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概论》电子教案(齐全版)

合集下载

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食品生物技术2.课程英文名称:Food Biotechnology3.课程类别:专业模块4.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5.总学时:理论36学时6.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在某种意义上,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基因工程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它贯穿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和现代分子检测的技术之中。

食品生物技术是所有自然学科中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形成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1章绪论(2学时)1.食品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中的相关重要历史事件2.食品生物技术基础3.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进展与展望2.第2章基因工程与食品产业(6学时)1.基因工程概述2. DNA分子的提取与检测技术3.工具酶和基因工程载体4.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5.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3.第3章细胞工程与食品产业(4学时)1.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2.细胞培养技术3.细胞融合技术4.细胞工程在食品工业的应用5.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4.第4章蛋白质工程与食品产业(4学时)1.概述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步骤与改造策略3.蛋白质的改造方法4.蛋白质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5.第5章食品酶工程(4学时)1.食品酶工程概述2.酶的生产与改造3.酶的固定化及其生产应用技术4.酶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6.第6章发酵工程与食品产业(6学时)1.发酵工程概述2.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3.发酵菌种及其扩大培养4.发酵动力学5.发酵设备6.发酵过程的控制7.重组细胞培养与发酵过程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对策及应用实例7.第7章食品生物工程下游技术(6学时)1.概述2.原料与预处理3.固液分离和细胞破碎4.初步纯化5.精细纯化6.成品加工7.下游工程案例8.第8章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4学时)1.概述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3.生物技术食品的检测技术4.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技术5.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6.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7.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案例四、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无实验教学五、考核方式期末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03
品原料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改良食品原 料的品质、营养价值和抗病性,例如 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产量、抗虫害和 耐旱性。
细胞培养技术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特 殊功能的食品原料,例如实验室培养 的牛肉、鱼肉等。
生产功能性食品
益生菌和益生元
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技术,可以生产出富含益生菌和益 生元的食品,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和促进健康。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发酵工程主要用于生产传统 发酵产品、新型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利用发酵工程生产传统发酵产品,如酱油、醋、酒等;利用发酵 工程生产新型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脂肪酸等;利用发酵工程改进传统食品加工 工艺,如利用发酵工程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等。
食品保鲜
利用生物技术延长食品的保质 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
功能性食品开发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具有特定功能 的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
养和口感的多样化需求。
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基因工程 技术的出现,食品生物技术开始
起步。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基因工 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推动 了食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利用发酵工程生产传统发酵食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 通过发酵工程手段可以生产出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发酵食 品。
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主要涉及菌种选育、发酵条件控制、 产物提取和加工等步骤。通过发酵工程手段,可以生产出 具有酸甜苦辣等多种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如酸奶、酱油 、醋等,这些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电子教案(齐全版)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电子教案(齐全版)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实验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二零一一年九月目录实验一果酒的酿造及感官评价 (3)实验二蛋糕的制作与品质鉴定 (5)实验三苹果酱的制作 (9)实验四茶饮料的加工 (11)实验五辣椒味口香糖的制作 (16)实验六肉脯的加工 (18)实验七低脂雪糕的制作 (19)实验八纳豆的制作 (22)实验一果酒的酿造及感官评价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酸果酒的酿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分为天然酵母和人工培养酵母两种。

天然酵母即野生酵母,常附着在果皮上。

果汁在酵母菌作用下将中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并且产生二氧化碳。

当前发酵结束后,对果酒进行过滤,控制温度,进行后发酵,可进一步提高酒的品质和口味。

为了保证酵母菌发酵纯正,防止或抑制其它杂菌的活动,必需对果汁进行二氧化硫处理。

二氧化硫可以抑制大部份杂菌的活动,但不影响正常酵母的活动,它具有对果酒汁进行杀菌,澄清,抗氧化,溶解和增酸的作用。

三、材料和设备瓷盘、500ml三角瓶(每组3)、1ml吸管、角勺、玻棒、台秤、糖度计、吸球、2层纱布、试纸(pH3.5)、天平、100ml烧杯、100ml量筒、水浴锅等鲜葡萄、猕猴桃、果酒活性干酵母、蔗糖、亚硫酸四、实验内容1、选料:葡萄(选择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和无霉烂的果实为原料,去掉杂质并冲洗干净表面的泥土。

