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4、溶致液晶
溶致液晶的结构
三 、前沿应用
4、溶致液晶
两种表面活性剂组 装介孔结构的示意 图及二氧化硅的TEM图
三 、前沿应用
5、囊泡
囊泡具有稳定性和包容性,可以作为“纳米反
应器”制备纳米粒子,也可以制备空心球壳。
四 、结论展望
结论
(1)对纳米粒子具有稳定和分散的作用:
(2)对纳米材料形貌具有调控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 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
蹇木强
报 告 内 容
☞背景及意义
☞作用机理
☞前沿应用 ☞结论展望
一 、背景及意义 1、纳米材料
纳米粒子的团聚
一 、背景及意义 2、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
胶束的最低浓度。
一 、背景及意义
2、表面活性剂
有序分子组合体示意图
展望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具有优势,
随着研究的深入,表面活性剂有序分子组合体的
模板功能在纳米材料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
将会与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产生协同作用。
Thank you
三 、前沿应用
3、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SDS、
SDBS、CTAB等
助表面活性剂:
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等
脂肪醇
三 、前沿应用
3、微乳液
(1)配制两种微乳液; (2)物质交换或传递; (3)化学反应并成核; (4)生长成目的产物。
三 、前沿应用
使其反应。
(2)A、B两种反胶束溶液混合,通过反胶束的碰
撞,发生反应,并成核、生长。
(3)反应物由油相进入内部,水解产生纳米微粒。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 可以制备多种纳米金属,包括高熔点和低熔点金属。常规 的热蒸发法只能适用于低熔点金属;
(2) 能制备出多组元的化合物纳米微粒,如AlS2,Tl48,Cu91, Mn9,ZrO2等;
通过加大被溅射阴极表面可加大纳米微粒的获得量。采用磁控
溅射与液氮冷凝方法可在表面沉积有方案膜的电镜载网上支撑制备
纳米铜颗粒。
EXIT
冷冻干燥法
先使干燥的溶液喷雾在冷冻剂中冷冻,然后 在低温低压下真空干燥,将溶剂升华除去,就可 以得到相应物质的纳米粒子。如果从水溶液出发 制备纳米粒子,冻结后将冰升华除去,直接可获 得纳米粒子。如果从熔融盐出发,冻结后需要进 行热分解,最后得到相应纳米粒子。冷冻干燥法 用途比较广泛,特别是以大规模成套设备来生产 微细粉末时,其相应成本较低,具有实用性。
沉淀法主要分为: 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
水解沉淀法、化合物沉淀法等。
EXIT
共沉淀法
在含有多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后,所有离子完全沉淀的 方法称为共沉淀法(coprecipitation)。根据沉淀的类型可分为单相共 沉淀(沉淀物为单一化合物或单相固溶体)和混合共沉淀(沉淀产物为 混和物)。
沉淀法、水解法、喷雾法、水热/溶剂热法(高温高压)、蒸 发溶剂热解法、氧化还原法(常压)、乳液法、辐射化学合 成法、溶胶凝胶法等。
EXIT
沉淀法
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 混合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制备纳米粒子的前驱体沉淀物,再 将此沉淀物进行干燥或煅烧,从而制得相应得纳米粒子。存在于 溶液中的离子A+和B-, 当它们的离子浓度积超过其溶度积[A+][B -]时,A+和B-之间就开始结合,进而形成晶核。由晶核生长和 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形成沉淀物。一般而言,当颗粒粒径 成为1微米以上时就形成沉淀。沉淀物的粒径取决于核形成与核成 长的相对速度。即核形成速度低于核成长,那么生成的颗粒数就 少,单个颗粒的粒径就变大。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Vol 135No 16化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0312*******);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王培义(1960-),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材料。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王培义 张晓丽 徐甲强(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郑州450002)摘 要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软模板作用和稳定分散作用,重点综述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聚集形成的胶团、反胶团、微乳液、囊泡、液晶等各种有序聚集体辅助制备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

