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和测算
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筑节能——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筑节能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空调系统用电量大,耗能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给用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建筑行业逐渐采用高效的冰蓄冷系统,用冷媒液蓄冷,从而在炎热的夏季节约节能。
下面从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冰蓄冷系统的设计1. 系统配置冰蓄冷系统的基本构造包括冷媒系统、储冰系统、换热器系统。
冷媒系统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指冷却剂在冷热介质之间循环运行,通过制冷剂蒸发和冷凝而实现制冷目的。
而储冰系统则是为了在夜间低谷时段进行储存,冰锥、冰塞等可以储存冷能的设备为储冰系统的核心部分。
同时,换热器系统是为了通过冷冻水与室内需要冷却的空气、水进行换热,为整个冷却系统提供热交换。
2. 系统管线的设计对于冰蓄冷系统管线布置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还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故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直径、材质、安全装置的配置,同时对于高耗能部分要进行特别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冰蓄冷系统的施工1.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购买施工材料和设备。
在材料和设备的购买时要格外注意其质量,购买替代品和保修期较短的材料和设备肯定是不可取的。
和其他施工项目一样,冰蓄冷系统的施工前期准备也同样重要。
2. 施工细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点:(1)在进行储冰坑施工时,要严密注意立体交叉面的协调大大提升建筑蓄冰块的密度。
(2)在冷水机组的制作、交插时必须使用电焊进行连接,绝不能使用螺栓连杆。
(3)在冰蓄冷系统的管道施工和焊接时,电焊的零部件和电缆都要检查一遍,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焊接时也需注意防火,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4)在验收过程中,要检查每一个节点,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详细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巧。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范本 1: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问题陈述2. 目标与目的2.1 目标设定2.2 目的说明3.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3.1 研究方法选择3.2 数据采集方式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4.2 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5.2 冰蓄冷系统构成5.3 冰蓄冷系统的优势6. 改造方案设计6.1 方案需求分析6.2 方案设计原则6.3 系统改造方案7. 改造实施计划7.1 实施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与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与分析8.2 效果评估方法8.3 结果总结与分析9. 风险与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9.2 风险应对措施9.3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改造后经济效益计算11. 实施步骤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变频空调系统改造方案法律名词与注释:1. 节能: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合的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为和方法。
2. 改造:指对已建成的设施或者系统进行部份或者全部的技术、结构、设备的变更和新的工程建设。
3. 冰蓄冷:指利用低峰时段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量冷却水箱内的水,并在高峰时段通过冷却水箱将冷量释放,从而减少空调系统负荷需求的一种节能技术。
4. 附件:本文档所提到的相关文件或者资料。
5. 投资成本:指进行设备改造或者系统改造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的总和。
6. 经济效益:指通过改造措施所带来的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等经济效益。
