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包括饮食、礼仪、教育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服饰文化的差异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

总体看来,传统的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服饰的民族特色,善于形与色的含蓄,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与之不同,西方人则突出表现个性,追求感官的刺激,崇尚人体美,对他们而言,服饰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就色彩而言,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

在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

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

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另外,我国还有服饰上的“五行色”。

“金木水火土”分别是指“白绿灰红黄”,“君子佩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佩玉为道德与修养的标志,“羊脂玉”更是玉中极品。

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的象征。

白色有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郁郁葱葱的树木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

绿色寄寓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四合院民居的灰色,灰色具有朴素魅力。

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婚礼,红色的春联。

红色是激情和运动的颜色;红色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红色是民俗与文化的颜色。

黄色的琉璃瓦,金秋的树叶和丰收的农田,是最亮丽的色彩。

黄色代表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

黄色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

给人明亮与欢快的感觉。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与紫色,白色是纯洁、正直、神圣的象征,更是一种魅力的代表,所以西方人均喜欢用白色作为新娘的婚纱礼服。

紫色是一种高贵和财富的象征。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范本模板】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范本模板】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由其精神本性所决定,而精神本性又由该民族的境况所造成。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文化是人们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中西方服饰之间的差异是基于各自民族地理环境、文化渊源、历史发展本身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种族人们的服饰活动,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一、中西方的社会构成及其文化特征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20世纪以前,中国四周几乎都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东、南濒临太平洋,西有喜马拉雅山和大沙漠,北有大戈壁、大草原和原始森林.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中,自古以来,安居着华夏各民族.虽然也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和改朝换代,但以中庸内敛的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却被传承下来,中国服饰文化符合礼仪就是美的倾向正是开端于此。

西方文化是以围绕着地中海的北非尼罗河文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南欧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来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而形成的,地跨亚、欧三大洲,由多种文明相互碰撞混合,交替支配和影响,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文化的移动而形成的。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被放到了一个社会关系空前复杂,充满各种冲突的外部世界之中,每个个体强烈地意识到内在的心理欲求受到外部复杂环境的制约,从而培养了他们通过思辨、科学、和民主等社交活动来了解世界的兴趣.正是这种对客观实在世界认识的兴趣,启示了西方服饰审美文化对客观对象的重视。

二、中西方服饰文化的比较1、服饰审美意识的差异.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物我同构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既是古代中国人的人生之最高理想,也是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

这样一种审美观点表现在服饰文化上就是展现自然的人格精神。

人、自然三者之间的互不冲突:衣不可束缚身体,人亦不可破坏自然规律。

在服饰上追求自然地遮盖人体,服装的宽松离体使身心自由,体现了融己于自然的脱俗的境界,因此中国服饰审美具有趋向内敛、内涵的特点,体现了一种简单自然、宁静致远的潜在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内在灵魂. 西方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把主观和客观分开,明确地提出主观为我,客观为物。

中西服装文化差异 (第二版)

中西服装文化差异 (第二版)
中西方服装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 在起源、设计理念、穿着习惯和
时尚观念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交流 的加深,中西方服装文化也在 相互影响和融合,这种影响和 融合也将为未来的服装设计和 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的服装文化注重实用性和意 境表达,而西方的服装文化则更 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表达
谢谢聆听
xxxxxx
西方
西方的穿着习惯则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正式场合, 男性通常会选择穿西装或燕尾服,而女性则通常会选择 穿礼服或裙子。同时,西方的穿着也更加注重舒适性和 时尚性。例如,在休闲场合,人们通常会选择穿牛仔裤 、T恤等舒适的服装
4
中国
中国的时尚观念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例如,"儒雅"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 念,它强调的是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同时,"中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它强调的是不过分追求时尚和潮流,而是讲究适度和和谐
导师:xxx
1 服装的起源 3 穿着习惯 5 总结
2 设计理念 4 时尚观念
1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各个 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 服装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 有趣且值得探讨的话题
2
本篇文章将从中西方服装的 起源、设计理念、穿着习惯、 以及时尚观念等方面,深入 探讨中西方服装文化的差异
1
中国
中国的服装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古代 ,中国的服装主要是以实用为主 ,例如长袍、马褂等,都是为了 保暖和方便行动。随着时间的推 移,中国的服装文化逐渐发展出 了自己的特色,如汉服、唐装等 ,这些服装不仅具有实用性,还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西方
西方的时尚观念则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西方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因此西方 的时尚观念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表达。同时,西方的时尚也更加追求创新和突破传统。例 如,在西方时尚界,"反叛"和"颠覆"是常常被提及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是打破传统和 常规的创新性设计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中西方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传统。

