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的历史与职能
侨联的发展与沿革

侨联的发展与沿革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与逻辑起点,西方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是在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高度成熟和高度整合后产生的,而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生和发展是在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尚未成熟时,就出现了,也就是在民主福利制度不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背景下兴起的。
本文
将选取侨联为基本案例,对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以点到面的剖析。
本文选择侨联为个案分析,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侨联具有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
侨联具有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具有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性,侨联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获取利润,资产公有,反映非营利组织的本质特征“非营利性”,侨联根据《章程》独立地开展为侨服务工作,显示出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侨联的成员归侨侨眷是通过自愿的形式参加侨
联的各种活动,现在通过下属华侨基金会的工作,进一步开展了公益性活动,不求回报,体现出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
二是,从侨联的产生与发展,也可窥见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缘于中国改革开放与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新运作模式下,侨联在职能上分担了一部分政府群众工作职能,从而使政府从繁杂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这对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功能有借鉴意义。
侨联 六项工作职能

侨联六项工作职能一、侨联的背景与意义1.1 侨联的起源•侨联的成立背景•侨联的发展历程1.2 侨联的意义•侨联在中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侨联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的影响力二、侨联的六项工作职能2.1 维护侨胞权益•侨胞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侨联在维护侨胞权益方面的职责与措施1.搭建侨胞服务平台2.维护侨胞的合法权益3.解决侨胞在法律、劳工等方面的问题2.2 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侨联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的职责与措施1.组织中华传统文化活动2.开展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3.宣传中国的科技、艺术、文学等领域成就2.3 促进侨务工作•侨务工作的重要性•侨联在促进侨务工作方面的职责与措施1.加强侨情调查与统计工作2.推动侨务政策的制定与完善3.协助侨商投资与发展2.4 发挥侨联人才作用•侨联人才的特点与优势•侨联在发挥侨联人才作用方面的职责与措施1.挖掘、培养和利用侨联人才2.为侨胞提供创业、就业、学习等机会3.引进海外专业人才支持国内发展2.5 加强与海外华人组织的合作•海外华人组织的分类与特点•侨联在加强与海外华人组织合作方面的职责与措施1.促进海外华人组织间的沟通与交流2.组织高层对话与合作会议3.支持海外华人组织的发展与壮大2.6 履行侨联组织职能•侨联组织的特点与职能•侨联在履行组织职能方面的措施与工作1.完善侨联组织框架2.加强组织建设与党的建设工作3.增强侨联干部的培训与管理三、侨联的发展与展望3.1 侨联的发展现状•侨联在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侨联的工作成效与问题3.2 侨联的未来展望•侨联在新时代下的使命与责任•侨联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四、结论通过对侨联的六项工作职能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侨联在维护侨胞权益、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侨务工作、发挥侨联人才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人组织的合作和履行侨联组织职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侨联将继续推动海外华人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侨联的历史与职能

侨联的历史与职能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前身是延安侨联和全国侨联筹委会。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侨联是全国性的一级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各级侨联与同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享有同等待遇。
侨联的性质决定了为侨服务是其根本宗旨,侨联的基本职能是“群众工作、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
一、中国侨联的历史中国侨联的前身是延安侨联和全国侨联筹委会。
国内归国华侨社团组织是伴随着华侨频频回国参加革命和建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民主革命初期,爱国华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斗争,所以孙中山先生赞誉“华侨是革命之母”。
此后,一批批海外侨胞纷纷回国,为了广泛团结联络海内外侨胞,为祖国、为家乡多作贡献,在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归国华侨自发组织各种社会团体。
这是先期的归国华侨组织。
(一)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群情激奋,同仇敌忾,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散居在五大洲的1000多万华侨纷纷成立了近千个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大力宣传抗日,捐献财物支持祖国的抗战1 / 5等等。
在全面抗战中,一批又一批华侨热血青年离别亲人,从海外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与祖国军民一起,同敌人浴血奋战。
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重庆、上海、昆明等地的归国华侨,纷纷成立“华侨联合会”等群众组织支援祖国抗战。
1937年7月成立了“华侨留延(安)办事处”。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华侨青年较多的陕北公学设立“华侨救国联合会”。
1940年9月5日,由“华侨留延(安)办事处”发起,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了延安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
来自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印尼、爪哇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华侨以及留在延安学习、工作的300多名归侨出席了大会。
会议决定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根据大会简章规定:延安侨联的宗旨是:一、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二、组织华侨归国抗战,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和兴办各种企业。
侨联 六项工作职能

