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岩石圈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66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66张PPT)
固结成岩
使地表趋于平坦
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相撞地区可形成 山脉、海沟、岛弧等
(2)板块边界
①生长边界(张裂区):海岭、断层、裂谷 ②消亡边界(碰撞区):海沟、岛弧、造山带
改变地表形态
实现圈层间地区间物质交换 和能量传输
[答案] (1)D [答案] (2)A
• 答案 C
四、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使地表高低起伏
地球外部的太阳 能、地球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读某种地形示意图(图 5-1-8),完成 4~5 题。
图 5-1-8
4.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向斜成谷
D.背斜成谷
【答案】A 点拨:此图为 U 形谷,冰川作用形成。
玄武岩 花岗岩
石灰岩、砾岩 层理构造 砂岩、页岩 具有化石
大理岩 板岩石 片麻岩
•[答案] (1)C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重熔再生
岩浆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图中的 a、b、c、d分别表示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图 5-1-3
岩石圈物 质循环意 义
形成丰富矿产资源
丙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 遭受侵蚀成为谷地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 丙 处开采 最合适;其中 乙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

岩石圈ppt课件

岩石圈ppt课件

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
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
D 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了解岩石圈组成 2.知道岩石圈三大岩石及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3
资料
小知识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得
到。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 识地,震主来要临来时自,对人地们震会波先的感研受究到。上当地 震下发跳生动时,这地时下候岩的石破受坏到还强不烈太冲严击, 产重生;弹十性几震秒动后,,并人以们波会的感形到式左向右四周 传晃播动,,这地种震弹强性烈波的叫破地坏震随波之。而地来震。波 有这纵十波几(秒P波,)就和是横在波地(震S时波逃)跑之的分。 纵黄波金的时传间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 气那三么态,传为播什;么而会横有波前传后播两速种度不较同慢且 只的能感通受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 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 变化。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上升冷却凝固
玄武岩, 花岗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页岩, 石灰岩
层理结构, 化石
大理岩, 片麻岩
20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固 作结 用成
外力作用
变质 作用
变质作用
上升 冷却 凝固
21
物质循环示意图:
22
活动题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重熔 再生
岩浆
岩浆岩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0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0张PPT)

蜻蜓化石
2.沉积岩
层理结构 (一层一层的沉积) 特点
可能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2020/10/23
2020/10/23
变质岩
2020/10/23
3.变质岩
已成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花岗岩 举例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板岩
2020/10/23
变质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理岩
2020/10/23
飞来石
2020/10/23
仙人晒靴
吉林长白山天池
2020/10/23
2020/10/23
2020/10/23
2020/10/23
2020/10/23
1、岩石圈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
• 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
2020/10/23
2020/10/23
2020/10/23
2020/10/23
板岩
白色
2020/10/23
风、流水等外力的侵 蚀、搬运、堆积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岩浆岩
沉积、固结
高温高压变质
冷 却 侵入型 凝 岩浆岩 固
沉积岩
变质岩
2020/10/23 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岩浆
2020/10/23
2020/10/23
2020/10/23
本课小结
1.岩石圈物质循环
2020/10/23
钾 镁 其他 钠2.59% 2.09% 1.41%
2.83% 钙
3.63%



5.00%




8.13%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4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4张PPT)

特征二:常含有化石
沉积岩
裸露岩石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层理结构 特点
含有化石
最典型的沉积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问题①:变质岩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②:有哪些常见的岩石会发生变质作 用,变质后的岩石是哪些?写出它们的对 应关系。
问题①变质岩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大 生
气 物

圈 水圈
圈 水
泸西一中 地理组 张瑞
导入新课
上天、入地、下海三大壮举。宇宙飞船可 以在太空遨游、下海有潜艇,可谓上天有路、 下海有法,但对于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
我看看下面 到底有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地 球里面的情况?
熟鸡蛋剖面图
地球内部圈层剖面图
钻探技术
已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
问题②:有哪些常见的岩石会发生变质作用, 变质后的岩石是哪些?写出它们的对应关系。
花岗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片麻岩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常见的变质岩
总结: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岩浆岩
冷凝作用
侵入岩:花岗岩 喷出岩:玄武岩
侵入岩:结晶度好 喷出岩:有气孔构造
沉积岩
外力作用
二、岩石圈 问题(3)岩石圈是哪一部分?
1.岩石圈的范围
在哪?
岩石圈 = 地壳 +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上地幔的顶部)
二、岩石圈
1.岩石圈的结构组成 岩石圈 = 地壳 +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B
A
C
A 软流层
地核
B 岩石圈 C地 幔
填图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地理】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地理】

