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目录
• 临床心理评估概述 • 心理症状与分类 • 临床心理评估实践 • 心理治疗与干预 • 临床心理评估案例分析
01
床心理评估是对个体或团体的 心理状态、行为模式、认知功能 、情感反应等进行系统评估的过 程。
目的
确定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状况,识 别潜在的心理问题,为分类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临床心理评估实践
评估实施者与对象
评估实施者
临床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
评估对象
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如焦虑、抑郁、精神障碍等。
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功能等 方面。
评估方法
采用心理测验、观察、访谈等方法进 行评估。
评估结果与报告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数据,对个体心理状况进行分类和诊断。
治疗与干预效果评估
症状改善程度
评估患者心理问题的缓解程度 ,如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减轻
。
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 能力的恢复情况。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和 体验感受。
复发率
评估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复发情 况,衡量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05
临床心理评估案例分析
案例一:焦虑症的心理评估与治疗
强迫症状
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行 为,无法控制或摆脱。
疑病症状
过度关注自身健康,对轻微的 身体不适或感觉异常产生过度 的担忧和焦虑。
心理障碍分类
抑郁障碍
包括抑郁症、双相 情感障碍等。
恐怖障碍
包括广场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等。
焦虑障碍
包括广泛性焦虑症、 社交恐惧症、特定 恐惧症等。
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2. 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 (2)心理测量法
临床心理评估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智力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有中国比内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儿童及 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和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等。 人格测验:问卷式测验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卡特尔16项 人格因素问卷(16PF)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人格投射性测验有洛 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和语句完成法测验等。 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一些个别能力测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 评定量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如SCL-90)、适应行为量表、应激(生活 事件,日常琐事)量表、认知功能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情绪状态 量表、压力困扰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心理(人格)特质问卷等。
2. 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 (2)心理测量法
• 心理测量法指采用心理测量测量工具来确定某种心理特质和功能的有 关数值的心理评估方法。在临床心理测量过程中,较常被采用的测量 工具有各种心理测验,各种心理评定量表,某些问卷或调查表等。
• 心理测量工具,特别是心理测验,可以分为标准化的(standardized) 和非标准化的(non-standardized)测验;常模参照测验和非常模参照 测验;个别测验或团体测验(individual or group test) ;速度测试或力度 测试(speed versus power test);言语或作业测验;认知或情感的 (cognitive versus affective)测验等。
• ①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经济状况等。 • ②近况:包括应激性事件,日常生活情况、饮食睡眠、精神状况等。 • ③婚姻及家庭状况:包括当前婚姻状况、家庭关系,早年家庭环境等。 • ④出生成长情况:如是否顺产,发育如何,重要的生活经历。 • ⑤健康状况:既往和现在的健康状况,有无疾病、外伤等。 • ⑥个性与嗜好:性格特点,有无特殊嗜好,如烟酒等。 • ⑦工作情况和生活事件:所从事职业,经济状况,适应情况,心理社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引言概述:心理评估与诊断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和技术,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和认知进行评估和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为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内容和方法。
一、心理评估与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 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评估与诊断的首要目的是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情绪、认知、社交和行为等方面。
通过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和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1.2 识别心理问题和障碍通过心理评估与诊断,可以帮助专业人士识别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例如,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这些问题和障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及早发现和诊断这些问题,可以为个体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
1.3 为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心理评估与诊断为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评估结果,专业人士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同时,评估结果还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效率。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的方法和工具2.1 临床面试临床面试是最常用的心理评估与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专业人士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和思维方式等。
临床面试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2.2 量表和问卷调查量表和问卷调查是心理评估与诊断中常用的客观测量工具。
通过让个体填写相关的量表和问卷,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特征。
常用的量表和问卷包括抑郁症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它们具有标准化和量化的特点,可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3 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是心理评估与诊断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情绪反应和社交互动等,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评估与诊断是一种通过科学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和诊断的过程。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的心理数据和信息,以便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个体提供恰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
