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618-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中医虚拟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临床技能虚拟仿真 临床实训报告

临床技能虚拟仿真临床实训报告临床技能虚拟仿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培训方法,通过虚拟环境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临床实训,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本文将从临床技能虚拟仿真的背景、应用场景、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但传统的临床实训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有限、时间受限、安全风险高等。
而临床技能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水平。
二、应用场景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可以应用于多个临床领域,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等。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环境进行手术操作、病例分析、诊断治疗等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此外,临床技能虚拟仿真还可以用于医学生的考核评估,通过模拟真实的考试场景,评价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三、优势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资源丰富:通过虚拟环境,可以模拟各种临床场景,提供丰富的实训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安全性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临床实训,可以避免患者安全风险和学生自身的安全风险,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3.学习效果好: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操作,提高学习效果。
4.时间灵活:传统的临床实训时间受限,而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四、发展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可能会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现更智能化的临床实训,提供更精确的评估和指导。
此外,临床技能虚拟仿真还可以与远程教育相结合,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种技术。
临床技能虚拟仿真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培训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训资源、安全的学习环境和高效的学习效果。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将会在医学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环境和情境,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实训中,虚拟仿真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供真实的临床情境。
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临床病例和复杂的医疗场景,如手术室、急诊室等。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操作和干预,如手术、注射等,更好地理解临床操作过程,提高实操能力。
虚拟仿真教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传统的实验实训通常需要学生前往特定的实验室进行操作,时间和空间上有限制。
而虚拟仿真教学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进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实训,更加方便灵活。
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如学生的水平、进展和需要等,系统可以提供相应的难易程度和反馈。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实验实训。
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
临床医学涉及到人体生命安全,传统的实验实训存在一定的风险。
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但不会对生命安全带来任何威胁。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大量的实操练习,积累经验,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风险。
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评估和指导。
虚拟仿真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操作过程和结果,可以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判断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反馈和指导,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改进。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临床情境中进行实操练习,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地评估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虚拟仿真教学有望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的重要教学手段。
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 临床实训报告范文

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临床实训报告范文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是一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临床实训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一种真实的模拟环境,让医学学生在其中进行各种临床操作和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的背景和意义,并以某医学院的临床实训报告为例,展示该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背景和意义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的临床实训往往受到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等限制,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有限,这对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而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高度真实的临床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各种操作和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的应用以某医学院的临床实训报告为例,通过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各种临床操作和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模拟手术场景中,学生可以学习和练习各种手术技巧,包括切割、缝合、止血等操作。
在模拟急救场景中,学生可以学习和练习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模拟,学生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
三、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临床实训方法,临床医学技能虚拟仿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真实性: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真实的操作和训练,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2.安全性: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临床操作和技能训练,学生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即使出现错误,也可以及时纠正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灵活性: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和训练,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4.个性化: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通过分析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相应的辅导和训练,帮助他们快速提高。
以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医内科实训教学

26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Vol. 9, No.25手术基础,解剖组织结构和在课堂上的泌尿外科课程,充分利用模拟化教学的优势,降低手术风险,增加真实度的立体化教学[10]。
3.3 手术模拟教学在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手术模拟教学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模拟训练已经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在国外网络教学和异地就诊已经开始普遍化[11]。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大数据网络,使我国在模拟化教学,模拟化培训,异地就诊和异地网络手术,包括泌尿外科模拟手术教学都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12]。