侨联六项工作职能
侨联是中国侨界的重要组织之一,其职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联系侨胞、服务侨胞、维护侨胞权益、促进侨胞发展、加强侨务工作、推动
侨务工作创新。
首先,联系侨胞是侨联的首要职能。
侨联通过各种渠道与海外侨胞建
立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
帮助和支持。
同时,侨联还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侨胞
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服务侨胞也是侨联的重要职能。
侨联为侨胞提供各种服务,包
括法律咨询、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帮助侨胞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
第三,维护侨胞权益是侨联的重要职责。
侨联积极维护侨胞的合法权益,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和利益,维护他们的尊严和荣誉。
第四,促进侨胞发展也是侨联的职能之一。
侨联为侨胞提供各种发展
机会,包括创业、就业、投资等,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梦想。
第五,加强侨务工作是侨联的重要任务。
侨联积极参与侨务工作,加
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推动侨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推动侨务工作创新也是侨联的职责之一。
侨联积极探索侨务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动侨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侨联的六项工作职能涵盖了联系侨胞、服务侨胞、维护侨胞权益、促进侨胞发展、加强侨务工作、推动侨务工作创新等方面,为海外侨胞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了侨胞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公布日期】2018.09.01•【文号】•【施行日期】2018.09.01•【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侨务正文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2018年9月1日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通过)总则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中国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侨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依法代表和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关心海外侨胞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中国侨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根据本章程,坚持国内海外工作并重、老侨新侨工作并重,拓展海外工作,拓展新侨工作,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履行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工作职能,广泛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维护世界和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一章任务第一条引导和组织归侨侨眷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做好归侨侨眷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把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最大限度把他们爱国爱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把他们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标题:深度解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着广泛的华侨群体。
为了团结和服务这一特殊群体,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国家级的社团组织,其章程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为归国华侨的团结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的历史2001年5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决定》,正式设立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2002年1月1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正式成立。
其章程的制定经过了数次修改和完善,现已成为我国社团组织管理的一部重要法规。
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的基本内容1. 总则:从国家政策出发,强调联合会的宗旨和任务,明确了归国华侨和归侨侨眷的权益和义务。
2. 组织机构:包括联合会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监督机构等,为联合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3. 会员管理:明确了会员的加入条件和程序,规范了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4. 经济管理:对联合会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等方面做出了规定,确保了联合会财务的透明和合法。
5. 权利保障:明确了归国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6. 法律责任:对于违反章程规定的行为,给予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四、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的意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所涵盖的内容丰富而全面,为归国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团结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通过明确归国华侨的合法权益和义务,规范了联合会的组织管理及财务管理,保障了归国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归侨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个人观点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海外侨胞的归心众望,促进侨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这是国家对于海外华侨的重视和关心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侨胞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侨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联合会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更好地为海外华侨服务,让更多的海外侨胞感受到祖国的关爱和关怀。
侨联成立组织方案

侨联成立组织方案背景侨联是指侨民之间或与祖(籍)国之间的联合组织,是中国政府对海外公民的组织管理机构。
侨联的成立旨在加强海外侨胞之间的联系,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促进祖(籍)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和企业家前往海外投资,侨民群体持续扩大,因此侨联的建立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任务。
组织结构为了充分发挥侨联的作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
以下是侨联的组织结构:主席团主席团是侨联的最高领导机构,由主席和副主席组成。
主席团的职责包括:•制定并执行侨联工作计划;•领导并指导各分支机构、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工作;•确定侨联的政策和方向;•组织并管理侨联工作的人员和资金;•向祖(籍)国的官方递交侨联工作报告。
主席团应该由富有社会经验、政治理论水平高、为侨利益着想的侨胞组成,任期为5年,可以连任1次。
分支机构分支机构是侨联的工作机构,地方侨联需要在各地方设立。
每个分支机构设有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负责开展各种工作,实施侨联工作计划,并向主席团和委员会汇报工作。
分支机构的职责包括:•维护海外侨民的合法权益;•集结海外侨胞的力量,支持祖(籍)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加强侨胞之间、侨胞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开展侨务信息服务、文化交流等工作。
委员会侨联可以设立多个委员会,包括:•工商业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海外侨胞在祖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商贸活动和投资合作等事宜。
•文化教育委员会:负责推动海外侨胞与祖国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和合作,并开展侨胞文化活动和业余教育等工作。
•慈善事业委员会:负责发动侨民的力量,参与祖(籍)国和海外地区的慈善事业。
工作组为了推行侨联的各项工作,侨联可以设立多个工作组。
工作组可以是临时性的,可以解决特别的问题,如:选举、考察、救济等工作。
组织附则会员资格•在侨居地任职或管理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有相当固定的收入来源;•热爱祖国,无违反宪法的行为;•报名参加,并由分支机构推荐。
侨联工作简介及做好侨联工作的基本要求