1. 评估目的和背景心理评估与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客观信息,以便为个体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评估的背景可能是个体出现了心理问题的症状,或者是为了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 评估方法和工具心理评估与诊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其中包括:- 临床面试: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其心理问题的症状、病史、生活经历等。
- 心理测试: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试工具,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等,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问题。
- 观察:观察个体的行为、情绪、言语等,以获取更多关于其心理状态的信息。
- 问卷调查:通过让个体填写特定的问卷,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问题。
3. 评估内容和数据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内容和数据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症状评估: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症状。
- 人格评估: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如外向性、神经质等。
- 智力评估: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 情绪评估:评估个体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悲伤、愤怒等。
- 生活事件评估:评估个体的生活事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 自我评估:评估个体对自己心理状态和问题的认知和评价。
4. 评估结果和诊断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心理评估与诊断的结果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评估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 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判断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或潜在的心理问题。
- 心理干预和治疗建议:根据评估结果,为个体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
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收集资料: 资料,按重要程度排序并选择2~3个 重要症状,对症状所属的类型进行分析并做出选择, 做出诊断并说明过程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将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按照不同的 组合形式,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的条目。 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 诊断原则 等级诊断原则 多轴诊断原则
诊断过程 横向的交谈观察与纵向的病史回顾相结 合,全面掌握来访者的精神状态及其动态变 化,详细了解其生活方式,发病前的相关社 会心理因素,综合分析生物学因素等在起病 中的作用,将来访者的病症归于精神障碍分 类诊断标准中的某一类的过程。
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 诊断
临床心理评估
一、观察法 二、会谈法 症状、病史和先观因素 生理和健康神经系统状况 社会文化背景:应激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社会 支持状况、生活环境和教育文化背景、自我意识和 自我概念 三、心理测验
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分类原则 按照生物医学的疾病分类标准,结合病因分类 和症状分类原则。 常用分类标准 DSM ICD CCMD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评估与诊断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诊断的过程。
它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为个体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方案。
一、心理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个体的心理信息,全面了解其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其提供精准的干预和治疗方案。
通过心理评估,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更好地应对和调适。
心理评估的意义在于:1. 早期发现心理问题:通过评估,可以及早发现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2. 了解个体心理特点:评估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包括性格、情绪倾向、认知方式等,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为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评估结果可以为心理治疗和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促进个体心理健康:通过评估和诊断,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韧性。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心理评估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主要通过面谈、观察和记录等方式,采集个体的主观经验和行为表现,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问题。
常用的定性评估工具包括: - 临床面谈:通过与个体的交谈,了解其心理问题、症状和生活背景等信息。
- 行为观察: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了解其情绪状态、社交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
- 自陈量表:个体填写的量表,用于了解其自我评价和主观体验,如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
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主要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对个体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
常用的定量评估工具包括:- 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偏执等维度。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2.能敏锐地感受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并能贴切地表达这些感受。
3.能认识和维护自己合理权益。
4.能确定自己持续努力的目标,在达到目标后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5.能做到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尽心尽力。
六、心理问题的全科医学分类及诊断
全科医学的分类诊断,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临床心理分类诊断和精神医学分类诊断的一种结合。关于精神疾病的分类,在国际上使用的是“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分类系统。其中有两大分类系统,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1990),另一个是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1994)。我国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修订出版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1994)。最近又出了新版(CCMD-3,2000)。
