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江维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第10课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第10课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第10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议决战前中英两国国情的比拟和相关史料,概括鸦片战争产生的原因。

2.识记《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危害。

3.议决相关史料,多方面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议决中国军民斗争事迹,领会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占的伟大物质。

【学习历程】【自主预习】1、阅读课本,能说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重大史实1)连续(相同点)(1)根本原因:(2)战争性质:(3)战争影响:2)扩大(不同点)(1)从战争历程来看:①侵占力量扩大。

②侵占时间增长。

③侵占地区扩大。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①绽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

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毁坏:【讲堂思考】1、议决阅读课本50页的正文部分并连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战前中英两国国情比拟直接原因:2、阅读课本和下列质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质料一讲义第52页最上面的正文部分质料二(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闽浙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节选自1845年福州将军上奏朝廷书质料三战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身分的国度;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度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劫夺原料,逐渐毁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质料四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觉察自己面临的敌手是完全陌生的。

来自西洋的夷人是汗青上从未遇到过的族类。

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看法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战争以残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产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等著作。

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明白西方的政治、社会、汗青的。

----节选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①政治:②经济:③思想:④对外干系:【反馈训练】1.“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高中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 10 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学习模块】(一)虎门销烟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1) 历史背景:战争爆发前中国与世界世界(资本主义崛起)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经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外交对外扩张根本原因:英资本主义发展,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英国所采取的对华步骤:①“敲门”:正当贸易②“推门”:鸦片走私。

③“砸门”:鸦片战争2、怎么学?首先请同学们注意总结,弄清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和直接原因。

3、学会了吗?我们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中国已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D.清政府闭关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二)鸦片战争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战争经过: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舰挑衅。

结束:1842年8月清求和(2)结果:《南京条约》(184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项目内容影响备注①割地香港岛注意:不是整个香港②赔款2100万银元注意:不是2100万两③开放五口通商简记:广、厦、福、宁、上④协定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可看出此时列强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怎么学?请同学们注意分析《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尤其注意哪些条款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3、学会了吗?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表明了 ( ) ①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抗衡的②落后就要挨打③清王朝的统治处于崩溃边缘④工业革命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概念阐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1)

第12课鸦片战争导学案【自主预习】一、鸦片战争:1.背景:(1)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2)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3)导火线:虎门销烟。

2.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鸦片肆虐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

在禁烟的强烈呼声中,皇帝下决心禁烟。

(2)概况:年6月3日,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3.鸦片战争的经过(1)爆发: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

(2)定海人民的反抗: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盘踞最久的地区。

1842年6月,定海人民把侵略者赶出定海。

(3)结束:______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英《》,鸦片战争结束。

4.《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中国被迫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给英国;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列强还取得了、、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5.美国、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4.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的完整遭到破坏。

(2)的道路被迫中断。

(3)被迫卷入。

(4)总之,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为了扩大,进一步打开中国。

(2)直接原因:提出的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1858年)和《》(1860年)。

4.影响(1)中国的遭到更大的破坏。

(2)清政府发生变化。

(3)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____ 兴起。

我的疑问:知识体系:【学以致用】1、乾隆皇帝时英国派使者来华,送给中国的是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地球仪、铜炮、火枪等,而乾隆帝回赠的却是丝绸、宣纸等,这反映出()A.英国向中国夸耀军事力量 B.中英科技已有相当的差距C.英国已有联合中国之意 D.英国与中国互通有无2、“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0课鸦片战争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0课鸦片战争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0课鸦片战争探求点一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缘由史料导入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英国那么称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

关于鸦片效果,我方力图禁绝,英方那么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

关于通商效果,英方力图取得更大的时机和自在,我方那么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

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防止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互动探求(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力图禁绝〞鸦片贸易的缘由。

(2)史料中所谓的〝世界大势〞指的是什么?(3)据史料,剖析英国发起战争的基本目的。

提示:(1)防止白银外流,维护封建统治。

(2)资本主义的开展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3)翻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卷出生界市场,完成其通商的要求。

名师精讲(1)鸦片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肯定产物。

①英国是事先最弱小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度,拥有兴旺的经济实力和弱小的军事力气,具有翻开中国大门的物质条件。

②19世纪,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具有了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

(2)开拓中国市场以满足英国资本主义开展的需求,是英国发起侵华战争的基本缘由。

①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开展,英国虽然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居首位,但由于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和清政府闭关政策的影响,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的销路不广,英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困境。

