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PPT
人美版小学美术课标知识树PPT课件

欣
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
赏
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
评
述
应 达
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 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 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到
的
目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
标
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 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
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 造
型·表现 、 设计·应用 、 欣赏·评述 和 综合·探索 ;将九
课
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
标
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
基 本
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特
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明。
第
造型·表现
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 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
学 段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 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 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阶
段 目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 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 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 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 造 型·表现 、 设计·应用 和 欣赏·评述 )为一体;②美术与其 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四册说教材知识树

能力。
03
欣赏·评述课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和评述。通过讲
解、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探讨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 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 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 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提 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 学习效果。
环保材料的选择
介绍环保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在设计中优先选择环保材 料。
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
讲解节能减排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设计实现 节能减排。
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
通过设计作品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践行绿色 生活。
04 欣赏·评述领域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
学生作品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05 综合·探索领域
跨学科知识融合探索
美术与语文融合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美 术形式,表现文学作品中 的场景和人物,加深学生 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美术与数学融合
利用几何图形、对称等数 学概念,引导学生进行美 术创作,培养学生的空间 感和审美能力。
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形状与空间表现
基本形状的认识
形状与空间的组合
教授学生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基本形状,并了解这些形状在自然界 和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 生体会形状与空间在画面中的组合和变 化,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空间感的塑造
小学生手工艺品创作中的造型表现教学,ppt课件教案

缝制技巧
介绍基本的缝制技巧,如 平缝、锁边等,以及如何 应用这些技巧制作手工艺 品。
安全注意事项
刀具安全
强调在使用刀具进行手工艺品制 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割
伤自己等。
热熔胶枪安全
强调在使用热熔胶枪时的安全注意 事项,如不要烫伤自己等。
剪刀安全
强调在使用剪刀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如不要割伤自己等。
和技巧。
作品互评与交流
目的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互评,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鼓励 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注意事项
教师需引导学生以积极、尊重的态度进行评价,避免出现负面情绪 和冲突。
教师点评与指导
目的
交流与分享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创作心 得,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04
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
学生作品展示
目的
通过展示学生手工艺品作品,增 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同时
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方法
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可以设 置在教室内或学校展览区。
注意事项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思路
通过教师的专业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 识自己的优缺点,提高手工艺品创作水平。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逐一评价,提出有针对性 的建议和指导,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注意事项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避 免过于笼统和抽象,注重实际操作和细节处理。
05
总结与展望
本节课教学总结
01 02
毛线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说教材知识树

故事、游戏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
探索各种生动有
坚持面向全
趣适合学生身心
体学生的教
发展的教学手段
学观
教
学
建
议
注重评价方 法灵活性和 多样性
注重形成性 评价对学生 的发展作用
体现学生在 评价中的主 体地位
评
价
建 议
建立教师评 价体系进行 自我分析反 思
利用美术馆、
图书馆、公
图书室中的 美术书籍和
以美术与自 我、社会、 美术与自然 环境
注重学生的体 验过程、力求 使教材的基础 性开放性有机 结合
写教 体材 例的
编
注重学生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 培养、满足成 长需要
4、重视参与实践,鼓 励探究创造。
1、促进学生人格发 展、
5、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 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
《小学美术说课》课件

CONTENTS
• 小学美术课程概述 • 小学美术说课技巧 • 小学美术说课案例分析 • 小学美术说课实践与反思 • 小学美术说课的未来展
01
小学美术课程概述
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 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意义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03
02
详细描述
04
展示不同色彩组合的视觉效果,引导学生 感受色彩的美感。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05
06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进行 绘画或手工制作。
案例二:创意手工制作
总结词:通过创意手工制 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创造力。
介绍各种手工制作的工具 和材料,以及基本制作技
回顾整个说课过程,分析优点 和不足之处。
02 收集反馈意见
向参与听课的教师、学生和领 导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 说课的看法和建议。
03 改进与完善
根据反思和反馈意见,对说课 内容和技巧进行改进和完善, 提高说课水平。
0 分享交流经验 4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说课经
验和技巧,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
05
说课中的技巧
语言表达
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教学思路和内 容。
多媒体运用
合理使用PPT、视频、实物等多媒体资源 ,增强教学效果。
互动环节设计
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时间把控
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 重点突出。
说课后的反馈与反思
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程说课稿模板