范本 2: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和问题陈述2. 方案目标2.1 目标设定2.2 目标解释和说明3. 技术分析和研究方法3.1 冰蓄冷技术原理分析3.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和系统构成5.2 冰蓄冷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6. 改造方案设计6.1 改造方案需求分析6.2 系统改造设计原则6.3 改造方案具体设计7. 改造实施计划7.1 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和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和效果评估方法8.2 结果总结和分析9. 风险和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措施9.2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经济效益计算和评估11. 实施步骤和进度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冰蓄冷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和注释:1. 冰蓄冷: 利用夜间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量,通过冷藏水箱等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日高峰期使用,以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和对能源的消耗。
浅述冰蓄冷空调设计方法与节能措施

浅述冰蓄冷空调设计方法与节能措施1 引言在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其技术发展以及期工程的应用却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
蓄冷空调系统应用目的是对空调电力高峰负荷的传递、对电网压力的减轻、设备容量的降低以及对电价优惠的享受。
应用蓄冷空调系统,对用户来说可以节省运行费用,而相对于国家,对电网的峰谷差起到平衡作用,对电能的利用率以及电力设备运行的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电力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该先进技术符合中国国情。
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2.1空调负荷计算将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出围护设备、照明、结构及补充新风的逐时冷负荷(每天24小时的逐时冷负荷),并提供准确的设计典型日负荷曲线。
2.2蓄冰系统的选择2.21蓄冷模式的选择2.2.11全蓄冷式全蓄冷是在电力使用低谷期储存所需的冷量,避免制冷机在高峰期运行。
这种系统在夜间非高峰期制冷机运行,蒸发器产生的载冷剂提供给蓄冷装置。
低温冷量以冰的形式蓄存此时建筑空调系统不运行。
在空调系统运行期间,制冷机不运行。
所需冷量100%由蓄冰装置中冰融化提供。
此类型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但所需制冷机容量和蓄冷容量很大,初投资较大,仅适合于空调时间相对蓄冷时间很少的场合,如体育馆影剧院、办公楼和食品工业中的牛奶冷却等。
2.2.12局部蓄冷式设计功率峰值区总冷却负荷,部分蓄冰装置,另一部分由制冷机负担。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初投资,还可以节省运营成本,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项目。
2.2.13如何选择蓄冷主机使用所选择的蓄冷模式确定的蓄冷主机的容量。
全蓄冷式在用电高峰期的总冷负荷的都是有蓄冷主机提供,需要蓄冷主机的功率大。
而局部蓄冷式是一个容量小,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分析蓄冷比例。
较大的蓄冷主机,具有运行成本高等特点,而较小的蓄冷比,那么蓄冷的优势不明显。
所以,采用合适的蓄冷比。
最终会达到节能的最佳投资效果的。
一般来说,最佳的在30%~70%在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的时候。
日照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日照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探讨冷空调系统设计的核心是以制冷为目标,保证商场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让顾客有良好的购物体验。
1.制冷量计算:商场的制冷负荷与场地面积、顾客数量、照明设备、电子设备、货物散热等因素有关。
首先要测量商场内的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朝向、外墙的材料和绝热性能。
然后根据商场的用途和活动类型,确定最大人数和最大负荷。
再结合商场内的设备和电子设备,计算出总的制冷量。
2.制冷设备选择:商场冷空调系统通常采用蓄冷系统,这种系统能在夜间低峰期充分利用电力进行制冷,然后在白天高峰期释放冷量。
蓄冷系统一般采用冷水机组或制冷压缩机组。
对于中大型商场,通常选择多台冷水机组进行配备,以便在不同负荷情况下实现灵活调度。
3.管道布置设计:商场冷水系统的管道布置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管道路径、长度、直径和摩擦损失,以及防冻措施等。
管道布置要尽量减少风阻和热损失,确保冷水能够顺利地通过管道流向商场各个区域。
4.冷却塔设计:商场冷却塔是冷水机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考虑商场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商场内的负荷需求。
冷却塔的选型要根据商场的制冷负荷和供水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确保冷却塔能够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
5.控制系统设计:商场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自动调节,确保商场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控制系统应具备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以及能够控制制冷设备、风机和泵等关键设备的控制器。