)2、破碎:葡萄:去除梗,清水洗涤,凉干。

挤破果实,每个处理1瓶,每瓶装0.5斤葡萄,测糖度,测pH值。

3、调糖;先测定果浆的含糖量,按生成1%酒精需要1.7%糖的比例进行调糖,添加能产生约10%酒精的蔗糖,搅拌溶解。

4、二氧化硫和果胶酶处理:二氧化硫的添加常在破碎时或果汁入罐发酵前一次加入,这样杀菌效果较好。

一般常用6%的亚硫酸H2SO3来获得SO2,一般用量是每升果汁加入1 mL亚硫酸。

猕猴桃果实较硬,需加果胶酶处理,加入量为1%。

5、活性干酵母活化:按1g/L的用量,称取活性干酵母,在40℃温水中加入10%的活性干酵母,静止复水活化,8 min轻轻搅拌一次,活化20 min后,加入处理葡萄果汁1和猕猴桃果汁中。

《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大纲.doc

《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大纲.doc

《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200066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教材:罗云波主编.食品生物技术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资料:1.宋思扬主编.生物技术概论.科学出版社,20032.陆兆新主编.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刘冬主编.食品生物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罗云波主编.食品生物技术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5.彭志英.食品酶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郭敏辰主编•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食品生物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随着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应用中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以基因工程为先导,以发酵工程、酶工程为核心,包括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食品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提升我国食品工业技术含量、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核心技术,因此,培养既掌握食品工程技术,又将生物技术熟练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是食品工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介绍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工业菌种分离保藏技术、工业培养基的配制技术、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的种子扩大培养技术以及酶的生产和分离纯化技术、酶的固定化技术等,了解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掌握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熟练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和载体,了解基因工程的一些主要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了解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及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掌握酶制剂的生产、酶的提取、纯化、酶活力的测定以及酶的固定化;掌握常用的发酵工艺和方法、食品发酵工业培养基的组成和制备、菌种活化与扩大培养,了解发酵工程与功能性食品以及食品废弃物的处理。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0绪论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0绪论


① 转基因技术


② 动物克隆技术

③ 人类基因组与基因诊断技术
问答题
• 1. 现代生物技术5大工程的联系。
• 2. 简述生物技术发展过程3个阶段的主要技术特点。
• 3. 为什么说现代生物技术是综合性的科学与技术
体系?
• 4. 比较生物技术发展不同时期的技术、产品及其
附加值有何不同。
• 5. 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哪些领域? 它对人类社会将
定向改造或重建新物种的目的。
通过体外DNA重组创造新生物并给予特殊功
能的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也称DNA重组技
术。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
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
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
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
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的过程。
改造、拼接以产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
蛋白质。Biblioteka 三、 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是指旧有的制酱、醋、酒、奶酪、酸奶及
有机酸的传统工艺。
风肉、果酒、酸奶、乳酪
啤酒、酱油、泡菜、面包
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
汉代的画像石描绘了当时酿
酒的全过程
2.近代生物技术





近代生物技术的产生与显微镜的发明、微生物的
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创立密切相关。
19世纪60年代,巴斯特建立了微生物纯种培养
技术
1943年: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青霉素
20世纪50年代:氨基酸发酵工业
20世纪60年代:酶制剂工业等
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等分子生物
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赋予其崭新的内容,

第1章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第1章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与环境
3、生态环境生物防治和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代谢活动减少环境
(包括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有毒有害 化合物的工程技术系统


应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修复
生物技术与环境
4、环境友好可再生 生物材料和能源开发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天然产品聚交酯” 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如氮或磷不足)条件下,以颗粒
营养水平;健康水平;提高水果和蔬菜的货架期;预防疾病;
生物技术是指应用生物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 生物体系作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改造,获得人类 所需产品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定义:
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 把生物体系与
工程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预先的 设计,定向地在不同水平上改造生物遗
传性状或加工生物原料, 产生对人类有用 的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之综合性科学 技术。
功能稻米
基尔米:拥有降血压、改善睡眠、减肥美容等功能的大 米,售价最高的一种达18元钱1斤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为培育抗病虫的作物提供了新的手段

目前,已经获得的转基因抗虫农作物包括烟草、番茄、 马铃薯、棉花、玉米等

在抗逆境育种上的应用为克服干旱、盐碱等提供 新思路



核心:
蛋白质空间结构, DNA重组, 人工定向改 造蛋白质功能域构象, 使得功能改变。 这被称为是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二浪, 如通 过增加或减少人工二硫键、置换氨基酸等修 饰技术, 提高或改变活性多肽 (激素、酶、 细胞因子) 的稳定性。
1、生物技术与粮食
提高产量、品质
哪种大米更有益身体健康?

