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词性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二语法一、语法概述(常识,只作为了解)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主要包括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3、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4、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是陈述关系。
主语可以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2)宾语动语一个句子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那就会有动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3)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4)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5)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它主要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基础知识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一、实词: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鲁迅、学生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长江、高原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政治、文化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星期六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美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里、外(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和“很”,“不中国”×),而受形容词修饰(如“美丽中国”)。
②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例如: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柳树。
B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说、打、开始、进行eg:听课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eg:发生地震,有.钱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喜欢、希望、担心、怕eg:恨他表示使令:叫、让eg:老师叫你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eg:我会了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eg:来一下表示判断(判断词):是eg:我是学生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很喜欢”)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eg:雨一直下着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
eg:我能算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eg:你走来○7语法用法:作谓语例如:他正在听课。
小王对他的表弟说了几句话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大、小eg:高高的树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丑陋、疏松、干净eg:漂亮的衣服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eg:走得慢慢的蜗牛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很丑”),能带“的”(“高的”)②语法用法:作谓语和定语例如:(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作谓语)。
这棵树太大了(作谓语)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三分之一、5、三万、6倍表概数(约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1.词性

1、记住(知识系统、基本内容)2、内容讲解3、习题语法第一节语法部分知识系统语法:语言的规则,构词造句的规则。
词法:(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单句、复句)1 词性(词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语气词)2 词组(结构):并列、偏正、补充、动宾、主谓、介宾、的字、连谓、兼语、同位句法:1 单句:现代汉语句子基本结构式:〔句首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2 复句:联合:并列、承接(连贯)、递进、选择、解说偏正:因果、假设、转折、条件、目的3 句组(句群)B 语法部分能力及素质培养:1 多音多义字辨析。
2 同义词辨析。
3 形似字辨析。
4 词语的表达作用(阅读理解)C 语法部分重点难点:字、语素、词、词组的区别第二节词法一词性 1 名词概念: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类别:时间名词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星期三方位处所名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郊区附近到处教室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名词、方位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特点:受代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修饰、也可以修饰名词。
指人的名词可加“们”表示多数。
有的可带“子”“儿”“头”等词缀。
鉴定方法:1 (有)+数量词+名词2 在+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3 从……到……(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月亮月光光明明亮光亮亮光火光火热冰冰冷冰雪冰点冰茶强人强壮强迫坚强动作工作中秋星期三 05年过去白天天上桌子上楼下前面房前北方伤害伤口2 动词概念: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行为、动作、发展变化的词。
类别:1能愿动词:能应该愿该当2趋向动词:来去过到3使令动词:使叫让派命令请求派遣委派委托令请4判断动词:是等于像5借取给予花费表述动词:浪费给花费借告诉给予6心理活动动词:想认识认为喜欢想到觉得记得记住忘记盼望希望渴望7感观动词:看到听到观察到感觉感觉到感受到觉得觉察觉察到发现发觉功能:做谓语能愿动词在谓语前做状语趋向动词在谓语后做补语特点:受副词修饰但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加“很”)可重叠:AA式 ABAB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词性》教案

在本次《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词性》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词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同学能够迅速掌握各类词性的定义和特点,但也有一些同学在区分词性和运用上存在困难。
首先,我在导入新课环节提出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部分同学显得有些吃力,可能是因为词性概念较为抽象,需要更多具体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3.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特征等意义的词语,如“美丽”、“善良”、“高”等。
4.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肯定、否定等意义的词语,如“很”、“都”、“已经”、“不”等。
5.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作行为的方式、方向等,如“在”、“对”、“从”等。
6.连词: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如“和”、“但”、“因为”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词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运用词性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词性的基本概念。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功能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它是构建句子和表达意思的基础,对于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至关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他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这句话,了解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具体应用。
总之,本次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词性知识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讲解,还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词性的运用。同时,作为教师,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语法基础知识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语法基础知识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语法基础知识语法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研究语言规律的学科,包括词法、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内容。
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
本文将对三年级语文中的一些语法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 词的分类词是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按照词性可以将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叹词等。