此外,还应考虑到商场内的不同区域和楼层的负荷差异,实现分区域和分时段的控制。
6.能耗优化设计:商场冷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能耗的优化,通过合理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高效压缩机、变频调速设备、换热器等,来降低系统运行的能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余冷利用技术,对废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之,商场冷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商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合适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实现舒适环境和低能耗的目标。
冰蓄冷设计手册

冰蓄冷设计手册冰蓄冷是一种利用冰块或冰水蓄冷技术,用于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技术。
随着人们对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冰蓄冷技术在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冰蓄冷技术,本手册将介绍冰蓄冷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法、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一、冰蓄冷技术原理冰蓄冷技术利用低价电能在夜间或低峰时段制冷,将制冷负荷转移到夜间,然后在白天或高峰时段利用储存的冰块或冰水进行空调制冷。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白天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用电高峰期的负荷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常,冰蓄冷系统包括冰蓄冷装置、冷冻水系统、冰蓄冷储罐、冰蓄冷管道和热交换设备等组成。
二、冰蓄冷系统设计方法1. 制冷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的制冷负荷特性和用能需求,确定冰蓄冷系统的制冷负荷和需求量。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大小、朝向、外墙材料、窗户面积、人员密度、设备散热量等。
2. 冰蓄冷储罐设计:根据制冷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冰蓄冷储罐的容量和结构。
储罐的设计应考虑制冷介质的密封性、保温性能和耐压性能。
3. 冷冻水系统设计:设计冰蓄冷系统的冷冻水系统,包括冷冻水制冷机组、冰蓄冷储罐、冷冻水泵和冷冻水管道等。
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机组和泵站,保证冰蓄冷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 热交换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热交换设备,如冷凝器、蒸发器、冷却塔等,保证冷热介质的传热效率和系统的热力平衡。
三、冰蓄冷系统应用领域冰蓄冷技术适用于各类建筑空调系统,特别适用于商业综合体、写字楼、酒店、医院、会展中心、工厂车间等大型建筑。
冰蓄冷系统可以灵活应对夏季高温,显著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用电高峰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冰蓄冷系统还可以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风能系统等相结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智能调度。
四、冰蓄冷系统优缺点1. 优点:(1)节能环保:冰蓄冷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

性 良好 , 其 管 径一 般 较大 , 完全 半 径不 能 过 小 , 但 为 了保持 较 大 的 蓄冰 速 率 , 同时 防止 冰层 对金 属盘 管 造成 挤压 引起 应 力和 变形 ,所 以要控 制 管外 冰层 , 厚度 也 只能保 持 冰层 间相 切 , 而 不允 许搭 接成 冰块 , 故 又称 之 为 “ 非 完全 冻 结
统就是在上述的需求下产生的,因为冰蓄冷技术并不是在用 电高峰期使用 的, 在很 大程 度 上缓解 了高 峰缺 电 的情况 , 很 好 的解 决 了上 述矛 盾 。
一
、
冰 蓄冷 空调 系统的 简介
( 一) 系统 简介
式蓄冰设备” , 这是金属盘管的特性 。 丽塑料管材导热性差 , 但变形能力强, 因 而常选用壁薄 、 管径小的盘管以增大换热面积 , 但受盘管管材所限, 每只盘管 间距 不能 严格 保 证 , 所 以蓄 冰时 常将 盘管 束 冻结 在一 起 , 因此 又称 之 为 “ 完 全 冻结 式 蓄冰设 备 ” , 这 是塑 料盘 管 的特性 。
从蓄冰设备里取冷补充制冷机供冷 。部分荷蓄冷式 比较灵活 , 可采用如下不 同的控制、 运行方式 : 制冷机制冰蓄冰; 蓄冰设备供冷 ; 制冷机供冷; 制冷机 、 蓄冰 设备 联合 供 冷 。
3 . 系统 循环 流程 根据 制冷 主 机与 蓄冰 设备 的关 系 , 可 分 为并 联蓄 冰 系统 、 串联 蓄 冰 系统 ;
结成冰 , 利用蓄冰介质的显热及潜热特性, 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 使蓄冷介质融冰 , 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 , 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
需要。
为同时实现冰蓄冷系统晚上制冰、 白天制取7 ℃冷冻水 , 制冷主机需具备
双工 况模 式 , 即双工 况 制冷 主机 。
冰蓄冷空调设计及经济分析

2、主机优先分量储冰模式