普通大米实际上不是“健康食品”

食品保鲜:乳酸菌肽防腐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廖威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绪论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廖威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绪论

转基因食品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GMO)?
是将某一个原生的物种,以人工的方法,转殖接入其它物
种的基因,或者是将该物种的基因做修饰改造后,所产生的新
的物种。这个新物种就具备新的基因型,也因此会有新的性状。 转基因食品? 是以基因改造生物本身作为食品,或者是成份中含有基因 改造生物的食品。一个物种的某一种性状通常是因为它具备了 某个(些)基因,而因为这个基因表现,合成这个基因工的蛋
1.3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
基因工程的概念:
利用DNA体外重组戒PCR扩增技术从某种生物基因组
中分离感兴趌的基因,戒是用人工合成的斱法获叏基因,
然后经过一系列切割,加工修饰,连接反应形成重组DNA 分子,再将其转入适当的叐体细胞,以期获得基因表达的 过程.
.3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
细胞工程的概念:
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进展 2000年6月26日,六国科学家宣布完成了99%的 测序计划,获得了HGP的“工作框架图” (Working Draft),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03月4月, 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测序工作全部
提前完成。
1.1 食品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基亍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基因工程技术是
我国研究人员正在制备用于 基因治疗的基因工程细胞
SCID的基因工程治疗:重症
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者
缺乏正常的人体免疫功能, 只要稍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就会发病死亡。这个病的机
理是细胞的一个常染色体上 编码腺苷酸脱氨酶(简称ADA)
的基因(ada)发生了突变。
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治 疗。
奖的遗传学家。 1885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首次证实収酵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幵建立了微生物纯种培养技术,为収酵技术的収展提 供了理论。 20世纪20年代,工业生产开始大规模的纯种培养技术収酵 生产丙酮和丁醇。同年代,Alexander Fleming爵士収现了青

食品生物技术总教案

食品生物技术总教案

第一章绪论章节:绪论授课对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食品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3.认识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发展史中的地位及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食品生物技术的概念与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事件;2.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3.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4.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教学重点及难点1.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教学方法1. 结合实践,阐述理论;2. 图示、举例、提问、讨论、归纳。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材及参考资料1.陆兆新主编. 现代食品生物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2.Trudy Mckee,James. R. Mckee. B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Edition[M]. 科学出版社(影印版),19993.郭勇. 酶工程[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作业及思考题1.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2.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章节:基因工程概述授课对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理解基因工程的意义作用2.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概况3.树立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提要1.基因及其表达的一般概念与主要内容2.基因工程的概念、内容与发展概况3.基因表达调控4.参考教材与学习网站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2.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概况教学方法1. 结合实践,阐述理论;2. 图示、举例、提问、讨论、归纳。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材及参考资料1.孙明主编. 基因工程[M] .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十五国家理科基地规划教材2.陆兆新主编. 现代食品生物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3.Trudy Mckee,James. R. Mckee. B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Edition[M]. 科学出版社(影印版),1999作业及思考题1.基因工程包括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2.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状况调研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实验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二零一一年九月目录实验一果酒的酿造及感官评价实验二蛋糕的制作与品质鉴定实验三果酱(苹果酱)的制作实验四碳酸茶饮料的制作实验五辣椒味口香糖的制作实验六肉铺的加工实验七低脂雪糕的制作实验八纳豆的制作实验一果酒的酿造及感官评价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酸果酒的酿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分为天然酵母和人工培养酵母两种。