②为改动贸易逆差,英国末尾把少量的鸦片输入中国,形成中国白银少量外流。

清政府的禁烟运动使英国靠鸦片贸易翻开中国大门的希望化为乌有,用武力翻开中国的大门成为英国政府的肯定选择。

③英国的鸦片集团和棉纺织集团为了扩展和维护既得利益,成为侵华战争的主要推进者和主要筹划者。

【例题1】史学界普遍以为,〝假设(将鸦片战争)称为商务战争,中国并未制止任何合理商务,只是制止走私,而且制止的是毒物走私〞。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 ) A.与鸦片战争的发作无任何关系B.是鸦片战争发作的根源C.是招致中英间战争的直接缘由D.只是英国发起战争的借口标题立意:此题旨在经过对相关史学观念的看法,考察对鸦片战争发作缘由的了解和掌握才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第 2 页第 3 页料产地和商品市场1、战争经过(观看幻灯片,并结合教材)把握: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过程: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初,清政府由被迫抵抗转向妥协投降第二阶段:1841初—1842年8月,英国开始扩大战争,清政府最终屈服求和。

2、战争结果及危害:结果:战败并签订《南京条约》问题四: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危害?(讨论回答,从英国的侵略目的,中国丧失的主权等方面思考)问题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教材原文回答)过渡: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欣喜若狂。

难怪有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然而事实是不是如他们所想呢?问题六:结合以下材料回答: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

表中贸易不含鸦片贸易额)年份1840 1842 1845 1850输华商品总值52.4 96.6 239 140材料二:英国下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认为:“近年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

”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

1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英国的预期目的方面思考)2 为此,英国又干了什么?(教材原文回答)三、战火再燃1、战争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战争经过: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爆发)②1858年,占领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58年—1860年)①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②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3、战争结果:展示幻灯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问题七:新增开的通商口岸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中国还丧失了哪些领土?主权还受到哪些侵害?(数量上:范围是:地域上:)3、战争的影响:问题八:直接在教材中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课堂回顾: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1

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自学】【疑难阐释】1.重要概念:(1)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在中国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难点精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由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到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革命性质: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1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1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课文知识整理:一、鸦片战争的背景在两国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1)鸦片走私②原因:(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走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2)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地点:虎门;人物:林则徐;事件:销毁走私鸦片;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击帝国主义的士气。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1、英军入侵路线:1840年英军首先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由于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沿海北犯,进攻厦门。

接着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3、中国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2)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3)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爆发原因:英国 清政府2、特点:英法联合;首次攻入北京。

3、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美俄趁火打劫;火烧圆明圆。

4、影响:(1)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害,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 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四、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示:从“原因与目的”、“性质”、“时间与范围”、“后果与影响”等方面概括。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列强侵略的史实,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感受中国人民在反侵略过程中的英勇斗争精神,反思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

第一幕长河落日危机重一、鸦片战争的背景◆各抒己见—探寻原因有人说,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镜头闪回—明确形势观看视频:战前的英国和中国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英国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论从史出—客观分析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进行扩张.1759年英国占领孟加拉,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势力;1819年,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要道,侵略步伐加快;1824年部分占领越南;1838年侵入阿富汗。

这样,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下一个侵略目标---中国!【独立思考】1、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英国要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幕血雨腥风硝烟起二、第一次鸦片战争◆探寻历史—重走战争路◆材料解析—分析现状材料一对于《南京条约》的签订,按当时统治者的语言,这叫做用“抚”的方法结束战争。

签署《南京条约》后三日,清政府对英照会中说,“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

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兹将所拟各条照会贵公使,希即一一照复施行”。

材料二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独立思考】1、清政府对战后两国关系是如何认识的?2、英国人的梦想能否实现?原因何在?第三幕战火再燃灾难深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对比—寻求异同请思考: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对抗--真理越辩越明:【合作探究】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促使中国走出落后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学习模块】 (一)虎门销烟 1、学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1) 历史背景:战争爆发前中国与世界
世界(资本主义崛起)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经济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
外交
对外扩张
根本原因:英资本主义发展,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英国所采取的对华步骤:
①“敲门”:正当贸易 ②“推门”:鸦片走私。

③“砸门”:鸦片战争
2、怎么学? 首先请同学们注意总结,弄清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和直接原因。

3、学会了吗?
我们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 .中国已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D .清政府闭关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
(二)鸦片战争 1、学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战争经过: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舰挑衅。

结束:1842年8月清求和
(2)结果:《南京条约》(184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项目 内容 影响 备注
①割地 香港岛 注意:不是整个香港 ②赔款 2100万银元 注意:不是2100万两 ③开放 五口通商 简记:广、厦、福、宁、上 ④协定 关税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的根本目的,可看出此时列强
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3)影响: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怎么学? 请同学们注意分析《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尤其注意哪些条款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三)战火再燃
1、学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第三子目,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的原因、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直接原因: ①1856年英法军队进攻广州,战争开始; ②1858年,攻占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
半封建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
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
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
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
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
主义经济、
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
发展壮大,在社会发
展形态上是历史的
进步。

(3)结果:《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
另: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c60s—19c90s)
(4)影响:的程度加深。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当堂检测】
年代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英国商品入口总额(元)鸦片走私总额(元)1821 14757132 13693213 2235780
1833 17814260 10119655 12185100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仗徒已足蔽辜。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剧,法当从严。

若犹泄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

—林则徐(1)据材料一,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
(2)从材料一二看,鸦片走私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3)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