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光学易错题
光学错题与易错点解析

光学错题与易错点解析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错题和易错点。
本文将对光学中的常见错题进行解析,并通过对易错点的讲解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学知识。
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光速、折射定律和光的干涉等问题。
下面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1. 光速的问题光速是指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通常记作c。
在光速的计算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错误。
正确的光速数值为3×10^8m/s,但是很多人容易将其记错为3×10^10m/s。
这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易错点。
因此,在计算光速时,务必要记住达到精确的数值。
2. 折射定律的应用折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在解决与折射定律相关的问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忽略了折射率的变化。
在涉及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必须注意到两者的折射率不同,并且正确地应用折射定律。
3. 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现象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现象。
我们经常会遇到双缝干涉、薄膜干涉以及杨氏实验等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见的错误是遗漏了存在干涉特征的条件。
例如,在双缝干涉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光的波长和双缝间距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正确地推导出干涉条纹的位置。
二、光的相互作用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一系列的现象,如反射、折射、色散等。
在理解和解决与光的相互作用问题相关的错题时,需特别注意以下易错点。
1. 反射光的角度问题反射是光与界面相互作用时最基本的光现象之一。
在解决反射问题时,常见的错误是角度的计算。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但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个等式关系,导致出现角度错误。
因此,当解决反射问题时,一定要牢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折射光的颜色问题折射是光通过不同介质传播时的现象,也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
光学易错问题辨析

5.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光的传播速度是 × 。 辨析:不对。 辨析:不对。光在不同的介质里的传播 速度是不同的,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里的速度才是 3×108m/s,比如光在水中传播时速度 × , 只有空气中速度的3/4, 只有空气中速度的 ,光在玻璃里的 速度只有空气中速度的2/3。 速度只有空气中速度的 。
9.自行车的车尾灯起装饰作用。 .自行车的车尾灯起装饰作用。 辨析:不对。 辨析:不对。自行车的车尾灯是呈 直角”结构, “直角”结构,这种结构能把任何角度 射来的光向着原来方向反射回去, 射来的光向着原来方向反射回去,它的 作用是在夜晚行车时能让后面的汽车司 机及时发现,从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机及时发现,从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6.百米比赛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 .百米比赛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 辨析:不对。因为声速只有 辨析:不对。因为声速只有340m/s,因 , 而声音从发令员传到裁判员那里需要一定 的时间, 的时间,所以裁判员不是听到枪声才开始 计时,而是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 计时,而是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 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可减少误差。 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可减少误差。
光学易错问题辨析
1.月亮也是光源。 .月亮也是光源。
辨析:不对。 辨析:不对。光源是指能够发光 的物体, 的物体,也就是说光是物体本身 发出来的。 发出来的。月光并不是月球本身 发出, 发出,而是太阳光射到月球再反 射到地球,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射到地球,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2.“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 白光”
13.夜间行车,车内一般不开灯是为了省电。 .夜间行车,车内一般不开灯是为了省电。
辨析:不对。夜间行车时,由于外面很暗, 辨析:不对。夜间行车时,由于外面很暗, 若车内开灯, 若车内开灯,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一块平面 车内的景物就会通过平面镜在前方成像, 镜,车内的景物就会通过平面镜在前方成像, 从而影响司机观看路面的情况, 从而影响司机观看路面的情况,造成交通意 外。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3.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4.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5.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和雨后天空的彩虹,这分别是光的()A.干涉、折射 B.反射、折射 C.干涉、反射 D.干涉、偏振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B.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总能产生电场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总是与光速相等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产生磁场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振荡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振荡磁场D.交替产生的电磁场形成电磁波,只能在大气中传播8.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图,以下可以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B.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9.以下列出的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X射线 D. 射线10.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中,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时而出现亮条纹,时而出现暗条纹C.红光的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大D.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12.用a.b.c.d表示4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 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分别可能是( ) 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阳光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B.只有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少量光子只具有粒子性C.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D.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是因为电子穿过样品时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1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A.