天然酵母即野生酵母,常附着在果皮上。

果汁在酵母菌作用下将中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并且产生二氧化碳。

当前发酵结束后,对果酒进行过滤,控制温度,进行后发酵,可进一步提高酒的品质和口味。

为了保证酵母菌发酵纯正,防止或抑制其它杂菌的活动,必需对果汁进行二氧化硫处理。

二氧化硫可以抑制大部份杂菌的活动,但不影响正常酵母的活动,它具有对果酒汁进行杀菌,澄清,抗氧化,溶解和增酸的作用。

三、材料和设备瓷盘、500ml三角瓶(每组3)、1ml吸管、角勺、玻棒、台秤、糖度计、吸球、2层纱布、试纸(pH3.5)、天平、100ml烧杯、100ml量筒、水浴锅等鲜葡萄、猕猴桃、果酒活性干酵母、蔗糖、亚硫酸四、实验内容1、选料:葡萄(选择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和无霉烂的果实为原料,去掉杂质并冲洗干净表面的泥土。

)2、破碎:葡萄:去除梗,清水洗涤,凉干。

挤破果实,每个处理1瓶,每瓶装0.5斤葡萄,测糖度,测pH值。

3、调糖;先测定果浆的含糖量,按生成1%酒精需要1.7%糖的比例进行调糖,添加能产生约10%酒精的蔗糖,搅拌溶解。

4、二氧化硫和果胶酶处理:二氧化硫的添加常在破碎时或果汁入罐发酵前一次加入,这样杀菌效果较好。

一般常用6%的亚硫酸H2SO3来获得SO2,一般用量是每升果汁加入1 mL亚硫酸。

猕猴桃果实较硬,需加果胶酶处理,加入量为1%。

5、活性干酵母活化:按1g/L的用量,称取活性干酵母,在40℃温水中加入10%的活性干酵母,静止复水活化,8 min轻轻搅拌一次,活化20 min后,加入处理葡萄果汁1和猕猴桃果汁中。

处理2为自然发酵。

6、主发酵:把调好的果浆装入容器内。

25℃发酵,当残糖降至5%左右时主发酵结束(发酵3-5天)。

7、后酿:置于15℃的环境中贮存,使果酒成熟,成熟期约需4天。

8、调配甜酒:调配120g/L糖甜酒,根据原酒的含糖量和要勾兑的含糖量称取相应的蔗糖,搅拌均匀。

9、果酒感官质量评定理化指标与品尝相结合的方法。

果酒的色泽可描述为:紫红、深紫红、棕红、玫瑰红、草黄、黄白等。

芳香可描述为:具有果酒的芳香味,有无其它不良味道。

滋味可描述为:酸、甜、苦滋味及CO2和酒的刺激味,有无异味。

透明度可描述为:是否透明,有无沉淀。

五、思考2、主发酵与后酿有什么不同?实验二蛋糕的制作与品质鉴定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烘烤制品生产的一般过程、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材料和仪器打蛋机、和面机(调粉机)、烤炉、电子秤、烤模、烤盘、电炉等特制粉、标准粉、酵母、盐、油、鲜鸡蛋、糖、改良剂、奶粉、植物油三、实验内容1、蛋糕配方鲜鸡蛋:1.0公斤面粉:0.8公斤白砂糖: 0.7公斤奶油: 0.2公斤水:适当加一些2、工艺流程砂糖→鲜鸡蛋→去壳→打蛋机中打沫约35~50min(观察色泽是否呈乳白色和起泡状态)→ 加入面粉和少量奶油→ 用棒慢慢搅拌均匀→ 装入量为烤盘高的二分之一→(烤盘涂少许奶油)送入已调好温度的烤箱中→ 出炉冷却→脱模成品烤制条件:表盘指示温度160~200℃打蛋条件:打开开关于快档。

四、思考题1、制作蛋糕为什么宜用中筋粉?2、蛋糕烘烤与面包烘烤有何不同?五、注意鸡蛋要求新鲜,打沫要充分。

面粉宜用中筋粉,可用市售特制粉或标准粉。

实验三苹果酱的制作一、实验目的掌握果酱的制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高度水化的果胶束在糖、酸作用下由溶胶变成凝胶。

