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推断1含解析

专题分类:物质的推断1.(2018天津)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某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是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
2.(2018巴中)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氧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是BaSO4(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CaCO3、Na2SO4(填化学式)。
【解析】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产生的别说沉淀A甲足量的稀盐酸会全部溶解产生气体,故白色沉淀A 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故无色滤液B中含有硫酸钠,产生的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氧化钡。
(1)反应I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碳酸钙和硫酸钠。
3.(2018绍兴)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检测题

2018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检测题 CO
M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
(共30个化学推断题)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总分人
化学推断题的特点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隐蔽、图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
近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推断题的命题水平更高,试题的灵活度也更大。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 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 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 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 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推断题解题方法指导
一、顺推法
解题思路根据条按照题意顺序逐一推测,去伪存真,作出结论
二、逆推法
解题思路抓住突破口→层层上推→得出结论
(这类解法常适用于以物质相互转化为主要内容的推断)
三、讨论筛选法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通过分析原理或现象,列出几种可能,然后。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物质的推断1含解析

专题分类:物质的推断1.(2018天津)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某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是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
2.(2018巴中)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氧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是BaSO4(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CaCO3、Na2SO4(填化学式)。
【解析】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产生的别说沉淀A甲足量的稀盐酸会全部溶解产生气体,故白色沉淀A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故无色滤液B中含有硫酸钠,产生的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氧化钡。
(1)反应I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碳酸钙和硫酸钠。
3.(2018绍兴)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物质的推断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物质的推断1.(2018天津)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 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某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是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
2.(2018 巴中)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氧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是BaSO4(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CaCO3、Na2SO4(填化学式)。
【解析】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产生的别说沉淀A甲足量的稀盐酸会全部溶解产生气体,故白色沉淀A 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故无色滤液B中含有硫酸钠,产生的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氧化钡。
(1)反应I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 Cl═C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碳酸钙和硫酸钠。
3.(2018绍兴)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2018中考化学压轴--推断题

中考化学压轴试题汇编——推断题1. (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②④(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
2.(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4. (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苏州市)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推断题精选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推断题精选1.【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
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3.【甘肃省平凉市2018年中考】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B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C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B与E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4.【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精编】全国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推断题.doc

2018年中考推断题1(十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化学式 Al(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上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种2(哈尔滨)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A C E F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 CaCO3。
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 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 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
(2)HCl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2018年中考化学各地考题分类练习卷推断题专题(无答案)

推断题1.【湖南省岳阳市2018年中考】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A 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蓝色沉淀。
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物质可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
请回答:(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答案】CO22NaOH+Cu(NO3)2=Cu(OH)2↓+2NaNO3复分解2.【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中考】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答案】氢气(H2) Cu+2AgNO3=2Ag+Cu(NO3)2碳、银(或C、Ag) 碳、铝、铜(或C、A1、Cu) 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HNO3)3.【天津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①写出溶液 B、C 中溶质的化学式: B_____,C_____。
②写出溶液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回答下列问题:①X 的化学式为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断题训练(一)
1、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足球游戏.游戏规则是:“队员”之间能相互反应可有效传球;“守门员”与“队员”之间能反应,射门成功.“足球队”由铁、稀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四名“队员”组成,游戏中,由“A队员”硫酸铜发球,传球路线和射门如图所示,“守门员”是个灭火“能手”.
(1)“守门员”是(填化学式,下同);
(2)若“D队员”成功射门,则“B队员”是;写出传球过程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3)A队员也可传球给(选填“C”或“D”)“队员”,快速射门.
(4)下列“队员”可替补“守门员”,使“D队员”能成功射门的是(填序号).
①SO2②Fe2O3③Na2CO3④NaOH.
2、如图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为下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CuSO4、HCl、Fe、Na2CO3和Ca(OH)2,且图中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1)上述五种物质中:
①可用于农业生产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②能相互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图中乙为HCl,且乙与丁能发生中和反应,则丙为.
(3)若丙为Fe,则甲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探险战士”﹣﹣盐酸勇闯化学迷宫,迷宫内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入口→→→→出口(请用序号填写).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个.
(3)下列物质中,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无法“闯过”这个迷宫的是(填字母)
A.Ca(OH)2B.H2SO4C.CuSO4.
4、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
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最常见的溶剂,C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有毒气体,则B可能为________,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的俗名是纯碱,且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A可能为,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它们之间与铁单质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容易产生物质的主要成分;C和D的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是;C的名称是;
(2)B属于______(填标号,下同);D属于______;
①氧化物②酸③碱④盐
(3)写出铁单质与C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是______.(4)生活或生产中防止铁制品中的铁转化为A,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
6、已知A~H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
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B 俗称烧碱;C为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C和E所属物质类别相同;固态D可用于人工降雨;F 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G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F与G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
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
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
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
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
(2)欲通过实验现象观察A和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前需要向B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
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
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C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9、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俗称,F可能是(填化学式);
(2)B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3)A→C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C与D相互转化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0、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
(2)若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A、C的化学式可以是 (填序号)。
①HCl、H2O ②H2SO4、NaOH ③H2O2、H2CO3
(3)若A、B、C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C发生中和反应,则A可以是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14.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A、B、C、D、E 5种物质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五种物质间建立起如图1所示的关系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
(1)物质A的化学式为.
(2)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只要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就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①铁②稀盐酸③氧化铁④稀硫酸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D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请解释xy段温度变化的原因.
②在z处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