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B.不同色光形成的条纹完全重合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也越大D.遮住一条缝后,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15.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以它们本质是相同的B.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电磁波C.机械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波的频率有关D.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实现利用机械波从太空向地球传递信息16.如图甲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厚玻璃板b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 a是标准样板。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3)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3)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射向A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比对单色光b的折射率大B.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大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D.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B.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C.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D.泊松亮斑的形成3.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该介质的折射率等于A.sin50 sin55︒︒B.sin55 sin50︒︒C.sin40 sin35︒︒D.sin35 sin40︒︒4.一细光束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它由真空射入水中时,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A.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小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C.当该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D.用a光和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5.有一束波长为6×10-7m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则A.介质的折射率是2B.这束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1.5×108m/sC.这束光的频率是5×1014HzD.这束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30°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c光的波长最大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D.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最小7.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上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C.不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8.已知单色光a的频率低于单色光b的频率,则()A.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单色光a的偏折程度小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单色光a的临界角小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用单色光a照射时相邻亮纹间距小D.照射同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用单色光a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9.如图所示,放在暗室中的口径较大不透明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充满水,缸底中心有一红色发光小球(可看作点光源),从上往下看,则观察到()A.水面有一个亮点B.充满水面的圆形亮斑C.发光小球在水面上的像D.比小球浅的发光小球的像10.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玻璃球体,其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水平直径。
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精选

【光学易错题精选】1. 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A 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 D 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2.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压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人观察平面镜和白纸看到的现象是( )A 白纸比较亮B 平面镜比较亮C 可能是白纸亮,也可能是平面镜亮D 以上说法都不对3、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积水D、迎着月交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积水人站在竖直放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一定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的筷子从上面看似乎向上弯折了,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进入_______ 中时发生___________ 的缘故.6、如下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0 20 30 40 50 60 70 80(cm)7. 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 A 一定是平行光B 一定会聚于一点C 一定是发散光线D 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8. 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 D 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 O 处光学仪器后聚于主光轴的 S 点,取走光学元件 后,光线 会聚于 S'点,则该镜一定是( )A 凸镜B 凹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 10. 有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用书将凸透镜挡住了一半,则 在 光屏上 _______ (填能或 不能) 得 到完正 的像。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易错题型讲解

图2
八年级物理(黔西)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部分易错题专练
易错4 误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到镜 面的距离无关。人照镜子时感觉“物远像小”,是因为 人眼观察像的视角变小了。
训练 6.小明身高1.5 m,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 以0.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 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D )
八年级物理(黔西)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部分易错题专练
易错3 误认为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时
反射光线的方向看似“杂乱无章”,是因为反射面凹凸 不平。