CP=(TH+Q)/(OH+IH×CCR) QI=CP×IH×CCR CP:制冷主机制冷量 TH:建筑物设计日全天负荷 Q:储冰设备热损失 OH:制冷主机直接供冷时间 IH:制冷机储冰时间(谷电时段小时数) CCR:制冷主机制冷量变化系数 QI:储冰量
3、融冰优先分量储冰模式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并联系统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自控系统介绍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三、冰储冷系统流程介绍 (附带自控简介)
3、冰蓄冷空调 标准自控系统介绍
第一章
四、冰蓄冷系统 方案设计及经济分析实例
第二章
部分储冰设备介绍
贝龙蓄冰盘管
美国BAC钢制冰国西亚特冰球
欢迎指正 感谢各位领导
二、储冰模式及制冷主机配置
全量储冰模式 主机优先分量储冰模式 融冰优先分量储冰模式 储冰模式选择 储冰槽体积计算(以青岛贝龙盘管为例)
1、全量储冰模式
CP=(TH+Q)/(IH×CCR) QI=CP×IH×CCR CP:制冷主机制冷量 TH:建筑物设计日全天负荷 Q:储冰设备热损失 IH:制冷机储冰时间(谷电时段小时数) CCR:制冷主机制冷量变化系数 QI:储冰量
CP=(TM × OH)/(OH+IH×CCR) QI=CP×IH×CCR CP:制冷主机制冷量 TM:建筑物设计日尖峰负荷 Q:储冰设备热损失 OH:制冷主机直接供冷时间 IH:制冷机储冰时间(谷电时段小时数) CCR:制冷主机制冷量变化系数 QI:储冰量
4、储冰模式选择
系统按主机优先分量储冰模式设计。 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步向融冰优先分量储冰模式、全量储冰模式转化(由冰蓄冷空调自控系统实现)。
家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的设计和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的设计和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空调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在炎热的夏季,空调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但是,空调的使用也给能源消耗带来了巨大压力,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能源节约、环保的背景下,如何研究开发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成为了值得探讨和开发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研究一种家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试验,旨在寻求一种节能的空调使用方式。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试验,通过对其能耗、运行稳定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全面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效益和适应性,为其在大规模使用中做好充分准备。
三、研究内容1、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如冰蓄热材料的选择、蓄冰槽的设计和制作等;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能效分析和评估;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试验和数据分析。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与冰蓄冷空调系统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2、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搭建和试验,运用多种物理实验手段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和检验。
3、分析比较法:对冰蓄冷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的能效、环保等性能比较分析,找出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为提高系统性能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五、研究意义本文采用家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试验方法,旨在提高空调能效,减轻环境压力,探寻一种节能环保的空调使用方式。
研究成果对于推广该技术、促进绿色环保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深刻理解冰蓄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2、通过对实际建设及测试,分析冰蓄冷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等,并且比较它与传统空调系统,为冰蓄冷系统的普及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参考;3、发现和解决冰蓄冷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该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做足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5-0154-0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分析和测算收稿日期:2012-10-15作者简介:宋智军(1979-),男,工程师宋智军(大同市规划设计院,山西大同037006)摘要:以北京金融街A5地块写字楼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工程为例,根据冰蓄冷技术的特点,配置主机和蓄冰设备,给出了冰蓄冷系统的负荷平衡策略,并对其运行费用进行合理测算,表明冰蓄冷系统的装机容量是常规空调系统的65%,运行费用是常规空调制冷系统的53%。