展望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形貌调控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材料,形貌调控,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作用机理Progress in f 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surfactant incontrolling of size and shape of nanomaterialsWang Peiyi Zhang Xiaoli Xu Jiaqiang(College of Material and Chemistry Engineering ,Zheng Zhou University ofLight Indust ry ,Zhengzhou 450002)Abstract The f unction of surfactants in controlling size and shape of nanomaterial particles ,which are template ac 2tion and dispersion property ,were anized surfactant assembles ,including micelles ,reverse micelles ,microe 2mulsion ,surfactant liquid crystal and surfactant vesicl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mechanism in assistant formation of nano 2materials are summarized.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of surfactant in controlling of size and shape of nanomaterials is viewed.K ey w ords nanomaterial ,controlling shape ,surfactant ,organized assemble ,mechanism 在纳米材料研究过程中,只有实现对纳米材料微结构的有效控制,才有可能将其更有效地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等高科技领域中,因此,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概况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概况
们 极大 的重 视 。下 面本 文将就 表面 活性剂 以及 它在 溶液 中形 成 的微 乳 液 合 成 纳 米 粒 子 的 研究 概 况 及
构 成 的两 亲性 分 子 , 由于其 两 亲分 子结 构 在溶 液 中 产 生疏 水效 应 ,使表 面 活性 剂 分 子在 一定 条 件下 ,
可 以有 序 的排 列 形 成 各 种 结 构 的表 面 活 性 剂 分 子
Ab t a t S r e a t r es t e a h p i c moe u e i h n w d y r p l d i n il s rn i g sr c : u f t n sa e v rai mp i h l lc lswh c o a a sa e a p i n ma y f d ,a gn a l i e e fo n n p ril e lt g t rp r t e o g n c c e s y F r t e s nh ss o a o tras mir e lin r m a o a t e t mp ai o p e a ai r a i h mit . o h y t e i fn n ma e il c n v r c o mu so s r p e e t l e t b i e e h i u h tc n b s d t o t l h a t l ie o n n r a i a d o g n c e r s n wel sa l h d t c n q e t a a e u e o c n r e p r ce sz fma y i o g n c n r a i a — s ot i ma r l. h s r ve te i s n t i e iw,we d s c s e h e e ttn e ce fs ra tn sa d t e u e omir e lin o h a I is u s d t e r c n e d n is o u fc a t n h s f c o mu so s fr t e

基于表面活性剂调控的金纳米颗粒制备

基于表面活性剂调控的金纳米颗粒制备

基于表面活性剂调控的金纳米颗粒制备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柔软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可以在液体表面降低表面张力,调节表面性质。

依靠表面活性剂的功能,科学家们研制出了许多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技术。

其中,通过表面活性剂调控制备金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金纳米颗粒的制备金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子学等领域。

为了制备粒径均一、结构规整的金纳米颗粒,一些高效的制备方法被提出,比如化学还原法、微波照射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和条件,不能满足绿色制备的要求。

第二部分:表面活性剂作为调控金纳米颗粒制备的工具利用表面活性剂制备金纳米颗粒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制备方法,具有简单、绿色、高效等优点。

其中,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催化剂、反应介质、还原剂等,参与到制备金纳米颗粒的过程。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还原剂和金离子之间的自由能,促进金离子的还原形成金纳米颗粒。

同时,表面活性剂还能调控金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大小等特性。

比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备出球形、六边形、星形、杆状等形状不同的金纳米颗粒。

第三部分:表面活性剂调控金纳米颗粒制备的机制表面活性剂可以影响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机制和过程。

以CTAB为例,它可以在溶液中形成胶束,将金纳米颗粒包裹在胶束中,形成一个类似于微反应器的环境。

在此环境中,金离子能够均匀分布在胶束中,而不被聚集在一起。

在还原反应中,CTAB还可以充当还原剂,与还原剂一起将金离子还原生成金纳米颗粒。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调解反应活性中心的形成和演化,从而影响金纳米颗粒的晶型和形状。

比如,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金纳米颗粒时,SDS的羟基可以吸附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覆盖层,从而强化晶体的表面能量,使金纳米颗粒形状变为六方晶。

结论表面活性剂在制备金纳米颗粒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点,有望成为新型的、绿色的制备方法。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30]黄海鸥,余刚.壳聚糖类絮凝剂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给水排水,1999,25(11):81[31]施凯,田立英,刘振儒综合治理药厂废水的研究水处理技术,1999,25(1):54--58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孙国良(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开发中心仪征21.1900)摘要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论述了袁面活性剂在液相沉淀法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中的作用和原理。

