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1)教案(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新生命的诞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分析、科学思维、科学交流。通过学习新生命的诞生,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培养证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并能够与他人进行科学交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过程中,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新生命的诞生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设计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①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推荐的科普书籍,并做笔记,记录下对新生命的诞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 观后感悟:学生观看纪录片或浏览网络资源后,要求撰写观后感或感悟,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诞生的认识和感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 探究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选择一个与新生命的诞生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探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新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体的生殖细胞(3)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2、情感目标:(1)揭开人的诞生过程和双胞胎的奥秘,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和重点:(1)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

(2)人体的受精的实质及受精的场所。

教学过程:一、精子和卵子[引入]:教师将问题引到本课主题(新生命的诞生),并说这与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有关。

[图片演示]:精子和卵子图片。

[学生讨论]:通过观看图片,学生讨论精子和卵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人的生殖系统你知道卵和精子是从那里来的吗?——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2)子宫的作用: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三、受精[录象播放]:受精过程的录象。

(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3)教师解说:受精: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1)能够接近卵子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子的精子只有1个,最终,卵子和精子形成一个受精卵.(2)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就形成了受精卵,新生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3)受精卵形成后,一面——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称怀孕)[提问]: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的实质是什么?[幻灯片演示]:受精的实质使学生明白受精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

[讨论]:你从媒体所知道的,避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措施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另外一种避孕措施:结扎输精管或结扎输卵管。

四、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2)五、巩固练习1. 人的生命周期的起点是()A.胎儿 B.受精卵 C.婴儿 D.卵细胞2.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和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A 卵巢、子宫B 输卵管、子宫 C输卵管、输卵管 D 卵巢、输卵管3.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的是()A 许多精子到达女性的生殖器官内B 许多精子接近卵细胞C 一个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D 一个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第一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同步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浙教版)

第一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同步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浙教版)

通过母 体阴道 产出
例题3:如图1所示为女性的生殖系统,产生卵细胞的场所是
,(填
结构名称,下同)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受精卵一
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下移,早期胚胎附着于
时,女性怀孕,即妊
娠。如图2所示为卵巢和睾丸随年龄的发育情况。我们读图可知A为

发育情况。
【答案】卵巢;输卵管;子宫内壁;睾丸 【解析】产生卵细胞的场所是①卵巢;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②输卵管; 受精卵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 边下移,早期胚胎附着于③子宫 时,女性怀孕,即妊娠。从图中可以看出A比B晚发育两年,所以A是男生,B 是女生;如图2所示为卵巢和睾丸随年龄的发育情况。我们读图可知A为睾丸的发情况。故答案为:卵巢、 输卵管、子宫内壁、睾丸
精子和卵细胞
受精卵 婴儿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细胞是由两个生殖细胞——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 胞相互结合而产生的。
精子和卵细胞
精子(生殖细胞)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个体很小, 约0.05毫米长,只有在显微镜下才 能看到。精子的形状似蝌蚪,由头 部和长长的尾组成,能够游动。精 子的头部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细 胞核内携带有遗传信息。
形态 结构
蝌蚪形,有尾,能游动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卵细胞
女性 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
直径约为0.1毫米,是人体内最大的细 胞 球形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质中 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
产生器官
睾丸
卵巢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内均携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 相同点

例题1.人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这是因为( C ) A.卵细胞内含有遗传信息 B.形成受精卵时卵细胞起主导作用 C.卵细胞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浙教版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母亲的伟大。

2、通过介绍生男生女的奥秘、双胞胎形成的原因等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难点: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母亲分娩胎儿的录象,看到一个婴儿诞生了。

问:有没有关于婴儿的一些疑问需要老师帮忙解答?生(自由发言):婴儿在妈妈肚皮内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东西?如果要吃东西,他是怎样吃东西的?为什么妈妈能怀孕生小孩,爸爸不能?小孩生出来的时候为什么要哭?婴儿身上为什么有血,是不是医生把他的皮弄破了?妈妈肚皮内的小孩是怎样形成的?讲述:当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相遇并相结合的时候,新生命的诞生的故事也就开始了——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我们就说女性怀孕了。