关键词:冰蓄冷系统,装机容量,运行费用中图分类号:TU831.3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北京金融街A5地块写字楼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路东侧,金融大街与武定候街交叉口西北角,A5大厦由两幢17层板楼及2层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9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万m2,地下建筑面积3万m2。
夏季小时最大冷负荷为8111kW。
2设计思路北京金融街施行峰谷电价,尖峰电价1.2653元/kWh,低谷电价0.3019元/kWh,电价的绝对差值0.9634元/kWh;本项目的冷负荷高峰时段与电网高峰时段重合,而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空调冷负荷较小,因此,本项目适宜采用冰蓄冷技术。
冰蓄冷技术主要为了平衡电网的昼夜峰谷差,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向蓄冷设备储蓄冷量,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释放其蓄得的冷量,减少电力高峰时段制冷设备的电力消耗,是电力部门“削峰填谷”的最佳途径。
而且冰蓄冷系统具有诸多优点:1)减小机组的装机容量。
机组提供的最大冷负荷可以小于建筑物的峰值负荷,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建筑物峰值负荷的60% 70%来选配制冷/蓄冰机组。
2)无后顾之忧。
由于近年来国内夏季用电负荷日趋紧张,一些地区已经采取拉闸限电,以及对各单位限制时段用电量等多项举措。
而蓄冰技术正是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向蓄冰设备蓄得冷量,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释放其蓄得的冷量,将大量本应是电力高峰时段使用的电力转移到夜间电力低谷时段使用,减少电力高峰时段制冷设备的电力消耗,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
用户也不必为了限电而停工停产,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3)运行费用更低。
由于使用晚上较低费用的低谷电蓄冷,而在白天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最大限度的节省费用。
所以,其制冷运行费用仅为常规空调系统的50% 60%左右。
4)一机两用、充分挖掘机组的潜能。
冷水机组可以同时两工况工作,即在白天制冷,夜间蓄冰。
3主机和蓄冰设备配置选用2台螺杆式双工况冷水机组,每台机组的制冷工况下的冷量2633kW,功率542kW,冷冻水温度12ħ 7ħ;冷却水温度30ħ/35ħ;蓄冰工况下的冷量1771kW,功率430kW,冰水温度-2ħ/-6ħ,冷却水温度27ħ/31ħ。
同时选用480m3冰球蓄冰设备。
蓄冰球的性能参数见表1。
表1蓄冰球的性能参数相变温度/ħ蓄冷量RTH/m3冰球重量/kg工作温度限制/ħ016560-25 +602台制冷主机的最大制冷量5266kW,是峰值负荷的65%,也即是常规空调系统装机容量的65%。
4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4.1方案论述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选型及流程设计是以该系统的设计日(最不利情况)逐时负荷分布为依据的,本工程空调设计峰值冷负荷为8111kW,夏季设计日(最不利情况)逐时冷负荷详见图1。
900075006000450030001500kW4711610755418111727137621856:~1:(谷)2:~3:(谷)4:~5:(谷)6:~7:(谷)8:~9:(平)1:~11:(峰)12:~13:(尖峰)14:~15:(峰)16:~17:(平)18:~19:(峰)2:~21:(尖峰)22:~23:(平)图1空调设计日逐时冷负荷分布图23:~24:(谷)根据上述负荷分布图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冷负荷结构,冷负荷高峰时段与电网高峰时段重合,而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空调冷负荷较小,尤其在夜间谷电时段23:00 7:00不需要供冷,因此采用冰蓄冷系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本项目冰蓄冷系统选用负荷均衡的部分蓄冰方式,采用可以制取较低冷冻水温度(空调末端系统采用风机动力型VAV BOX,需要提供1.0ħ冷冻水)的主机下游的串联系统。
系统流程图见图2。
乙二醇侧冷冻水侧蓄冰装置用户板式换热器冷热水循环泵乙二醇泵蓄冰主机V8V7V4V2V1V6V5V3CCCC CMMC图2系统流程图注:V1,V2,V4,V6,V7,V8均为电动二通双位阀,调节乙二醇流动方向;V3,V5为电动二通调节阀,为该系统的核心部件,可以精确控制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乙二醇溶液温度4.2负荷平衡策略1)100%负荷段冷负荷平衡策略。
冷水机组在夜间的谷电时段23:00 7:00满负荷蓄冰,由于100%冷负荷较大,日间2台机·451·第38卷第35期2012年12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Vol.38No.35Dec.2012组在平电时段满开,而蓄存的冷量尽量用在电力高峰时段上(见图3)。
9000750060004500300015000k W00:00~01:00(谷)02:00~03:00(谷)04:00~05:00(谷)06:00~07:00(谷)08:00~09:00(平)10:00~11:00(峰)12:00~13:00(尖峰)14:00~15:00(峰)16:00~17:00(平)18:00~19:00(峰)20:00~21:00(尖峰)22:00~23:00(平)图3100%负荷段蓄冰系统运行负荷分布图冷水机组蓄冰冰槽供冷冷水机组供冷23:00~24:00(谷)2)80%负荷段冷负荷平衡策略。