手术模拟教学使学习者的手术操作技能得到快速提高,转变学生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的缩短学习曲线,不断提高学生的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
在发展我国现代化高科技、高标准、精准医疗,规范化医疗,培养更多外科和泌尿外科人才,促进我国泌尿外科的发展,给患者提供更高、更好的医疗环境,手术模拟教学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1] 刘昭,柳雨,周章剑,等. 达芬奇手术模拟训练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819-820,821. [2] 徐宇伦,王磊,杨辰龙,等.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器械培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6):125-126. [3] 李辉,邹昌旭,李云庆. 解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353-354.[4] 吴刚,张尧,靳风烁. 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教学培训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429.[5] Schout BM,Bemelmans BL,Martens EJ,et al. How useful andrealistic is the uro trainer for training transurethral prostate and bladder tumor resection procedures?COMMENT[J]. J Urol,2009,183(3):1297-1303.[6] Hudak SJ,Landt CL,Hernandez J,et al. External validation ofa virtual realit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simulator[J]. JUrol,2010,184(5):2018-2022.[7] Källström R,Hjertberg H,Svanvik J. Construct validity of a fullprocedure, virtual reality, real-time, simulation model for training i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J]. J Endourol,2010,24(1):109-115.[8] 梁培禾,姜庆,林艳君,等. 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对泌尿外科教学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2,23(1):93-94.[9] 王磊,宋健,陈思阳,等. 前列腺电切模拟器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9):13-15.[10] 康宁,邢念增,胡燕生. 手术模拟教学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病案,2013,14(8):61-63.[11] Rosenthal R,Gantert WA,Hamel C, et al. The future of patientsafety: Surgical trainees accept virtual reality as a new training tool[J].Patient Saf Surg,2008,2:16.[12] Zhu H,Zhang Y,Liu JS,et al. Virtual reality simulator for trainingurologists on 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J]. Chin Med J (Engl),2013,126(7):1220-1223.以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医内科实训教学【摘要】 中医内科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在教学中开展中医内科实训是促进教学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坚强纽带。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1. 引言1.1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是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实际临床操作场景,帮助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提高其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学生需要面对真实患者,进行医疗操作,但由于患者安全和保密等问题,实验实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限制。
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临床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应对实际情况的能力。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实验实训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多次练习和模拟各种情况,提高其对于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实现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是实验实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创新方式。
2. 正文2.1 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意义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实验环境可以模拟各种医疗场景,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到临床医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实训。
在临床医学领域,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不影响患者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操作,减少实验风险,提高实验安全性。
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实践技能。
学生可以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中的意义不容忽视。
虚拟仿真 临床应用实践报告范文

虚拟仿真临床应用实践报告范文虚拟仿真技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将现实中的临床场景转化为虚拟的环境,使医学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临床应用,以提高临床技能和决策能力。
本文将从虚拟仿真技术的定义、优势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虚拟仿真技术的定义和优势虚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物理过程和行为,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体验。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真实性高: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使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和体验,增强学习效果。
2.安全性好: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伤害风险,保障学习者的安全。
3.可重复性强: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反复进行实践操作和应用,使学习者能够反复练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便捷性高: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效率。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模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手术操作过程,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等,使医学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术练习和操作,以提高手术技能和安全性。
2.临床决策: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临床场景和病例,使医学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临床决策和处理,以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
3.急救培训: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急救场景和情况,使医学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急救演练和应对,以提高急救技能和反应能力。
4.疾病模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医学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疾病模拟和治疗,以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三、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案例1.手术模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医学学习者可以进行各种手术的模拟操作和练习,如胃肠道镜检查、腹腔镜手术等,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中医临床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临床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高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侯吉华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11期【摘要】中医历经千载而不衰的原因在于,它有着庞大的理论体系,而支撑着这一理论体系的则是中医思维。
