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性主题活动方案《冬爷爷来了我不怕》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冬爷爷来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冬爷爷来了》教案名称:《冬爷爷来了》教案类型:小班社会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冬季的特点和冬天的变化;2. 培养孩子们观察、比较、总结的能力;3.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4. 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冬爷爷来了》绘本;2. 冬季天气的图片和物品;3. 教学用品:彩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从教室里的温度、天气变冷,外面的树枝变成冰棒等方面开始导入,引起孩子们对冬天的关注。
2. 学习《冬爷爷来了》(10分钟)教师可以读《冬爷爷来了》这本绘本,引导孩子们认识冬天的特点和冬爷爷的变化。
读完后,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故事中冬爷爷的变化。
3. 探索冬天(20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冬天的景象——静静观察外面的天空、树木,感受冬天的寒冷和干燥。
孩子们可以将所见到的冬季景象绘制在纸上,或者用颜料画出冬天的颜色。
4.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孩子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所观察到的冬天景象,合作制作一个冬天的场景。
可以用彩纸、胶水、剪刀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冬天场景,并进行沟通、比较、评论。
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冬天的特点和变化,帮助他们形成对冬季的基本认识。
6. 结束(5分钟)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和想法,激发孩子们对社会的兴趣。
四、延伸活动:1. 观察冬天的动物:引导孩子们观察冬天的动物,了解它们适应寒冷环境的特点。
2. 制作冬季手工:让孩子们用纸板、棉花等制作一个冬天的场景,可以有雪景、雪人、冰川等元素。
3. 绘制冬天画作:鼓励孩子们用颜料、粉笔等材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冬天,表达对冬季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了冬天的特点和冬季的变化,培养了观察、比较、总结的能力,并通过小组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精选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冬爷爷来了”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冬天,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学习冬季日常防护知识,以及培养幼儿对冬季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知道冬天天气寒冷,需要增添衣物保暖。
2. 培养幼儿冬季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简单的防寒保暖方法。
3. 培养幼儿对冬季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冬季防寒保暖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认识冬天,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对冬季活动产生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冬季衣物、雪花贴纸、冬季场景图片、儿歌《冬爷爷来了》歌词。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着冬季服装进入教室,与幼儿互动,让幼儿观察教师服装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冬天的特点。
2. 讲解冬季知识(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冬天的景色,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
(2)讲解冬季防寒保暖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冬季衣物,让幼儿识别并学会正确穿戴。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自己尝试穿戴冬季衣物,教师给予指导。
(2)幼儿分组进行“找冬天”的活动,观察教室内的冬季场景图片,贴上雪花贴纸。
5. 儿歌《冬爷爷来了》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培养幼儿对冬季活动的兴趣。
6. 创意手工(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冬季主题的手工作品,如雪花、雪人等。
六、板书设计1. 冬天的特征:寒冷、下雪、穿棉衣等。
2. 冬季防寒保暖方法:戴帽子、围巾、手套,穿棉衣、棉鞋等。
3. 儿歌《冬爷爷来了》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冬天的画。
作业要求:画面中要有冬天的特征,如雪花、雪人、穿棉衣的人物等。
答案:略。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进行户外冬季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冬天的季节特点,学会了冬季防寒保暖的方法。
主题冬爷爷来了

主题:冬爷爷来了一、主题目标1、能从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感知冬季明显的季节特征,学习用多种手段表现自己对冬季的认识。
2、认识各种御寒物品,知道御寒物品同人们的关系,增强幼儿在冬季的自我保护能力。
3、知道冬天气候寒冷,大家要注意御寒防冻,晨间活动中能不怕冷,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使自己暖和。
4、简单了解冬天体育锻炼的方法及须注意的规则,如活动前后及时穿脱衣服,注意活动量等。
5、学习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具有爱护、关心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积极情感。
6、学习用落叶、树皮、枯草等材料表现一些事物的特征,表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
能用多种美术材料创造性地表现冬天自然景色的特征。
7、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分类并用数字、标记表示分类结果。
8、探索球的各种玩法,练习投掷、拍球、跳球、滚球等动作;练习在原地向上纵跳的能力。
9、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舞蹈等活动,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能根据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10、具有不怕寒冷的勇敢品质,在冬季能保持良好的常规。
二、环境布置与家长工作(一)环境布置1、师生共同进行冬天环境的创设,包括圣诞节及元旦节日氛围的布置。
2、添置各种小型的运动器械,供幼儿参加冬季体育锻炼。
(二)家长工作1、请家长多带孩子去户外体验冬季独特的自然气候,引导幼儿多方位地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
2、请家长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孩子添置厚的衣服、被子,做好御寒防冻工作。
3、在接送孩子来园途中观察冬天花草树木的变化,讲解有关冰霜的知识。
