天你升我洛,你洛我升,永远都见不着面。
现在用参商比喻亲友相隔两地,难以见面。
飒飒:风雨之声。
戍旅:戍守边疆的战士。
句子的意思是:十月的边塞周围,寒霜随风而降,惊扰了驻守的将士们。
三东: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
朔雪:北方的雪。
句子意思:十二月的江河上空,漫天飞舞的雪,让渔翁感到十分寒冷。
3 •带着理解朗读。
四、体会押韵,品味朗读1•很多诗歌都是对仗的,除了对仗,诗歌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出示:《江南春》(杜牧),指出句末子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解释押韵:韵一般放在句末,称为韵脚。
3.出示《一东》学生找出押韵的字。
明确《一东》是押同一个韵的。
4.押韵的好处: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有韵的。
古代诗歌是用来唱的,押韵使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5.指导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一. 古诗文积累1 •出示诗词,学生找出韵脚,并指出哪首押一东韵。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二. 反复诵读,体会诗韵及诗意三. 阅读与实践1.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冷一暖白一黑海阔一天空天南-地北七嘴一一千山一一天南一一海阔理解意思品味朗读读古诗朗读感悟反复诵读,体会诗韵及诗意学生对下联(汉语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子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说起话来会出口成早,与起作文来下笔如有神。
)福如东海一寿比南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学生自由出对子。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学设计引言: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传统诗词的有效方法。
而笠翁对韵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韵律规则。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律美。
本文将探讨经典诵读笠翁对韵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和学生传统诗词。
一、诗词背景知识介绍在教学设计开始前,教师首先应为学生介绍诗词的背景知识。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例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向学生解释其创作背景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诗词的内涵。
二、笠翁对韵的基本原理笠翁对韵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种韵律规则,也称为前呼后应。
它要求每句诗的韵脚和前一句的尾韵相同,以增加诗词的韵律美。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解释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笠翁对韵的基本原理,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一些经典诗词中应用了笠翁对韵的例子。
三、诵读经典诗词经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诗词,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诵读时,学生应注意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在诵读过程中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诗词的意境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诵,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诵读水平。
四、分析诗词的韵律结构在学生进行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韵律结构,特别是对于应用了笠翁对韵的诗词。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韵律的美。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分析诗词韵律结构的方法和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培养对诗词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课堂练习和作业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课堂练习和作业,以巩固学生对经典诗词和笠翁对韵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诗句,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韵脚,并分析韵律结构。
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应用了笠翁对韵的诗词。
通过这些练习和作业,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笠翁对韵的应用。
六、评价和反思在教学设计的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掌握一些生字的写法和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的写法和含义。
(2)对仗句式的运用和创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笠翁对韵》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生字的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1)预习《笠翁对韵》。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笠翁对韵》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笠翁对韵》的韵律特点。
2. 朗读与背诵(1)分组朗读《笠翁对韵》。
(2)挑选学生上台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
(2)分组讨论,分析对仗句式的特点和作用。
4. 字词讲解(1)讲解《笠翁对韵》中的生字。
(2)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朗读和背诵,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笠翁对韵》的朗读和背诵。
2. 运用所学的对仗句式,创作一句诗句。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在课堂学习中,观察学生对《笠翁对韵》的朗读、背诵和对仗句式的理解情况。
(2)课后收集学生的诗句创作,评价其对仗句式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2. 终结性评价:(1)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笠翁对韵》的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掌握一些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2)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笠翁对韵》的朗读和背诵。
2. 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 学习《笠翁对韵》中的生字词及其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掌握《笠翁对韵》中的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笠翁对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2. 分析法: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笠翁对韵》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笠翁对韵》,让学生感受其韵律美。
3. 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讲解其特点和用法。
4. 学习《笠翁对韵》中的生字词,讲解其正确书写和用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仗句式的应用和对生字词的掌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掌握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笠翁对韵》是清代李渔所著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以对仗、押韵的形式,介绍了汉字的音韵美。
2.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笠翁对韵》,使学生了解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笠翁对韵》,感受文字的音韵美,培养语感。
3.2 讲解法对文中的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笠翁对韵》的作者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笠翁对韵》,感受文字的音韵美。
4.3 讲解分析对文中的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4 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对仗、押韵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5 总结反馈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5.3 课后反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困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代对仗、押韵佳作,如《声律启蒙》、《对韵歌》等,拓宽视野。
6.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对仗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7.1 教材《笠翁对韵》原著及相关辅导资料。
7.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视频、文章,为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7.3 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古代文学著作,加深对《笠翁对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学期目标制定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教学计划表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教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