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中考文综真题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河北省2018学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综(历史)试题(B)

河北省2018学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B)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3题,1~19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3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 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浯性”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B.领导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3.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材料中的“它”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14.“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革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很多,可以说它是一个预料之外的胜利者。
”“这场战争”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九一八事变15.中共十四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A.邮票、粮票、布票B.私家车出行C.保险公司D.岗位招聘16.下列漫画反映了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结果,由此可以确定A.法国大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美国的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英国最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 1871年,日本政府决定对外派遣“欧美使节团”,这次派遣使节团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考察、研究“欧美诸洲开化最盛之国体,诸种法律、规则等实务”。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l为选择题,卷l1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Cu-64 Zn-65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距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卷Ⅰ(选择题,共47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0~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2.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Al3+ ―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2S03―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018年河北省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docx

11.某人在光二十七年 ( 注 : 光元年 1875 年 ) 的日中写道 : “朝廷俯从和,而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
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
材料中的“洋夷”指A. 英国殖民者B.英法C.日本侵略者D. 八国年,康有40 ,梁启超25 。
革前,两人部没有出国,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于西方的,也只是局限于所的教士的出版物和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
明A. 西方列支持新法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事事C. 新派缺乏D.固派反法13.右所示史入的学主是A.辛亥革命B.北伐争C.井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的略移14. 徐中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派往北,果便是令其中的47 万人被消或被俘⋯⋯海役和平津役指不当,再一次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失。
作者旨在明影响争局的因素是A. 人心的向背B.的士气C. 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力的介入15.右是“文化大革命” 期的一。
中框定的四信息中,不具有一期明代特征的是A. ①B.②C. ③D.④16.哥布在他的旅行日中写道 : “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和收复圣地的事。
,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
”可,哥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A. 求大量黄金B.“ ” 美洲新大C.完成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17.下列国会中,由美国完全主的是A. 《凡和》的会B.署《合国家宣言》的会C. 决定成立合国的会D. 署《北大西洋公》的会18. 下中,某条折反映了日本国民生化的,条折是1870-1998 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示意A.①B.②C.③D.④19. 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智《20 世科技革命与世界史程》一中,重点的是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法拉第的磁感象C. 卡”本茨制造的汽D. 子汁算机的明及用20.右反映的史A.增了中国与非各国的友消B.恢复了中国在合国的合法腐位C.中国外交和世界局生了极影响D.了中美关系正常化21. 世界行前首席家、美国克林政府政部默斯,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当人写20 世后期段史,最有意的事件就是口口所生的革命性的革⋯⋯到下代,惟一有机会在量的模上超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
河北省2018学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综(历史)试题(B)

河北省2018学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B)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3题,1~19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3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 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浯性”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B.领导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3.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材料中的“它”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14.“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革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很多,可以说它是一个预料之外的胜利者。
”“这场战争”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九一八事变15.中共十四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A.邮票、粮票、布票B.私家车出行C.保险公司D.岗位招聘16.下列漫画反映了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结果,由此可以确定A.法国大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美国的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英国最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 1871年,日本政府决定对外派遣“欧美使节团”,这次派遣使节团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考察、研究“欧美诸洲开化最盛之国体,诸种法律、规则等实务”。
2018河北省中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8河北省中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物理一、选择题(10~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l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B.醋酸、硝酸钾、二氧kg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5 m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16.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它们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C.人听到的声音大小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D.开会时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7.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越高的拦河大坝,水的重力势能一定越大C.火车进站时需提前减速,是因为火车受到惯性作用D.地面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是由于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小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6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0.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并不真实存在B.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C.法拉第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21.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密度分别为ρA、ρB、ρc的均匀实心小球A、B、C放入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如图7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
2018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