其中,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动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变化;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或状态;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代词代替名词,用来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数词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量词用来表示事物的量或单位;介词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连词连接句子的成分;叹词表示感叹、惊讶等情绪。
2. 句子的基本成分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组成。
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说明句子主要谈论的是谁或者是什么;谓语是句子的谓词成分,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者状态;宾语是句子中的动作的承受者或作用对象,表示动作的目标。
除了主谓宾三个基本成分外,句子中还可以有状语、定语、补语等成分。
3. 句子的种类分类根据句子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基本句型。
陈述句用来陈述、叙述或说明事实;疑问句用来提问;祈使句用来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感叹句用来表示感叹或惊叹。
4. 句子的语序特点汉语一般是以主谓宾的语序为基本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除了基本语序外,汉语中还存在倒装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等特殊语序。
倒装句是指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常用于表示强调、提问、表示条件等语境中;疑问句则是将陈述句转变成提问的形式,需要注意疑问句的语序;祈使句则是以动词开头,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等。
5. 时态的使用时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
现代汉语语法一 词性

动词的判断方法:
1、不能受“很” 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 外)
2、标志: “着”“了”“过”
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 的状态、趋向等。 动词的语法功能: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大部分能带宾语
6
请请把把在在这这段段文文字字中中的的动动词词找找出出来来。。
有 有一一座座破破败 败的 的山 山顶 顶小 小学学,,很很 多 多事事情情都都从从简简或或省省略略了了,,唯唯有有 国 国旗旗每每天天要要升升。。
31
语法功能: 主要同数词组成数量词。
13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找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 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 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 音,也没有丝影子。
14
: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
如,你我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 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 (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10
A.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 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 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 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 好、不大。
高一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短语、句子)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
单位。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 成词。(走)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
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 成句。(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
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 语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4、动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 (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 补充说明前面的词。(即补语) 示例:酷得很 看透了
5、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 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 (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示例:上帝死了 脑袋晕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1、[午后],天下起雨来。 2、[煤油灯下],他打开报纸闲读。 3、[关于目前的形势],我们已经作了详细地分析。
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成分
1、他的眼睛哭〈肿〉了。(结果补语) 2、天已经黑〈透〉了。(程度补语) 3、他讲得〈眉飞色舞〉。(状态补语) 4、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趋向补语) 5、他在这儿住了〈五年〉。(数量补语) 6、这事就出在〈1949年〉。(时间、处所补语) 7、这件事大意〈不得〉。(可能补语)
二、短语
五种基本的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示例:老师和学生、大狗和小狗、王菲和谢霆锋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 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 叫状语,名词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 示例:鳄鱼的眼泪 很酷 苗条的身段
3、动宾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 动作支配的对象。(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 示例:吃豆腐 痛打落水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一):词【词的定义】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词的分类】1、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第一讲:实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1、表示人的名称:鲁迅、老师、朋友、同志、作家、学生2、具体事物:桌子、操场、书本、飞机、风、水、油3、抽象事物:道德、思想、走势、情绪、文化、政治、欲望、苦头4、时间名词:昨天、下午、春天、早晨、明年、现在5、处所名称:北京、中国、亚洲、里屋6、方位名词:中间、周围、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东边7、专有名词:黄河、泰山、四川、联合国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判断等。
1、动作行为:走、观察、学习、听、看、批评、宣传2、存在变化消失:增加、消失、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3、心里活动:想念、厌恶、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4、能愿动词:能够、愿意、敢、会、应该、要5、趋向动词(移动趋向):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6、判断动词:是(文言文中,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1、表示形状:长、短、粗、高大2、表示性质:高尚、乐观、懦弱、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3、表示状态:迅速、朦胧、遥远、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安静注意:①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来修饰。
②绝大部分的动词前面可用否定副词“不”或“没(没有)”来修饰。
③绝大部分的形容词前面可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
④一般地,形容词修饰名词和动词,副词可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但不能修饰名词。
四、数词:表示数目。
1、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百……2、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干……3、表示序数:初一、第八……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1、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丈尺米两磅吨亩元角2、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次回趟遍下阵遭笔口六、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1、人称代词:我、你、他、自己……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样……3、指示代词:这、那、每、各……注意:在文言文中,代词被归为虚词。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去辨别词性。
辨别词性应该从该词语的语法功用入手。
如果无法一下子判定词性,可尝试运用排除法。
六、练习:(一)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2、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
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