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程说课稿模板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报名时间:12月16至19日。
面试现场确认时间为:12月16、17、19、20日,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8日。
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对一解答。
各位考官好,我是____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
(问好) 根据新课改理念,现代美术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形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出自______版___年级(上/下)册第___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主要内容是_(课文内容)___,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创作____(具体创作的对象)_____,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体会创作的乐趣。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六年级的学生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对于造型元素、表现方式、形式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题材,进行构思创作。
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对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还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所以我会在学生创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把握住事物的内在特征。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本课的重点是:……(创作技能,手法等)难点是:……(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造型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理解并运用简单的构图原则,使作品具有和谐感和美感。
-熟悉各种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自己的创意。
举例解释: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强调点、线、面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的应用。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将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形成具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作品。此外,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构图原则在作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分享创作心得;
5.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鼓励尝试新方法,勇于表达自我,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造型元素(点、线、面)的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会运用基本形状进行创意组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
-创意思维的激发与培养,帮助学生跳出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性创作。
-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绘画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如何使材料与创意相得益彰。
-学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如何在小组成员间形成有效的互动,促进共同成长。
举例解释:针对创意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创作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构图原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解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构图原则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创作中。对于绘画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教师应提供多样的材料,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小组协作方面,教师应设计合适的团队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利用课堂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课件