服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中西服饰文化方面,可以从服装的历史渊源、服饰的功能和象征意义、服饰的设计和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可以从服装的历史渊源着手。

中国的服饰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周代、汉代。

汉服作为传统的中国服饰,曾经流行了几千年之久,其特点是宽袖、大襟、长衫、长裙等。

而西方的服饰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受到了古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的服饰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西装、裙装、裤装等。

其次,中西服饰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服饰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上。

中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因此服装在两种文化中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服饰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保护身体、展示个性和表达社会地位。

古代的朝服和官服就是为了显示权贵的身份和地位而设计的。

然而,在西方社会,服装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审美选择和时尚的追求。

服装不仅仅是保护身体的工具,更是用来展现个人品味、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最后,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还反映在服饰的设计和风格上。

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中西方的服饰设计和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服饰设计注重的是整体的和谐和对称美,追求端庄、典雅和内敛的风格。

色彩上以红色和金色为主,寓意着喜庆和吉祥。

而西方的服饰设计则更加注重个性和时尚,更强调个人的审美追求和表达。

色彩上更为多样,可以使用各种鲜艳和对比强烈的颜色,以突出个人的时尚品味。

总结起来,中西服饰文化在服装的历史渊源、功能和象征意义、设计和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它们对服饰的不同认知和追求,导致了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和尊重他人文化的服饰差异很重要,这有助于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英语作文

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英语作文

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英语作文英文回答:Cultural dispariti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ttire are multifaceted and reflect the distinct historical, social, and aesthetic values of each civilization.Eastern atti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modesty and collectivism, emphasizes comfort, functionality, and symbolism. Traditional garments like the kimono in Japan, the cheongsam in China, and the hanbok in Korea prioritize loose-fitting silhouettes, breathable fabrics, andintricate patterns that convey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cial status.In contrast, Western attire has historically favored individualism, opulence, and ornamentation. Clothingdesigns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have showcased elaborate cuts, vibrant colors, and detailed embellishments. Tailored suits, gowns, and dresses emphasize the wearer'sbody shape and personal style, reflecting a preoccupation with appearances and self-expression.Other notable differences include:Material: Eastern garments often incorporate natural fibers like cotton, silk, and linen, while Western attire may feature a wider range of materials, including synthetics and animal products.Color: Eastern attire tends towards muted tones and monochromatic palettes, while Western attire embraces a broader spectrum of colors, from vibrant hues to neutrals.Formality: Eastern attire often distinguishe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occasions, while Western attire has a more fluid approach to formality, with many garments serving both casual and dressy purposes.Influences: Eastern attire has been influenced by Buddhism,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while Western attire has been shaped by Christianity, the Enlightenment, andindustrialization.中文回答:东西方服饰文化差异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文明独特的历史、社会和审美价值观。

服饰美学的应用影响及中西差异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服饰美学的应用影响及中西差异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

服饰美学的应用影响及中西差异分析研究论文(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西方服饰美学差异浅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服饰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美学功能日益显著。

当鲍姆嘉通提出比较完整的美学理论将美学确立为独立学科之后,服饰美学作为美学的分支其研究也日益深入。

服饰是人类文化乃至审美文化最早的物态化形式之一,作为物质文明反映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等观念形态或曰精神文明的外在感性显现形式,也体现人们心灵深处的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外化或曰直观化的审美形态之一。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自然中西方服饰美学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中国服饰美学的发展是在道和儒的学说信仰影响下不断成长与发展起来的,推崇儒家与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总结了这个时期文艺发展的丰富经验,将美学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

这种思想长期指导和影响了中国服饰美学的发展。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美学与哲学观念,这与西方截然不同,与东方其它各民族也有差异。

在女装的宽衣造型上表现出了一种中国风格的神气与韵味,流露着民族的潜在精神和文化的内在灵魂。

它体现了中国女性贤善宽容,自然朴质,淡泊明志的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还有贤淑婉约,含蓄内敛,柔中寓刚,宁静致远的风韵气质和个性色彩。