建立基于中医思维的中医临床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才是中医教育的正确方式。
文章结合中医特有的思维特点,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提出建设基于中医思维的中医药高校中医临床虚拟仿真训练系统途径,可在同类院校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临床;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基于中医思维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构建”(JXJG-16-12-23)的阶段性成果。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人文特征的一门科学,有别于现代医学,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基于中医思维的中医临床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将成为现代中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一、中医思维临床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参数系统应该包含大数量的完整辩证病例,且病名和证型不重复,具备病例清单,支持指导教师实训教学时随机抽取当场演示示教。
单个病例的望诊应该提供真实病人的舌、面照片;部分病例提供可以现场演示的视频。
(一)系统设计采用web版,方便开放、共享。
同时支持“八綱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教学模式的训练路径,支持临床填写的“病名”和“证型”。
系统分为病例学习和病例考核两大块,学习病例采用经专家审核的临床各科学习病例,需要涵盖中医内科五大系:心、肝、脾、肺、肾。
系统包含76种病名,328种证型,326种方剂,314条治则治法;系统包含不少于120张面、舌图片;包含29种单脉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复合脉;程序中以用户视角实时呈现病例脉象波形图。
(二)思维图展现方式1.学生训练的思维路径与教师的标准思维图可同屏显示,并以多叉树的形式展现,可反映学生与教师关键思维分叉点。
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支持两种以上思维图的展现方式,支持同一病例的多路径思维客观评价模式,同时支持中西医病例。
临床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论文

临床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论文临床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打破了以往以病人为主要练习对象的教学模式。
目前以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平台的模拟实践教学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形式。
通过标准化病人、各种穿刺模型及多功能综合模拟人等,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急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临床教学质量。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学习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
按照我国当前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医学生经过三四年的医学理论学习后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但因为医学生扩招、医疗任务繁重、医患关系变化等原因,教学医院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任务越来越无法圆满完成。
为提高整个临床教学质量,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保证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能力培养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现代化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创设尽可能贴近临床实际的高仿真患者和真实环境开展临床教学和考核,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为医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极好条件,对医学生技能培养意义重大[1]。
一、模拟实践教学概述传统医学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为临床见习和实习,通过跟随带教教师进行诊疗活动,参加教学医院及科室开展的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案讨论等教学活动,利用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的方式完成,具有接触病人数量有限,非常见病种不易遇见,患者不愿配合技能操作,不便多人训练,操作失误容易引发医疗事故或纠纷等缺点,使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离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越来越远。
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以仿真模拟人、局部技能训练模型、计算机交互模拟系统、虚拟训练系统、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等各种人为创设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以更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人文关怀及沟通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独特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中医虚拟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 问题的提出中医学是一门重传承、侧重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注重实践技能,而目前中医院校缺乏针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大多附属在理论课教学之中。
中医学实践教学零散并缺乏融会贯通的训练,加之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缺失和不稳定,实验室环境与医院实际医疗环境的差异,学生对实训课程主观重视不够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中医思维锻炼机会减少、中医思维的片面限制了中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提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虚拟仿真教学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体现。
中医院校如何将中医思维融入其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2 课题界定临床思维: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自己掌握的中医理论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判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定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
应用能力:掌握较为全面的中西医及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西医诊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尤其是强化全科诊疗的思维与基本能力训练,掌握应用中西医学方法与技术处理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并具有对急症、重症疾病初步处理的基本能力。
中医虚拟实训教学:以中医思维虚拟重现为导向,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辅以各种医学模拟教具和模拟人,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为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旨在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核心是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重点是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
目前西医临床技能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式较完善和成熟,而中医药院校的实训教学在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实训项目设置、实训师资培养、还是实训体系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医课程虚拟仿真平台尚在探索初期,大多数都是各院系实验教学平台和网络教育平台等信息化资源的整合,无法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整体优势,缺乏学科交流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如何在中医药院校实现具有中医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问题。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建立以中医思维虚拟重现为导向,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四诊合参虚拟融入符合标准操作规程的虚拟实训系统,制定科学的临床技能实训功能模块划分规则,完成虚拟实训系统管理数据库,制定各虚拟训练模块操作考核标准。