二、新课展开(一)新生命的诞生问:怀孕的女性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你知道有哪些呢?活动:四人小组讨论。

汇报:(1)我阿姨怀孕是,我妈,外婆总嘱咐她不要感冒,不要乱吃东西等,可能是怕引起婴儿的残疾---- (2)听过一些报道:在妇女怀孕期间服用了某些抗生素药,或吸烟、酗酒吸毒等,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3)不可以经常在电脑前工作,或过度看电视等,可能会导致婴儿畸形,发育迟缓---(学生拿出他们收集的资料解读给其他同学听,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教师给予评价、补充、并过渡。

(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展示:出示一些写有“孕妇慎用”、“孕妇禁用”的药物的说明书,问: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生可能会认为:影响婴儿,引起婴儿的残疾。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1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1浙教版

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基本过程;(2)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技能目标:(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母亲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即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性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1、受精的实质、受精的场所2、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教学难点1、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共存、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兼用的教学策略。

课前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问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展示预习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感悟,提升。

教学思路预习内容从“与家人互动”开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亲切感;再通过独立完成知识点、与同伴合作完成讨论问题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小组的在课堂上的展示,充分分享合作的喜悦,教师给予点评,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受精与受精卵的分裂);录象(受精过程、分娩过程、试管婴儿);幻灯片(精子与卵子结构图、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等)预习内容:1、家庭采访题——请你和你的家人共同完成:(1)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心情和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在母亲肚子里的第一次“活动”是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的血型_________,妈爸的血型__________,你长得更像谁?(4)从母亲怀孕到你的出生共经历______________月;(5)刚出生的你,体重是____________千克;2、自主预习题——请你独立完成:一:受精与妊娠(1)什么是受精?(2)受精的场所在哪里?受精的实质?(3)受精卵与胚胎的不同?“怀孕”在科学上称为?(4)结合受精和胚胎的形成过程,说说人的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5)避孕的方法?(男性有哪些?女性有哪些?)二、胚胎的发育(6)受精后第几周出现胎盘?(7)胚胎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相连通吗?(8)胎盘起什么作用?脐带连接着谁?(9)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为什么?(10)胚胎第几周具人形?从哪周到哪周称为胎儿?三、分娩与养育(11)从受精到胎儿出生需多久?胎儿就是婴儿吗?(12)胎儿又是怎样从母体内娩出来的呢?(13)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会夭折。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步骤?”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图解资料,初步理解受精卵的形成过程。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拓展资源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受精卵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生命的诞生,包括受精卵的形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人体发育的早期阶段。
4.生物学模型:使用生物学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5.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发布课堂学习任务、作业和拓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我评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受精卵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图解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推荐章节,进一步了解人体生殖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总结,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通过在线平台、微信群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同时,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进行指导和反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教案新生命的诞生新生命的诞生走向成熟走向成熟1.3动物的生长时期1.3动物的生长时期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1、复习:什么是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有何意义?2、引入:而新个体是通过生命周期的哪个生长时期产生的?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一样吗?二、新课教学(一)、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有性生殖的概念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的生命周期,你在课本图中试着填出人的生殖过程。

概括:像人那样,通过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2、动物的受精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如右),提问:下面这些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吗?追问:这些动物的有性生殖有什么不同?3、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特点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胚胎发育的图片:提问:卵生和胎生这两种主要胚胎发育方式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哪里?引导归纳出:卵生和胎生的不同点你能举出常见的一些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吗?补充:卵胎生的胚胎发育方式的具体表现,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动物如鲨鱼、蝮蛇等。

投影出课本上动物胚胎发育的表格投影放在培养皿里的打开的新鲜鸡蛋,让学生观察,认识到卵生动物的卵很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a、体外受精的动物所形成的受精卵一般在什么环境中发育?b、这两种受精方式哪一种更优越(有利于受精卵的形讨论:a、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这对胚胎成)?发育有什么意义?b、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说说理由.(二)、无性生殖利用多媒体展示变形虫和水螅的生殖过程的录象和图片引导归纳: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的特点问:这两种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点,与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归纳:像变形虫和水螅那样,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课堂小结】动物的生殖方式具有多样性【布置作业】作业本B P5-6【板书设计】1.3动物的生长时期(2)(一)、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通过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1《新生命的诞生》课程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1《新生命的诞生》课程教学设计