汇报人:美术教研组
01
主题选择
主题选择
美育
视觉形象
关键词
造型艺术
创作
根据课堂学生表现
低段、中段、高段的年龄特点不同。
根据平时学生课堂创作的作品情况
作品没有造型美感、缺少造型艺术表现特点。
02
培养造型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造型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造型能力是小学美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让 学生去体验不同手段和方法,感受美术创作的乐 趣,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形式美的法则,这是小学 美术教学的核心所在。
研究成效——教师的变化
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增强
培养研究成效
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提升
学生的变化
学生的美术兴趣提升 学生的观察力提升
06
课堂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研究成果
课堂研究成果
低段学生
中段学生
高段学生
社团研究成果
01
在科幻画中培养学生造型能力
02
在黑白线描画中提升孩子造型能力
重视学生观察力、临摹能力的培养, 达到培养学生造型表现目标。
中段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造型表现能力
课堂培养学生造型表现的策略
01
提高学生“点、线、面”造型表现能力
高段策略
02 加强临摹及图片写生练习,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03 加强学生作品从粗糙到精细的练习要求,
提升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05
课堂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研究成效
异,学生表现出的作品也有差异。
04
课堂培养学生造型表现的策略
课堂培养学生造型表现的策略 Nhomakorabea教师充分研读教材, 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动物表现主题
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绘画剪贴
针对学生需要 开发教材
各种纸材 装饰鱼
塑料瓶 制作鱼
橡皮泥 捏鱼
在造型与表现的过程中各取所需 互为合作 探索提高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生活中的鱼
关注 自然环境 社会生活
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我设计的自行车》
认知自行车 设计自行车
拼图玩具 合作拼摆
分工明确 设计添加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学生作品
运用美术语言学会创造性地 加以表达,学会解决问题。
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 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 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 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 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 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 美情操,完善人格。、
小学人教版美术教材
教材解读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
综合·探索
小学美术 四大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
综合·探索
小学美术 四大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说课程标准
说教材
编写特点 编写体例 内容结构 立体式整合
说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说 课 程 标 准】
《会响的玩具》 《会飞的玩具》
四年级 《会走的玩具》
《会爬的玩具》
《会游的玩具》
一年级 《会滚的玩具》 《会摇的玩具》
玩具创作主题
五年级 《会跳的玩具》 《会亮的玩具》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玩具创作主题
针对不同学段 技法表现逐渐丰富 培养造型表现兴趣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 分目标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学习领域
认知造型元素 增进创新意识
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 分目标
感受体验媒材 设计制作创造
欣赏·评述
学习领域
认知造型元素 增进创新意识
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 分目标
感受体验媒材 设计制作创造
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审美情趣
一年级 《鱼儿游游》 《瓢虫的花衣裳》
二年级 《蜻蜓飞飞》 《孔雀翩翩》
三年级 《迷彩服》
动物表现主题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学会逐渐深入观察发现事物特点, 进行有趣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生活经验 工艺制作
动物表现
绘画技能
学习主题 玩具创作 造型 设计 欣赏 综合 表现 应用 评述 探索
……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融
第一学段
合 与
综
合
了解基本造型语
言和表现方式
广 度 与 深 度
融
第二学段
合 与
综
感知 体验 比较 合
把握造型感觉掌
握美术方法
广
度
与 深 度
第三学段
形成富有个性的 造型观念和情感 态度
【说 建 议】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对比
倡导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积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尝试各种工具 和简单媒材
体验造型 活动乐趣
课程标准 小学学段划分
6个年级 3个学段
学习使用工具 体验媒材效果
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
丰富想象 创造欲望
课程标准 小学学段划分
6个年级 3个学段
运用丰富 造型元素
发展美术构思 与创作能力
第三学段 五~六年级
课程标准 小学学段划分
6个年级 3个学段
坚持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分学段设计课 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更加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强化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 关注文化与生活,体会多元化美术发展方向。 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说 教 材】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1
1
整体结构注重知识 连续性和递进性
人教版美术教材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1
生动性 准确性 新颖性
流畅性 自由性 独特性
美术要素 美术活动
美术手段
造型
表现
基础性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1
作品展示园地 互相欣赏点评 完善自己作品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评价建议
家长评价
了解参与美术学习 体会美术氛围
【说 建 议】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美术教室
社团活动
素材资料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雕塑 绘画
造型 游戏
工艺 制作
三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2
绘画
二年级
水墨画 水彩画
四年级
线描画 油画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2
一年级
室内 造型 形体
游戏
室外
实物
纸材
四年级
四年级
二五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2
泥塑
拼贴
工艺 制作
插接
拓印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3
2
认知造型元素 增进创新意识
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 分目标
感受体验媒材 设计制作创造
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审美情趣
认知造型元素 增进创新意识
美术课程 分目标
激发探索欲望 体验探究学习
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
第三学段 五~六年级
课程标准 小学学段划分
6个年级 3个学段
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艺术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 总目标
(三维目标结构)
人文素养
【体现美术教学观念的深层次转型】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 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
划分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15课 16课 16课 18课 11课 7课
【说 教 材】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知识模块造型·表现学习主题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设计·应用
相辅相成 密切关联
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 综合·探索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知识的立体整合
三年级
二年级 《会转的玩具》
艺术表现的鱼
认知 感悟
表现 创造
通过美术学习和造型表现 活动亲近自然、参与社会、 融入生活。
【说 建 议】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评价建议
导向性
帮助学生学会 自我反思 自我评价
激励性
评价
衡量学生美术学习表现为主体的形成性评价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评价建议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评价建议
造型
不可分割
表现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1
第一学段
【利用自然材料】
造型表现
第三学段
【综合利用加工媒材】
第二学段
【探究材料特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2
2
学习领域上强调知识
1
综合性和探究性
整体结构注重知识 连续性和递进性
人教版美术教材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编写特点 2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内容结构
教材名称(总课时) 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名称(总课时) 造型表现领域
一年级上册(20课) 二年级上册(20课) 三年级上册(20课) 四年级上册(20课) 五年级上册(16课) 六年级上册(12课)
13课 13课 15课 1(20课) 三年级下册(20课) 四年级下册(20课) 五年级下册(16课) 六年级下册(12课)
教材名称(总课时) 一年级上册(20课) 二年级上册(20课) 三年级上册(20课) 四年级上册(20课) 五年级上册(16课) 六年级上册(12课)
教材名称(总课时) 一年级下册(20课) 二年级下册(20课) 三年级下册(20课) 四年级下册(20课) 五年级下册(16课) 六年级下册(12课)
美术课程标准 修订稿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 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 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 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 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 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 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 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 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