道家美学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追求虚静,即是同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无须外力,无劳外界,无形无言,恍惚无为,顺应到服饰之上就是服饰应当趋向自然,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互不冲突的。

衣不可束缚或加害身体,人亦不可破坏自然规律。

在服饰上追求自然地遮盖人体,不以自我张扬炫耀为目的,不大肆表现个体。

中西方服装差异作文

中西方服装差异作文

中西方服装差异作文你有没有发现中西方的服装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各有各的特色呢?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中西方服装的差异。

先说说咱中国的服装吧。

咱中国的传统服装那可是满满的文化韵味。

就拿汉服来说,汉服的款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有曲裾深衣,那长长的衣摆和绕来绕去的线条,就像古代文人笔下的山水画卷,曲径通幽,每一处褶皱都仿佛藏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穿上汉服,感觉自己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雅士或者佳人。

还有旗袍,这可是展现中国女性韵味的绝佳代表。

旗袍紧紧地贴合着身体曲线,把东方女性的柔美、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的开衩设计那叫一个巧妙,走起路来若隐若现的小腿,既有含蓄的美感又不失小性感。

而且旗袍上的刺绣那更是一绝,精美的花朵、灵动的鸟儿,一针一线都是手工艺人的心血,就像是把一个微观的花园绣在了衣服上。

咱中国服装在颜色上也很有讲究。

红色在中国那可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所以在婚礼等重要场合,红色的衣服就特别受欢迎。

黄色呢,在古代那可是皇家专用色,普通老百姓可不能随便穿,这体现了咱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服装上的反映。

再看看西方的服装。

西方的服装就比较注重人体的线条展示和个性表达。

比如说西装,那可是西方男士的经典装扮。

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装,就像男人的第二层皮肤,笔挺的线条,精致的领口和袖口设计,让男士们穿上后瞬间变得帅气又精神。

而且西装的颜色搭配比较多样化,经典的黑、白、灰是商务场合的常客,而在一些时尚派对上,男士们也会大胆地穿上蓝色、红色等鲜艳颜色的西装来彰显自己的个性。

西方的礼服就更不用说了。

女性的晚礼服常常是低胸、露背、大裙摆的设计。

低胸的设计大胆地展示女性的胸部线条,露背则把光滑的背部肌肤展现出来,大裙摆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当女士穿着这样的礼服走进舞会大厅,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公主。

而且西方礼服在材质上很舍得下本,丝绸、蕾丝、天鹅绒等各种高档面料经常被使用,这些面料摸起来柔软顺滑,穿起来也特别有质感。

在日常穿着方面,中西方也有很大不同。

中西文化差异之服饰文化观[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之服饰文化观[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之服饰文化观何谓文化,这是一个非常难以作答的问题。

简言之,文化就是人类的内在精神和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都创造出了风格独具,光辉灿烂的文化。

而且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竞相发展,使得世界文化这个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

时至今日,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都会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服饰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人类生产力水平的反映,也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心理活动的体现。

服饰文化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着衣服、鞋袜,佩戴首饰以及打扮自己的风俗习惯,也是展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服饰即是人类文化的历史标记,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象征。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有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杨,25)一、中西服饰文化差异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并在一个相对固定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形成。

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华儿女对异域文化兼收并蓄,在漫长的封建体制下,形成了发达的文化体系。

相对而言,西方文化是在尼罗河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基础上,在各民族迁徙的过程中形成的。

其中各种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活跃的文化体系。

从这一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找到代表中西两种文化的服饰所具有的明显差异。

下面将从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不同的着装观念、不同的着装方式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

