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制剂教案

合集下载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课稿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课稿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5 min )汤剂,引入今天的课程《常用浸出制剂》。

另外,通过故事也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提倡孝道。

问题引入导入新课(5min )【提问】汤剂是属于哪一类剂型?【提问】请大家回顾浸出制剂的定义【提问】通过预习请同学们回答,常用的浸出制剂都有哪些?【回答】浸出制剂【回答】回答浸出制剂的定义【回答】汤剂、中药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采用问题引导法,回顾之前的旧课,引出新课,同时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效果。

合作交流●初步认识汤剂和中药合剂(10 min )【引导】指导第一、二组代表围绕汤剂和中药合剂展示本组的PPT(定义、制备方法)和手抄报(药品实例)内容,每组规定时间5min。

【展示】两小组课前完成PPT和手抄报,课上展示。

【评价】其他小组同学,为进行展示的小组评分,评分标准见表一:采用任务驱动教法,学生分组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学生对展品的展示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使他们对新知识更深一步的记忆。

同时,通过学生评价表,能帮助学生认真对待其他同学的演讲和展品,并帮助学生发现本小组作品中问题并有所提升。

教师点评●(5 min )【点评】师生互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深入讲解汤剂和中药合剂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

【提问】针对汤剂的优缺点,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对比汤剂,中药合剂有哪些异同点?【听讲】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回答】思考讨论,作出回答。

中药合剂是汤剂的浓缩品,不可以随着随症加减,可批量生产。

中药合剂制备与汤剂相似,有精加工过程。

老师通过纠正学生对新知识点理解性的错误并进行概括总结,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合作交流●初步认识酒剂和酊剂(10 min )【引导】指导第三、四组代表围绕酒剂和酊剂展示本组的PPT(定义、制备方法)和手抄报(药品实例)内容,每组规定时间5 min。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浸出制剂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常用的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浸出制剂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教学重点:1.常用的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

2.浸出制剂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1.理解浸出制剂的特点和制备方法。

2.掌握浸出制剂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教学准备:1.板书:浸出制剂的定义和特点。

2.实验仪器和药材:用于进行浸出制剂制备的仪器和药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浸出制剂的概念,让学生简单了解浸出制剂的定义和特点。

2.提问:浸出制剂与其他制剂有什么不同?请列举一些特点。

二、讲解(30分钟)1.讲解常用的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浸出法、浸渍法和浸种法。

2.逐一介绍每种制备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并注意强调药材的选择和配比。

3.针对每种制备方法,列举一些具体的制剂实例进行讲解。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分组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一种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操作。

2.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材,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和操作步骤。

3.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制备过程。

四、总结(15分钟)1.让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心得和体会。

2.强调浸出制剂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让学生了解浸出制剂的实际应用价值。

3.对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原理进行总结概括。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让学生自主查找一些其他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案例,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2.引导学生思考浸出制剂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提供了足够的实验仪器和药材,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实验指导和操作步骤,确保了实践操作的顺利进行。

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

22-常用浸出制剂

22-常用浸出制剂
注重引导,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备注
授课记录
授课顺序及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场所
1
17级药学3班
20181120
S513
2
17级药学1班
20181123
S513
3
17级药学2班
20181123
S513
注:授课形式分为理论课、实验实训、理实一体化课、合堂课、集中复习等。
5、药物的加入顺序与特别处理
饮片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煎煮次数
浸泡:冷水室温20~30min(花、叶茎),60min(根、根茎、果实、种子)
煎煮次数:2~3次
火候:武火(未沸前)→文火(沸后)
煎煮时间:一般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
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
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
质量要求:①含有毒剧药品(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10g;
②其它酊剂每100ml相当原药物20g。
制备与储藏注意:选择适宜乙醇浓度,最低浓度为30%;久贮发生沉淀,可过滤除去,调整乙醇含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至规定标准,仍可使用。
酊剂的制备方法:
①溶解法
按处方称取药物,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至需要量,即得。适用于制备化学药物及少数的中药酊剂。
受溶媒的限制,有些脂溶性成分和难溶性成分煎出不完全,而且病人自制,质量不易保证和统一;
须临时煎制,使用和携带不变,易霉变;
口服体积大,味苦等缺点。
汤剂的制备方法
1、煎器的选择:砂锅、陶器、搪瓷、不锈钢
2、药材的加工:切制成饮片或粗颗粒
3、药材的加水量:药材量的5~10倍
4、饮片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煎煮次数

