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小古文专项阅读(一) 含答案 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辑

三年级下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辑

三年级下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辑为了帮助三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人教部编辑团队设计了一份包含答案的阅读训练文档。

本文档旨在锻炼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文档概述本文档共包含一系列精选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涵盖了三年级下学期的相关内容。

每篇材料后面都附有几个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解读能力。

同时,每篇材料的最后都附有答案,供学生自行核对。

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能通过自主研究、独立思考,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

使用说明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文档:1. 阅读一篇文言文材料。

2. 尝试回答文后的问题,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思考和思辨。

3. 检查自己的答案,核对参考答案,查漏补缺。

4. 如果发现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符,可以仔细阅读材料并思考其中的细节,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实用性和独立性本文档的设计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

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都注重简洁明了,避免了复杂的法律术语和思维方式。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材料,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本文档的使用方式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独立思考。

学生可以独立阅读、思考和解答问题,培养自主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将对他们的学业发展和终身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总结三年级下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辑是一份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文档。

通过阅读精选的文言文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并提高阅读技巧。

同时,本文档强调实用性和独立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利用这份文档,提升自己的文言文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  (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泥古不化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讲古制,实际上根本行不通。

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若干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

恰好这时有土匪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

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

他画了图劝说州官。

州官也是个好事者,让他在一个村子里实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

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摇头自语道:“古时的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个几百几千遍,只说这句话。

不久他便在抑郁中病死了。

1.用自己的话概括刘羽冲的两次失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植物的睡眠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②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③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

它们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bǐng)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

④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xù)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hān)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它这种“昼(zhòu)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小古文阅读练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小古文阅读练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小古文阅读练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在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小古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还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些小古文阅读练习吧。

先来一篇《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篇小古文讲述了一个宋国人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次撞上来的故事。

在阅读时,要理解“株”“耒”“冀”等字词的意思。

比如“株”指的是树桩,“耒”是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冀”则是希望的意思。

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宋国人为什么会守株待兔?他这样做对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是:宋国人因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不劳而获,所以守株待兔。

他这样做当然不对,这是一种愚蠢且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想要成功就得付出努力,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再看《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亡”在这里指逃亡,“负”是背着的意思,“遽”表示急忙。

思考一下:盗铃者为什么要掩耳?他的做法可笑在哪里?盗铃者掩耳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听到钟声,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能阻止钟声被别人听到。

他的做法十分可笑,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

接下来是《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涉”指渡过江河,“契”是用刀雕刻的意思。

想一想:楚人为什么找不到他的剑?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他忽略了船在行进,而剑不会跟着船移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①迟日江山丽,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丽: .泥融: . 鸳鸯:________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景色。

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欲断魂:借问: .3.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A.《孟子》B.《韩非子》C.《战国策》D.《论语》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填序号)______(起因)______(经过)______(结果)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下列不是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A.得到了偶尔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B.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C.把偶然发生的事当必然来看待。

D.幻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

4.我想对农夫说: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B C A3.A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要心存侥幸,幻想不劳而获。

小古文阅读画____添____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⑥为之足” 遂⑦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cí):祭祀。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

③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类似壶。

④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⑤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

⑥安能:怎么能,哪能。

⑦遂(suì):于是,就。

5.给下列句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数人饮之不足.(______) A .脚 B .足够 C .满意 (2)引.酒且饮之(______) A .持,拿 B .引导 C .拉,伸 (3)蛇固.无足(______) A .坚固 B .固定 C .原本 (4)终亡.其酒(______) A .逃跑 B .失去 C .死 6.下面句中“之”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数人饮之.不足 B .一人饮之.有余 C .引酒且饮之. D .一人之.蛇成 7.下面句子该如何翻译?找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 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 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练习】1. 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 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 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 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 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古诗和小古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古诗和小古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古诗和小古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满分:60分 时间: 40分钟)一、古诗欣赏。

(47分)(一)绝句(13分) [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

1.写出作者,并把古诗补充完整。

(4分)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_________(填季节)的美景。

(5分)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分)(二)清明(13分) [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断魂。

借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作者,并把古诗补充完整。

(5分)2.解释下面的词语。

(4分)欲断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这个节日,旧俗当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

(4分)(三)大林寺桃花(9分)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分)2.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4分) 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全诗表达出作者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感情。

部编版三下语文寒假小古文训练

部编版三下语文寒假小古文训练

小古文专项训练(一)卖柑①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②柑以还.卖柑者。

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

”取二柑报之。

童子不受.。

【注释】①柑:橘子。

②拾:捡。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数柑坠.(掉落)于地B.急拾柑以还.(还有)卖柑者C.可嘉.(嘉奖)也D.童子不受.(接受)2.童子看见别人的柑橘掉在地上,是怎么做的?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________3.关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拿了筐中的两个柑橘作为自己的报酬。

B.(卖柑橘的人)拿了两个柑橘给孩子作为报答。

C.(卖柑橘的人)想要把自己的两筐柑橘送给孩子。

4.我觉得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③其大旨④。

自是⑤手不释书,至⑥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②闻:听。

③了:清楚。

④大旨:大意,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此。

⑥至:甚至。

1.给下面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司马光生.七岁。

()A.出生B.生长C.生活(2)退.为家人讲。

()A.回去B.退还C.减退2.根据短文内容,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是个不怕寒暑饥渴的孩子。

B.司马光是个爱给别人讲故事的孩子。

C.司马光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D.司马光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3.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司马光听到有人讲《______________》,非常喜欢,回家后马上________________。

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②.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认为……聪明”。

②坏:毁坏。

③亡:丢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类小古文专项阅读(一)
1.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

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
(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
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古文今译】
从前宋国有个耕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于是,那个农民就放下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兔子不可移易再一次得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兔走.触株()
(2)因释.起耒而守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的宋国人被大家嘲笑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不知道投机取巧。

B.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C.他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D.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

4.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①之柜②,熏以桂椒③,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④,辑⑤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⑥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⑦珠也。

——《韩非子》【注释】①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②柜:盒子。

③桂椒(jiāo):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④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⑤辑(jí):通“缉”。

⑥椟(dú):盒子。

⑦鬻(yù):卖。

【古文今译】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他的珠宝。

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
装珠的匣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将盒子熏香,用珠宝美玉点缀它,
又用翡翠装饰它。

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
还给了他。

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匣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啊!
阅读训练
1.《韩非子》是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
(2)此可谓善.卖椟矣。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③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④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⑤。

”反⑥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⑦也。


——《韩非子》【注释】①履(lǚ):鞋。

②度(duó):用尺子量。

③置:放置,
搁在。

④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⑤度(dù):量好的尺码。

⑥反:通“返”,返回。

⑦自信:相信自己。

【古文今译】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1)至之.市()
(2)而忘操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吾忘持.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郑人最可笑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守株待兔》
1.(1)跑(2)放下
2.(1)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2)于是,(那个农民)就放下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3.A.
4.那些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

《买椟还珠》
1.战国韩非
2.做善于
3.(1)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他的珠宝。

(2)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

4.买了装珍珠的木匣子退还了珍珠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郑人买履》
1.(1)到……去(2)它,指代尺码
2.(1)想要(2)拿
3.(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宁信度,无不自信也。

5.讽刺了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

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做事情要懂得根据客观情况灵活变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