探索构建中医虚拟实训教学体系,可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中医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思路与借鉴。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 课题理论依据教育部2012年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中医学应用人才。
中医学应用人才培养,要始终贯彻“厚基础、精技能、重实践”的指导原则,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规律,借鉴同类高校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构建“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双核心”特色化的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著名的Miller金字塔理论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分为知识积累、知识理解、临床技能演练和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技能4个阶段。
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培养学生能力要依照一定的层次来安排。
如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就要经过模仿、操作、多种操作精确性协调,到操作的自然化这样一种递进的安排。
虚拟实训教学过程要参考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诊疗程序,突出中医药类学生的技能学习规律,体现由简单到复杂,单项到综合,实训到仿真的教学过程。
2.2 研究目标瞄准国内外中医临床技能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系统构建以课堂实验教学、校内外实习和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为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系统开展“虚拟仿真+校企合作+科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系统构建“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社会服务平台”四位一体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2.3 研究内容2.3.1 明确界定虚拟实训功能模块结合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特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及实训流程的草案,组织各临床学科资深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现场调研、讨论修订,并对临床技能虚拟训练中各功能模块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制定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各功能模块间的实训流程。
2.3.2 建立虚拟实训系统管理数据库按照“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个性化、创新能力”的三级能力培养模式,构成相应的实验教学团队;按照基础教学、学科建设及科研服务的功能定位实施三层实验室管理;实现对实训设备的多维信息查询及管理,逐步向在线实时管理过渡。
2.3.3 建立中医基础技能训练平台包括舌象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脉象模拟训练系统、中药方剂模拟教学系统、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中医证候人训练等,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即以中医经络穴位和望闻问切四诊为基础,强调四诊综合训练和辨证论治,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中医基本功。
2.3.4 建立综合技能训练平台按照《全科医师基本技能模拟培训教程》的要求,建立模拟病房、内、外、妇、儿、针灸、骨伤、推拿、五官科及急救等十大专业技能训练软件,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其中模拟病房训练软件适用于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训练的诊断,临床诊疗虚拟仿真主要实现了医生在现实生活中诊治病人的流程仿真,包括虚拟问诊、虚拟体检、虚拟医嘱、虚拟病案书写以及提供用户进行虚拟仿真操作的虚拟病人。
通过信息记录服务器和模型扫描,可指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操作,并在重要内容及容易出错的地方给出重点说明及视频、动画等演示,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训练学生的准确性和灵巧性。
2.3.5 构建远程多媒体视频与软件教学平台利用应用虚拟化,移动互联,云技术为实验教学搭建了一个虚实结合、无限扩展的实验环境平台,师生使用各终端接入,均用统一ID 登陆便能够使用授权范围内的任意实验教学学术资源及实验教学应用,如中医学教学软件、中药学教学软件、针灸学教学软件、方剂学教学软件、中医基础教学软件、足底发射/耳穴发射区教学软件,医学考试系统、医学教学素材库、针灸系统图库等学科教学软件及素材库大大的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页上进行学科的学习和资料的查找,并对自己进行考核,实现实验资源的有效共享并开放、共享、最大化的资源利用。
2.3.6 建立中医临床技能考试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对实验课程、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和思维训练教学等环节的质量进行监测,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实训考核主要采用多层次、多站点的形式对医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训练和评估。
这种考核方式是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学习期、实习前期、实习期),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进行考核的方式。
2.4 研究假设采用多媒体、网络化、虚拟仿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根据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的基本建设任务,以培养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突破传统学徒式医学教育的瓶颈,为受训者提供一个反复训练提高技能的安全环境,在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断强化临床技能规范化操作,也维护患者安全,减少医疗差错。
2.5 创新之处模拟现代中医院的场景、设置、诊疗流程和临床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
积极探索一套适应多数中医药院校实际情况,又特色鲜明的实训室创新模式,构建既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实训能培养要求,又实训内容合理、教学体系完善的中医虚拟实训系统。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 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先结合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特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及实训流程的草案,组织各临床学科资深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现场调研、讨论修订,并对临床技能虚拟训练中各功能模块进行明确界定;完善中医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远程多媒体视频与软件教学和中医临床技能考试等虚拟实训教学平台的内涵建设,探索构建总体规划、整体布局、突出重点、高度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虚拟实训教学体系。
3.2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试点研究法。
通过对大量“关于培养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改革”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实践操作为例介绍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和经验。
将现代先进科技和网络技术应用到实训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探索实训教学信息化道路,有利于创新实训教学方式与方法、有利于激发师生研究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实训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等。
3.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3.4 实施步骤2016年11月—2017年5月结合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特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及实训流程的草案,组织各临床学科资深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现场调研、讨论修订,并对临床技能虚拟训练中各功能模块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制定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各功能模块间的实训流程。
2017年6月—2018年5月相关设备的购置和完善,虚拟实训系统管理数据库、中医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远程多媒体视频与软件教学和中医临床技能考试等虚拟实训平台的建立。
2018年6月—2018年9月相关资料的整理收集,“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中医虚拟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相关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
2018年10月—2018年12月虚拟实训远程教学平台的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