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中对粘土的有机化处理机理。

并对纳米材料表面处理工艺中表面活性荆应用作了较.g,49N阐述。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小是美丽的”,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尺寸效应、电子效应、光学效应和双亲双疏效应广泛应用于农业、电子、化工、通信、环保和制药甚至武器制造等领域。

纳米技术正成为继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可能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新产业革命。

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亲油亲水结构,具有乳化、润滑、洗净、分散、抗静电、杀菌等一系列作用,被誉为“工业味精”。

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从纳米技术诞生伊始,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中,利用表面活性剂优良的乳化和表面活性性能,制备微乳液,每一个微乳液囊作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从而制备颗粒均匀的纳米粒子。

表面活性荆在纳米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有利于其在其它高分子疏水材料:}r的分散,极大地拓宽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

1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颗粒尺寸、形貌和晶型的均一性是纳米材料卓越功能的可靠保证,因此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控制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粒子的形貌及团聚状态。

表面活性剂的引入成为经济和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

1.1在液相沉淀法中应用目前合成纳米材料主要有三种: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其中尤以液相沉淀法最为典型也是最主要的的合成方法。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所起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所起的作用

需要通过实验摸索和优化,找 到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以 实现高效、可控的纳米颗粒制
备。
前景: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对表面活性剂 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不 断开发新型的表面活性剂。
通过合成策略、分子设计等技术手段, 不断优化和改进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型表面活性剂应具备更高的稳定性、 更强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细胞毒性 等优点,以满足在生物医学、环保等 领域的应用需求。
引入功能性基团
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各种功能性基团, 如羧基、氨基等,为后续的修饰和改性提供方便。
03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 具体作用机制
降低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性,一端亲 水,另一端疏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水 溶液的表面张力。
在制备纳米颗粒的过程中,表面活性 剂的降低表面张力作用有助于减小颗 粒之间的摩擦阻力,使颗粒更容易分 散。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 所起的作用
• 表面活性剂简介 •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应
用 •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具
体作用机制
•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实 际效果
•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挑 战与前景
• 结论
01
表面活性剂简介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01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性和 亲油性基团的物质,能够降低表 面张力、增加分散性、稳定乳液 和悬浮液等。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 浓度(CMC),即在低浓度下 即可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形成 单分子膜,具有降低界面张力的 能力,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和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3.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性质
▪ 临界胶束浓度
▪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超过一定浓度时会 从单体(单个离子或分子)缔合成为胶态聚 合物,即胶束(或称胶团)。开始形成胶束 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用CMC表示。当溶液中 形成胶束后溶液的性质如渗透压、浓度、界 面张力、摩尔电导等都存在突变现象。
4.弯矩效应——弯矩在正胶团体系中的作用。 (弯矩是指各向异性的界面上应力的法向分 量与切向分量之差的第一阶矩。)与表面活 性剂分子的几何构型和荷电特性有关。
论点: 在胶团体系中,负值的表面活性 剂作用形成的溶液界面张力将促使体系形成 大量的微小胶团,而微小胶团的大量形成将 使界面张力上升到一个很小的正值。
了解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作用可以有 效的解决微粒的合成细化、稳定、表面修 饰和改性等问题。
2.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 可以用吉布斯公式表示:
通过吉布斯公式可以选择表面活性剂或计算胶 团尺寸。
(1)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
可以根据上边公式计算出表面吸附 量的值,并从吸附量值计算出表面上每个表 面活性剂分子所占的平均面积。将此面积与 来自分子结构计算出来的分子大小相比较可 判断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吸附层中的取向和排 列状态。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功 能和作用原理
一、定义与分类
1.表面活性剂 对于某种水溶液,加入少量溶质,溶液表面
张力急剧下降,但达到一定浓度后,随着溶液浓 度增加表面张力值不再变化。加入的这种溶质就 叫表面活性剂。它对水溶液有表面活性。
例:有机酸盐、有机胺盐、磺酸盐、苯磺酸 盐、聚乙烯醚等
2.分类
(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发现与合成新型的、高质量、性能优异的纳米结构材料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纳米催化材料的在催化应用方面的优异特性及其制备方法,其次介绍了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用到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最后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一、研究背景纳米材料出现许多既不同于宏观体系,也不同于微观体系的奇异性能,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催化方面,纳米材料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由于纳米材料极小的尺寸,导致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更多的活性位将会暴漏出来,显现极高的催化活性。