2.做医学方面的有关检查。对于来访者诉说的某些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痛,恶心,腹痛,腰痛,乏力,咽部梗塞感,尿频,大便次数增多,颤抖,食欲下降,明显消瘦等等在判断是由于心理因素或心理压力所构成的躯体化症状之前必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存在各种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有些大项目检查,如CT,核磁共振及一些特殊的血液和其他检查,就需要转介到二级或三级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
了如指掌,而需要在多次谈话中,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才能由表及里地完善评估。在临床过程中评估问题也会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有人在初次接触中的叙述内容十分凌乱,在以后的谈话中却能相当有条理地反映出自己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但有的来访者开始时似乎表现出对自己的问题十分明白,侃侃而谈,但在以后的谈话中却变得杂乱无章,内容松散。这些情况的出现往往与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有关,与医患关系的初建状态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对当来访者的问题尚未有明确的评估之前,来访者就认为他的问题已解决,无需再深入交谈,这种现象的出现多半是可能出现阻抗,也有可能是医患关系受损,来访者已缺乏对医生解能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与诊断一、引言心理评估与诊断是一种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和解释个体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提供准确的心理健康评估和诊断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评估与诊断的标准格式,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工具、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和诊断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二、评估目的心理评估与诊断的目的是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为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评估目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例如确定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评估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评估治疗效果等。
三、评估工具心理评估与诊断使用的工具多种多样,根据评估目的和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问卷调查、临床访谈、心理测验等。
问卷调查可以用于收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行为表现,临床访谈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历史和背景,心理测验可以客观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能力。
四、评估过程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报告三个阶段。
评估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确定评估目的、选择评估工具、制定评估计划等。
评估实施阶段是收集数据和信息的过程,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
评估报告阶段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编写评估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诊断建议。
五、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的结论。
评估结果应该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包括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评估结果应该以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方便个体理解和接受。
六、诊断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心理评估师可以提供相应的诊断建议,包括治疗方案、干预措施和心理辅导等。
诊断建议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诊断建议应该明确具体,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长等方面的内容。
七、结论心理评估与诊断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工具,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为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在进行心理评估与诊断时,需要注意评估目的的明确、评估工具的选择、评估过程的规范、评估结果的准确和诊断建议的个性化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和有效的诊断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分:0 4 18 10 18 39 28 21 35 17 30 31 16 45 30 36 14 23 29 加K分 23 25 40 41 18 T 分: 47 62 44 66 71 59 56 41 61 64 58 48 61 63 59 46 53 61
பைடு நூலகம்
MMPI剖面图12/21型
• 由于EPQ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用其所 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 究的印证 ,因此它也是验证人格维度理论 的根据。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 1981年修订。
小测试: 气质的测定
• 专业测气质60题
• 指导语:下面这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 定自己的气质类型。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 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在题后面记2分, 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 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 的记-2分。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操作分量表
①图片排列分测验 ②填图分测验 ③积木图案分测验
④拼图分测验
⑤数字符号分测验
①图片排列分测验
②填图分测验
③积木图案分测验
④拼图分测验
⑤数字符号分测验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 193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临床心理学系 主任哈撒韦和心理治疗加麦金利试图利用 经验准则制定一个客观的评定精神病患者 的诊断工具,在参考了各种人格量表、精 神病临床报告、病历、医生谈话的笔记及 患者的日记后,从中选取出1000多个有关 的项目,经过不断筛选,最后确定了504个 自我描述人格项目构成调查表。
(1)MMPI 共包括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 (其中16个为重复题). (2)题目的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面的 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家庭、婚姻、宗教、政治、 法律、社会等问题的态度. (3)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做前399题 (4)既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团体施测.
• 施测:
1.形式:卡片式、手册式、录音带形式及 各种简略式、计算机施测 . 卡片式--个别施测;手册式既可个别施测, 也可团体施测 2.要求:主试要求熟悉测验全部材料及被 试者的情况
3个效度量表的名称和意义