①_上__升__冷__却_____,②风化、侵蚀、搬运、堆 积、固结成岩,③_变__质__作__用__,④重熔再生。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 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 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答案:(1)横波、纵波。 (2)莫霍界面上: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明显增 加。 古登堡界面上: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明 显降低。 (3)软流层以上部分(或地壳和地幔顶部)。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1)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__浆__岩__、 沉积岩和_变__质__岩_____三大类。 (2)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可分为侵入 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玄武岩等)。
(3)沉积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 打、日晒及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质 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 岩作用形成了沉积岩。 (4)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 压的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形成 的岩石,如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转化的,这 种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_物__质__循__环__(也称为地 壳的物质循环)。如图所示:
目标定位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描述岩 石圈的构成。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并掌握其主要特 征。
3.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岩石圈的物质循 环过程,明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转化 关系。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通过对_地_震__波___传播速度的研究,地球内 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 地核、地幔和_地__壳_____。

地理岩石圈公开课PPT课件

地理岩石圈公开课PPT课件

10
【对点直测】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
述A.,①正圈确层的气有温随高度增B加而递
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解析 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
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
⑤为内核。平流层(①层)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④层)的
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
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 。
11
【自主复习二】
依据课本P27-29完成《三维设计》P30 第二部分的题纲。 可结合右下部分“必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能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分别是通
过什么作用形成?代表性岩石及特点?
2.物质循环示意图及变式图。
.
12
二、岩石圈的组成
1 岩石圈的组成
测外核为_液____态
.
61
软流层:位于_地__幔_的上部,由_塑__性__物__质__组成 ,是岩__浆___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_地__壳__和
_软__流__层__以__上__的__地__幔__部__分.________。
62
谢谢大家!
不足之处,
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
63
(1)2008北京奥运金牌
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
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D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
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
B.Ⅱ—③ A
C.Ⅲ—⑤
D.⑥—Ⅰ
(3)(改编题)图中箭头体现岩石圈诞生与消亡的是( B )
A.①②
B.③② C.⑤④ . D.⑤⑥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0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30张PPT)

2021/10/10
28
【误区警示】 并不是所有岩石可直接转化 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成沉积岩或变质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可 以相互转化,但沉积岩和变质岩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要先 转化为岩浆岩后再生成岩浆岩。
2021/10/10
29
2021/10/10
30
4
3、圈层的特点: (1)地壳的特点: ①连续圈层;②厚度不均,大陆厚,
大洋薄。
高原
高山
硅铝层岩石
硅镁层岩石
平原
浅海
0深 度
10千米 海平面
20
()
30
地幔
40
2021/10/10
5
(2)地幔的特点: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为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壳
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
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2021/10/10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1.1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阜宁县陈集中学 王长国
2021/10/10
1
学习目标:
1.阅读示意图,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 2.绘制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通过阅读、观察,了解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类岩石。 4.阅读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2021/10/10
27
【方法技巧】 三类岩石的判断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多种形式,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岩石 间相互转化关系是不变的,特别是岩浆岩在示意图中形成的特殊 性。
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1)物质类型判读两个箭头指向沉积岩和变质岩 三个箭头指向岩浆
指向岩浆岩的是上升冷凝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是外力作用 (2)地质作用判读指向变质岩的是变质作用 指向岩浆的是重熔再生作用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PPT优秀课件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PPT优秀课件
2.1
各 种 各 样 的 地 貌 形 态
一.岩石圈的结构
思考: 地球内部如何分层?
什么是岩石圈?
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
什么是地壳?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思考: 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
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 是地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 石却只有2亿年!这是为什么?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恒的 普遍规律。看上去似乎 稳定坚固的地壳,其实 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返回
流水侵蚀地貌
返回
流水沉积地貌
返回
风力侵蚀地貌
返回
风力沉积地貌
返回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地区
风力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沙丘、沙漠、 干旱、半干旱
黄土沉积
地区
流水
黄土沟壑 冲积扇、冲积 湿润、半湿润 河床加宽加深 平原、三角洲 地区
喀斯特地形 石钟乳、石笋、 石柱
知识窗
球状风化地貌
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 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 布区 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 大连池
花岗岩和玄武岩的生产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玄武岩形成 许多气孔?
返回
1
2
3 4
返回
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返回
化石
返回
返回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背斜储油与向斜储水
背斜
新---老---新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向斜 1 2 3
褶皱 形 成初期 ,由 于岩层受侵 蚀很小,背斜 形成山, 向 斜形成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幔
地—?
地—?地核
.
4
17km 2900km
.
5
【对点提问】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2、横波、纵波的速度快慢及传播的介质有 何不同?
横波速度慢,并且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速度快,能够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传播
3、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人的感觉与轮船
上人的感觉是否一样? 陆地上的人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摇晃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考纲扫描】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要求】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
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2.掌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
1
【自主复习一】 依据课本P26-29完成《三维设计》P29第一
部分的题纲。
能够回答: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横波和纵波
.
27
.
28
沉积岩
.
29
沉积岩
.
30
沉积岩
.
31
沉积岩中的“化石”
.
32
化石
.
33
(3) 变质岩的形成?
堆积
搬运
侵蚀
喷出型 岩浆岩
沉积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变质岩
岩浆
.
34
(3) 变质岩的形成
已成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 板岩
.
35
【知识梳理】
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沉积岩 和 变质岩 。