4、鼓励孩子不怕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坚持天天准时入园,坚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5、教育孩子应该保护皮肤,每天洗完脸后,及时为孩子擦油,防止皮肤冻伤。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冬爷爷,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和冬季常见的自然现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听、说、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冬季的喜爱,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冬爷爷,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和冬季常见的自然现象。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听、说、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冬爷爷图片、冬季自然现象图片、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创设温馨、舒适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冬爷爷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冬爷爷,引起幼儿对冬季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解冬爷爷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和冬季常见的自然现象。
b. 幼儿观察冬季自然现象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c.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体验冬季的乐趣。
3. 拓展部分: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冬季的自然现象,如雪、冰等。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冬季的图片或物品,了解冬季的特征。
2. 课堂作业: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展示冬季的乐趣。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对冬季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讲述法,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冬爷爷和冬季的特征。
2. 运用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制作手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冬季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在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冬季知识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内容1. 冬爷爷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冬爷爷的来历和冬季的特征。
2. 冬季自然现象:让幼儿认识冬季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雪、冰、霜等。
3.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冬季主题的手工作品,展示他们对冬季的认识。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引言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也是让人期待的季节之一。
而在小班教育教学中,冬天可以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
本文档将为小班教师们提供一个针对冬天主题的教案,帮助他们在教学中创造具有冬季氛围的活动。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幼儿体验冬季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交和合作能力教学材料•冰凌、雪花模型等冬季装饰品•冬季相关图片和绘本•雪花、冰块、雪人等相关玩具教学活动活动1:冬季装饰品制作目标:•让幼儿了解冬季装饰品的特点和用途•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过程:1.教师准备好冰凌、雪花模型等冬季装饰品,并展示给幼儿观看。
2.与幼儿一起讨论冬季装饰品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幼儿思考。
3.分发材料给幼儿,让他们使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冬季装饰品。
4.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交流。
活动2:冬季故事分享目标:•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注意力•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过程:1.教师准备好冬季相关的绘本,如《冬天的故事》。
2.邀请幼儿围坐在一起,讲述冬天的故事,并与幼儿一起观看绘本。
3.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4.结束后,鼓励幼儿画一幅与故事相关的画,并分享给大家。
活动3:冰块观察实验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幼儿了解冰的特点和变化过程:1.教师提前准备好冰块,并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
2.在冰块上滴一两滴彩色墨水,并让幼儿观察。
3.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例如变色,变软等。
4.让幼儿讨论冰块的变化原因,并记录下来。
5.最后,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冰块的表面,感受冰的冷。
活动4:打雪仗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社交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过程:1.在一个开阔的室外场地,准备一些雪球。
2.将幼儿分成两队,让他们站在一定的距离内。
3.教师示范如何扔雪球,并告诉幼儿规则,如不得扔到脸部。
4.让幼儿自由扔雪球,同时鼓励他们与对方团队进行合作和沟通。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冬爷爷来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冬爷爷来了》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小班学生认识和了解冬天的特点及冬季的变化,学习如何保暖,并增强对冬天的喜爱和适应能力。
通过观察、讨论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冬季的特点,如天气、温度变化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冬季的变化。
3.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暖,掌握一些保暖的方法。
4.增强学生对冬季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冬季的适应能力。
教学准备1.挂图、磁铁:展示冬天的图片,如雪花、冰块等。
2.实物:展示冬天的物品,如围巾、手套、棉袄等。
3.学生:事先让学生穿着冬季的服装,如帽子、围巾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 (5分钟)1.显示挂图,向学生展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引发学生对冬天的兴趣,提问学生冬天会有哪些变化,如天气、温度等。
第二步:观察活动 (10分钟)1.准备一些冬季的实物,如围巾、手套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
2.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的颜色、材质和用途,并让学生发现这些物品是为了保暖而设计的。
第三步:出示冬季物品 (15分钟)1.展示一些冬季物品,如棉袄、帽子等,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用途。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用途和功能,如棉袄可以保暖,帽子可以保护头部等。
第四步:讨论活动 (1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暖,提问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在冬天保暖。
2.让学生依次回答问题,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步:体验活动 (15分钟)1.准备一些冬天的体验活动,如触摸冰块、吹冷风等。
2.让学生依次参与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和变化。