• 1、说谎量表(L)。分数越高表示回答不真实 • 2、诈病量表(F)。分数高表示诈病或确系严重偏执 • 3、校正量表(K)。分数高表示一种自卫反应。
• 此外,在效度量表中,可增加疑问量表(Q),既无法回答
的项目数。无法回答的项目数超过一定的标准,则认为此 答卷不可靠。
10个临床量表
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临床心理评估是指通 过观察、会谈和测验等 手段对来访者的心理或行为进行全面、系 统和深入分析描述的方法和过程。 一、观察法 观察内容:外表和行为 如衣着是否整洁, 与身份相称否?是否避免目光接触? 言语和思维 如言语流畅否?言语过多或 过少?有无自发言语? 情绪 如是否有情绪不稳、激动、焦急、 忧愁、欣快、发怒、淡漠等? 动作行为 如有无特殊的奇异姿势或行为 动作?
• 2、艾森克人格问卷
• 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 的。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 简称EPQ。通用的EPQ是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 种自陈量表 ,有成人和少年两种形式 ,各包括4 个量表 :E——内外向 ;N——神经质,又称情 绪性 ;P——精神质 ,又称倔强 、讲求实际 ; L——谎造或自身隐蔽 。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 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 ,它 们是彼此独立的 ,L 则是效度量表 ,代表假托的 人格特质 ,也表现社会性朴实 、幼稚的水平 。L 虽与其他量表有某些相关 ,但它本身却代表一种 稳定的人格功能 。
韦氏智力量表
• 目的和用途:测查个体智力水平及特点。 辅助智力低下和痴呆的诊断,人才选拔,疗 效评价,司法鉴定。 • 内容和实施方式:测查个体观察、理解、 推理和记忆等能力。通过提问、操作方式, 个别进行。 • 工具:玩具、画册、指导手册、记录单等。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工具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临床心理评估
• • • • • •
二、会谈法 1、最初晤谈 问候和关心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 2、收集情况的晤谈 (1)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 (2)生理和健康神经系统状况 (3)社会文化背景 心理障碍的发生、变化和转
归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心理社会因素涉及多个方面, 至 少包括生活事件、人格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意识和概念、 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
MMPI在中国修订以后,制定了中国常模。可用于测量16岁以上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中国人。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的分量表
• 经过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和修订,到1996年修订版的项目 确定为566个,其中16个项目为重复项目。 • 566个项目中前399个项目分别分配在13个分量表中,包括 10个临床量表和3个效度量表;其余的项目则与一些研究 量表有关。通常在临床诊断中只使用前399个项目。
临床量表(10个)用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等症状. 1)疑病(HS) 2)抑郁(D) 3)瘾病(HY) 4)精神病态(Pd) 5)男性化--女性化(Mf) (内容量表) 6)妄想狂 (Pa) 7)精神衰弱(Pt) 8)精神分裂(SC) 9)轻躁狂(Ma) 10)社会内向(Si)
• 具体内容方面:
• 题号: 2,6,9,14,17,21,27,31,36,38,42,48,50,54,58 题号: 4,8,11,16,19,23,25,29,34,40,44,46,52,56, • 60 题号: 1,7,10,13,18,22,26,30,33,39,43,45,49,55, • 57 题号: 3,5,12,15,20,24,28,32,35,37,41,47,51,53, • 59
• 因此,他在设计测验结构里,分成一些分测验来 测量各种智力能力。在W-BⅠ中有11个分测验, 各测一类能力。这些分测验又各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言语测验,组成言语量表(VS),根据这量 表结果计算出来的智商称为言语智商(VIQ); 另一类是操作测验,组成操作量表(PS),根据 它结果计算出操作智商(PIQ)。两个量表合称 全量表(FS),其智商称全智商(FSIQ或FIQ)。 以FIQ代表受试者的总智力水平。在以后发展的 几套智力水平量表,都是按此理论和方式编制的 。
• 在中国,宋维真主持试用修订MMPI,于1989年完成了完成 了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中国版的信和效度资料,制定了中 国常模。
• MMPI俗称心理CT,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进行比较全 面的测量,是正常人和心理障碍者都可以使用的心理测查 工具.主要用于测量心理健康水平,提示个性心理特征,及
时发现心理异常和疾病.检查内容包括感知觉,思维,情绪,
• 效度
指测验测得的结果能否代表它所要测量的 心理行为特征
常用心理测验
• 一、智力测验 • 1、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 1905 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 (A.Binet) 和其助手西 蒙(T.Simon)出于鉴别智力缺陷儿童的需要,编制 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智力测验:比内一西蒙智 力 量 表 。 1916 年 , 美 国 斯 坦 福 大 学 的 推 孟 (L.M.Terman) 教授对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进行修 订 , 称 为 斯 坦 福 一 比 内 智 力 量 表 。
1
2
3
4
5
6
7
8
9
0
比较多的诉述与健康有关的痛苦,疲乏、抑郁情绪,日常生活中是依赖的,内 向的,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具有神经质。 出现这种剖面图的患者常有躯体不适,并伴有抑郁情绪。这组高分者可诊断 为疑病症或轻性抑郁症。如为1、2、7剖面图则可诊断为焦虑症;如为1、2、 8剖面图并伴有F量表高分者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
④相似性分测验
例 苹果和香蕉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④相似性分测验
⑤算术分测验
例 买米 1.8元/斤,10 元可买多少?剩多少钱?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④相似性分测验
⑤算术分测验
⑥词汇测验
例 床铺 堡垒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例 阳历和阴历的差别?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例 捡到一封信,怎么办?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例 85148237
韦氏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 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韦对比内一西蒙智力 量表进行了修订,叫中国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 1936年,陆志韦和吴天敏教授又发表了第二次修 订。1982年,吴天敏教授对第二次修订本又进行 了第三次修订,称为中国比内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智力测验包括语言文字、数字、解图 和机巧 4 类,共有 51 个项目,主要侧重于考察人 的言语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是对人的总 体智慧的测量。测验范围广,适用于 2 ~ 18 岁的 人。测验时间短,一般30 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此 量表的使用与评定需要专业人员指导。
• 3、诊断性会谈诊断性会谈的重点是检查精神症状,可
以按精神状况检查提纲进行会谈。精神检 查提纲包括检查来访 者:① 有无感知觉障碍,如幻觉;② 有无智力和思维过程障碍, 如 妄想;③ 有无注意力和定向力障碍;④ 有无情绪高涨或低落; ⑤ 有无异常行为表现; ⑥ 有无自知力。
• 三、心理测验法 • 能力测验 如智力测验、适应行为发展量 表 • 人格测验 如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 达多项人格问卷、罗夏墨迹图等 • 临床评定量表 如90项症状自评量表、 儿童行为问卷等 • 神经心理测验 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