?
沉积岩
.
21
风 化
.
22
侵蚀
.
23
搬运
沙尘暴
.
24
堆积、固结成岩
肉石
.
25
堆积 沉积岩
侵蚀 搬运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
26
(2) 沉积岩及特点
①裸露岩石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构造) ②特点
常含有化石
③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轮船上的人只感到上下颠簸
.
6
.
7
地(球2内)部②①大岩软石致流圈层分包?为括三:个—圈---层----:-地——壳和、—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古登堡界面
.
岩石圈
8
【对点直测】
(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下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D
A.地表
B.地壳上部
10
【对点直测】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
述A.,①正圈确层的气有温随高度增B加而递
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解析 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
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
⑤为内核。平流层(①层)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④层)的
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
传播的速度和介质有什么不同? 2、圈层划分:名称、界线和各自的特点? 3、软流层的位置? 4、岩石圈的结构?
.
2
一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的结构
地球 外部 圈层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上天有路,入地无门”
地球
?
内部
?
圈层
?
地球内部圈层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
3
(1) 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壳
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9
外力作用( 风化、 侵蚀、搬运、堆 积、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
重熔再生 .
喷出岩
冷却 凝固
侵入岩
岩浆40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
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
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 。
11
【自主复习二】
依据课本P27-29完成《三维设计》P30 第二部分的题纲。 可结合右下部分“必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能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分别是通
过什么作用形成?代表性岩石及特点?
2.物质循环示意图及变式图。
.
12
二、岩石圈的组成
1 岩石圈的组成
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
38
2.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 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①高压 ②石灰岩分布 ③岩浆活动 ④风化侵蚀作用强
C ⑤和⑥
D ①和⑤
.
43
.
44
喷出岩 岩浆 侵入岩 变质岩 沉积岩
.
45
3.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 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 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 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 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④重熔再生
.
41
判断方法:
1、“三进一出”是岩浆 2、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 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3、能够相互转化的是岩浆和岩 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42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
的序号是 A ④和⑤
(BD①)和⑥
C ①和④ D ③和⑥
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
号是 ( A )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①岩浆岩 ②沉积岩 ③变质岩
.
13
(1) ?→岩浆岩?
.
14
.
15
火山喷发
.
16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
17
① 岩浆岩的形成
高压
冷却、凝固
岩浆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
18
玄武岩(喷出岩)
.
19
花岗岩(侵入岩)
.
20

C.地壳下部
D.地幔
.
9
【对点直测】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
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地壳
C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解析 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
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
⑤为内核。平流层(①层)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④层)的
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
是液态;③层
特点
岩浆 岩
侵入岩
岩浆冷却凝固 喷出岩
外力作用
花岗岩 、
玄武岩
沉积 风化、侵蚀、搬运、 石灰岩、

堆积和固结成岩 砂岩和页岩
玄武岩有 气孔
有化石和 层理构造
变质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 大理岩、板

发生变质石灰岩 岩、高片温麻岩 大理岩
页岩
高压
板岩
花岗.岩 高温高压 片麻岩37
2.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
岩浆岩 、
岩石类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形成 岩浆上升冷凝
(岩浆作用) 外力作用
(沉积作用)
常见岩石 特点
玄武岩
→ 有气孔
花岗岩
→ 质地坚硬
石灰岩、砾岩 层理构造
砂岩、页岩 具有化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板岩石
片麻岩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36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