侨联的地位
• 中国侨联是全国性人民团体,各级侨联与 同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享有 同等待遇。
• 中国侨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 员会的组成单位。
• 全国各级侨联均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独立法 人,不是地方党政部门的内设机构或下属 单位,也不是中国侨联的派出机构。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致电陈嘉庚,称他
为“南侨颈望”,并“谨请命驾北来”,回 国参加
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国
家大事。
侨联简史4 1956年10月5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 召开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大会。
支持祖国统一大业
• 1958/09/08 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发表书 面讲话:华侨决心为解放台湾贡献力量。
侨联群众工作方法2
• 走访看望。
走街串巷、入户家访,是侨联的传统工作方法。 这方法对了解侨情、密切联系、增进感情是很有 效的。
侨联群众工作方法3
• 帮困扶贫。 • 志愿服务。 • 筹办实事。 • 公益赞助。 • 谈心疏导。 • 参与社会管理。 • 新式的群众工作平台。 • 针对侨界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新方法。 • 工作重心下移。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中国侨 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归侨、 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 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 纽带。”
——开宗明义地明确了中国侨联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侨联的性质
• 政治性——中国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群众组织。
• 侨的特性——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 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
• 2000年,海外华侨华人约为4000万人。2008年 约为4400万人,最新统计为4800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侨联的历史与职能
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前身是延安侨联和全国侨联筹委会。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侨联是全国性的一级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各级侨联与同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享有同等待遇。
侨联的性质决定了为侨服务是其根本宗旨,侨联的基本职能是“群众工作、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
一、中国侨联的历史
中国侨联的前身是延安侨联和全国侨联筹委会。
国内归国华侨社团组织是伴随着华侨频频回国参加革命和建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民主革命初期,爱国华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斗争,所以孙中山先生赞誉“华侨是革命之母”。
此后,一批批海外侨胞纷纷回国,为了广泛团结联络海内外侨胞,为祖国、为家乡多作贡献,在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归国华侨自发组织各种社会团体。
这是先期的归国华侨组织。
(一)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群情激奋,同仇敌忾,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散居在五大洲的1000多万华侨纷纷成立了近千个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大力宣传抗日,捐献财物支持祖国的抗战
等等。
在全面抗战中,一批又一批华侨热血青年离别亲人,从海外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与祖国军民一起,同敌人浴血奋战。
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重庆、上海、昆明等地的归国华侨,纷纷成立“华侨联合会”等群众组织支援祖国抗战。
1937年7月成立了“华侨留延(安)办事处”。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华侨青年较多的陕北公学设立“华侨救国联合会”。
1940年9月5日,由“华侨留延(安)办事处”发起,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了延安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
来自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印尼、爪哇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华侨以及留在延安学习、工作的300多名归侨出席了大会。
会议决定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根据大会简章规定:延安侨联的宗旨是:一、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二、组织华侨归国抗战,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和兴办各种企业。
延安侨联成立后,便成为当时在延安的主要群众团体之一。
延安侨联自成立开始,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和华侨统战工作,它团结广大爱国华侨对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对敌斗争、宣传、文教、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12日,延安侨联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召开会员大会,80余名留延华侨参加大会。
大会决定改“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为“延安华侨联合会”。
1948年延安侨联转移到晋察冀解放区的河北平山县,下半年延安侨联为选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召开会议,会上决定改“延安华侨联合
会”为“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延安侨联为新中国成立后侨联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华侨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0年7月8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国华侨联谊会筹委会,拟在原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基础上,改组扩大成立全国归国华侨联谊会。
不久,北京成立了北京市归国华侨联谊会。
稍后,在归侨集中的地方,如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建立了归侨联谊组织。
到1956年,全国各地的侨联组织已发展到七八十个。
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工作、学习的华侨不断增多,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侨联组织已成为各地侨联和广大归国华侨的迫切要求。
1956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做出决定:成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委会,推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为筹委会主任委员。
(三)侨联的会徽。
在2003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国侨联六届六次全委会议上,全体委员举手通过了中国侨联会徽。
中国侨联成立47年来,首次有了自己的会徽。
中国侨联从海内外征集会徽设计方案400多个。
经由美术设计界、艺术界和侨界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艳的设计方案被确定为中国侨联会徽。
中国侨联会徽为圆形,由五个相连的黄色心形环绕红五角星图案和中国侨联的中英文全称组成。
圆形象征团结、团聚;心形象征侨心、回归和来自五大洲的侨胞;五角星象征着祖国。
心形为黄色,象征着中华儿女;五角星为红色代表中国。
会徽象征着来自五大洲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心向祖国,以及侨联团结海内外侨胞,凝聚海内外的侨心。
整个会徽图案如盛开的花朵,象征着侨联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中国侨联已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中国侨联会徽的注册申请。
二、中国侨联的基本职能
侨联的性质决定了为侨服务是其根本宗旨,侨联的基本职能是“群众工作、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
(一)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就是要本着一切为了归侨侨眷、一切依靠归侨侨眷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凝聚侨心、集聚侨力,共同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要时刻关心侨界群众生活,了解和掌握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愿望和要求,切实为侨界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关心归侨侨眷中的困难群体,动员各方力量扶贫济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就是要积极参加国家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侨的独特作用。
侨联作为政协组成
单位,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通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和议案,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侨界的心声。
要积极参与涉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督促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实施。
(三)维护侨益。
维护侨益就是要代表归侨侨眷的权利和利益,通过学习宣传侨法,提高全社会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依法护侨的力度;通过健全网络、拓宽渠道,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通过深入基层、协调各方,提高为侨服务的质量。
(四)海外联谊。
海外联谊就是要充分发挥侨联组织密切联系海外侨胞的优势,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
加强同港澳侨团的联系,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建立与新一代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加强与华侨华人世界性、区域性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以地缘、业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侨团的联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