训练 4.教室里不同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 的 粉 笔 字 , 这 是 由 于 光 发 生 了 _漫__反__射_ 现 象 , 这 种 现 象 _遵__循___光的反射定律;某个座位上的同学发现黑板某个 区域“反光”,这是因为光在该区域发生了_镜__面__反__射_。
光学部分
易错题专练
易错失分专项练
光学
梁小勇制作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部分易错题专练
易错1 误认为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还需要一个条件:介
质是均匀的。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如海市 蜃楼现象。
训练 1.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的是 (D)
A.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冬天,阳光在厚厚的门窗玻璃中穿行 D.早晨,还未升起的太阳就急不可耐地把阳光洒 向大地
八年级物理(黔西)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部分易错题专练
训练 13.(不定项)“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 影;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 的照片、摄影等。下列关于这些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高考物理新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易错题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3.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4.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5.两束单色光Ⅰ、Ⅱ从水下同一位置同一方向射向水面,只产生两束光线,光路图如图所示,则A.两束光在水中传播时,光束Ⅱ的速度大于光束Ⅰ的速度B.两束光在水中传播时波长一样C.两束光线通过同一小孔时,光线Ⅰ的衍射现象更明显D.光束Ⅰ从水中到空气中频率变大6.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
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
”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A.反射 B.色散 C.干涉 D.衍射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无线电波的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D.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和频率都改变9.下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A.将光屏移近双缝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C.增大双缝的间距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10.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图,以下可以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B.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B.调制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调谐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12.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称,目前世界各国正大力发展 5G网络.5G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在3.0 GHz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如图所示),比目前4G及以下网络(通信频率在0.3GHz~3.0GHz间的特高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10G bps(bps为bits per second的英文缩写,即比特率、比特/秒),是4G网络的50-100倍.关于5G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B.在真空中的波长更长C.衍射的本领更强D.频率更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13.有些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大额钞票的荧光防伪标志就是一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也可以发出可见光B.荧光物质发出的可见光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C.荧光物质中的电子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能量D.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的过程是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产生的14.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15.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是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B.紫外线是一种紫色的可见光C.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16.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则A.玻璃对a、b光的折射率满足n a>n bB.a、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满足v a>v bC.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将先消失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相邻亮条纹间距离a光大于b光17.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1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30m~150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D.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18.甲图是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表面出现的彩色条纹;乙图是激光照射下,针尖的影子,它的轮廓模糊不清,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光的衍射现象B.二者都是光的干涉现象C.甲是光的干涉现象,乙是光的衍射现象D.甲是光的衍射现象,乙是光的干涉现象19.关于紫外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射紫外线可增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C.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可用来防伪D.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是因为其有热效应20.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瞬间()A.电流i正在增大,线圈L中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21.第一次通过实验捕捉到电磁波,证明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正确性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B.安培C.奥斯特D.赫兹22.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 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则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大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23.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由b向aB.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场能正在增大,电容器上板带负电C.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场能正在减少,电容器上板带正电D.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方向由a向b24.