药剂学浸出制剂PPT学习教案

药剂学浸出制剂PPT学习教案
药剂学浸出制剂Βιβλιοθήκη 会计学1第一节 概述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从药 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内 服,也可供制备其它制剂。
常见浸出制的种类有: 1.水浸出性浸出制剂 系指在一定条件下,
以水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制得的 浸出制剂。 2.醇浸出性浸出制剂 系指在一定条件下,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 效成分而制得的浸出制剂。 3.其他浸出制剂
按干燥程度浸膏剂可分为稠 浸膏和干浸膏。稠浸膏含水 量约为15~20%,干浸膏含量 约为5%。
浸膏剂可用煎煮法和渗漉法
制备。
第22页/共33页
浸膏剂应密闭于阴凉处保存。
甘草浸膏
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每 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
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测定 甘草酸含量。
第3页/共33页
一般药材浸出过程包括下列相 互联系的几个阶段:
(一)浸润、渗透过程 (二)解吸、溶解过程 (三)扩散过程 (四)置换过程
第4页/共33页
二、影响浸出的因素
(一)浸出溶剂 (二)药材的粉碎度 (三)浸出温度 (四)浓度梯度 (五)浸出压力 (六)其他因素
第5页/共33页
第15页/共33页
酊剂
酊剂(tincture)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制成的澄 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酊剂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一般随药物的性质或用途而异。一般药材制成酊剂的
浓度为20%(g/ml),即20克药材制成100ml酊剂。 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即10克药材制成100ml酊剂。
常用的有:先煎、后下、包 煎、另煎、取汁兑服等。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解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解

《常用浸出制剂》教学设计讲解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常用浸出制剂》的教学设计讲解。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教学评价与反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次教学的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浸出制剂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了解常用浸出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和储存条件;4)培养学生运用浸出制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而教学的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浸出制剂的概念和分类;2)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常用浸出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和储存条件。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结合实践的方式,通过介绍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

本次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1)导入与问题引导环节;2)知识讲解和导入实例分析环节;3)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4)展示与讨论环节;5)概念梳理和课堂总结环节。

在导入与问题引导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兴趣。

比如,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浸出制剂吗?能举些浸出制剂的例子吗?”在知识讲解和导入实例分析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等多种媒介介绍浸出制剂的概念和分类,并举一些实例分析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比如,让学生想一下如何制备一种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浸出制剂。

在展示与讨论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保健食品制剂技术“浸出制剂”的说课设计

保健食品制剂技术“浸出制剂”的说课设计
关 键 词 :浸 出 制 剂 ;说 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 方 法
说 课 是 在 1987 年 由 河 南 省 新 乡 市 红 旗 区 教 室 提 出 来 的.说课是一种教 学 研 究 活 动,其 对 象 不 是 学 生,而 是 授 课 教师以教育理论和教材为依据,结合所讲 课 题 的 特 点 和 学 生 的实际情况,向同行或该领域专家讲述该 课 题 的 教 学 思 路 和 具体设计等,然后由听者点评,从而达 到 互 相 学 习 交 流、共 同 进步的目的.简单来 说,说 课 就 是 授 课 教 师 表 述 自 己 “教 什 么 、教 给 谁 、怎 么 教 以 及 为 什 么 这 么 教 ”的 过 程 .
其教材选用由我校崔山风老师主编、中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版 社出版的«保健食品制剂技术»,是全国 医 药 职 业 教 育 药 学 类 规划教材之一,依照 教 育 部 要 求、结 合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的 发 展 特 点,并 根 据 其 课 程 特 点 编 写 而 成,主 要 供 高 职 高 专 使 用.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 以 参 考 相 关 法 律 法 规、涉 及 的 学 科 教 材 以及最新的资讯等内容.这里主要解决的是说课过程中授 课 教 师 “教 什 么 ”的 问 题 . 二 、学 情 特 点
○ 教育教学研究
������������������������������������������������������������������������������������������������������������������������������������������������������������������������������������������������������������������������������������������������������������������������������������������������������������������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七章 浸出药剂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七章 浸出药剂
➢ 可溶性液体或液体制剂药物,直接加入单糖浆 中混匀,必要时可滤过
➢ 含乙醇的制剂可加适量甘油助溶,或加滑石粉 等作助滤剂滤净
➢ 水浸出制剂,先须除杂
➢ 干浸膏先粉碎后加稀释剂,在无菌研钵中研匀 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中药五药剂、学糖浆剂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 浸出制剂
❖ 质量要求 ❖ 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
霉败、沉淀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中(药二药剂)学 中药合剂和口服液生产过
第七章 浸出制剂
程质量控制
1、药材来源、品种和规格的选用应符合药品标准。
2、除另有规定,药材应洗净、适当加工成片、断或
粗粉。
3、中药合剂应在清洁避菌的条件下配置。
4、中药合剂可以加入附加剂,单用量必须符合国家
相关标准的规定。
5、中药合剂加入蔗糖作为附加剂,其用量一般不能
白酒中。
❖酒剂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有祛风活血、散瘀止痛的 功效。但儿童、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