1.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服饰能够护体、御寒、美化自身。

此外,它还是民族的、性别的、身份地位的、职位的象征。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办理不同的事物时,往往要有不同的着装,以服饰助事,不仅能协调气氛,增强效果,也有助于办事的顺利与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大学期末论文
题目:对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分析
学院:兴湘学院
专业:英语
学号:**********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5年11月30日
对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分析
摘要:服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服装文化,由于中西方各民族在审美观念、着装理念和服饰礼仪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内涵、不同特色的中西方服装文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西方服装的特征差异,和中西方服装文化的对比,以及导致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服装文化都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是祖辈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对于服装文化的差异,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我们独特的民族服装文化,使之在世界文化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中西服装;文化;差异性;民族服装文化
Abstract:Dress is a culture symbol of a nation,a partic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of human.Different times have different dress culture,because Chinese and western nationalities exist differences in aesthetic standard ,dress concepts and etiquette uniforms,which formed different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 culture.This article introduced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 ,compared 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 culture and the reasons lead to diversit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 culture.Through the argumentation, we can see that 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 culture have rich content and distinct identity,there are precious culture heritages form ancestors,and also especially become the rarity of the world culture.The diversities towards 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 culture,we should select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inherit and advocate our distinctive nationality dress culture,make it outshine in the world culture.
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dress;Culture;Diversity;Nationality dress culture
一、服装的特征差异
一是服装思想观念差异,中国的服装表现出浓重的道德、礼仪色彩,通常具有保守、含蓄、隐喻等特点,朦朦胧胧,藏而小露,隐含寓意,给人以审美的感
受。

它所呈现给人们的感觉亦是和谐,庄重和高雅。

而西方的服装则以经济实用性为主,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随意、大胆、开放,它所呈现给人们的感觉便是舒适,简单。

二是服装颜色差异,一个民族对服装颜色方面的喜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体现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

在中国古代,黄色是皇室贵族的象征,另外,黄帝作为华夏文明的开创者,“黄”色又代表了中国人的肤色,因此,黄色就成了中国古代最喜欢的颜色之一。

黄色标志着权威、神圣不可侵犯,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

而中国人对红色也是极为偏爱。

红色代表着吉祥、温暖、热情洋溢,一直是中国服装文化中十分崇尚的颜色,古代的婚礼,新郎新娘都身着红色。

而在西方人看来,红色则象征着血腥、不详和灾难,是人们所不喜爱的颜色。

他们更钟爱于白色和紫色,因为白色代表着纯洁、美好,紫色象征高贵。

西方的婚礼,新娘都穿着洁白的婚纱,步入幸福的殿堂。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装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

法国人特别喜欢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二、服装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传统服装文化观念的特色
1.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
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它装饰,表达丰富的想象,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现实主义的效果。

精致的刺绣艺术、丰富的色彩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表达出东方特有的艺术特色。

2.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和谐美感,严肃庄重,美观高雅,能起到烘托的作用,服装文化与环境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二)西方服装文化观念的特色
1.突出表现个性
西方人着装重在表现自我,追求个性。

寻求对平衡的突破和片面性的掘进,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而别具一格;通过着装充分表明自我的理想境界和各种观念,展现自我价值,借以标明自我。

2.追求感官享受
西方服装注重的是使欣赏者能激发性感,形成小寻常的感官刺激。

设计大师通过精心设计、独特的色彩搭配组合,充分体现性别的心理、生理特征。

因此在西方,性感明显的服装是界定其品牌服装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中,自古以来,安居着华夏各民族。

尽管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征战和改朝换代,但一次又一次的统一,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的国度。

与此相对,西方文化是以围绕养地中海的尼罗河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民族大迁徙而形成的。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前者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环境中发展繁荣起来的,具有相对单一而鲜明的个性特色,后者则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环境中,由多种文明相互混合,交替支配和影响,伴随着民族的迁徙而形成的,具有混合性特色。

在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服装文化,必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服装文化的变迁过程上看,中西方也完全不同。

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胸怀,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他文化,但始终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使整个中国服装史的演变过程基木上沿着一条线发展,在造型、结构上起伏不大,但个性十分鲜明。

进入20世纪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伴随着反帝、反封建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人先是被动地,后来又主动地接纳西方服装文化与国际接轨,形成现代这种国际化的服装文化。

而西方服装的变迁过程可归纳为从古代的宽衣文化,经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以后的窄衣文化,这与主宰西方服装民族文化和文化中心的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人一方面通过殖民运动向外扩张,把西方的窄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另一方面也受到世界其他文化的冲击,尤其是来自东方文化的冲击。

于是,东西方文化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共同形成各种国际化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维堤:《中国服饰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邓婕:《图说中国传统服饰》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张其旺:《服饰文化与着装艺术》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惠娟、李海涛:《服装造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诸葛铠:《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