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D.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2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美丽的彩虹B.阳光下肥皂膜的彩色条纹C.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D.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AD.丁实验中,单色光通过单缝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其它三个均为光的干涉条纹,选项A错误,D正确;B.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是不等距的,选项B错误;C.根据lxdλ∆=可知,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选项C错误;故选D.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若a为蓝光,b可能为红光.故A正确,D错误.由cvn=,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则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小,故B错误.由临界角公式1sinCn=分析知从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小,故C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是光的色散问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问题;要知道在七种色光中,紫光的折射率是最大的,在同样条件下,其偏折角最大.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小,临界角最小;可结合光的色散实验结果进行记忆;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蓝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折射率大,可以判断这两种光在该玻璃中的波速大小,以及波长、临界角等大小情况,然后以及相关物理知识即可解答.【详解】A.由Cvn=可知,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蓝光的速度较小,故A错误;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率大,向法线靠拢偏折得多,折射角应较小,故B错误;C.从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由公式1sin Cn=可知,红光的折射率小,临界角大,故C正确;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由公式Lxdλ∆=可知蓝光的波长短,相邻条纹间距小,故D错误.4.B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双缝干涉中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公式λdL x Δ=,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条纹间距大的说明波长大,所以A 项错误;波长越大折射率越小,所以C 项错误;在介质中的速度根据公式nc v =,折射率越小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大,所以B 项正确;在空气中不同的单色光的速度与在真空中速度相同都等于光速,所以D 项错误。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B .逐渐增大入射角,b 光首先发生全反射C .在玻璃中,a 光的速度大于b 光的速度D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2.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 .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 .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 .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B .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C .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D .泊松亮斑的形成4.半径为R 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 ,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AOB =60°,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 =3,则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 点的距离为( )A .3RB .2RC . 2RD .R5.题图是一个14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53,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A.不能从圆孤射出B.只能从圆孤射出C.能从圆孤射出D.能从圆孤射出6.如图所示,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与N平行,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①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即发生反射。
②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易错题[例题分析]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疏于观察、缺乏生活经验导致对平面镜成像的误解;将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综合时概念不准确;不善于用光路图对动态过程作分析;对折射率、临界角与频率的关系不明确。
例1.赤道上一个人在日落4小时后看到头顶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卫星,求卫星的高度。
已知地球半径为R 。
【错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无法求解。
【错解分析】这是一根纯光学问题,不需要力学方程。
学生无法想象其中的情境,故而不能真确解答。
【正解】画出光路人在A 点时正是日落的时候,经过4小时(1/4周期)后,他恰好在B 点,地球转过60°,利用几何关系可得:h=R 。
【推广】本题可改为日落8小时后,看到西方有一颗卫星,答案完全一样。
例2.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和r 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 .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 、m 、R 、R 1、r 、r 1和T 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错解分析】本题不是难在万有引力定律的运用上,而是想象不出问题的情境上。
理解不了“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这句话。
【正解】如图,卫星在 BE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档 对月球:2224πM m G m r r T=对卫星:200122114πm m Gm r r T =解得:2311T r M T m r ⎛⎫⎛⎫= ⎪ ⎪⎝⎭⎝⎭卫星发出的信号被遮档时间为t ,应有:1πt T αβ-=式中,A O '∠=C α,B O C '∠=β 由几何关系得:1cos r R R α=-1c o s R r =β解得:111arccos arccos R R R t r r ⎫-=-⎪⎭或:111arcsin arcsin R R R t r r ⎫-=-⎪⎭例3.如图,S 为一盏小灯,P 为光屏。
一个小球,由S 处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则它在光屏上的影子的运动是A . 匀速直线B . 匀加速直线运动C . 匀减速直线运动D . 变加速运动 【错解】B【错解分析】不找几何关系,只凭印象。
【正解】假设t 时间小球落到A 点,水平位移x ,竖直位移y ,S 到P 的距离为l 。
影子的位移y′。
2021gty t v x ==作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tv l yy 0='可得:tv gl y 02=',可见时匀速运动。
选A 。
例4.如图,S 为一盏小灯,P 为光屏。
一个小球,由S 与P 的中点自由下落,则它在光屏上的影子的运动是A .匀速直线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变加速运动【正解】同上方法,影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g 。
例5.通过平面镜观察不到自己的全身时,要想看到自己( ) A 、 向后退 B 、 向前移动 C 、 改用至少是身高1/2的平面镜 【错解】:A 人向后退。