另外,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所处晶体场环境及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存在较多的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活性很高,使其极易与其他原子或者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催化方面,能够很好的活化反应分子,降低活化能,极大的提高反应速率。

而合成形貌可控的纳米金属结构的方法中,有些会涉及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二、纳米催化材料特性及其制备方法区别于一般催化剂,纳米催化剂表现出如下这些特性:(1)表面特性:在纳米催化剂颗粒中,由于表面原子与总原子周边缺少相邻原子,因而出现许多悬空键,显示出不饱和性,极易与其它原子结合而稳定下来[1]。

当颗粒直径较接近原子直径时,催化剂表面原子占总原子的百分比急剧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都迅速增大,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2)吸附特性:氧在纳米催化剂上的吸附则更为明显,几乎所有的纳米颗粒在有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即使是热力学上稳定性很好的贵金属,经纳米技术处理也能发生氧化反应。

氢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方式将对催化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氢在某些过渡金属纳米催化剂表面呈解离吸附,这对催化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还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镍铝骨架负载高分散性镍所制成的雷尼镍纳米催化剂,呈现了对有机化合物还原反应非常高的活性与选择性。

(3)选择特性:纳米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果,控制反应速率。

不同粒径的同种纳米催化剂可用于控制不同反应的选择性催化。

例如硅负载纳米镍催化剂对丙醛的氧化反应表明,采用粒径在5 nm以下的镍催化剂,反应的选择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醛分解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而生成乙醇的转化率急剧变大;用粒径小于2 nm的纳米银催化剂氧化C2H4,产物为CO2和H2O,而当银催化剂的粒径大于20 nm时,主要产物则变成C2H40。

显然,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是直接关系到催化性能否取得突破性提高的关键问题。

制备工艺和方法对所制备出的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展设计、合成纳米材料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纳米材料的制作方法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非晶晶化法、高能球磨法、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自组装法、电沉积和液相法等。

无论是单一的纳米颗粒还是符合纳米颗粒均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得到。

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结构并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减小表面能、乳化、分散、增溶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化学物质,在工业、农业、卫生和科学技术部门的应用可起到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等作用,几乎渗透到一切技术部门,它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产品,素有“工业味精”之称。

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两部分组成的具有两亲性质的两亲分子。

根据亲水基团的类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

无论是任何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其结构都是由性质不同(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另一部分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这两部分分别处于表面活性剂的两端。

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在溶液中的主要聚集状态有:胶束、反胶束、微乳、液晶和囊泡[2,3]。

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它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就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亲水基的几何形状不同,特别是亲水基和疏水基在溶液中各自横截面的相对大小不同,所形成的胶束形状也不同,有球形、扁球形及棒状等多种形态。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液中也会形成胶束,这种聚集体的结构与水溶液中胶束的结构相反,以亲水基构成内核,称为反相胶束。

胶束与反相胶束的聚集数及尺寸都很小,直径为4-10 nm加水于反胶束溶液时,水增溶到反胶束极性核内,随着水量增加,逐步形成微水相(常有助表面活性剂存在),得到反相微乳液,同样,加油于胶束溶液也可得到微乳液,微乳液及反相微乳液由于内核增溶了水或油,其粒径比胶束及反胶束要大,一般在5-500 nm。

在高浓度时,表面活性剂还可以高度有序聚集形成兼有晶体和溶液性质的液晶相。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液晶结构有层状、六方柱状及立方三种形式,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之间形成的水层的厚度约几个纳米。

囊泡是由两亲分子定向单层尾对尾地结合成封闭的双层所形成的外壳和壳内包藏的微水相构成,从结构上看囊泡可分为两类:即单室的和多室的囊泡的线尺寸约在30-100O nm。

这些有序的聚集体都像一个个微型反应器,尺寸都在纳米范围内。

一般说来胶团的结构可以用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堆积的几何参数来确定,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的主要性能见表一[4]。

表一表面活性剂有序组合体的主要性能表聚集体稳定性耐水稀释性组合体中增溶反应物的数量增溶场所胶束几个月被破坏很少在Stern双电层周围或内部反胶束几个月小水池扩大形成W/O型微乳很少内水池,内表面以及表面活性剂尾部微乳几个月根据形态而异多内池表面以及表面活性剂尾部液晶几个星期多中间和表面囊泡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不变多内池、内部,外表面以及双电层利用这些微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使成核生长过程局限在一个微小的范围内,粒子的大小、形状、结构等都受到微反应器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为实现纳米粒子的人为调控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由于它本身的结构特点,在溶液中体现出诸如乳化、洗涤、消泡等优越的功能。