2018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年(卷),期】2018(000)007
【总页数】14页(P171-18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史料"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2016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第13题分析
2.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
3.基于《课程标准》的史料化试题探索——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简评
4.2019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
5.以“史料”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016年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第13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参考答案)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32 Mg﹣24S﹣32 Cl﹣35.5 Cu﹣64 Zn﹣65卷I (选择题,共47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 蛋白质B. 维生素C. 油脂D. 糖类2. 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Al+3﹣铝离子B. 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 图2所小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 图3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①分别向等质量^8和01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211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18和20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和20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8. 图4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9. “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河北省2018年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含答案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卷Ⅰ(选择题,共50分)11.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
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
材料中的“洋夷”指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12.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
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C.维新派缺乏经验D.顽固派反对变法 13.右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辛亥革命北伐战争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 红军的战略转移D.万人被消灭或47: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1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
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图中框定的四处信息时期的一张毕业证。
15.右图是“文化大革命”中,不具有这一时期鲜明时代特征的是②① B.A. D.C.③④“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16.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
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
”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发现”美洲新大陆 A.寻求大量黄金 B. 收复耶路撒冷完成环球航行C. D.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17.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A. 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D.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1870-1998.A.①B.②C.③D.④19.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B.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C. 电子汁算机的发明及应用D. 20.右图反映的史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消A.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腐位 C.对中国外交和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D.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萨默斯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21.世纪后期这段历史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当人们书写20说,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口口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革……到了下一代,惟一有机会在经济总量的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18年中考文综真题试题
1. 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
主要考查的是对十九大报告的熟悉程度;1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不是十九大的内容,排除①,故选C.
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道德。
题干中的行为都是友善乐于助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正能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由的价值取向没有关系,排除③,故选C.
3. 答案:B
解析:本题中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对没有装灭火器的的公民依法处罚,但是民警自身身为执法者也并没有做到安装灭火器,也对民警作出了相应的处罚,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为公民做示范和榜样。
故②③正确。
①中的财产所有权没有受到侵犯,因为民警是依法办事,而不是非法的。
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身权利和维权途径。
本题中的关键词“辱骂”这是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权(其中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的体现,故
①正确;当权利收到侵犯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权,诉讼是合理的维权途径之一,故③正确;
②做法是不合理的,属于偏激的行为,故②②错误;此题中的隋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不是刑事违法;故④错误;
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题干中通过“机器人采黄瓜”等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是技术的提高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故选择①④;②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说农村率先完成了,先富带动后富者,而不是率先,并且不能说共同富裕实现了,仍然未实现。
故选A。
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塞罕坝的环境改善。
本题干中没有体现出资源种类增多,主要讲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故③排除。
④中建设美丽中国,夸大了塞罕坝的作用;故选D.
7.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根据题干中关键词“以前荒山”到“现在的华北绿肺”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错误;故选C;
8. 答案:A
解析: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根据题干对“回家过春节”的描述得出,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和情感的需求;②曲解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并非物质追求。
④不符合题意,①③正确,故选A.
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成就的表现;从题干中“由绿皮车变成了复兴号”“由排队买票变成大多数人互联网自助买票”体现出了人们的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①没有在题干中体现出来。
③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排除③,选②④,故选D;
10.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从俄罗斯到泰国”“从墨西哥到西班牙”等关键句体现出了我国文化的对外开放,还有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显著提高。
故①②③正确,④表述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
2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文化。
题干中将“壮族三月三”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有利于传承,故②④正确,①表述不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①③,选D.
23.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中的“12个世界民族欢度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得出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故①③④正确,②的表述错误,过于绝对,排除②,故选D。
卷二
24. 答案:(1)法律角度: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依法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裁违法行为,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应该去履行相应的义务。
解析:本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设问行使,设问比较新颖,。
根据题干图一:惩罚不礼让的行为和“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即观点(法律的作用)和怎么做,转换设问,通过图一你得出的启示,选取道德角度或者法律角度进行对室内无烟应该怎么做?
(2)答案:道德素质:尊重他人,遵规守德,珍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得出,因为吸烟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并且也要尊重爱护自己的生命,做一个遵守道德和负责任的公民。
(3)答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
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社会”,切记不要写对个人和对国家的影响。
25(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普通法律无效,宪法是普通法律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解析:本题可以通过题干转换,更快更好的把答案写出来。
转换为“十三届人大上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标准来安排回忆”答案应从两方面法:1.人大的地位和权力2宪法的地位和权力。
即可。
(2)观点:法大。
说明: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同时也为权力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
解析:本题的答题方法为:观点加原因。
围绕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等知识点组织答案即可。
(3)答案: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法律的宣传阻止了贿选行为;法律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公平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法律作用的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划相关的关键词一一对应把答案写下来。
比如:“贿选”对应的知识点为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暴力解决纠纷问题”和不能公平进行选举,得出法律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题目较为简单,切记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材料回答。
(4)答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记忆和区分,题干中强调了综合上述材料,和关键词“法治要求”,材料一体现了科学立法的要求,材料二体现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要求,材料三体现了全民守法的要求。
28.(3)答案: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在奏国歌时严肃注视履行尊重国歌的义务。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解析:做法类的题目一定要先结合具体材料做法,然后就是公民意识的增强。
此题涉及的内容是法律,所以先结合材料围绕权利和义务,然后再答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答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法律赋予我们权利,我们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我们有享受国歌的权利,也有维护国家尊严的义务。
即使权利的享受者,也是义务履行者;要学法守法遵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
解析:观点一定要先写上,在结合材料阐述相关内容即可。
每次提到法律角度后。
要先
找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然后在召开解释。
(4)答案: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了爱祖国的社会主义道德;
(5)答案:法律途径:制裁违法行为的方式来培养民族精神;道德途径:通过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爱国风气培养民族精神。
解析:综合以上材料,材料一体现的是运用法律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材料二体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进行归纳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