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肺结核培训ppt课件

创新宣传方式,提高普及率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肺结核防控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学生特点,制作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宣传材料,提高学生对肺结核防控知识的兴趣和 关注度。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肺结核防控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02
肺结核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盗汗、乏力等全身 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具体包括:X线胸片 或CT检查显示肺部病变;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等。
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治疗方法
筛查方法
采用结核菌素试验、X光检查等 方法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及
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管理措施
对筛查出的潜在感染者进行医学 观察和管理,提供必要的预防措 施和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校园 消毒和通风工作,降低病菌传播
风险。
05
师生健康监测与管理体系 建设
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为每位师生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个人 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等。
肺结核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 律、全程”的治疗原则。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耐药情况,可 选择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药物选择
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二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具体药物选择需 根据患者病情和耐药情况而定。
治愈后管理与复查
01
02
03
确诊患者的隔离
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 隔离治疗,防止其在校园 内传播病菌。
学校防治结核病知识培训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包括长期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咳嗽、咯血等症状。不 同部位的结核病表现各异。
诊断方法
结核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资 料进行综合判断。
危害程度及社会影响
危害程度
结核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加重、恶化, 甚至危及生命。
学校内结核病传播主要通 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 喷嚏等方式将结核杆菌传 播给周围人群。
症状表现
学生感染结核杆菌后,可 能出现咳嗽、咳痰、低热 、盗汗等症状,严重影响 学习和生活。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防控意识不足
部分学校对结核病防控重 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 防控措施。
诊疗不及时
部分学生感染结核杆菌后 ,未能展趋势预测
随着全球结核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 战和机遇。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新的结核病防控技术和手段将不断涌 现,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更多 的支持和保障。
未来,学校将更加重视结核病防控工 作,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和资源整合利 用。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学校防治结核病知识 培训
演讲人: 日期:
• 结核病基本概念与危害 • 学校结核病防控形势分析 • 校园环境卫生与消毒操作规范 • 师生健康教育与宣传引导工作部署 •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安排 • 合作机制建立与资源整合利用
目录
01 结核病基本概念与危害
结核病定义及分类
结核病定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 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 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演练计划和目标。
内容全面
学校结核病防控培训ppt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岑溪二中 南渡中学 岑溪中学 三堡一中 岑溪五中 岑溪六中 市二小 岑溪职校 岑溪三中 三堡一中 诚谏中学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17 17 17 14 14 15 9 19 17 16 12
1
一、结核病的基本知识
二、学校结核病疫情
三、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
2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传染病。它是因 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结核杆菌后所致,全身各个 器官均可受累,但以肺部最为常见。人群普遍易感, 15-54岁青壮年发病居多占80%左右,全年均可发
病。
3
4
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 1~4X0.4μm。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无鞭毛。专 性需氧。最适温度为37℃,低于30℃不生长。生长 缓慢,在一般培养基中每分裂1代需时18~24小时, 营养丰富时只需5小时。 结核分枝杆菌故对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 2min死亡。此外,脂质可防止菌体水分丢失,故 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粘附在尘埃上保持传染性 8~10d,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对湿热敏 感,在液体中加热62~63℃ 15分钟或煮沸即被杀 死。对紫外线敏感。直接日光照射数小时可被杀死,
2、多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
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以及校园内传统媒
体宣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
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
23
3、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按照学校卫生的相关规范
学校预防结核病知识

学校预防结核病知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学校是结核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之一,因此,学校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师生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预防结核病的知识和措施。
一、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一个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
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此外,结核病还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二、学校预防结核病的知识1. 提高师生的认识:学校应该定期开展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知识竞赛等,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
2. 加强学校环境的卫生管理:学校应该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
食堂要做到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物不受污染。
3. 建立健康档案:学校应该建立师生的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结核病。
对于有结核病病史的学生,学校要做好隔离管理,防止病情传播。
4. 高危人群的筛查:学校应该对来自疫区或者有结核病家庭史的学生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并进行隔离治疗。
5.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学校要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避免与患者分享餐具等。
三、结核病的症状和治疗结核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乏力、体重下降、盗汗、发热等。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治疗结核病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通常需要至少6个月以上。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且完成整个疗程,以防止病情复发和药物耐药。
四、学校防控结核病的效果评估学校应该定期对预防结核病的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估学校防控结核病的效果:1. 结核病感染率:通过检测师生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评估结核病的感染情况。
2. 结核病发病率:统计学校师生中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评估结核病的控制效果。
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 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1、晨检工作
学校应当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落实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 否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有可 疑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保健室。
学校名称: 培训时间:
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 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 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 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健康人被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 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
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 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2、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
班主任应当及时了解因病缺勤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原因,如怀颖为 肺结核,应当及时报告学校保健室 ,并由保健医追踪了解断证明,学校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结核病定点医 疗机构的医生,对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的学生病例,应开具休学诊断证明: 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 2、胸部X光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 3、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 4、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建议休学的其他情况。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 症状; 2、咯血及血痰; 3、胸闷、胸痛; 4、气急。
● 注意: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发热2周以 上等症状中任何一项,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沼机构进行检查。
结核病疫情控制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学校)