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认识和研究,针对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所表现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人们开始利用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材料,并通过表面活性剂结构和功能关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对纳米材料的产生、形成过程、纳米微粒的中间控制、纳米微粒表面的性能控制、纳米微粒表面结构改变、纳米结构材料的结构设计、纳米结构材料整体调控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

3.1 控制纳米微粒大小、形状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决定其在溶液中必然形成胶束,而胶束的大小和数目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种类来实现的。

一般地,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团直径为10-10O nm,而胶团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反应器,胶团尺寸大小限定了所生成产物的大小和形状,所以选择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控制胶团结构和大小,可以得到尺寸大小、粒子形态可控的纳米微粒。

J.P.Cason等[5]用化学还原法在AOT反胶团中制备了铜的纳米粒子,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铜粒的影响。

影响Cu粒子生长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溶剂的类型,以异辛烷为溶剂Cu粒子的生长速率明显地快于环己烷作溶剂的生长速率,而且在环己烷中制得的Cu粒子的粒径也稍大,可从5 nm变到15nm。

外加助溶剂或助表面活性剂对Cu粒子的生长速率也有影响,例如微量正辛醇的加入,将降低铜粒子的生长速率。

Chen等[6]在CATB棒状胶束介质中制得粒径约9 nm的CdS及CdSe 纳米棒,发现随着胶束所增溶环己烷的量的不同,所得纳米棒的长径比也不同,随着所增溶环己烷的量的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增大,但是继续增加环己烷的量球形粒子及无规则的粒子也开始出现,这是环己烷的增溶量影响胶束形态的结果。

因为少量环己烷的增溶使得胶束的长径比增大,继续增加环己烷的量,胶束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聚集数变小,球形的胶束开始出现。

3.2 改善纳米催化材料表面性能由于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作用,纳米粉体表面有很多电荷或官能团,其表面能很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纳米粉体微粒表面能倾向于变小而易出现团聚的特点。

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对固体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及其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改善纳米微粒的表面性能:(a)亲水基团与表面基团结合生成新结构,赋予纳米微粒表面新的结构;(b)降低纳米微粒表面能,使纳米微粒处于稳定状态;(c)表面活性剂的长尾端在微粒表面形成空间位阻,防止纳米微粒的团聚,由此改善纳米粉体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纳米粒子表面反应性、纳米粒子表面结构等。

3.3 控制纳米催化材料结构在合成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的方法中,大多涉及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其中大部分将作为包覆剂以精确控制纳米结构的成核及生长,此外有些表面活性剂与金属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也能够影响金属纳米颗粒的生长,从而进一步一项产物的形貌。

有的表面活性剂甚至能够和金属之间形成配体而作为模板来控制金属纳米成形生长。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结构特点决定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形成分子定向排列,利用表面活性剂这一特性可以选择特定结构的表面活性剂,设计特殊的制备方法,得到理想的纳米结构材料。

Tang[7]等人报道了使用十六院基P比唆氯(CPC)作为包覆剂,通过调整晶种法中各组分具体浓度及比例,选择性地制备了单晶的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及立方体的金纳米晶体。

季按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晶种法制备金纳米结构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室温条件下,将适量金种子溶液加入到生长液(其中含有适量的CTAB、氯金酸、抗坏血酸及少量的AgN03)中,可以得到各种形貌的金纳米结构,包括棒状、三角状、六角状、矩形、立方体及星形等[8]。

Kumar等[9]人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离子液体,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碳链长度,得到了球形,片状及环状的金纳米结构。

3.4 形成纳米反应器表面活性剂聚集而形成的状态,尤其是囊泡,它的尺寸为30-l000 nm,可以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

F.Gauffre等[10]研究了多室囊泡的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认为构成囊泡的表面活性剂双分子层对进出囊泡室内的反应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囊泡的大小也可以控制,使得囊泡成为制备粒径大小可控、组成可调的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囊泡用于制备纳米粒子,所用表面活性剂应有“配位”性质,以防金属离子在囊泡中的扩散或“泄露”。

四、展望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的双亲结构,能自组装形成模板,并因其具有的吸附特性而使体系保持良好的分散性,这些特点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显示出相当的可行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为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