三、材料和设备温度计、不锈钢刀、不锈钢锅、打浆机、四旋盖玻璃瓶、水浴锅等苹果、食盐、白砂糖、柠檬酸四、工艺流程原料→去皮→切分去核→预煮→打浆→浓缩→装罐→封盖→杀菌和冷却→成品五、实验内容1、原料选择:要求选择成熟度适宜,含果胶、酸较多,芳香味浓的苹果。

2、清洗:将选好的苹果用清水洗涤干净。

3、去皮、切分、挖核:将洗干净的苹果用不锈钢刀去掉果梗。

花萼,削去果皮4、预煮、打浆:将果块放入不锈钢锅中、并加入果块质量50%的水,煮沸15~20分钟进行软化,预煮软化升温要快,然后打浆。

5、浓缩:果浆和白砂糖为1:(0.8—1)的质量比,并添加O.1%左右的柠檬酸。

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浓糖液煮沸后过滤备用。

将果浆、白砂糖液放入不锈钢锅中.在常压下迅速加热浓缩,并不断搅拌;浓缩时间以25~50min为宜,温度为106~110℃时,便可起锅装罐。

出锅前,加入柠檬酸并搅匀。

6、装罐、封盖:将瓶盖、玻璃瓶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沸水消毒3~5min,沥于水分,装罐时保持罐温40℃以上。

果酱出锅后,迅速装罐,须在20mins内完成,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装瓶后迅速拧紧瓶盖。

7、杀菌、冷却:采用水浴杀菌,升温时间5min,沸腾下保温15min;然后产品分别在75℃、55℃水中逐步冷却至37℃左右,得成品。

六、质量鉴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70%;总含糖量不低于50%;含酸量以pH计在2.8以上,3.1左右为好。

七、思考1、观察不同浓缩时间果酱质量及保存期的变化。

2、为何果酱出锅到封口要求在20mins内完成,且酱温保持在85℃以上?3、预煮软化时为何要求升温时间要短?实验四茶饮料的加工一、实验目的了解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所含主要成分及其功能特性。

掌握绿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二、材料和仪器原料:普通绿茶(3~4级茶)试剂:L一抗坏血酸钠、蔗糖、蛋自糖(50倍)、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NaCl、乙基麦芽酚、NaHCO3、绿茶香精、麦芽香精、茉莉香精、柠檬黄、苋菜红。

仪器:电子天平、筛网(100目、200目)、杀菌机、封盖机、不锈钢锅、1000mL量杯、500mL烧杯、不锈钢勺、玻璃棒、温度计、折光仪、广泛pH试纸等。

三、工艺流程饮料瓶、盖→清洗→沥水↓绿茶叶→浸提→过滤→冷却→调配→过滤→加热→灌装→封盖→杀菌→冷却→检验→成品四、实验内容1、主要原料①绿茶茶饮料的主要成分是茶叶浸出汁,或称茶汁、茶汤,故茶叶品种和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茶饮料的质量。

绿茶饮料的原料采用各种绿茶均可,一般以炒青三四级绿茶为主。

要求当年加工的新茶且品质未劣变,不含茶类及非茶类杂物,无污染,色、香、味正常,茶叶中主要成分保存完好。

贮藏过程中防止茶叶氧化的方法有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脱氧剂包装,同时最好冷藏。

茶叶的一般成分见表l。

表1 茶叶的一般成分(%)②水绿茶饮料用水必须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因为绿茶中酚类物质含量很高,与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元素按触,会产生沉淀,影响其质量;浸提用水为碱性时会使茶味缺乏,而酸性水又会使茶汁出现酸味感。

绿茶浸提用水的pH值以6.5~7.0为佳。

③抗氧化剂:使用L一抗坏血酸钠可抑制绿茶中多酚类等物质的氧化,避免茶汤变色,影响茶汤质量。

2、浸提茶叶浸提效果即提取率与浸出方式(间歇式或连续式)、茶叶粒度大小、茶水比例、浸出温度与时间、水的pH值等有关。

茶叶粒度小时与溶剂接触面大,可溶性成分容易浸出,但粒度太小不利于过滤分离,故一般粉碎到6~10目左右为宜;按配方称好所需绿茶(每小组称取茶叶40g),盛于不锈钢容器或陶制容器中,用80℃~85℃的去离子水(纯净水)浸提3min并间歇搅拌,茶叶∶水=1∶100(质量比)。