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都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了解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并能比较它们的不同。

3.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知道主要器官的功能。

4.知道受精的过程,场所和妊娠的过程。

2、能力目标(1) 通过视频播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的学习能力(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

遵守性道德,懂得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点人体的生殖系统,生命的诞生过程;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生命的诞生自拍的采访视频“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引入人都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二)受精与妊娠观看受精卵形成视频,阅读课本P4,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描述受精与妊娠的过程。

1.受精的场所在哪里?2.受精卵最后在哪里发育?请同学们小组汇报交流。

(三)精子和卵细胞1.比较精子和卵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精子卵细胞结构大小形状请同学们小组汇报交流。

(四)人的生殖系统读图,小组讨论完成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结构数量功能结构数量功能睾丸卵巢输精管输卵管阴茎子宫精囊阴道思考与讨论: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中,有些器官的功能比较类似。

请指出与睾丸、输精管、阴茎等男性生殖器官相类似的女性生殖器官分别是什么?(五)性道德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体发育还不完全,经济尚未独立,不具备法定结婚年龄情况下,随意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

四、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那是不是避孕做的好,就可以随便发生性行为了呢?下面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讨论一下,等会我们一起来交流。
一对具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两性行为后,女性就可能怀孕。这时男女双方就是孩子的父母,要同时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由此可见,性行为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且还涉及到下一代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来说,身体的发育还不完全,性器官也不成熟,经济也尚未独立,偷尝禁果,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遗憾。而且从法律上说,不具备法定结婚年龄情况下,随意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因此青少年要学会自尊自爱,保护好自己。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发育期间,卵巢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目标三:受精与妊娠]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自主练习》P7 1
【布置作业】作业本A P1-2
2.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A.卵细胞
B.胎儿
C.受精卵
D.婴儿
注意:膀胱是泌尿系统中时贮存尿液的器官,不属于生殖系统。
生:不让精子和卵子结合,男的使用避孕套;精子卵子结合后,女性服用避孕药把受精卵杀死;受精卵变成胚胎后,去打掉。
4、为了防止意外怀孕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避孕。
性教育
师:是啊,这些信息都会告诉我们,孕妇怀孕了。但现在我们搞计划生育,如果不想要这个小生命,可以怎么办呢?
师:大家对这些也有一定的了解,刚才有同学提到去堕胎,这样其实是很不道德的!首先,等于谋杀一个小生命,然后对女性的危害也非常大,严重的会导致不孕症!
同学们,大家好!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长得像父母,又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吗?
对,是妈妈生的,那我们是如何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物质,又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婴儿的呢?请打开课本,用5分钟时间阅读P1-2,并完成相关问题。
[目标一:精子和卵细胞]
1、人的性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它们的_________内携带着_______信息。其中精子是______性生殖细胞,它的形状像______,有_______,能够游动;卵细胞是_____性生殖细胞,一般呈______形,是人体最_____的细胞,直径约为_______毫米。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发育期间,卵巢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敏感”的课,在讲到精子与卵怎么会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学生不肯讲出“性”这个字,在老师讲出后,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所以这堂课如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词是很关键的,这和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时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
2、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____________,一面沿着___________往下移动,进入______。
3、怀孕(妊娠):随着分裂次数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_______,并附着在_______壁上,这叫做怀孕,也称妊娠。
[目标二: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的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发育期间,睾丸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_______个精子。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1)教案(新版)浙教版
课题
1.1新生命的诞生(1)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3.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
教学
重点
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
难点
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
准备
PPT
教 学 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板书设计】
1.1新生命的诞生(1)
1、男性的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_______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器官,能产生_______,还能分泌_________。在青春期发育期间,睾丸开始产生_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_______个精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