【错解原因】:生活中“近大远小”造成的凝固性认识。
认为人远离镜子后镜中的像变小。
【正解】:只能加大到身高的二分之一 例6.眼睛看到湖中小山的像了吗?山的像在什么位置? 【错解】:(1)由于水的面积不够大,因此不能看到山的“倒影”;(2)看到了,像在湖的下面。
【错解分析】物体能否成像与镜面的大小没有关系,山下虽然没有水,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湖中的小山的。
【正解】能看到,在山的正下方。
例7.光从玻璃射入空气里时传播方向如图13-l 所示,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错解】:如图13-2所示,α为入射角,β为折射角 【错解原因】:一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加分析地认定玻璃与空气总是上下接触的;二是对光的折射及其规律未吃透,将题设文字条件与图形条件结合起来的分析能力差。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题设文字条件是“从玻璃射入空气”,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再结合题设所给图形,可知CD 为界面,AB 为法线。
【正确解答】如图 13-3所示, α′为入射角, β′折射角(CD 左面为玻璃,右面为空气)。
【小结】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首先应对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呢?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作出判断。
为了保证你每次做题时,能够不忘判断,建议同学们做光的折射题时,先画出光路图,标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向,在界面处标出哪一个是光密媒质,哪一个是光疏媒质。
然后再解题。
例8.如图所示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 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 ,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旋转15°,入射光线AB 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经两次反射后的光线为C′D′,则CD 与C′D′的方向关系为 ( )A .不相交,且同向平行 C .不相交,且反向平行C .相交成60°角D .相交成30°角 【错解】C 或D【错解分析】不善于画平面镜旋转的光路图。
【正解】A例9.如图所示,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BC ,如果白光垂直入射到AC 面上时,在AB 面上反射全反射,现将这些平行的白光平行于AB 入射到AC 面上时,如果不考虑光经ABC 三个棱出射的特殊情况,则在光束射出三棱镜时 ( )A . 从BC 边出射的是有色平行光B . 从BC 边出射的是有色不平行光 C . 从BC 边没有出射光D . 从BC 边出射的是平行白光例10.一束白光从玻璃里射入稀薄空气中,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3,求入射角为下列两种情况时,光线的折射角各为多少? (1)入射角为50° (2)入射角为30°【错解】由折射定律sin sin i n r=(1)当入射角i=50°时,sin sin 50sin 0.5007,3031.53i r r n ︒'====︒ (2)当入射角i =30°时,sin sin 30sin 0.3228,1941.53i r r n︒'====︒【错解分析】此解法中没有先分析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会不会发生全反射。
而是死套公式,引起错误。
【正确解答】光线由玻璃里射入空气中,是由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其临界角为11sin 0.65361.534050C n C ==='=︒由已知条件知,当i =50°时,i>A ,所以光线将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中。
当i=30°时,i <A ,光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现象。
由折射定律ri n sin sin 1=sin =n·sin i =1.53×sin30°=0.765 r= 49°54′ 【小结】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时,首先应做出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
如是前者则i>r ,如是后者则i<r 。
其次,如果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中,还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应再判断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明确有无折射现象。
例11.如图13-4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n 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 和N 平行,P ,Q 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 ,N 垂直。
一束光射到表面M 上(光束不与M 平行),则:( ) A .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 发生全反射。
B .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 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C .光可能在表面N 发生全反射。
D.由于M 与N 平行,光只要通过M 就不可能在表面N 发生全反射。
【错解分析】错解:光束从空气中射到玻璃砖表面M 上,是由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从表面N 射出空气,是由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光可能发生全反射,故选B ,C 。
机械地记住光从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不具体分析光通过表面M 后射到N 表面光线的入射角的大小是否大于临界角,而错选C 。
【正确解答】如图13-5所示,光射到表面M 的入射角为i (i ≠90°)折射角为r ,则sin 1sin sin i r Cnn ===,即sin sin r C <。
对于表面N ,因M ∥N ,故其入射角i′=r <C 。
即光只要通过M 即不可能在表面N 发生全反射。
若光通过M 先射到MN 面再射到P 面(如图13-6),同样可以证明经P 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至N 面时,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入射角i′=r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i ,同样 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故应选B ,D 。
【小结】同一个初始条件可能有若干个不同结果。
这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本题中,当光线射到M 上,发生折射。
以A 为分界点,入射点在AC 之间,光线先要到达P 界面,所以一定先要讨论光线在P 界面上的行为。
光线在P 界面一定会发生反射现象,是否发生折射要看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
由于此问题与本题无关所以可以不讨论它。
如果试题提出光线在P 界面的行为时,就要认真讨论。
结论是:入射到M 面光线的入射角满足a r c s i i ≤P 面射出。
例12.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 .rB .1.5rC .2rD .2.5r【错解】画出了折射光线。
【错解分析】没有计算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
【正解】由n =1.5,可知光线首先发生全反射,作出光路图如图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r t an60°=(R+r )t an 30°,故R =2r 。
例13.如右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 ,眼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束光OA 和OB 圆如右图所示方向射出,则A . O A 为黄光,OB 为紫光 B . O A 为紫光,OB 为黄光C . O A 为黄光,OB 为复色光D . O 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 【错解】A【错解分析】忘记黄光除了折射外还要反射,而且OA 只占黄光的极少一部分,大部分黄光沿OB 射出。
【正解】C例14.一个水杯中竖直地插入一根筷子,眼睛从杯外看去,下面那个图符合实际?【错解】B 或C【错解分析】不会画光路图导致只凭影响选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