结核病疫情控制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学校)结核病疫情控制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学校)
1. 结核病简介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影响肺部和其他器官。
- 结核病传播方式包括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2. 结核病的症状
- 结核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和体重下降。
-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发热、盗汗和夜间出汗。
3. 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 注射结核菌素试验可以帮助检测结核病感染。
- 结核病的预防包括接种结核疫苗和遵守个人卫生措施。
- 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和治疗感染者。
4. 学校结核病控制措施
- 学校应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监测学生的结核感染情况。
- 学校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 学校应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5.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 可以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形式的健康教育资料,向学生传达
有关结核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 健康教育资料应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图示,以便学生理解
和接受。
结核病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学校在控制和预防结核病
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实施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学校肺结核知识和防控技术培训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核心知识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六、师生职工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
学校职责
对于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学校和班级,单纯PPD强阳性者如不按照要求进行预 防性服药的。学校必须采取线上教育等形式进行教学,确保观察期内与其他 人员无接触。
对于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要做好症状监测工作,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 核可疑症状,应立即到宿迁市中医院就诊。
教职员工体检工作的开 展
• 体检时间:具体时间由学校决定
• 入职前必须进行 • 常规体检应每年1次
• 体检内容:
• 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和胸部X光片检查
其他学生体检
➢中考和高考体检:
• 体检时间:根据当地中考和高考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 体检内容: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和胸部X光片检查(按当地的要求)
• 通过落实学生健康体检、晨检以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 登记制度等——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
• 处理好散发疫情——防止爆发疫情出现
• 处理好暴发疫情——防止疫情蔓延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 )
一、常规预防措施
二、散发疫情防控 措施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处置
(一)健康体检 (二)健康教育 (三)学校环境卫生 (四)监测与报告
健康体检
健 康 教 育 疾控机构:
学校环境卫生 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并协助
学校预防结核病知识

学校预防结核病知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侵犯其他器官。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学校应该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和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和健康水平。
以下是学校预防结核病知识的相关内容。
一、结核病的基本知识1.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会释放出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2. 结核病的症状: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浮现胸痛、咯血、消瘦等严重症状。
二、学校预防结核病的措施1. 宣传教育: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结核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2. 环境卫生:学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特殊是教室、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滋生和传播。
3. 个人卫生: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等。
学生应该避免与患有结核病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去拥挤的场所。
4. 早期筛查: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包括胸部X射线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
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5. 隔离管理:对于已经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学校要进行隔离管理,避免与其他学生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同时,学校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病例的报告和追踪工作。
三、学生个人预防结核病的方法1. 增强免疫力:学生要保持良好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适量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提高反抗疾病的能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咳嗽时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3. 避免与患者接触:学生要尽量避免与已经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避免使用同一餐具、水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
影像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痰标本实验室找结核分枝杆菌很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肺结核
以药物治疗为主 抗结核药物有20多种,包括一 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 物等 治疗周期较长,6-8月
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没有特效药及特定的治疗方法 对症处理 自身免疫力 治疗周期比肺结核短很多。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菌素时,致敏的T淋巴细胞受到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
淋巴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 48~72h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 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正常胸片
CT:肺结核并空洞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高危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 病情较重
儿童及婴幼儿感染少见,可能 与暴露机会大小有关,低年龄 组发病较轻,可能与免疫反应 程度有关
肺结核
可能很长 甚至终身潜伏 潜伏期一般认为没有传染性
潜伏期
均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般为1-14天 多为3-7天 潜伏期具有传染性
肺结核
肺结核
勤洗手 多通风 强身健体 咳嗽礼仪 ……
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不聚集 戴口罩 少外出 勤洗手 ……
都怕热、怕酒精,而且还怕紫外线
常规防控措施
疾控措施
学校措施
技术
支持
协助
疫情
和指
学校
监测
导
因
学
病
健健校
缺病
康康环 晨 勤例
体教境 检 追报
检育卫
查告
生
登
记
卡介苗 卡疤
结核菌素试验PPD:已感染的机体,当再次接触少量结核杆菌或结核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口号: It’s time(时不我待)
宣传主题:携手抗疫防痨 守护健康呼吸
2020年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
致病元凶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菌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感染。
主要症状
肺结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结核
传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 触者 ②免疫低下的人群 ③接受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 疗的患者 ④HIV/AIDS人群 ⑤糖尿病患者 ⑥尘肺患者 ⑦其他特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