这两个数的和是几?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3、这两个数的和是几?4、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我和他都是苏州人。
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
介词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
介词(二)实词练习:下列句子中标有_ _的词,分别属于甚么词类?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沿路上没精打采的街灯,是渴睡人的眼。
3、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榕树。
4、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有不折不挠的意志。
5、我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令你满意?6、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九,再过几天便是中秋节了。
7、这是今个月的收支记录,请你把所有的数据都记录在计算机里。
8、你要记得用锁把门锁上。
9、书中重要的字词下面,都要点上一个点。
(三)词性辨析1、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
2、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找到下山的路。
3、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教训。
4、我会永远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
副词名词5、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家要非常小心,才可以渡过难关。
形容词副词6、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们今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高了。
7、这宗意外的大概情形怎样?你可以说个大概吧?副词名词8、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进入山区暂避寒冬。
9、你以后不要挂念我,也不要奢望我会对你的挂念。
(四)辨析1、花小明今天穿的一袭花衣裙,真的十分好看。
志明花了整个月的零用钱,去买一辆模型车,实在不值得。
案头上插了一束花,幽香四溢。
2、光大家都离开了,光剩下他一人。
副词月亮的光洒落大地,这是个银白色的世界。
请你不要胡乱猜测,难道光头就一定是和尚?3、册这一册同学录,很有纪念价值,请你好好保存。
特区政府很关心市民的健康,时常印制一些小册子,提醒大家注意卫生。
4、地中国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很好,三个前空翻之后,着地仍稳若泰山。
我拼命地向前游,到达终点之后,才知道自己破了大会纪录。
助词5、牛牛是一种刻苦耐劳的动物。
他生成一条牛命,每天不工作到筋疲力尽是不肯休息的。
6、回经过十年,也终于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
香港到北京的路已走了很多回了,对于当中的一切都很熟悉。
7、对你这样做就对了。
祖父对我很好,他时常买礼物给我,又关心我的功课。
介词8、下躺在树下,仰望天上的浮云,忽然有一种十分悠闲舒适的感觉。
你只是被蚊子叮了一下,为甚么膀子就红肿得那么厉害?9、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升上初三已经几月了。
志明做了整天的功课,不知道他吃过饭没有。
助词第二讲:虚词一、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2、表示范围:也、都、全、总、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净、一概……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4、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5、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6、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例如: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二、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通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1、表示时间、处所: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三、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1、连结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和,跟,同,与,以及,或,或者2、经常连结、代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并,并且,而,而且,或3、经常连结复句中的分句:不但,虽然,即使,与其,宁可4、连结句子或句群:因此,所以,但是,然而四、助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1、分类和语法功能:根据助词在句中的辅助作用和附加意义,分为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助词不能单独使用,总要依附于其他词语、短语或句子来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
2、“的”、“地”、“得”的用法:“的”的用法:A、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表修饰、限制,作定语的标志;B、附着在一个词短语后面,构成一个词或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
“地”的用法: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表示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作状语的标志。
“得”的用法:附着在形容词和动词的后面,表示它后面的语言单位的补语,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是补语的标志。
3、“着”、“了”、“过”的用法:“着、了、过”往往附着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某种状态。
“着”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状况的进行、持续状态;“了”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完成状态;“过”表示曾经经历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状况。
4、“似的”、“一般”、“一样”的用法:“似的”、“一般”、“一样”都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新的短语,表示前后两种情况的比较,它们常与“像”、“与”“同”、“跟”搭配使用。
例如:①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就像是在跨一道门槛似的。
②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五、语气词:语气词放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单独停顿处,用来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六、叹词和拟声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叹词一般用于句首,作为独立语;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可以独立成句;同一个字形的叹词可以用不同的声调表示不同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叹词可以作句子成份。
七、练习: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分别几十年的骨肉重逢了,老姐妹俩彼此看了再.看,都在从对方的身上寻找儿时的影子。
B、对于..这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C、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事先既不请示,事后更.不及时报告,这样做不符和党的组织原则。
D、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精简机构,压制编制,裁减多余人员,是我们厂提高生产效率、扭亏为盈的最.经济不过的办法了。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天资并不算聪颖,但是平时学习很刻苦,所以,这次竟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同学们知道后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B、要激发深层的阅读动机必须着力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哪怕很.忙也要坚持读书,即使读几页也好。
C、有些彩民拿出月工资的三分之二来买彩票,只由于..寄希望于中一次大奖,这种做法不值得效法。
D、对于..古迹或者文物要保护,但是要做到“整旧如旧”,而不能整旧如新,后者不是保护,而是破坏。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①去看腊梅, 你是智者还是仁者,以腊梅为襟,你都会从严寒中体会出热情,从冷酷中体味到倔强。
②池水沉默,树枝忸怩,时有飞鸟来朝,仍透出一股股孤寂。
③谁搞哲学,都可能像泰利受到那位女子责备那样遭到申斥,说他看不到自己面前的东西。
A、尽管不论无论B、不论尽管无论C、无论不管不D、不管无论不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①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去,即纳税和死亡。
”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
②当您依法交纳了税款后,您自然就会享受到应有的权利,您在接受教育、乘车、去公园休闲等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了作为纳税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了。
③北京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他的隹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A、因为因为就同时B、因而其实都同时C、因而因为就况且D、因为其实都况且5、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组是()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技术差距,同时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教育差距,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