第六步:总结活动 (10分钟)1.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教学目标中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冬天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冬季的特点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如何保暖,增强了对冬季的喜爱和适应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冬爷爷来了》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冬爷爷来了》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理解、引导学生体验“冬爷爷”的形象、生活、习惯等,并感受到冬季的自然特征。
2.让学生感受到古人为冬季呈现出的美好祝福。
3.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使孩子依据事情的发展逐渐了解冬天的来临,感受到冬天的变化,并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展示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
4.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冬天的美丽和值得欣赏的事物,增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与之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冬爷爷”形象,感受冬季的自然特征2.感受古人文化中对冬季的美好祝福3.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让孩子感受到冬天的来临,认识冬天的变化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进入冬天的感知,理解集体活动的重要性。
2.提升学生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1.《冬爷爷来了》绘本2.照片、贴纸等冬天的图片3.冬天的器材:手套、围巾、编织帽、雪图、滑雪板、溜冰鞋、冰球、雪球,冬季干货等教学过程:认知引导(10分钟)1.展示冬季的图片,让孩子们互相找述其中的用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与名词记忆能力。
2.导入学习主题——《冬爷爷来了》。
情感体验(10分钟)1.播放《冬季的味道》音乐,带领全班同学们听音乐,感受冬天的气息。
2.让孩子尝试手套、围巾、编织帽这些冬季的器材,并让他们形象地描述器材的特征,例如手套和围巾的柔和与暖和,编织帽的毛茸茸的,让孩子们感受到冬天特有的温暖和柔和。
3.讨论冬天里能做的一些事情,例如溜冰、滑雪、打雪仗、雪战、造雪人等,孩子们纷纷表达出喜爱冬天的原因。
故事引导(20分钟)1.阅读《冬爷爷来了》第一部分,让孩子们理解故事。
2.通过展示单幅冬季的绘画,引导他们配合各种绘画,感受冬季的美好。
例如雪地中的小鸟或小动物等等。
3.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那个男孩或男孩的朋友,在文化和传统的背景下感受冬季的美丽。
角色扮演(20分钟)1.带领孩子们把故事中的场景变成真实的场景,扮演男孩和他的朋友们去感受冬天的美丽、去贴窗户上的红纸、去庆祝吃饭等。
小班教案 冬爷爷来了

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教案标题:小班教案冬爷爷来了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冬季的特点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冬季的气候和自然变化。
2. 通过参与各种冬季主题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和社交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图书和图片关于冬季的故事和插图。
2. 冬季的自然材料(例如冰、雪、枝条等)。
3. 外套、帽子、手套等供学生穿戴的冬季服装。
4. 冬季主题的艺术和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活动:1. 引入(10分钟):- 呈现一本描绘冬天的图书,引发学生对冬季的兴趣。
- 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冬天和冬季的一些特点。
2. 讲解(15分钟):- 使用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冬季的特点,如雪花、冰、寒冷的天气等。
- 向学生解释冬季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3. 活动一:探索冰与雪(20分钟):- 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现象,在课堂上也可使用冷冻食品或冰块进行探索。
- 让学生用手触摸冰或观察冰的特点,引发他们对冰和雪的好奇心。
4. 活动二:语言练习(20分钟):- 使用冬季主题的单词卡片,并引导学生朗读和拼写这些词汇。
- 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在冬天时可能做的活动,如打雪仗、堆雪人等。
5. 活动三:艺术和手工制作(25分钟):- 提供冬季主题的艺术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用棉球制作雪人、用剪纸制作雪花等。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6. 结束(10分钟):- 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冬季活动或片段。
评估方式:1. 整体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包括情绪、合作和语言表达等。
2. 收集学生完成的艺术和手工制作作品,评估他们的创意和技能。
拓展活动:1. 室外观察冬季景象,如树上的霜、冰封的湖等。
2. 阅读更多关于冬季的图书,如《雪人》、《冰雪奇缘》等。
3. 视频观看有关冬季的短片或纪录片,以加深学生对冬季的认识。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设计包括了学生参与冬季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社会性主题活动方案《冬爷爷来了我不怕》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主题生成背景
凉爽的冬天已经来临,小班的老师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类似的现象:孩子们来幼儿园的时间变迟了;来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变少了;活动时,孩子们不爱动了,有的还戴着帽子,还戴着手套。
为了让宝宝们能够英勇一些,不怕凉爽,依然能够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锻炼身体,我们小班年级的老师们组织策划了以《冬爷爷来了我不怕》为主题的活动拉开了帷幕……
拟订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12月8日——12月10日
研究、设计并确定活动流程
第二阶段:12月12日
发放调查表请家长填写
第三阶段:12月15——12月19日
各班展示调查表
第四阶段:12月31日上午
开展亲子趣味运动会
第五阶段:1月1日——1月3日
收集、整理总结活动材料
活动实施方式
问卷调查、开展亲子运动会
活动预期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向家长展示孩子的校园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喜悦、家长在游戏中找回了童年的欢乐、老师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能够促进了家园情感、亲子情感和师生情感
活动前准备:
1.年级组策划设计主题活动
2.向园长室汇报活动方案
3.拟订、张贴活动海报
4.发放调查表请家长填写
5.展示各班调查表
6.开展亲子运动会
活动流程:
9:15——9:20老师带领家长及幼儿入场
9:20——9:30教师代表发言
9:30——10:00爸爸拔河比赛
10:00——10:15妈妈跳绳比赛
10:15——10:45家长带领幼儿参加趣味游戏
亲子活动项目
1、抬花轿
2、看谁跑的快
3、运球大比拼
4、袋鼠一家亲
5、三人四足
人员安排:
活动总策划:小班年级组
场地布置:
主持解说员:
秩序:各班班主任
活动后的工作:
收集、整理调查表、活动时的照片以及对活动的总结
附:调查表
《冬爷爷来了我不怕》调查表
——宝贝年级社会性主题活动
1.冬天来了,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变得暖热?
2.你喜欢做哪些运动?
3.运动的好处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