❖酒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藏。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
摇易散的沉淀。
28
中药药剂学
第七章 浸出制剂
❖酊剂: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 的澄清液体剂型,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酊剂不加糖或蜜矫味和着色。除另有规定外,含 有毒性药品的酊剂,每100ml含10g药物,其 他酊剂每100ml含20g药物。
➢清膏收膏时,加入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 量的3倍。 ➢返砂
中药药剂学 第五节 酒剂与酊剂
第七章 浸出制剂
❖ 一、概述
❖酒剂: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多供内服,并加糖或蜜矫味和着色。
❖ 酒甘辛大热,能通血脉,行药势,散寒。
❖酒含微量酯类、酸类、醛类等成分,气味醇香特异, 是一种良好的提取溶剂,药材的多种成分皆易溶解于

浸出制剂教案部分

浸出制剂教案部分

浸出制剂第一节概述浸出制剂系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浸出制剂可直接用于临床,亦可用作其它制剂的原料。

一、浸出制剂的特点浸出制剂成分较复杂,成品中除含有效成分、辅助成分外,往往还含有一定量的无效成分。

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浸出制剂所含成分是非单一的,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与从同一药材中提出单体化合物相比,不但疗效好,有时尚可发挥单体化合物不能起到的治疗效果。

(2)浸出制剂的作用通常比较缓和持久,毒性作用较低。

(3)与原药材相比,由于浸出制剂除去了部分无效成分和组织物,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了用量,便于服用。

(4)由于浸出制剂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胶性物质等无效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常因胶体老化,某些成分的水解或氧化,而产生沉淀、变质,影响外观和药效。

特别是水性浸出制剂,更易发生这种变化。

二、浸出制剂的质量要求三、浸出制剂的类型常用浸出制剂可分为以下四类:1.水浸出制剂在一定加热条件下用水浸出的制剂,如汤剂、中药合剂等。

2.醇浸出制剂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或酒浸出的制剂,如酊剂、酒剂、流浸膏等。

有些流浸膏虽是用水浸出的,但制成品要求含一定浓度的乙醇。

3.含糖浸出制剂药材浸出物与适量糖粉(蜂蜜)、或其它赋形剂混合制成的制剂,如颗粒剂(冲剂)、内服膏剂等。

4.精制浸出制剂药材浸出液经过精制处理而制成的制剂,如某些口服液、注射剂、片剂、气雾剂、滴丸等。

有关精制浸出制剂将分别在有关章节中讨论。

四、药材的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药材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每一种药材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通常按照药理作用将其分为:有效成分,辅助成分和无效成分。

制备浸出制剂时,应充分浸出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尽量除去无效成分。

五、浸出溶剂在浸出过程中,浸出溶剂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药材中各有效成分对各种溶剂溶解度是不同的,因而同一种药材用两种不同的溶剂,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浸出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课程教案
7、新技术的应用
五、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浸提系指将药材中的可溶物转移到适宜溶剂中的过程。

)(一)常用的浸提溶剂
1、水(极性溶剂):适用于:极性物质的浸提。

2、乙醇(半极性溶剂)适用于:半极性物质的浸提。

3、其他溶剂(如氯仿、乙醚、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适用于:挥发油、亲脂性药物的浸提,或用于药材及浸提液脱脂。

(二)浸提辅助剂
1、酸(如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酸等)
常用浓度:0.1%-1%
酸水或酸醇可促进生物碱的浸出。

2、碱(如稀的氨水及碳酸氢钠溶液)
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注:酸碱的加入应在最初部分溶剂中加入。

3、表面活性剂
可降低药材的表面张力,利于药材润湿及浸提。

六、药材预处理。

1、药材品质检查
药材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含水量的测定
2、药材的粉碎
七、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煎煮法
溶剂:水
操作方法:(1)常压煎煮。

(2)加压煎煮。

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稳定的药材。

常用设备:(1)一般提取器,(2)多功能提取罐,(3)球形煎煮罐。

(二)浸渍法
溶剂: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方法类型:(1)冷浸渍法。

(2)热浸渍法(3)重浸渍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

不使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常用设备:(1)浸渍器,(2)压榨器
(三)渗漉法
溶剂: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方法类型:单纯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
适用范围:使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或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

不使用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

常用设备:玻璃钢,不锈钢等渗漉筒。

(四)回流法
溶剂: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方法类型:回流提取法,回流冷浸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受热不敏感药材成分的浸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