茶叶浸提条件如下表。

表2 推荐茶叶浸提条件3、过滤浸提后的茶汤,先用不锈钢茶滤器或2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去除茶渣;再用5μm的滤膜或硅藻土过滤,以除去茶汤中的微粒、杂质、浑浊物,使茶汤清澈透明。

过滤完后立即加入茶汤重量0.01%~0.03%的L一抗坏血酸钠,防止茶汤氧化变色变味。

4、冷却茶汤中的单宁等多酚类物质与咖啡因及可溶性蛋白质往往在冷却后络合形成大分子白色浑浊物或沉淀物,这称为茶浊或茶乳酪现象,俗称冷后浑。

因此,可以在茶乳酪形成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部分多酚类和咖啡碱,以遏制茶乳酪的絮凝和聚沉;也可用转溶或冷冻离心法防止茶乳酪的形成。

将过滤后的茶汤经过换热器迅速冷却到常温,通过骤冷使其形成茶乳酪,再通过过滤或离心即可将之去除,得到澄清透明的茶汤。

5、离心将迅速冷却的茶汤经转速为4000r/min的离心机澄清,可将形成茶乳酪的物质及一些不溶性杂质沉降除去,从而使得到的茶汤澄清透明,经调配后在流通过程中不会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浑浊或沉淀。

6、调配将茶汤称重,按比例依次加入以下辅料并搅拌均匀,香精、色素以体积计,其它辅料以质量计;柠檬黄、苋菜红两种色素的浓度均为1%,固体辅料需先溶解并过滤后加入。

蔗糖2.0%蛋白糖(50倍)0.015%维生素C 0.05%抗坏血酸钠0.025%NaC10.01%乙基麦芽酚0.01‰ NaHCO30.025%绿茶香精0.04‰麦芽香精0.04‰ 茉莉香精0.01‰ 柠檬黄0.14%苋菜红0.01%7、过滤对调配好的茶饮料半成品,观察其色泽,嗅其香味,品其滋味,若有不足,可再添加辅料进行修饰。

然后通过微滤膜过滤,保证调配液的澄清透明,防止辅料引入的杂质产生沉淀或浑浊,影响产品质量。

8、灌装先将饮料瓶和瓶盖洗挣、沥干、消毒;将调配好的半成品饮料通过换热器迅速加热到85℃~90℃并趁热灌装,留顶隙lcm左右,立即封盖;为了保持茶汤原有的色、香、味,防止变质,除了去除瓶内的氧气外,最好还应充入一定数量的氮气,且顶隙越小越好。

9、杀菌由于茶饮料的pH值均大于4.5,且接近中性,属于低酸性食品,必须经高温杀菌。

将灌装好的茶饮料,置于115℃~121℃高压蒸汽锅中灭菌15min~20min分钟后,取出分别于80℃、50℃和自来水中分阶段冷却至室温,避免茶饮料长时间受热而变色变味。

然后经检验、贴标,即得成品绿茶饮料。

10、检验根据绿茶饮料产品标准对其进行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检验。

若符合标准,则为合格产品,若有的指标不符合标准,则为不合格品(次品),不能上市销售。

11、绿荼饮料产品标准①感官指标色泽:黄绿色。

香气与滋味:具有该茶种应有的芳香味,略带苦涩味。

组织形态:清澈透明。

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②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5 茶多酚(mg·L-1)≥450咖啡因(mg·L-1)≥100 pH值5.0~7.0③卫生指标砷(以As计,mg·L-1)≤0.2 铅(以Pb计,mg·L-1)≤0.3铜(以Cu计,mg·L-1)≤5.0 菌落总数(个·mL-1)≤3大肠菌群(个/100mL)≤10 致病菌不得检出五、思考题:1、在绿茶饮料的生产中,对原料茶叶有什么要求?对浸提用水有什么要求?2、在绿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白色沉淀或白色混浊物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实验五辣椒味口香糖的制作一、实验原理口香糖是以天然树胶或甘油树胶为胶体的基础,加入糖浆、薄荷、甜味剂等调和压制而成的一种供人们放入口中嚼咬的糖,很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一种糖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