该时段逐时冷负荷比较大,冷水机组在夜间的谷电时段23:00 7:00满负荷蓄冰,日间2台机组在平电时段满开,而蓄存的冷量尽量用在电力高峰时段上(见图4)。
图480%负荷段蓄冰系统运行负荷分布图75006000450030001500k W00:00~01:00(谷)02:00~03:00(谷)04:00~05:00(谷)06:00~07:00(谷)08:00~09:00(平)10:00~11:00(峰)12:00~13:00(尖峰)14:00~15:00(峰)16:00~17:00(平)18:00~19:00(峰)20:00~21:00(尖峰)22:00~23:00(平)冷水机组蓄冰冰槽供冷冷水机组供冷23:00~24:00(谷)3)60%负荷段负荷平衡策略。
冷水机组在夜间的谷电时段23:00 7:00满负荷蓄冰,平电时段15:00 17:00内开启2台冷水机组,其他时段的全部冷负荷由蓄冰设备单独提供(见图5)。
图560%负荷段蓄冰系统运行负荷分布图50004000300020001000k W00:00~01:00(谷)02:00~03:00(谷)04:00~05:00(谷)06:00~07:00(谷)08:00~09:00(平)10:00~11:00(峰)12:00~13:00(尖峰)14:00~15:00(峰)16:00~17:00(平)18:00~19:00(峰)20:00~21:00(尖峰)22:00~23:00(平)冷水机组蓄冰冰槽供冷冷水机组供冷23:00~24:00(谷)4)40%负荷段负荷平衡策略。
40%负荷段在北京市的整个空调期出现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在谷电时段23:00 7:00冷水机组满负荷蓄冰,只需在电力平段15:00 16:00内开启2台冷水机组,其他时段的全部冷负荷由蓄冰设备单独提供(见图6)。
5)20%负荷段负荷平衡策略。
20%负荷段在北京市的整个空调期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在这个时段日间不需要开启冷水机组来制冷。
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23:00 4:00开启2台双工况冷水机组进行蓄冰,白天的全部冷负荷由蓄冰设备单独提供(见图7)。
5运行费用测算和比较北京电网峰谷分时销售电价表见表2。
图640%负荷段蓄冰系统运行负荷分布图4000300020001000k W00:00~01:00(谷)02:00~03:00(谷)04:00~05:00(谷)06:00~07:00(谷)08:00~09:00(平)10:00~11:00(峰)12:00~13:00(尖峰)14:00~15:00(峰)16:00~17:00(平)18:00~19:00(峰)20:00~21:00(尖峰)22:00~23:00(平)冷水机组蓄冰冰槽供冷冷水机组供冷23:00~24:00(谷)图720%负荷段蓄冰系统运行负荷分布图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k W00:00~01:00(谷)02:00~03:00(谷)04:00~05:00(谷)06:00~07:00(谷)08:00~09:00(平)10:00~11:00(峰)12:00~13:00(尖峰)14:00~15:00(峰)16:00~17:00(平)18:00~19:00(峰)20:00~21:00(尖峰)22:00~23:00(平)冷水机组蓄冰冰槽供冷23:00~24:00(谷)表2北京电网峰谷分时销售电价表时段时间范围电价/元·kWh -1尖峰段7,8,9月11:00 13:0020:00 21:001.2653高峰段10:00 15:0018:00 21:001.1583平段7:00 10:0015:00 18:0021:00 23:000.7175低谷段23:00 7:000.30195.1冰蓄冷空调夏季运行费用北京的夏季空调期为6月中 10月中,约120d ,运行费用统计上,采用分时段计算法,即把整个空调期划分为5个时段:20%负荷段,40%负荷段,60%负荷段,80%负荷段和100%负荷段,分别逐时计算相应时段的运行费用,并加以汇总,就得出总的运行费用。
运行电费汇总见表3。
表3冰蓄冷系统夏季运行费用负荷段日耗电量/kWh 日运行费用/元运行天数/d总运行费用/元100%负荷段20541198881019888080%负荷段14271129403038818660%负荷段852371544028617040%负荷段352233523010054820%负荷段210020841020839合计120994623单位面积11.04元/m 2(按照建筑面积90097m 2计算)5.2常规空调夏季运行费用常规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测算方法同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电费汇总见表4。
表4常规系统夏季运行费用负荷段日耗电量/kWh 日运行费用/元运行天数/d总运行费用/元100%负荷段23520233031023303380%负荷段19488190823057244960%负荷段15456153004061200140%负荷段12096118573035570320%负荷段940893361093357合计1201866543单位面积20.72元/m 2(按照建筑面积90097m 2计算)5.3分析比较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费用为99.46万元,合每平方米·551·第38卷第35期2012年12月宋智军: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分析和测算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5-0156-03谈风电场升压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选型与安装收稿日期:2012-10-11作者简介:刘大忠(1963-),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刘大忠(中国国电集团龙源张家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分析了当前风力发电变电站二次设备选型和安装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以及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